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不想卷科举,奈何大哥先躺平了_分节阅读_第175节
小说作者:九牛一毛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05 MB   上传时间:2025-09-08 12:59:55

  “啊?还有这事儿?不过太孙之前不是掉落山崖失踪了吗?”

  “许就是福大命大,天命所归吧!”

  “哎~那反叛的崔将军不是太孙的亲舅公吗?怎么会谋反呢?”

  只见那人觑了对方一眼,似乎要被他这个问话蠢哭了,在对方耳边小声道,“再亲他们也不是一个姓啊!都说人心隔肚皮,谁心里没有自己的算盘啊!”

  ……

  总之老百姓都知晓了,经过昨夜激战以后,皇位已然没有悬念,成为太孙的囊中之物,而且他手里还有传位诏书,最是名正言顺。

  因为钦天监已经算好了日子,所以登基的时间不变,依然是六月初三,只是继承大统之人换成了最正统的太孙。

  京城高家

  高览前几日因为帮岳欣儿誊写整理书稿,夜里风大没披上件衣服着了凉,当晚就发起了高热。

  因为称病在家,因此没有参加昨日的分龙节的百官盛宴,也就没有见到传说中的太孙殿下。

  昨夜里的动静他也听到了,也摸不着怎么回事。来家里做饭的婶子见他们这家人还不晓得出了什么事儿,就将她今早起来买菜的时候在外面听说的一股脑儿的全倒了个干净。

  一家人正聚在一起当吃瓜群众,看着那婶子声情并茂,手舞足蹈的比划那宫门上被拍出了个老大的窟窿~

  只听院门处传来响动,众人回身一看,发现来人竟是岳展。

  林氏揉了揉眼睛,似是不敢置信的喃喃道,“展哥儿,你~你怎么来京了?”

  岳展连忙快步走到他娘身边,看着他娘头上的白发比他离开时多了许多,眼角的皱纹也多了,他鼻子有些发酸,抓住他娘的手道,“娘,我来京是因为有公务在身,趁着来一趟想顺便看看三姐跟姐夫,没想到还能遇到爹娘你们,我真是太高兴了。”

  岳知语见只有岳展自己一个人来,不免嘟囔道,“臭小子,怎么没把儿媳妇跟我那乖孙女领回来让我们看看。”虽说当年陈江冉弟弟在岳麓书院求学时,他们跟陈江冉彼此见过面,但当时谁也没想到后面会有这一层关系,到现在他们都还没喝上儿媳妇敬的茶哩,孙女都三岁了,他们更是连见都没见过一面。

  “这次来公务紧急,也没想到爹娘在京城,等过段时间,我就带着他们来拜见爹娘。不过爹娘,我虽没给你们带回儿媳跟孙女来,但我带来了一个人,想必是你们想见的。”

  说着他回身看向院门处,大家顺着他的目光看过去~

  就见一个穿着竹青色长衫的少年郎君从院门外阔步走了进来。

  一见那少年,林氏跟岳知语立刻激动的异口同声道,“于行~”

  于行也没想到能在三姐这里碰到爹娘,他飞快的跑到他们面前,兴奋的喊道,“爹~娘~”少年人表达情绪的方式是炙热的,他一上来就张开双臂跟爹娘抱了个满怀~

  林氏先是抓着他上上下下的细细打量,生怕落下一处,最后才捧起他的脸,于行能感到那手因激动而略微颤抖,她娘说话的声音也带着哭腔,“高了~也瘦了~于行~你这些日子到哪里去了?我跟你爹在京城这么久就是找不到你,可把我跟你爹吓死了~就怕你有个三长两短。尤其是你爹,他最近夜里天天做噩梦,梦里总喊你的名字~”比起知道在山洼县做官的岳展,消失的于行可真是让夫妻俩揪心了许久。

  岳知语摸摸鼻子,林氏说得没错,他也确实吓死了,虽然他知道小儿子在谁家,可后头外面都传太孙掉落悬崖失踪了,这些日子他天天吃不下睡不好,睡着了就做噩梦,梦里都是他儿挂在悬崖边上,正喊着他爹~求他救命~

  吓得他立时就醒了,醒来又是庆幸又是失落。庆幸的是这只是个梦,不是真的。失落的是于行确实下落不明,许就是在哪里受苦。想到这里他哪里还能睡得着?

