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天夜里雪下了半宿,所以积雪厚实,踩在地上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于行也不让他爹抱,他踩雪踩得不亦乐乎。在他浅显的记忆里并没有多少关于雪的记忆,所以他新奇极了。踩够了就弯腰用小手抓起一把雪,岳知语以为他要细细打量打量,没想到他直接填进嘴里去了。
“凉~~”他伸着舌头往外吐。
“这是雪呀,当然凉了,可不能吃了,吃了肚子疼。”岳知语嗔怪道。又嘱咐他回去别跟他娘说吃雪了啊,若是让夫人知道自己带着于行吃雪,她不得心疼坏了,高低要数落他一通。索性让她眼不见心不烦,他可是个贴心的夫君哩~
第160章 烟火年年 等到了岳承霄家,大……
等到了岳承霄家, 大家一看于行打扮得跟个福娃娃一样可爱,纷纷夸赞,还往他怀里塞饴糖, 塞点心, 于行小嘴跟抹了蜜一样谢了各位长辈,岳知语与荣有焉得笑得跟弥勒佛一样。
小孩子拿到好吃的哪里能忍住不吃的,这不,填得嘴里鼓囊囊的,跟只小松鼠一样,岳知语时不时用手帕细心的擦着儿子的嘴角的点心渣, 他自己都没发现,往常行事大大咧咧的, 现在比个娘们都细心。
按照习俗, 晚间睡觉的时候新郎官要跟压床童子一起睡在喜床上。岳知语则躺在房间里的软塌上将就一晚。
因为明天要大婚,今天来帮忙的人特别多, 大家看了都在心里腹诽, 恁大的年纪生出的儿子,果然不一样,哪家坐床童子来压床, 他爹还要来凑热闹的, 可真是疼到心坎里去了。
不提众人如何吐槽, 第二天天还不亮,接亲的队伍就出发了。
都说若是遇到成婚下雪天好呀, 雪里迎娘娘, 寓意白头到老,恩爱一生。也有说雪里迎娘娘那夫妻必然是有福之人,总之都是好兆头。
岳承霄成婚这天迎来送往的客人就没断过, 毕竟是乡试的亚元,而且娶的还是卢县令的千金,整个县里有名望的氏族,官员,乡绅纷纷到贺,热闹陈程度可想而知。
岳展自然也少不了忙,他好兄弟的人生大事,怎么能少了他。知他酒量浅,他义不容辞的接起了给他挡酒的差事。
那想灌醉岳承霄的,有一个算一个都被岳展喝得跟个面条人一样,丝滑的滑到桌子底下去了。
岳承霄见势用眼神感激兄弟,若不是他顶着,人生三大喜洞房花烛夜岂不是要搞砸了。岳展摆摆手,小意思。虽然喝了很多酒,但是他还没醉,眼睛有神,说话也没大舌头。
村里人纳闷,岳展可是在自己眼皮子底下长大的小儿,几时练出的喝酒的本事,倒比他们一桌子加起来都能喝。
“你几时练出的酒量,俺们怎么都不知道?”一位同村的哥哥问道。
“没练过,可能就是天生的吧。”他挠挠头解释道。
又是天生的。有人就吃味了~~都说天生我材必有用,人家岳展又是天生的神力又是天生的酒量还会读书,老天爷可真不公平,造人的时候就把那好的可劲儿的往岳展身上安,也不给自己漏几个天分。
一直到深夜,宴饮才结束。
因为成婚,岳承霄向书院告了几天假。等大家再次见到岳承霄的时候,看着他穿着一身簇新的织锦长袍,打扮得跟个富家公子哥儿一样,就忍不住打趣他,“怎么样啊,新郎官,婚后的小日子不错吧!是不是早就兄弟们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岳承霄苦笑道,“还是在书院自在啊!”再多他也没法跟听同窗们说,毕竟关系到妻子的闺誉。婚后夫妻是一体的,他道妻子的是非,不是在打自己的脸嘛!
大家心里想的却是,这还谦虚上了,岳承霄这人真不错,只当他是充分照顾到他们这群老光棍的心理,没想到这确实是人家的真实想法。
要说这卢初静长得倒是个标志的美人儿,出身也好,按理说他应该是满意极了,婚前他也是这样想的。可一起过了几天日子他就发现,他这位新婚妻子规矩恁大着呢!
