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庶女上青云_分节阅读_第126节
小说作者:吃吃汤圆呀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724 KB   上传时间:2025-10-01 21:49:48

  阚公子倒镇定,起身见礼,很是镇定,眼珠子也不乱瞟,看着很守礼。

  太太看着她们几个行了礼,赶紧挥手:“还不下去?”

  几个小娘子赶紧退出了正房。等出了房门,见门口几个又委屈又焦急翘首以盼的丫鬟,就知道常宁是越过了这些丫鬟强硬闯进来的。

  顾一昭使个眼色,她们几个的丫鬟立刻上前帮忙,愣是将常宁带到了院外安全的地带,才松开了常宁。

  “表妹失心疯了不成?”四娘子拿出长姐的架势,她在苏州时不懂事,可到了太原已经颇有大姐的威严,“家里长辈说话,你闯进去要作甚?”

  “哼。”常宁才懒得跟她解释,一个妾室生的也配跟她聊天?

  “今日表妹这一闯,难道还希望对方能对你一见钟情?”六娘子犀利惯了,不给她留情面。

  “你!”常宁被戳中心思,狠狠瞪了六娘子一眼,随后想起什么又得意起来,“我家虽然没二房富贵,但我是嫡出,这门婚事落到谁头上还不一定呢!”,说罢得意扬长而去。

  顾一昭不由得苦笑。常宁真是被宠坏了,脑子还不好使,嫡女固然金贵,但阚家结亲看中的是顾介甫又不是顾家,是女儿亲还是侄女亲?这不是明摆着的。

  “也不知道老太太房里是哪个走漏了风声?!”太太疲惫躺在椅子上。

  若是今日在二房招呼客人,二房自己管理严格,断不会出现消息泄露大门守不住的情形,也是老宅松散,才让三房偷了空。

  “还好阚公子是个聪明人,笑道家里妹妹们顽皮也常闹着玩,将这件事不轻不重打趣了过去。否则今日还真不知怎么收场。”太太回过神来,庆幸道,对这位阚公子的印象就很不错。

  常宁横插一杠,差点让顾家在外人跟前丢脸,顾老夫人罕见发了好大脾气,将三儿子狠狠训斥一番,又罚常宁跪祠堂,扣了她的月例银子,又是禁足几个月,不许她出门。

  至于五娘子几姐妹,在屏风后偷看也算不合规矩,就罚她们在顾家书楼里抄典籍:“学完也能沾染点书香气。”

  这是顾家家规,大凡女儿家从开蒙犯错就开始抄典籍,这样等到成婚出嫁时也能带走自己亲自抄写的典籍做嫁妆,所以女孩儿去抄写时都会特意挑选顾家藏书里的孤本。古代不比现代,孤本典籍还有一些经文的注解都不外传,所以很是珍贵,算是传家宝。

  说是惩罚,还不如说让她们攒嫁妆。

  几个小娘子们就笑嘻嘻进了藏书阁里抄典籍,吵吵闹闹惊得屋檐下胖圆球一样的麻雀们飞起了一只只。

  只不过这么闹了一回大家就都知道了议亲的事,七娘子恍然大悟:“怪不得太太手底下的黄芪带了我们去偷看,原来是太太授意。”

  六娘子摇摇头:“武官,不喜欢。”,她是姐妹中的才女,自然看不上那些调调。

  四娘子酸溜溜碰碰顾一昭肩膀:“我看啊,爹的意思,多半是落在五妹妹头上了。”,顾一昭在爹跟前受器重,她们这些姐妹自然也明白姐妹中她最擅长处理西北的复杂政事。

  顾一昭不否认,只是苦涩一笑:“这与娶一个幕僚进门有什么区别?”,看阚公子的势头只要她不是貌丑无盐或是有巨大瑕疵,都会认下这门婚事,可里面又有多少真情呢?

