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庶女上青云_分节阅读_第125节
小说作者:吃吃汤圆呀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724 KB   上传时间:2025-10-01 21:49:48

  老太太写信给女儿叹惋两句,太太却生了心思:见四太太整日为女儿婚事发愁,不如说给自家侄子?

  再观察盼宁人品性格都极好,贵重厚道,她就认真写信给娘家询问子侄情况,大致问清楚,挑中了一位隔房的侄子,这家是旁支,平日里打着主房的名号做生意,家里有钱但没什么官员,所以才想着让两个儿子读书,大儿子已经上任做官,太太看重的是嫡幼子,性子和气温和,如今已经读了举人,还在家里读书。

  从前那位嫡幼子也曾往苏州游历过,太太记得侄子生得长相周正,气质也干净,询问过仆人都知道他洁身自好,只专心读书,没那些乱七八糟的事。

  太太就又写信给崔家,说了顾家的情形,特别是仔细介绍了四房的家境。四房老爷是庶出,自己读了个举人家里就在太原城捐了个小吏的职位,自己闲暇打理着顾家的庶务。

  侄子家自然是欣然同意:他是虽然是赫赫有名的清河崔氏,但他们家又没有功名,只是个依附长房生存的旁支,与顾四房算是门当户对,而且四老爷亲生二哥做过苏州知府,论起与主脉的亲缘关系更近些。

  太太收到信件就去寻四太太。

  四太太听了之后,“噗通——”一声就要跪在地上给太太磕头,唬得太太吓一跳,吩咐旁边丫鬟:“赶紧拉起你们太太。”

  四太太被人扶起来,眼中隐约有泪意:“多亏了二嫂,这历来做媒都是吃力不讨好的事,难得二嫂愿意为了四房淌这趟浑水,我哪里不感激?”

  自古以来,“不做中,不做保,不做媒人三代好”,说得粗俗些,村头两夫妻吵架都在埋怨媒人当初牵的线,做媒人就是两头不落好,何况这种世家大族的婚事,牵一发动全身,婚事复杂着呢。

  更别提这门婚事实在是说到她心坎了去:家世有背景可靠、家财殷实、家庭和睦、夫君上进,可以说这门婚事就是挑剔的她都挑不出什么。

  这些年来她也在太原府给盼宁寻觅婚事,可是人家有功名的一听盼宁亲爹没有功名就不大愿意,主动来提亲的却又都是商贾人家,没什么合适的。

  “你先别高兴,这门婚事也有不妥,一是要离开太原府,二是公婆家里也没什么功名,自来嫁人都要高嫁些,恐怕委屈了盼宁。”太太也不一味夸耀这门婚事,而是先将丑话说到前头。

  “要是十全十美,哪里轮得上我们?”四太太贵在有自知之明。

  这些缺陷在她看来都能接受:离开太原府?嫁给官宦自然免不了满朝跑,而且清河离着太原又不远,有了太太这个“人质”清河崔氏也不会太过于苛责自己女儿。

  没功名四房也一样,而且崔家很重视子弟科举,肯定会大力扶持那孩子,再者这门婚事有了太太亲自出面搭桥,也就意味着盼宁日后能亲密跟她走动,让娘家这门亲彻底更亲。

  要不,顾家上下几房这么多女孩儿,难道各个都能借到二房的光?还是要看谁更亲密。

  “你问问盼宁和四弟意思。”太太很周到,“反正一家有女百家求,咱们不应也有不应的道理。”

  四太太更加感激:这还让给了四房拒绝的权利,不是周到是什么?

  四房商量了一回,当即就拍板定下了这门婚事。

  没想到名不经传的盼宁就这么说到了清河崔氏。

  这消息一出,常宁气得在三房砸盘子:“凭什么?我才是二伯父的亲侄女!”

  三太太也气得直哼哼:“二嫂这是疯了不成?放着一母同胞的亲弟弟骨肉不抬举,反而去抬举个隔着肚皮的外人?”

  三老爷则是在与顾介甫喝茶时阴恻恻提出了这个观点,顾介甫笑呵呵安抚亲弟弟:“眼光放长远些,婚事都是缘分,说不定以后有更好的。”

  三老爷想着万一朝堂还有什么阵仗,说不定自家女儿能嫁得更好些,所以便也按捺下那股酸溜溜的心情,探听道:“听哥哥的意思,外头朝堂有动静?”