食不言寝不语这还是基础的规矩,平时坐卧行走都要指摘一番。还有他的穿衣打扮,统统都要改改改,大有要让他回炉重造一遍的架势。
他冷眼看着妻子这是要将他向世家公子哥靠拢。他就是个普通小康之家的出身,要那虚头巴脑的打扮,还有世家的规矩框着自己作甚。
所以对于妻子的安排不敢苟同,奈何这是新婚燕尔,又不想扫了妻子的兴致。所以这几天没少被她折腾,但是他的退让,反而让她越折腾越起劲儿。
实在受不了了,他这是躲出来了呀~~~
不提岳承霄过得如何水深火热,随着年根将近,过年的气氛越来越浓厚。于行跟着爹出去逛街的时候,发现街上都是卖灯笼、年画、对联这些的,到处都是红彤彤的。
今年岳展通过乡试成了举人,是家里的头等大喜事,所以这个年节岳知语两口子准备了比往年更丰盛的年货。
当然也给景川先生预备了节礼,岳知语去送的时候也带上了于行。于行比景川先生的儿子等等大不了多少。都是两三岁的小童,往常岳展来这里的时候也经常带上于行,所以两个小家伙熟识的很,一见面就凑到一起,叽叽喳喳的,说不完的童言童语~~~
于行还说他家里今年买了好多炮仗,烟花,邀着等等过年那天去放。等等听得一脸向往,央着爹到过年那天一定要带着他去于行家。景川先生被他磨得没脾气了,只好摸摸他的头,让他这几天乖乖吃饭,不要闹脾气就带他去。高兴的等等拍着手跳着,这是他高兴的时候常有的动作。
两位人生经历迥异的老父亲,在对待孩子上竟然罕见的一致:就是惯!
辞暮尔尔,烟火年年。随着炮仗声声响,孩子们期盼的新年到来了。
哪有孩子不盼望不过年的,一个个早就望眼欲穿了。于行也不例外,他早早就穿上他娘亲手做的一身品红的衣服,戴上可爱的兔耳帽和手套。帽子和手套的样式是他二哥画出来,他二姐给做的。足上蹬着小皮靴。这皮子还是他大姐夫早年猎的狐狸皮,一直没舍得用,他大姐给他做成了这双小皮靴。腰间挂着一块小鱼儿形状的翠玉,是他爹给他买的,恭贺他又长了一岁。怀里小猫样式的荷包是三姐给的,里面三姐还给他塞了一把小银花生。他娘又给他塞了满满的铜钱。撑的小荷包鼓囊囊的。
他大哥没回来,但是托人带来了东西,给他的是一把他亲自做的精致的小木剑。剑柄上拴着漂亮的丝绦,还镌刻着他的名字。他喜欢的不得了。
可以说这一身上下汇集了全家满满的爱。小小的他第一次体会到过年的滋味儿,真的比蜜糖还甜哩。
唯一不美的是,一大早,他的俩好大外甥儿小满和阳阳给他拜年,拜完年还伸手要压岁钱。人家说的也在理。这晚辈给长辈拜年不都是给压岁钱吗?
他天天跟爹出去胡溜溜,买这买那的,早就知道了银钱的好处,但是谁叫他是长辈呢!于是肉痛的从荷包里拿出两个小银花生递给了俩便宜大外甥儿。
岂料这还没完,后头又是一堆本家里的大侄子们来拜年,一群接着一群,个个都叫着他小叔叔,小叔叔的。往常听着极顺耳的称呼,现在听着也不美了。心里不乐意,面上还要维持住,不停的往外掏荷包。
等那来拜年的终于都走了,于行看着扁扁的荷包,小嘴儿撅的老高,哇的一声就哭了~
“这是怎滴了?”岳知语一听小儿突然哭了赶紧过去,抱起儿子关切的问起来。
还以为谁欺负他了,平时哪里听到他哭过一声,哪天不是顶着一张笑脸。
“爹,我不要当长辈了,当长辈一点儿也不好玩,你看囡囡大侄女的压岁钱都还没给呢,我荷包就空了。”他说的好不委屈,举着他手里的荷包就给他爹看。还真是,之前还是鼓鼓囊囊的荷包,此刻已经扁扁的了。
还当什么事儿呢,原来是因为这个,岳知语笑得慈祥,“既然当了长辈,就该有长辈该有的样子。”
“什么样子?”于行歪头看他爹,“爹,你有吗?”他不说还好,一这样说,不远处的林氏噗嗤一声先笑了,她那龟毛相公还真没有。她小儿子问得好呀!
于行看到他娘笑弯了腰也不理解,瞪着懵懂无知的双眼望向他娘。岳知语讪讪的摸着胡子,“你等着,爹再把荷包给你塞满。有来给你拜年的,压岁钱该给给。不够了,爹这里还有呢!你给了他们压岁钱他们不敢不跟你玩,来年啊,还来给你磕头!”
