5一昭 7岁
6星宁 7岁
7映宁 7岁
8智宁 1岁
9晚宁 1岁
其余角色年龄:
赵飞鸾 15岁
萧辰 13岁,比女主大5岁
仰鹤白 15岁
第41章
苏州作为大雍最为繁华的都市之一,新年庆贺活动格外隆重。
满院子都在接灶神、挂钟馗像、贴春联,顾一昭便也给自己住的煨芋居贴了春联,贴完后便约上姐妹们四下串门,去各个院里点评谁对联写得最好,谁毛笔字好。
弘哥儿自己在被老爷吩咐要写好家里其他各处空院子的对联。
顾家那么大,什么梅坞探雪、沁芳渠、万字锦纹栏t杆回廊、画舫码头,什么里门、内门、仪门,处处都要贴对联,上上下下也得几百对。
弘哥儿苦着脸。
红日社就帮他写,因着上次大家一起玩时李宾和卢兰陵也顺势加入了红日社,所以也帮着写,十几人分了一下才算分完。
小舅舅不耐烦写对子,却拿了剑在拜石轩舞剑:“帮你舞剑助兴。”
弘哥儿:……
顾一昭:!
这大概跟赶deadline时听歌是一个道理。
先是要摆九子冰盘,是将柿饼、果仁、核桃仁、桂圆、蜜枣等各色点心摆成一个圆盘状,寓意团团圆圆。
顾一昭:原来古代也有果盘啊。
再就是各种象征团圆的吃食都摆上:象征团圆的肉圆、长得像元宝的蛋饺、代表长寿的长庚菜。
初次之外,还有各种年糕也安排上:猪油年糕、桂花年糕、撑腰糕。
做成元宝、寿桃、扁担吉利形状的团子、酱蹄筋、熏鱼、三腌三晒的酱汁肉,将酱肉、海蜇皮、蛋皮饺一层层铺上去做的膳盆①,还不能忘了一壶香气四溢的桂花冬酿酒。
米饭内藏着熟荸荠,称为“掘元宝”。
因着顾家是北人,饭桌上还有热气腾腾的饺子。
年前他们几个男孩子还一起玩藏彄(钩)之戏①,据说源自钩弋夫人,然而顾介甫知道后板着脸,说这游戏不吉利,会让人生离死别,男孩子们都不再玩这个了。
大年三十这天家家具肴蔌,一起吃着岁暮饭。
顾介甫念着夫子们背井离乡,也邀请了他们一同来吃团年饭,除了他们还有崔题、卢兰陵这两个亲戚。
因此三十这一天顾家格外热闹,正宴在梅坞探雪摆开,男女分坐一厢,围坐圆桌。
几个小娘子们因着冯女官、黄绣娘、易大家的存在而不敢多说话,屏风那头有了朱夫子的威慑弘哥儿好容易治好的口吃毛病眼看又要犯了。
太太就取笑:“往日里各个皮猴儿,今儿个倒如避猫鼠一般。”
“娘~!”二娘子羞得蹭蹭太太胳膊,撒娇不许她多讲。
其余几个小娘子忍不住去看自己亲娘。
姨娘们坐在旁边另一侧小圆桌上,今日过年,被禁足的大姨娘和二姨娘也都出来,虽然面色不好,但都也含笑,免得触了老爷霉头被不喜。感受到女儿的目光,姨娘们纷纷抬头微笑。
唯有三姨娘无依无靠,四下打量一眼,满脸不忿,见老爷扫视过来又赶紧低头,看自己“元宝茶”里头青橄榄随水浮沉,心情也似那橄榄一般酸中带涩。
饭后喝了青柏酒,西边湖上燃放起了烟花爆竹。顾家的爆竹,连放三声,代表着连升三级。
火树银花,东风花千树,顾一昭看着满夜空的焰火,在心里默默祷告,这是她来大雍的第一个冬天,惟愿日子会越过越好,平安喜乐。
易大家观看爆竹燃放后的白烟,笑道:“我看烟的方向,应当刮了东南风,明年是个丰收好年景。②”
隔着屏风,小舅舅佩服的声音传过来:“《四季风雅》中记载爆竹可看风云卜田事,没想到今日得见。”
四姨娘也笑:“我以前种田时也听有经验的老农阿嫂说过这事,不过我们乡下穷,也就地主老财放得起爆竹,寻常没见过。”
大姨娘、二姨娘、三姨娘齐齐撇嘴,都在嘲笑四姨娘出身贫寒。
四姨娘却浑然未觉,还在拍太太马屁:“都说贵人稳重,今日爆竹这么大,太太肚里的哥儿都没被惊动,可见是天生的宰相苗子!”
旁边郑妈妈、二姨娘赶紧接腔,都说:“太太必然生儿子”云云。
三姨娘摸了摸自己肚子,眼中的嫉恨一闪而过。
顾介甫最喜嫡子,闻言大喜。
太太不好意思:“我们凡夫俗子,只记挂着多子多福,倒叫易姐姐见笑了。”
易大家拍拍她臂膀:“景宜何必多心,我又何笑之有。”,丝毫不嘲笑太太。
小舅舅在屏风那头越发钦佩。
燃放了爆竹,又摆上瓜果点心,大家坐在一起投壶、玩叶子牌来消乏困意,太太身子重先去休息。到后半夜几位夫子们都告辞了,小娘子们还在熬。
据说三十这天通宵熬夜是守岁保平安的意思,所以大家坚持不懈,即使后半夜又饿又困,仍然没人愿意走。
曦宁就提议:“不如叫厨房做些吃的来?”