  顾介甫摇摇头,喝茶:“这云顶喝着不错。”,闭口不提。

  朝中的确有大异动。

  太子被爆出来身子骨不好,私下里晕厥过去了两次,而当众揭发此事的人是三皇子的人。

  这下朝廷各派势力一下就热闹了:原本皇帝一个人身子不好就足以让水面浑浊,谁知如今连太子的身子骨都出了问题。

  究其原因,据说大雍朝的这一支皇嗣常遗传这样的足疾,初期是步履不稳,容易晕倒,中期是无法控制发音和眼球,无法写字,后期则是无法说话,走路不稳,最后直接昏睡去世。

  皇帝前些日子身子骨不好就如出一辙,可他到底也已经五十了,却不想太子如今才二十出头就已经表露了出来。

  朝中局势骤然一变。

  原本太子就已经被三皇子处处分去光彩,又被皇帝不喜,如今他身子骨不好,自然是更难得皇帝欢心。

  顾一昭在父亲书房里出来,听闻这些消息顿时觉得天都是阴沉沉的。

  原以为父亲告老还乡,全家躲在太原府偏安一隅,这些日子里忙着家长里短,就能够与朝堂纷争远一些,谁知还是躲不过外面的风波雷霆。

  从她站立的位置能看见顾家巷口的大牌坊,草白玉石须弥座上是两根大石柱,石头柱子举着的牌匾写着“顾宅”,整体的汉白玉很是气派,无不彰显着这门官宦世家的地位,可这牌坊又是多少人的牺牲血泪换来的t?

  顾一昭想起萧红曾叹息过:女性的天空是低的,羽翼是稀薄的。她们这些内宅女眷正是如此——

  这回顾介甫也有了新的动作,虽然他无法奔赴朝堂,但已经与昔日故旧积极联络,私下里交换了不少信息,并与自己的幕僚昼夜商量,演绎、预判了许多局势,于是又有许多信件从太原府的这座青石砖府邸发往了全国各地,想要在这门博弈里胜出。

  与他的图谋相对应,内宅的两门婚事也安排了起来,成为了顾介甫的棋子。

  两个人选,一个是陕西三边总督庶子,一个是曹阁老的孙子。

第86章

  三边总督阚家在西北算是无人不知。

  五娘子一开始还当三边总督只是管三个省,后来发现河西、河东、陕西三大巡抚都归三边总督之外,还要管着宁夏、甘、肃、西、延绥、神道岭、凉州、兴安、固原的九大总兵,简而言之,整个西北疆域的兵权都在他手里。

  更兼之阚家世代在西北边疆精耕细作,家里祖辈耕耘许多代,无数家中子弟都在西北军中效力,要是放在乱世妥妥能起义做一方诸侯,可以说势力权倾一时。

  要婚配的对象是他外室生的一个儿子——阚元驹,外室出身花巷里身份太过低贱,不能抬进府里,倒是生下的儿子被阚家带进门上了族谱。当时阚总督已经五十五岁,这外室不过十八而已,所以阚总督能将阚元驹带进家门而毫无阻力。

  正室是皇家郡主,自己亲生孙子都一大把了,对于这个年龄尚幼的外室子并不在乎,睁只眼闭只眼,倒不是她大度,而是阚家权势都靠子弟血肉堆积,多一个将领以后她嫡出儿孙的命就能多层保障。

  只不过生母毕竟是妓家,这孩子到底是不是阚总督亲生还是存疑,虽然他长相酷似阚家人但阚总督也没敢比照着阚家的排行给他起名,只起名叫“元驹”,希望他能做个小马驹助力阚家未来。

  话说回来,要不是外室所生身份尴尬,以阚家的权势恐怕也轮不到顾家。

  阚元驹自幼在军里打磨长大,如今已经在镇番城下面的千户所做把总,按照这态势说不定临老能混个二品武官的位置。

  另一门婚事是曹阁老家,这位曹大人还活着就被封为了左柱国、光禄大夫,虽然没有太子太傅的头衔,但可以预见无论日后他站在哪一位皇子的身后,哪一位皇子主政的概率就更大些,地位恰如当初吕后为儿子寻找的商丘四皓。