这么一安慰,小人儿这才有了笑模样。没过一会儿景川先生那边就将等等送来了。一听等等来了,于行蹬着腿要爹将他放下,一落地人立刻跟小炮仗一样飞了出去。
岳知语看着于行小跑的背影笑着摇头,小孩子就是这样烦恼说来就来,说走就走,比大人潇洒多了~
往年过年岳展都会邀小远也就是陈江冉的弟弟来家里过年,今年不一样,书院一放假,陈江冉的父亲就早早派人来接陈思远。
他不想回家,那又不是他家,他的家在嵩阳城,可胳膊拧不过大腿,现在他什么都没有,贸然跟他爹抗衡能捞着什么好果子吃,只好坐上了回京城的马车。唯一让他高兴的是,几个月前他姐姐来看过他一趟,跟他说自己的店铺已经开到了京城。等她在京中扎下脚跟就常来看他。
他这次归家,得空了可要按照姐姐说的地址找过去看看,给他姐一个惊喜。如是想着,对京城之行也没那么抵触了……
第161章 去京城 翻过年,岳展二姐夫崔……
翻过年, 岳展二姐夫崔翰就要收拾收拾行李,进京参加会试了。
会试的难度比乡试大得多,属于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尽管二姐夫学问极好, 但是对于会试也没什么把握。
岳展听二姐说最近姐夫晚上夜夜睡不好,这个也可以理解,三年才考一次,换谁心态都得炸裂。
他别的他也帮不上什么忙,他让薛婶子将自己参加乡试准备的酱菜和火腿,依葫芦画瓢, 也给二姐夫准备一份。还打听了景川先生赠给自己的药出自哪家医馆,也照例给二姐夫准备一份。
会试跟乡试可不一样, 是在春寒料峭的二月里, 万一赶上一场大雪来个倒春寒就更酸爽了,所以会试比乡试更需要准备药箱。
至于跟二姐夫出行的人选上, 二姐夫家里人口简单, 只有一个寡母,又无兄弟姐妹。他家那边就甭指望出人了。
最后还是大姐夫自荐要陪着一起去。他之前陪着岳展参加过几次考试,也有经验。又加上在县里自己做生意历练了几年, 人也老道了不少, 关键是沈朗此人为人踏实正派, 岳知语觉得大女婿出马更让人放心,所以一拍脑袋, 就他了。
只大姐夫说想把小满也带上, 小满大名沈榷,翻年就八岁了。已经从小屁孩进步成小郎君了。沈朗的意思是小满最近向学之心不强,趁着年纪小去京城太学见识见识, 这种天下门生都向往的地方,以激发他向学之心。
这个岳展非常理解呀,这不就是现代父母趁暑假带着孩子打卡清华北大,感受百年学府的熏陶吗?
岳知语也表示赞同,就是要带上小满需得将洪涛一并带上,让他好好看着小满。七八岁的孩子正是跳脱的年纪,若是大女婿去陪考去了,他能自己在客栈待的住?
洪涛现在别看只有十二三岁,因为这两年吃得好,身高蹭蹭往上窜,又长得壮实,看上去跟个十七八岁的大小伙子似的。他话少,但只要交代的差事总能办得漂漂亮亮的,所以但凡有洪涛在的地方,岳知语也放心。
至于岳展,他还要在书院进学呢!会试加上来回京城用的时间多少也要一个半月,他倒是想去啊,上次在京城因为有差事来去匆匆的,他也没好好逛逛,领略领略京城的风土人情。现在他倒是想去了,也没时间了,只有眼馋的份。
二姐夫他们一行出发后,岳展还惆怅了几日。
如今离着他参加会试时间还远,但是他知道自己乡试是侥幸过的,会试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必得是万里挑一,所以在书院的日子他当真一点儿没偷懒。
就这勤奋劲儿,景川先生在岳展看不到的地方还长吁短叹了很多次,依着岳展现在的进步速度,想要三年后考取进士,难度也是很大的。几十万人里取一百五十人,可不就是万里挑一的存在吗?而且,进士的名次至关重要。
一甲,只有三人,二甲选出五十人。三甲则是一百人。但是三甲就是同进士了,同进士跟进士可不能同日而语。
所以要让岳展三年后考取几十万人里的前五十三名,简直比登天还难,作为夫子他能不愁吗?看岳展天天乐呵呵的,一来他这里就带着等等蹿上蹿下,哪里有个举人的样子。
他知道因他不良于行,很多父子之间应该一起做的趣事,他没法去做,岳展别看长得粗犷,其实是个细致人,他其实是帮他代劳了。正因为如此,看岳展现在的进度他才着急。