  如今看着于行好好的站在他面前,他心里的那块石头可算是落地了。

  听到他娘这样说,于行面上满是惭愧,“爹~娘~是儿不孝,让你们担心了~往后必不会让你们如此操心~”

  岳知语拍拍少年的肩膀,能看到小儿子好好的的站在他们面前已是极满足了,他宽慰道,“好孩子~你人好好的站在这儿就是对我们最大的孝顺了。”

  “儿啊,你到底是去了京城的哪一户人家呀?让你三姐夫好找,满京城都扒拉不着。这这一年过的好吗?”林氏这会从激动中回过神儿来,她一边说话一边打量于行这身行头,她家就是卖衣服的,她一眼就看出看着于行身上的这身衣服不甚名贵。

第324章 晋升侯爷 她不由劝解道,“他……

  她不由劝解道, “他家若是薄待于你,咱也没必要在京城受这闲气,咱回济阳县, 你在就爹娘身边待着, 家里什么都少不了你的。你不知道咱家现在买卖也做大了,咱那布庄的分号今年就能开到京城了~咱家如今老有钱了~”为了能让小儿回家,低调如她,也不介意露露富。

  “咳咳~”岳展故意咳嗽了两声,打断了他娘的侃侃而谈。

  “娘,咱别干站在这儿, 咱们去屋里头说话吧。”毕竟守着外人,这里也不是说话的地儿。一家人这才簇拥着岳展跟于行进了屋。

  一进屋没了外人, 于行这才讲起他离家一年的经历~

  讲着讲着, 只听“哐当”一声,高览手里的茶杯掉落在地, 茶水撒湿了他的鞋子, 他也恍然未觉,原来~原来真的就差一点,若不是太孙去泰山祈福, 竹韵许就安排他们碰面了。不提那次, 若是昨儿晚上分龙节宴会他未因病在家, 前去参宴,见了于行也能知晓于行的身份了。

  欣姐儿则是瞪大了眼睛, 双手不自觉的捂住嘴巴, 满眼都是不可置信。

  林氏此刻也愣住了,反应了许久才蹦出一句,“太孙~于行你是太孙?就是那戏文里唱的那住在宫里金贵人儿?”

  “娘, 不管金贵不金贵,我都是您的儿~”

  林氏这才恍然大悟道,“怪不得,怪不得我们翻遍了京城就是寻不到你。谁能想到皇帝老儿家还能丢了孩子?”

  想起刚刚那做饭的婶子讲起昨夜的凶险,她不禁眼眶泛红,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好孩子,你受苦了~娘只盼你以后都平平安安的。”

  母子俩又说了些体己话,林氏这才瞥向身旁安静如鸡的相公,见相公只是像欣赏自己的作品一样,欣慰的看向于行。这狗男人今日反应也太过平淡了些。

  知夫莫如林氏,这个反应太不正常了,依着她对她男人的了解,要是知道自己的儿子是太孙,而且马上就要坐拥皇位了,他不得跟家里磨磨的驴子一样,激动的一刻不停来回踱步,恨不能立时到大街上吆喝一嗓子方。

  “你是不是一早就知道了?”岳知语被林氏冷不丁的一问立时露了怯。他又被她看出来了了?哎~这娘们真是有八百个心眼子,而且这心眼子都使在他身上了,他一个不着就被她看得透透的。

  他面上心虚,嘴上呐呐的道,“这事儿该怎么说啊,当初先皇的人接走于行的时候可是千叮万嘱,此事万不能对第三人道。先皇估计不喜咱们宣扬出去,咱帮不了孩子,也不能拖累孩子不是。你说是不是这个理?”

  林氏不忿的道,“我是别人吗?你早跟我说,我总能知道我儿在哪儿,来都城这么久了一直找不到孩子,你就冷眼看着我心力交瘁啊?”

  岳知语长叹一声,“唉~知道了更心力交瘁!”林氏想起来这男人这些日子噩梦缠身,估计是因为知道于行失踪了,生死未卜,日夜担心的。

  想想他最近过得也不比她轻松,该是更心惊肉跳,心里对他的那点儿埋怨也就烟消云散了~

  于行看着才短短一年不见就苍老了不少的父母,再听到他们之间的谈话,就知道他们一下老了这么多,多半还不是因为牵挂他所致。

  不能承欢膝下已是不孝,还让父母如此牵肠挂肚,他心里真是愧疚极了。

  一家人久未见面,自是有一肚子的话要说,中午吃了一顿团圆饭,因为是微服出宫,他还要尽早赶回去,他这才依依不舍的拜别家人。

  待回宫他就迫不及待跟皇祖母分享了他养父母来京的好消息。看着眼前神采飞扬的孙儿,皇后知道他养父母一定是待他极好极好的。

  下晌,小院内

  阳光透过窗纸照进屋内,茶桌上紫砂壶中茶香袅袅,岳知语呷了一口茶水,见林氏还在低头赶制衣裳,他不赞同的摇摇头,不免开口劝道,“于行不都跟你解释了吗?他那是为了出宫便意才买了件普通布料制的成衣。宫里能工巧匠不知凡几,真不差你这一身衣裳。别把自己累出个好歹来,就本末倒置了。”

  “既然成衣那样舒服,也没见你穿咱店里的衣服,你瞧你这一身还不是家里给制的?”