  他的孙子曹言堂也很优秀,一年前中了举人,眼看就是未来的进士,却丝毫没有寻常高官子弟的纨绔之气,眼看着即将是曹家冉冉升起的政治新星。

  不过他命有点硬,先是克死了有婚约的未婚妻,等一年前又克死了第二任未婚妻,如今算是半个鳏夫,京城里那些热衷榜下捉婿的贵人们便也犹豫了起来,才让远在太原府的顾家知道了这门婚事。

  除去两人缺点,可以说两门婚事都算尽善尽美:家世、才干、未来发展前途,就是再挑剔的人也挑不出什么来。

  从两桩婚事能看出顾介甫的筹谋:阚家是西北王,如果顾介甫从此要隐居老家著书立说,有这样一位亲家,只怕可以在西北地界横着走,没有官员、权势敢得罪得起,也避免了顾介甫辞官后的人走茶凉。

  而曹家是文人中的翘首,清流中的魁首,有了这门亲事,如果顾介甫改日要起复,即使不靠岳父崔家的提携,靠着亲家翁也能官复原职。

  这两门婚事能让他进可攻退可守。

  但顾介甫对五娘子很周到:“小五这些年服侍我,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爹爹就偏疼你一回,这两门婚事由着你挑,挑剩下的再给你另外的姐妹。”

  拿到了婚事自主权,五娘子却没有想象中的轻松:这两人挑哪个呢?

  太太听到这件事后气得私下里生气:“胡闹!”

  她站在内宅夫人的角度两人都看不上:一个是刀口喋血朝不保夕的武官,要知道随着皇上身子不好边疆的外族蠢蠢欲动,阚元驹没有爹娘护着就得亲自上战场拼杀功勋出来,这万一有个好歹,妻子怎么办?何况他还有个花街上的娘,难道要女儿以后给那种人敬茶做婆母?

  一个倒是安逸在京城的文官,但他克妻啊!不是每个女孩子都有命享他的凤冠霞帔的。

  太太气得连礼仪都不要了:“史书上有些高官能克死四五个老婆,最后他倒是青史留名,妻子却早早躺在墓里,就算运气好捞到一首悼亡诗千古留名,可哪里及好好活着穿金戴银呼奴使婢?”,她自认是个俗人,宁可热热闹闹大红大紫的活到七八十岁,也胜过躺在孤冢里给丈夫做素材。

  四姨娘赶紧劝她:“太太消消气,为这个生气不值当的。”,她被太太叫来商量事,来不及欢喜就先被两位潜在夫婿的雷点所吓住。

  四姨娘这些年跟太太走得越近就觉得太太是个好人,也知道这回太太是发自内心疼爱五娘子,否则若是贪图权势那她当初早将这婚事说给自己亲女儿了,何必给个庶女?

  五娘子也给太太顺顺气,眼看她气消了才开口道:“我知道母亲是为我好,发自内心为我筹划,可爹爹意愿已决,恐怕改不了了……”

  屋里三个女子都安静了下来。

  顾介甫为人他们都知道,若是心意已决就很难改变了。

  “可……”四姨娘还想说什么,顾一昭璀然一笑,“娘放心,我会好好挑选的。”

  “那就挑武官吧。”四姨娘心一横,“死丈夫总好过死自个儿。”,如果非要选还是保证女儿的安全,成功将其余两人逗乐。

  也算巧,过几天阚元驹正好有事来太原卫公干,顾介甫就顺顺当当请了他来家里做客,也顺带给老太太、太太请了个安。

  几个小娘子躲在屏风后见了他一面。

  阚元驹并不像五娘子想象中是个糙汉武将,反而皮肤雪白细腻,生得剑眉星目,谦谦君子,进退有据,太太“暧吆”了一声,似乎很意外,本来绷着脸,此时也多了几丝笑意。

  顾一昭忍不住捂嘴笑,太太这颜控的毛病是至死不改啊。

  不过阚元驹身体并不单薄,肩宽体阔,一看就浑身的腱子肉,一开口就是军中的做派,很是豪爽大气,有一种强烈的反差感:“太原府繁华,不似我们镇番卫苦寒,算得上是富贵迷人眼了。”

  恐怕太太听不懂,还向太太解释:“番卫卫在民勤,那里比不过太原富庶。”