不过除了让人想起来就焦心的事情,也有可喜可贺的喜事。上次岳展对黄河治理的提议,由裴谨言大人实施后,真的见效了。
要说这裴大人真是个光明磊落不贪功的人,这不,朝廷对岳展的嘉奖的文书也下来了,其中最显眼的要数当今圣上亲自提笔《岳麓书院》的牌匾,以奖励岳麓书院培养出为朝廷分忧解难的人才。
当大红绸带被揭开,显现出龙飞凤舞的岳麓书院四个大字时,山长和众位夫子激动得不能自已,这是何等殊荣啊!山长接过嘉奖文书的手都是颤抖的。
族长知道后,高兴的直接宣布族里连摆三天的流水席。这次也是开了宗祠告慰祖宗,但这次的心情可比当年“岳氏阉割刀”美了不知道多少。那次是心里流泪,面上还要带笑,做给外人看的。这次笑得他哈喇子都快流下来了……
当然除了对书院的嘉奖,另赐岳展本人白银千两,及入太学学习的机会。
在大魏朝,太学是全国最高的学府,而且只有五品以上官员的子弟才有资格入学。
岳展对这个求学机会倒是不感冒,但是景川夫子一力推荐岳展去京城太学学习。他不否认岳麓书院能教出通过科举考试的优秀学子,
并且他直言岳展的基础知识确实够扎实,但是他的知识涉猎广度不够。而太学恰恰教授内容非常庞杂,不止局限于科举考试的内容,还会讲授为官之道及各种时务,真正是致力于为朝廷培养合格官员的摇篮。
正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只有取百家精华,才能将以后的路走得越来越宽。
除了景川先生,众位夫子也都建议岳展去太学学习一段时间,须知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既然有这个机会去开拓眼界,为什么不去呢!岳麓书院的文化从来就不是主张故步自封,它是包容的,是接纳的,是开放的。
于是岳展决定去京城太学一游,又不是龙潭虎穴,他倒要看看这太学里有什么真章。
这天岳展来景川夫子这里时,景川先生递给他一封用封戳封好的信件,让他一到京城先帮忙跑一趟送封信。
这个简单,不过顺路的事儿,但是既然是不通过驿站,证明这信件非常机密且非常重要。而且景川先生一再叮嘱一定要亲自送到对方手里。
岳展郑重的接过信件,揣到怀里,表示一定会亲自送到,让他放心。岳展问清楚了对方名姓和住址,他们又寒暄了一会儿,岳展才告辞。
景川先生看着岳展渐渐远去的背影,眼里闪过了一些不知名的情绪,有欣慰,有不舍,更多的是希冀……
岳展觉得这个嘉奖来得实在是不巧,若是提前半个月下来,他还可以跟大姐夫,二姐夫他们一起启程。现在可好了,就自己一个孤家寡人上路。
岳展回家收拾行李,父母也不舍他远行,于行看他打包好的包袱,他抓着他包袱的一角,眼里蓄满泪花,瘪着嘴,一副要哭不哭的样子,像一头受伤的小兽,分外可怜。岳展走过去将他抱起来。
于行顺势双手紧紧圈着他的脖子,奶声奶气的说道,“不走,不走,哥哥不走。”
岳展轻轻拍着他的后背,“乖于行,你好好在家,孝敬爹娘,哥哥出去一趟,过段时间就回来了啊!”
他不说还好,一说,于行的眼泪就像断了线的珠子,“别哭了,我不是教过你吗?男儿有泪不轻弹。”
“我是小孩儿,不是男儿。”他往岳展肩膀上一拱,鼻涕眼泪都抹到了岳展身上。他也不嫌弃,拍拍他的小屁股,“淘气~”
岳知语前脚刚听说儿子给他挣脸了,正高兴呢,转头就知道他要去京城太学,虽说是好事儿,可一去一年半载的肯定归不了家,这么长时间不见,他也不舍得呀!
但是没得办法,既然选择这条科举之路,就要面临一次次的分别,他们送岳展出门,看着岳展骑着飞燕的身影没一会儿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见于行蔫蔫的,他摸了摸他的小脑袋,他大儿子,三姐儿远在府城,二姐儿四姐儿也嫁人了,大姐儿倒是在身边,但是她自来娴静,如今岳展也要离开,得亏还有个贴心的小儿,不然他的人生得多寂寞如雪呀!
一个个没良心的,他趁人不注意用袖子挡了一下脸,胡乱的擦了一把眼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