  他关心她倒被她一阵数落,真是好心当成驴肝肺,刚要开口反驳她,就听到有人敲房门。

  他开门一看,是三女婿高览,他急急的道,“爹,是宫里来人了,皇后娘娘要宣你们入宫觐见呢。”

  两口子有点懵,皇后娘娘?那不是于行的亲祖母吗?她召见他们干嘛?他们这种平头百姓以前也没见什么大官,见了皇后娘娘该怎么行礼啊?一瞬间这手也不是手,脚也不是脚了,走路都不知道该迈哪一条腿了。

  他们也不知道怎么跟着宫人上了马车,等回过神来,人已经到宫门口了。

  宫门口处春晖公公也就是沈望秋早已经等候多时了。一见到沈望秋,夫妻俩似是找到了主心骨,他们赶紧大步走上前去,“亲家呀,皇后娘娘突然召我们进宫不知所为何事啊?”

  见岳知语他们行走间脚步凌乱,脸上神情紧绷,不由宽解道,“你们先把心放到肚子里,娘娘是极好的人,她召你们入宫左不是好奇太孙入宫前的经历,你们据实以告就行。”

  原来如此,他们面上松懈下来,长舒一口气,可一想到要见皇后娘娘又忙不迭问起要注意的礼节,生怕有什么僭越的行为。春晖公公一边细细的给他们讲了如何行礼,一边引着夫妻俩去景仁宫。

  许是有亲家这样熟悉的人在身边,夫妻俩也就没那么紧张了。

  待到景仁宫见到皇后娘娘,果然如亲家所言,面上颇为慈眉善目,两人这才稍稍安心,给娘娘见了礼。

  娘娘见他们行礼,立刻让他们免礼,赐座,言语之间颇为平易近人。跟亲家说的一样,皇后娘娘果然问起于行在岳家庄的经历。

  岳知语一开始还很拘谨,奢华的大殿里说话都有回音,庄重的他都不敢多说一个字。

  可听着皇后娘娘问起于行小时候的事,一聊到他小儿,他的话就多了开始絮叨起来,从光屁股直讲到去书院读书都不带卡壳的。

  皇后娘娘被于行的童年趣事儿逗得眉开眼笑,也惊异于她孙儿小时候过得如此丰富多彩:春日上山摘野果,放纸鸢;夏日下水摸鱼,还抓泥鳅~拿着竹竿赶鸭子,抓各种昆虫;待到了秋日捕蝉,斗蛐蛐,玩蹴鞠;冬天还能抓麻雀,打雪仗,逛庙会~

  她突然想起她的元儿来,这样的童年是她儿子从来无法拥有的,幸好有这样一家人,让于行有了一个完美的童年。

  岳知语讲开了就刹不住闸了,说的那叫一个滔滔不绝,手舞足蹈,连林氏踢他的腿他都没感觉。

  皇后娘娘坐在上首,自然将林氏的小动作看在眼里。这岳知语一看就是性情中人,林氏倒是行事更加有章法些。她也不制止,直到岳知语说完。岳知语讲完突然意识到都是自己一直在说啊说,瞧他这张嘴啊,一说到小儿就没完没了,也不知道是不是皇后娘娘爱听的。

  他不安的道,“娘娘,草民~草民一时嘴快,竟忘了分寸,说了这么多有的没的。”

  “哪里,你说的都是本宫爱听的,本宫今日非常高兴,于行阴差阳错入得你家教养,也算是他的福气。”

  听到皇后如此赞誉,岳知语赶紧谦虚的回道,“娘娘谬赞了,实在是折煞我们夫妇二人,能教养太孙,实乃我们的荣幸。”

  皇后看向岳知语,“这些年,你们对太孙视如己出,悉心教导。太孙今日有如此胆识和成就,离不开你们的养育跟栽培。这份大恩,本宫一直铭记在心。今册封你为安乐侯,食邑千户。”

  什么侯?谁要当侯爷?皇后娘娘封的是他吗?岳知语坐在那里有点蒙圈。

  一旁的春晖见他们一动不动,真是皇帝不急太监急,他赶紧提醒道,

  “赶紧谢恩吧,侯爷,侯爷夫人!”