顾一昭有前世的经验,便附和:“不如摆上铁篦子、火盆,我们自己动手烤肉吃。”
“自己烤肉?”大家都惊讶。
“到时候你们就知道了。”顾一昭故意卖个关子。
厨房很快就按照要求送上来许多铁篦子、火盆,还有各色切好的食物和竹签。
顾一昭吩咐大家分别串串。
大家吃过铁盘炙烤过的烤饼、烤肉等吃食,却没有吃过铁签子竹签串着的烤串,所以很是热心,纷纷主动上前帮忙。
有串签子的、有摆炭火的,点燃炭火的,热热闹闹吵吵嚷嚷。其中小舅舅和李宾两个跳得特别欢,他俩能玩爱逗乐,无师自通想出葵菜包猪肉条、河虾串香菇等各种组合。
炭火燃烧,烤串转了几转,终于可以吃了。
说也好笑,今日过年餐桌上大鱼大肉都吃遍了,本来早就饱了,可现在看到烤串,居然各个都又有了胃口,一个个凑上来你一串我一串吃了起来。
顾介甫倒不大喜欢,觉得这烤串吃起来不够风雅,其他几人倒是据案大嚼,管他风雅不风雅,好吃第一。
烤串又玩又吃,困意全无,等清晨露出鱼肚白时便开始祭拜天地祖宗,“望阙遥贺”,即对着皇帝居住的地方拜一拜,随后开始去各家亲戚拜年。
顾一昭几个小娘子困得哈欠连天,见顾介甫却神采奕奕眼神精明,似乎昨天的熬夜对他来说不算什么。
顾一昭不由得暗暗佩服:看来成功人士的高效能习惯是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各个身体素质都很好!
为了赶上成功人士的体力,顾一昭决定新的一年好好跟着拳脚师傅们强身健体!
给亲友拜年也就是拜几家重要的、亲近的,此时有“望门投帖”的习俗,所以只要仆从们拿着家里名帖投递各家府上就算拜过年了,加之太太还有两个月预产,以此为借口推掉了内宅交际,所以忙了两天顾家后宅便也安静了下来。
顾一昭先大睡特睡几天表达对假期的基本尊重。
她在家呼呼大睡,其余姐妹和兄弟们却出外游玩。
李宾凑到顾家拜年吃膳盆,连吃了好多,又听弘哥儿说他们过年吃了烤串,嚷嚷着也要吃,小舅舅就提议:“不如我们去爬山,带去山上烤?”
小舅舅这提议正合心意,猴儿们纷纷响应,红日社全体参加,太太就拜托易大家和四姨娘照看她们。连着几次都顺利归来。
在外游玩让内宅小娘子们各个胃口大开不说,见识也增长了不少,小娘子们聚在一起议论,今日说哪家庙宇道观在做醮打斋,哪里的庙会有绳伎走索、狡童缘橦的绝活,又说猴猱演剧、盲叟弹词,各个都俨然懂得许多,言行举止有些开阔的意味。
便是平日里城府最深的三娘子、最促狭的四娘子这些天也少了些戾气,多了些少年的朝气蓬勃。
这日他们又要去爬穹窿山。
四姨娘有些犹豫:“五姐儿这几天睡个不停,我有些担心她,想留着陪陪她。”
太太想想也是:“小五平日里忙得脚不沾地,许是劳累了,你陪着她我也放心,便叫……”
老爷在旁边插话:“不若叫三姨娘去。她听说穹窿山的寺庙求子很灵。”
太太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应了下来。
顾一昭照旧婉拒了姐妹们的邀约:“我要睡觉。”,独自去房里睡觉。
正月院落静悄悄,小丫鬟们都被顾一昭放假各自回家,蜘蛛在屋檐下寂寥吐丝,贝壳瓦片透过蒙蒙的光亮,连空气里都带着催眠药。
一觉酣睡无梦。
等再醒来时却听见外面七娘子急切的声音:“五姐!五姐姐!不好了!”
顾一昭睡意全无,七娘子已经跑进来,她还穿着外面爬山的玄狐披风和小皮靴,衣服都来不及换,急着唤顾一昭:“五姐,二姐爬山时受了伤,如今正在听松堂呢!”
什么?
顾一昭一骨碌翻起来,跟着七娘子就往外跑。
四姨娘也跟着从屋里冲出来,还挥舞着一个风帽:“赶紧戴上,睡得脑袋发热,凉风一吹落下病根可不是什么好事!”
一行人到了仪门那里,此时也不顾什么男女有别了,红日社上下正围做一团,三娘子、四娘子、六娘子、李宾几个,大家七嘴八舌说明情况:
“三姨娘爬到了宁邦寺就再也不愿往上爬了,说要去求子……”
“我们几个就去了穹窿山顶,说这里能远眺太湖,大家摆茶煮茶,二娘子却说要去后山,据说孙子兵法在这里写的。”
“本来我们三个人去,但t她跑得快,翻个树林就不见了,我就听见‘哎呀’一声。”
“等越过石道,就看见二娘子躺在地上,满脸煞白。”
“小舅舅赶紧赶过来,他会正骨,拧了两下,二娘子痛得嚷嚷,但是脚腕却能动了。”
“兰哥儿带人去寻寺庙借了一顶藤软轿,铺上外衣,由我们家家丁抬着二娘子回来的。”
“回城后就直接坐着马车去了苏州城里最好的正骨馆,小舅舅易大家他们陪着去了,如今还没回来呢。我们几个先来报信。”
……
你一言我一语诉说着当时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