  大家都惆怅起来,抬头看深宅大院上房的晴空。

  太原的天空常常万里无云,天空澄澈深远,比苏州更深邃。

  四娘子忽然没头没脑冒出来一句:“听说萧辰如今已是嘉峪关游击将军。”

  京中形势不明,仰家谁都不站,萧家早早站队太子,因此也受到了牵连,萧辰也被贬谪到了西北边境,担任嘉峪关游击将军,主管练兵、驻防之事。

  顾一昭早就知道这消息了,只不过这时候四娘子冒出这句话什么意思?她看了一眼四娘子,没说话。

  六娘子却似乎也懂,跟着同情叹口气,移开看顾一昭的目光。

  “你们浑说什么呢?”七娘子坚定捍卫五姐。

  合着大家都知道了?顾一昭纳罕,丝毫没揭穿的恼羞,只有好奇。仔细回想一回,自己遇上倭寇时与萧辰在外几天,即使有大哥做幌子,但亲姐妹之间还是能猜到,更别提,萧辰从来没有隐藏过自己的情感,几次和姐妹们会面他看自己的眼神都是毫不遮掩的炽热,朝夕相处的姐妹们都在内宅,芝麻小的事也能琢磨出来,更何况与这几位的关系都不错。

  大家都知道,她就也不遮掩,只笑笑。

  这游击将军比起他从前的官职品级自然是高了不少,可是又在遥远的边疆,功绩太难上达天听,而且游击顾名思义名下队伍比较机动灵活,哪里需要都能调任,不管是总兵还是参将呼之即来。

  拜府中幕僚参谋顾一昭也了解了一下相关知识,目前疆域上那些游击将军一般都出自想闯出名头的平民,豁得出去敢闯,将头颅别在裤腰带上才能闯出这一番事业。

  萧辰作为世家子弟坐上了这个职位只怕凶多吉少,旁的不说,只怕萧家父母自此就要提心吊胆过日子了。

  他从苏州去嘉峪关,自然也要经过自己曾走过的水路,再从西安进西北,这一路颠簸只怕是自己所经历的几百倍。

  只不过如今都是过往了,与自己又有什么关系呢?顾一昭摇摇头,将思绪收了回来,认真抄写典籍。

  阚公子对这门亲事很看重,说要采买东西时特意去请太太示下:“伯母,要给兄弟们买新婚贺礼,恐怕有些内宅的东西我不会,能否派个内宅管事指点?”

  太太闻弦而知雅意,特意派了钱妈妈的小儿子指点。

  钱妈妈回来报信:“阚公子不问几个小娘子的事,很有分寸。”

  太太很满意,就算装也不是人人都能时时装分寸感的。但到底还是对阚公子的出身有芥蒂,她就沉吟:“也该看看阚家做派。正巧过段日子阚老夫人八十大寿,要在平阳府老家做寿,我带着几个小娘子去给她贺寿。”,也正好看看阚家是不是很排斥这个外室子。

  阚公子在太原府期间从不去那烟花之地,不是跟各级官员见面就是给自己的下属兄弟见面,是个长袖善舞的人物。顾介甫也很满意:“年轻人是该有这份和光同尘的热乎。”

  要是一味清高孤傲,怎么在官场闯出名堂呢?

  正巧阚公子下一站也要去平阳府给老夫人贺寿,于是几人便一起动身往平阳府去。

  太太想了想,带了四五六三个女儿,要是婚配也就是从这三个里面了,虽说五娘子是首选,但只带一个目标太大,明摆着是去相看去恐怕不妥,不如都带上做掩护。

  六娘子连衣裳都懒得做,只憧憬能去尧舜之都看看,还备了一套拓印的材料,预备去平阳府的碑林拓名家书法回来。

  四娘子想去爬姑射山,还特意带了一双好爬山的鞋。

  唯有五娘子被太太扣在身边,押着她做了好几身衣裳,还搭配了好几套首饰。

  平阳府离着太原府很近,只走了一天,这一路还算太平,马车外阚公子很热情,指点t着诉说外面的风景。

  他也交友甚广,这里是他某个兄弟故乡,那边又是他认识的某位把总老家,看得出来是个豪爽的江湖性格。

  一路说说笑笑,很快就到了平阳府,太太凝神打量,见来迎接他们的管事自然而然牵过阚公子的马,阚公子也理所当然吩咐他:“给喂点糖块。”就知道至少阚夫人并不苛责这位外室子。

