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不想卷科举,奈何大哥先躺平了_分节阅读_第116节
小说作者:九牛一毛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05 MB   上传时间:2025-09-08 12:59:55

  “你肯定不会无的放矢,必是发现了什么。”岳展嘴角噙笑的看着她。

  她被他看的面色有些微红,还是镇定的答道,“也不算发现了什么,只是我瞅着他拿的那把钥匙很老旧,是一把母匙,应该是房主一直用的一把。想必极为信任他,只交给他售卖。”

  聪明如她,又心细如发,那般玲珑心思也一定发觉了他的心意吧!

  他是既想让她知道,又不想让她知道。他想让她知道他喜欢她,想娶她为妻,可是又不想让她知道,因为他如今什么都做不到。他既不能带她脱离姜家,又不能给她名分,作甚要让她左右为难呢!难道要让她跟自己偷偷摸摸的做一对见不得光的野鸳鸯?这不是他想的。

  可是爱意随风起,风止意难平。他总是控制不住自己的眼神和心意~~果然每个人都逃不过情之一字……

  情场失意,官场上岳展倒是春风得意。

  这天翰林院孔学士找到岳展,他还当是什么事呢,原来是之前的侍讲提了官,这侍讲的位置不就空了下来了嘛。本来也轮不到岳展露头的,奈何他前面排着的三位俱都前门牙掉了,不提他们说话漏风,吐字还不清楚。就是这形象到了陛下面前,一张嘴这该死的滑稽感,是去讲史还是讲戏呀!

  当然,这也得益于岳展自入职翰林院以来,孔学士交代的差事办得件件漂亮,无一错处。思量再三,决定由他先行替补侍讲,待他为官满一年后,再正式为他请封。

  朝廷有个不成文的规定,新任官员上任一年内不得提拔。他加上回乡省亲的两个月,统共也才不到九个月,这升职速度也是羡煞了一众同僚。

  提不提官职岳展不是很在意,他在意的是能不能到皇帝身边刷刷存在感,让皇帝对他加深印象。

  而且只有站在那人周遭的位置,才能有跟与于行有关的势力接触的机会。不然他也蹦跶不到人家面前去。

  总之,先接触皇帝,再图其他,稳扎稳打,徐徐图之。他不着急,也不能着急,他如今要在权力这根钢丝上行走,一失足就会粉身碎骨~~

  他之前通过起居郎记录的陛下的日常,大体分析出了对方是个什么样的人物,陛下大约是个很矛盾的人。简而言之,英伟有余,细节不足。

  做出的国之大计尽显一位明主的风采,有大智慧,做事非常谨慎。但是平日里,不喜欢有人出其右。

  极为喜欢别人阿谀奉承。但是对这些马屁要求极高,毕竟听了几十年马屁的人了,水准还是有的,要拍就要拍得贴切,拍得自然不刻意,这就极为考验功夫了…

  暂时他就发现了他这些特点,如此也算是知己知彼了。

  成为侍讲的岳展,以后要每三天觐见一次皇帝。为了能给陛下留个好印象,他更是提前将要讲的那本史书熟悉到~倒背如流了。待他这天给陛下见礼,龙椅上的那位看着身高八尺有余,英武不凡,杵在那里不容忽视的岳展,他的眼睛眯了眯,随后做出一副了然的表情,似是终于想起来了他这号小人物了。

  岳展就看陛下看自己的神色变了好几变,原本今日,面上写着我心情很不好的人,最后竟朗声笑起来,笑得岳展汗毛都竖起来了,只听那位声如洪钟道,“长卿啊,今日你来,朕也不要你讲史了,不过你得替朕办一件事,去户部曹尚书府上走一趟,替朕去看望生病在家养病的曹尚书。”