  “哦。”太太听了很是同情,毕竟是富贵子弟,能吃风沙土石的苦也难得,对他就多了几分和颜悦色:“那在太原卫好好逛逛,老爷那里有几个积年的仆从,正好给阚公子做向导。”

  “有劳了。”阚元驹并无扭捏,一口就大大咧咧应了下来,“正好我有个兄弟要去凉州上任做把总,我有个手下要成婚,免不了要采购些贺礼,还要劳烦他们帮忙参详。”

  这有何难,别说太太了,就是顾老夫人也一口气应了下来,人年岁大了看见生机勃勃的年青人就自然生出好感:“住在我家里,莫要见外。”

  顾一昭了然,阚家也有意成就这门亲事,所以才会让阚元驹住在家里,想必他本人也与家族一致有意促成这门婚事,否则堂堂西北王,什么房舍没有要住到旁人家?

  想想就明白了,阚家主支不是尚公主就是与皇亲贵胄结亲,他作为尴尬的外室子婚事再怎么富贵也比不过公主,索性在择妻时避开贵族选项。

  至于军户嘛……阚家这几支结亲也少不了跟当地军户,甚至还有跟遥远的西北七卫当地世家结亲的,“西北七卫”虽然名义上归朝廷管辖,可实际上类似当地少民的自治区,甚至更不服管教:中枢若强悍它们就乖乖听话,若稍有衰败迹象他们就自立为王,有时候还会打劫朝廷卫所,这样的妻族势力,也不容小觑。

  所以阚元驹挑来挑去,能跟顾家这样的文人清流反倒是最好的,比顾家更大的官员心疼女儿爱惜脸面不愿意嫁给外室子,比顾家更小的文官又没有什么话语权,反而是顾家这样更适合。

  俗话说军马未动粮草先行,阚家要在西北打仗,后方的粮草运输就是大学问,再兼之阚家也畏惧朝中大臣在背后参奏,所以能有一个朝中探子最好不过。

  更完美的是顾介甫如今致仕了只是一介白丁,和这样的人家结亲家,更能让皇帝和公主一系放心。

  不得不说,阚总督给小儿子挑选的这门婚事也算是煞费苦心为他好。

  看阚元驹也竭力配合的样子就知道他不傻,懂得这门婚事对他也有利:有了这么个岳父,他在阚家的话语权也会更重,以后长t兄上位也不敢对他轻举妄动。

  丈夫懂得珍惜,这门婚事一开始的基调就不会差!

  顾一昭思索着,却听得后门一开,三房的常宁笑嘻嘻走进来:“姐妹几个怎么躲这里?小心我告祖母去!”

  说着就抬脚要往屏风前头去,一派的天真稚气。

  顾一昭心道不好。看她衣着华丽,根本不是家常过日子的随意,就知道常宁是有意为之。

  这婚事目前是顾介甫跟阚家的私下默契,事成之前并未声张,若她不是被太太授意也不会来这里,其余几个姐妹更是毫不知情,只当是宅中无聊来解闷。

  常宁这么明晃晃道明了岂不是将两家的脸面扔到地上?再者她若是闯出去被阚小公子瞧见,只怕丢了顾家脸不说,只怕还会让人觉得顾家女儿心思不纯。

  说时迟那时快,顾一昭迅速上前捂住她的嘴,旁边四娘子、六娘子默契上前一左一右拽住她的衣袖,姐妹三人齐心协力要将她拖出堂屋。

  常宁还有些蛮力,眼珠子一转,就用力一撞撞倒了前头的屏风。“哗啦——”一声,屏风倒在了地上。

  顾一昭几人躲闪不及,都落在了对面眼里。

  满屋安静无比,不过瞬间阚公子就轻笑起来:“可是寻猫儿?”他踱步往门口去:“我看屋檐下那个黄背狸猫已经跑了,恐怕追不上了。”

  轻描淡写就将此事说成猫儿撞得。太太看一眼厚重的紫檀屏风,睁眼说瞎话:“阚公子说的是,小女们见笑了。”。

  顾老夫人还算镇定,吩咐几个小娘子:“还不给客人见礼。”,又道:“客人勿怪,家里几个小女儿顽皮惯了,溜猫逗狗,不成器。”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57页  当前第12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25/15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庶女上青云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