  要知道阚总督夫人是皇家的郡主,她虽然俯就了阚家但毕竟把持着家务,若是她发话,内宅仆从们为了巴结女主人也会给无根无基的外室子看眼色,断然不会像现在这样恭敬。

  她们一行人自然是住进了客房,没多久阚夫人派来的婆子就殷勤端来几盅银耳秋梨羹:“按道理我家夫人应当来亲自恭迎贵客,只是这几天客人太多要招呼还要准备寿宴,实在腾不出手,特意请我来送点心,还请贵客勿怪。”

  太太自然不会在这种小事上纠结:“那是自然。”她也是当家主母,明白这种寿宴上主母是最忙的。

  【作者有话说】

  [红心]

第87章

  太太平日里在外从不摆架子叫妾室跟着自己服侍,这回却带了四姨娘,名义是叫四姨娘服侍,实际是叫她也看看阚家。

  阚家自然是富贵非凡,阚总督手握两河陕西的三边,辖制甘、凉九处总兵,更兼之阚家在西北经营多年,府中处处雕梁画栋,有着与黄土高原相符的厚重。

  四姨娘看得啧啧称奇,却不大愿意这门婚事,私下里跟女儿开口:“到底家大业大,进去后有得煎熬呢。”

  “他天南海北的打仗,你难道还能随军?只能待在老宅跟郡主大眼瞪小眼。”四姨娘急得口角生疮,“可上头老爷发话了,太太都拗不过……”,何况她一个妾室。

  顾一昭笑吟吟安慰她:“他在外面打仗固然揪心,可边城没有什么女子,无从纳妾,闹不出什么糟心事,我安闲待在老家吃喝不愁,又能仰仗阚家,大树下面好乘凉,什么事办不到?”

  她手下的高管事、边安、豆蔻几个已经按照原计划在苏州和山西沿线大码头上开起了分店,有了阚家权势想必她的西北经商之旅会更顺利。

  “看阚公子恭敬的态度就知道他很在乎这门婚事,只要我们不做得太过,他必然会给我正妻的体面。”

  四姨娘还是不乐意:“嫡庶两重婆婆本就麻烦,何况阚元驹是阚总督的老来子,身为郡主的阚夫人心里没点怨气才怪呢。

  男人的天地广阔,兼之阚夫人也希望儿孙多个手足助力不会过多为难外室子,这内宅的怨气就自然而然转移到了儿媳妇头上。”

  “娘得相信我为人处世的手段。”顾一昭自信满满,“除了郡主,她的儿媳、孙媳都出自大家,做事都有体面,何况就算她们恨,也要去恨自家的妾室,我还轮不着呢。”

  郡主都五十岁了,还能有什么心力为难一个小辈?她的孙媳跟顾一昭同龄,可是那都差了好几辈,没有郡主感同身受的恨意,就只当一个宗亲结交就是。

  四姨娘才算稍稍感到宽慰,也不知是安慰女儿还是安慰自己,自言自语道:“也罢。”听太太说,阚元驹仕途无量,说不定是阚家这一辈小辈里最突出的人物……,再者那孩子生得好,看着也是和气人,处处尊重女儿,或许是一门好婚事。

  顾家女眷正收拾衣着,顾元驹的奶娘还来了一趟,带了本地土礼,说是代主家给顾家请安。

  他跟府上女眷若即若离,想必这个奶娘是他最亲近的女性长辈。太太就没有怠慢这位奶娘。

  奶娘很是守礼,并不托大,恭恭敬敬给太太行礼,唯有见几位小娘子时多看了两眼。

  本来相看嘛,这是人之常情,太太也没生气。

  第二天就是拜寿的正日子,阚家大手笔直接将南来北往的几个戏班子名角都请到了府上,轰轰烈烈搭了好几个戏台,甚至里面还有京城和苏州的名角。

  这样富贵奢靡,别说顾一昭,就是吃过见过的太太都惊叹了一回。

  顾一昭有着乡君封号,在贵人遍地的江南不算什么,在山西却备受推崇,好几家夫人特意来看她,拉着她的手称赞她好颜色,又问她许配了人家不成。

  这却为难,到底怎么说?