第217章

  慰问老臣 替陛下慰问当朝权臣……

  替陛下慰问当朝权臣?陛下为什么要派他干这个差事, 看着似是见到他才一时兴起的主意。而且他还得了陛下的提点,要怎么慰问。务必要表达出陛下对曹尚书的关心。

  他满头的问号,却不能问。上有所指, 下必从之。好在孔学士知道他得的这趟差事,在他临出发前提点了两句。

  岳展毕竟是他举荐上去的,说来他对岳展另眼相看, 这里面也有他堂哥,文渊阁学士孔璋替岳展添了不少好话。

  岳展第一次去养心殿办差他也是十二分的留意,差事若是办砸了, 追究起来也是他这个举荐人的失职。岳展经了孔学士的提点才知道,原来曹尚书生病是有内情的。

  他的病许是与陛下要动国库银子修缮后宫有关。

  不得不说孔学士是个会猜的,若让曹尚书说, 他也不想病啊,他也是一肚子苦水没处诉。

  曹尚书作为户部尚书, 户部是哪里, 是朝廷的钱袋子。曹尚书就是管钱袋子的人。圣上早几年就想修缮后宫。本来修缮宫殿也无可厚非, 民间的房子住上十年八年还要修缮一番呢, 更何况后宫。

  可等工部将费用算出来, 将总数包括各种明细单子往户部一递。曹尚书一看,好悬没晕过去,这是修缮宫殿吗?这分明是抢钱呀!修个房子预算要花整整二十万两银子?!!

  工部这群强盗, 老天怎么不立时收了他们, 真是要他的老命了。他辛辛苦苦, 兢兢业业在户部干了这许多年,才攒下这点家当,他容易吗!

  他就咬死了,国库银子紧张。原本的理由是黄河下游连年的洪涝, 民不聊生。朝廷连年拨款,这个确有其事,而且花费甚多。可自打裴瑾言治水成功后,这几年下游再没有发过什么洪涝灾害,这个理由自然行不通了。

  于是,每回皇上提修缮后宫,这位尚书大人就称病在家,至于真病假病那就不得而知了。

  那既然曹尚书这么冥顽不灵,为什么不绕开户部尚书,直接拿钱呢?那是因为在大魏,皇帝也不是随心所欲的,他私库的银子自己可以随时派人来取用,但是户部的钱是国家的钱,属于公款,就是九五至尊,想用这笔钱都得经过层层的审批,还要详细说明要把钱花费在什么地方准备用多久,什么时候还。总之非常繁琐而麻烦。

  除此之外,曹尚书毕竟是三朝元老,比陛下年纪还大了一旬呢,陛下面上不好发作他,又是生病这样的理由,所以他正在气头上,没处撒呢!孔学士也困惑,为什么陛下见了岳展就喜笑颜开了,还让让岳展替自己去慰问,他也闹不明白皇上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呢。

  甭管什么原因,陛下吩咐,岳展岂有不干之理。就是龙门阵,他也得奉陪不是。

  于是岳展当天就随宫中仪仗驶向曹府。毕竟是代天子行事,一切都是按照皇家的规制来行事。待到了曹府,曹大人的长子曹文轩及家眷都已经在门外候着了。

  岳展还纳闷呢,他也才得了吩咐要来,怎么曹大人府上竟提前知道了。是了,文武百官可不都盯着陛下的一言一行嘛!官员之间又由着各种各样的关系,或是姻亲,或是同门,或是同榜,得了消息肯定会互通有无,更别提曹尚书这样久居高位,门生故旧众多,不知道才稀奇呢

  一见着为首的岳展,那曹尚书长子,曹文轩立时上去热络的攀谈。也难为人家小曹大人了,一个四品大员,他岳展还没够上六品的顶戴花翎呢,对着他那叫一个殷勤。

  曹文轩看着四十出头,面上一脸的和气,天生自带笑脸。只见他眉眼带笑的对着他们拱手抱歉道,“家父听说陛下派大人前来看望,本要起身前来,奈何病中身体孱弱,一时竟是无法起身相迎。”

  岳展连道,“不妨事,陛下体恤,由曹大人接旨也是一样的。”

  随着宣旨公公将圣旨拿出,曹家众人立时跪下听旨。旨意的内容不外乎,听闻曹尚书病重,陛下亲赐各种名贵药材,并带来太医院御医为曹尚书看诊。等曹尚书病愈,这位太医再回太医院上值。

  那曹大人替父接了旨,直呼皇恩浩荡,一顿疯狂歌颂陛下圣明。

  岳展见他“拍”的差不多了,才缓缓说道,“陛下派我来看望曹尚书,不知可否一见?”