  岳知语这才意识到,皇后娘娘真的是金口一开,直接让他从草民就晋升成侯爷了。

  “这~这~这,这可使不得。”他跪下连连摆手道,“能教养太孙已经是我们夫妻二人的荣幸了,如何还能要别的赏赐,不仅不能要别的赏赐,我们今后也不能留在都城给太孙添乱。”

  他可是知道,当了侯爷皇家就会在京城赐下府宅,从此长居京城。从来侯府都是赐给有功之臣的殊荣,可如今于行即将登基,这一路千难万险,尚有许多难关要闯,他们夫妻又怎能心安理得的占着侯府,享受这等荣华富贵呢?

  从来听到赏赐,大家都是高兴的领旨谢恩。只有岳知语夫妇推辞连连,不过这样的反应皇后并不意外。只有这样赤诚之心对于行的人,她才放心让他们待在于行身边。她故意面上笑容淡了三分,不容置疑的道,“莫要推辞,安心受赏便是。”

  见他们夫妻两人谢恩,她语气才和缓了不少,“只望你们莫负皇恩,往后还望你们延续这份深情,用慈爱之心陪他一路前行。”那看向岳知语夫妇的双眼里满含殷切。

  林氏听着皇后娘娘好像话里有话,似是要他们留在京城,多多关爱于行。可于行不是还有这位皇祖母吗?言语之间她感觉对方对于行的爱一点也不比他们少~

  按照常理,一般血亲不都不喜养家跟自己的孩子过从甚密吗?就像先皇的做法一样,皇后娘娘如何还反其道而行之?

第325章 太师出山 待他们夫妇二人走后……

  待他们夫妇二人走后, 皇后娘娘又传召了谭太师。谭太师作为三朝元老,在所有大臣里是最有资历的。他的风骨也是独一份。就像这次,在知道忠亲王谋夺皇位后, 他直接告老还乡, 不跟谋朝篡位者同流合污。

  他的人品跟气度是崔皇后最欣赏的。这次传召是皇后娘娘单独召见,所有人皆退下回避,包括一直侍奉在娘娘身边的春晖公公。

  待谭太师出来,春晖注意到谭太师的脚步沉重而迟缓,整个人仿佛被悲伤所笼罩,嘴唇微微泛白, 双眼也布满血丝,似是刚刚哭过。

  在谭太师经过时, 春晖在他两袖交叠处瞥见一丝明黄, 而下一瞬那抹艳色就消失不见了,若是一般人, 肯定以为是自己眼花了。可以春晖多年的经验, 他知道谭太师袖中藏着的应该是一道圣旨。

  娘娘跟谭太师说了什么话,为什么谭太师看上去如此伤心,而那圣旨里面是什么内容, 为什么没有通过礼官, 而是直接给了谭太师呢?

  就是跟在娘娘身边几十年的春晖, 此刻也看不明白娘娘的所作所为了~

  而另一边,一直到岳知语夫妻进家门, 两个人都处在游离之中, 这几个月住的熟悉的院落此刻也仿佛变得陌生了,被封侯爷的荣耀来的太过突然,让他们满心满眼都是不真实感。

  尤其是皇后娘娘赞他岳知语教养有方的时候, 他说的话可不是谦虚,真是受之有愧,他教了于行什么呢?说实话,就教他吃喝玩乐了。于行一身过硬的本事是跟那老圭学的,满肚子经纶是书院里的先生教的,明明他是那个出力最少的,但侯爷之位却落他头上了,真是羞煞人了~

  那正式册封他为侯爷的圣旨也随后就到了。这道圣旨,在都城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迅速席卷了整个都城。大家都在琢磨为什么一个从济阳县出来的白身,平白无故的就一跃成为了超品级的安乐侯。

  难道是因为他儿子岳展救驾有功?也不对啊,这次救驾的有功之臣会在陛下登基当天一起论功行赏。其他人都不赏,单单赏赐岳展的父母,这也于礼不合。联想到这是皇后娘娘也就是未来的太后亲自下的懿旨,而当日岳展来救驾的时候众臣可是听得清清楚楚,太孙亲昵的喊岳展二哥,当时他们就觉得蹊跷,如今看来这里面的故事许还不少呢。

  于是有那有心人一查,发现岳知语在岳氏宗族的族谱上还有个小儿子叫岳于行。于行可不就是太孙的字吗?更巧的是对方年岁跟生辰都与太孙分毫不差,这世上怎么会有这么巧的事情呢?除非两人就是同一个人。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81页  当前第17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75/18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不想卷科举,奈何大哥先躺平了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