  说许配了人家,可如今婚事还在商议阶段,说什么都还早。说没许配人家,万一惹得哪位太太来争抢怎么办?反而闹得不美。

  顾一昭只好微微笑,装听不懂,只一味以一笑应万变,只觉得自己腮帮子都要笑酸了。

  旁边阚家孙媳妇笑,拉着顾一昭的手亲亲热热将她拉离了包围圈:“诸位老太太、太太可别跟我抢,我瞧着这妹妹投缘,问问我们老祖宗求娶了进来跟我做妯娌呢!”,不动声色帮顾一昭解围。

  待到只有两人私下的场合,她吐吐舌头,不好意思跟顾一昭道歉:“妹妹勿怪我唐突,实在是那些太太、老太太没一个好对付的。”

  “哪里,是我谢谢姐姐给我解围才对。”顾一昭懂事跟她行了个礼。

  两人交换了姓名,才知这位孙媳妇姓米,是扬州人氏,两人都算是江南老乡,顾一昭还去过扬州呢,叙了两句倍感亲切,认起了老乡。

  米小姐虽然是未来的当家主妇,但毕竟才嫁过来,还保留着少女心性,熟了以后就跟五娘子抱怨:“头发洗了一天就感觉发缝里都是沙子,我新婚第一晚就掉了鼻血,郎中说是太干了水土不服导致,这里的厨师还不会做鱼……我的灶娘倒是会做,可是我又不能私设小厨房……好容易夫君帮我叫了一桌江南席面,吃起来简直跟江南不是一个味!”

  听起来他们夫妻很是恩爱,顾一昭就笑着安慰她,将自家的做法告诉她:“我家也是不好在长辈跟前单设小厨房,太太就将厨子们都安置在家宅附近的陪嫁院子里,他们做了饭菜再用食盒提进来,神不知鬼不觉,再不然,偶然出门时也能绕个路去特意找自家厨子吃一顿。”

  “真聪明!”米小姐眼前一亮。

  等宴席结束回去后,顾一昭就捎话回去叫自家厨子做些江南特色的小菜、鱼酱、虾干等送过来,以慰藉米小姐的思乡之情。

  她以后要在阚家扎根,自然是多结交朋友越好。

  这些事不知怎么被阚公子知道了,他就特意上门托奶娘问太太,能否尽地主之谊,请几位去城中最繁华的大街上逛逛,看看本地风光?

  太太当然知道醉翁之意不在酒,忍着笑应下,出门还没走到巷口就说自己头晕要回去,留了四姨娘看着三位小娘子继续逛。

  不得不说,阚公子人的确不错,他骑着马,在马车外很是殷勤不已,到处都能讲解一二,实在没得讲解了,就开始讲自己从军的故事,惹得帘子内几位小娘子连连惊呼。

  他言语间很是推崇自家守备:“我家守备大人可是响当当的人物!”

  隔着帘子看不见他那张俊脸,几个姐妹就越发觉得这是位张飞一样的悍将。

  只是听着听着就觉得这位阚公子太过在乎他的兄弟和上下级了,句句不离他的防务之事:

  “刚才路上跟我打招呼的是哈密卫的,奴儿干卫、哈密卫等并不属于五军都督府中任何一军,嚣张得很。”

  “我直属上级是守备,能守住城池方能做守备,日后我也要这般厉害!”

  “这回我见了不少固原旧人,对了,三边总督虽然统管西北,却不是在西安开府而是在固原,惊讶吧?”

  虽然看不见他本人,但也能从他音调中猜出他一定是神采飞扬,双目熠熠生辉的少年张扬模样。

  几姐妹捂嘴笑,四姨娘也笑,这样没城府的样子倒比那些老谋深算的更适合做女婿。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57页  当前第12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26/15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庶女上青云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