  曹文轩连忙在前面为岳展引路,他能说不能见吗?见不着人怎么回去交差?而且这样也是打了陛下的脸面。

  就这样,穿过曹府的假山,水塘以及曲折的游廊,终于走到了正院的卧房。

  果见一位清癯老人穿着家常服躺在卧榻上。听见有脚步声,床上的老者挣扎着要起床可就是起不来,曹文轩一看,立马三步并做两步的走到床前,让床上的父亲斜倚到自己身上。人倒是起来了,可那咳嗽声就此起彼伏的没完没了,咳得仿佛下一瞬就要断了气。

  把一旁的宣旨公公吓得当场面无人色,别是来一趟成了催命符,一折腾将曹尚书折腾没了,他们这一群人都得跟着陪葬喽。

  他侧目一看旁边的岳大人,人家眉毛都没带动一下的,安然的很,状元就是状元,有两把刷子,瞧人家这么镇定,他还怕个毛啊!天塌下来,自有个儿高的人顶着。许是找到了主心骨,他原本害怕的心也逐渐放到肚子里。

  待曹尚书终于止了咳,气儿也喘匀了,岳展才不疾不徐的开口,“听闻曹尚书卧病在床,圣上也是忧心不已,派我等前来看望大人。”

  “让陛下担心,臣惶恐啊!咳咳咳~”曹尚书又咳了好几声才停下回道。

  “还是身体为重,这是太医院的孙太医,陛下特派他给您先把脉。”

  见曹尚书点头,由着长子扶自己躺下,孙太医忙上前给诊脉。一番望闻问切后,孙太医缕着胡须道,“大人忧劳国事,长年忧思,以致郁气淤积,久滞不畅。我给大人施上几天针,将淤处化开,不能说药到病除,但肯定比现在舒服很多。”

  “那就有劳孙太医了。”曹文轩感激万分的连连拱手。父亲的病半真半假。你说他装病,也不完全是。这几十年为朝廷,为社稷,他真的是做到了鞠躬尽瘁,无奈人年纪大了,比年轻的时候更偏执了。陛下用钱,给他就是,反正又到不了自己兜里去。

  他是看明白了,父亲想等靠到陛下没脾气了,动陛下自己的私库。在他眼里,陛下那是给自己的女人修屋子,不就得用自己的私房银子,哪能用国库的银子拾掇。

  他对父亲是既无奈又佩服。无奈他冥顽不灵,跟陛下对着干有什么好果子吃?佩服的是若是自己,借他八个胆儿也不敢跟陛下叫板。

  他给他盖好被子,心里正百感交集呢。只听那边岳侍讲又开口了,“陛下知道尚书大人最近夜里睡眠不佳,休息不好特命我来为老大人吟唱一首助眠之曲。刚刚我请教过孙太医,

  《胡笳十八拍》最是舒畅柔和,能疏肝理气。所以我便选了这一首。”

  曹尚书用问询的眼神望向孙太医,他是晓得孙太医的,他们是老相识了,他不会说假话,孙太医见曹尚书望过来,忙应和道,“《胡笳十八拍》角音舒肝,常听可以调养五脏,和平气血。让内在舒缓,从而助眠。不过戌时吟唱最有效。”戌时也就是是晚上七点到九点。

  听孙太医这么一说,确实有道理。既然太医都说有效,那何妨一试。

  不过曹文轩望窗外看了看,现在已经日落西山,离着戌时还有一个时辰,既然时辰这么重要,何妨得等到一个时辰之后再唱诵呢!于是他极力劝说大家留下来吃个便饭,吃完饭刚好戌时。

  左右大家也不着急回去复命,于是由着曹家安排了丰盛的晚餐。等吃饱喝足了,时间正好来到戌时。

  岳展过来曹尚书卧房的时候,曹尚书人已经用过膳,洗漱完毕躺下准备休息了。昏暗的室内,烛光若隐若现,周围宁静极了,闻着紫檀木枕的木质香~~曹尚书觉得都不用助唱,现在他的眼皮就已经发沉了,眼睛越来越睁不开,感觉随时就睡过去了………

  朦胧的睡意里,突然,似是一记跳大神的声音响起,“我生之初尚无为,我生之后汉祚衰。天不仁兮降乱离,地不仁兮使我逢此时~”

  吓得曹尚书跟突然诈尸一样,立时从床上坐起来,反应过来,又丝滑的躺了下去。快到~仿佛刚刚那坐起来的人只是大家的错觉而已。

  许是被岳展的声音震麻了,躺下都忘了咳嗽了。来宣旨的何公公,酒足饭饱后,也想听听岳展唱的《胡笳十八拍》,毕竟常年伺候主子,受气是常有的事儿,他也肝气郁结呀!

  平时哪里能使唤动状元郎为他唱小曲儿啊!今日多好的机会啊,本着有便宜不占王八蛋的原则,他也一并过来了。

  可没想到对方一张嘴,他的心脏猛的颤抖了一下,这哪里是静心,分明是惊心呀!不止听得他心神不宁,神思不属,他就看着老尚书也不遑多让,直接来了个梦中惊坐起!!

  原还闹不明白陛下什么意思的曹尚书,至此终于明白了陛下的深意了,陛下杀他呀!用某人的利嘴杀人于无形。这是被他气得狠了,没处发泄,想到这么个损招,不想让他在家躺得太舒服了。

  可这事能怨得了他吗?陛下又不是没有私库,据他所知,数目还不少哩。自己的私银不花用,看着国库里有点银子就想铺张浪费。但他能指着皇上的鼻子说他是吃饱了撑得,觉得国库里的钱咬手啊?显然不能啊!

  如今那位气得派了这么个杀星来,大半夜一亮嗓就是嗷嗷一顿唱,年纪大了前列腺本来就不好,惊得他险些绷不住要尿炕。

  旁边的长子曹文轩此刻恨不能拿戳屎棍子立时堵了岳展的嘴。这歌儿是这么唱的吗?一点章法都没有。

  你唱就唱吧,又不是让你嚎,你这么大声干嘛?怕别人不知道你有把子力气?屋顶都快被你震塌了,简直是魔音入耳~

  他恨死自己了,还主动提议请他们吃饭呢,请他们吃屎吧!

  这个时辰了,原来曹府各处院落只有零星几处有光,岳展这一开腔,各房各院都陆续点上了烛火,大半夜的家里灯火通明~鸡犬不宁~隐约听到有小儿哭闹不止的声音~~

  好不容易等到这位搅家的唱完,想着赶紧把这活阎王送走,可人家走之前来了句,“陛下说以声助眠,一日收效甚微,让我多来几日,如此还要叨扰府上了。”曹文轩脸上的笑怎么也挂不住,勉强露出来一个比哭还难看的微笑。

  人家说叨扰是客气,你这位是真叨扰啊!

第218章 纵有疾风起 如此两天后,儿媳妇看……

  如此两天后, 儿媳妇看公公眼神里都染上了幽怨之色,孩子夜里被吵醒了就睡不着了,可不得闹娘嘛!

  曹尚书怎会察觉不出, 他能怎么办,上朝吧,再不上朝就不止他曹某一个人夜不能寐了, 是一家人夜不能寐了。

  于是第三天,上早朝的时候众官员就见本来还在养病的曹尚书竟然精神矍铄的站在了朝堂上,看着仿佛比没生病前气色都好。不是, 前几日去看他的时候,他还咳得感觉随时要驾鹤西去,这就好了?这是吃了什么灵丹妙药?

  皇帝见到曹尚书来上朝也是高兴不已, 曹尚书面上一副感激涕零的模样,“微臣之前病重, 多赖陛下派来岳侍讲给臣吟唱助眠。臣这几日睡得极好, 病也康复了。就不劳陛下再派岳侍讲来了。”

  他后排的内阁大学士孔璋听后, 差点笑出声。要说损, 还得是陛下呀!

  恩荣宴上岳展也曾一展歌喉, 可那面对的听众多是同榜进士,这些人里面,最高的品级就是岳展这个从六品。除了祭祀等重大活动需要文武百官都参加, 平日里的早朝是五品以上官官的特权。所以此刻这些朝臣并不知岳展底细, 现在金銮殿上也就陛下跟当时的主考官大人孔璋知道他的真章。

  此刻大臣们正琢磨着吟唱助眠呢, 那办法好使吗?这些朝中重臣,脑子天天琢磨着斗法,每日里超负荷运转,躺下也是一脑门官司, 夙夜不停,有几个睡得好的,尤其是年纪大了,觉就更少了。

  曹尚书见老对手工部王尚书似是也感兴趣,“好心”的提醒道,“王大人若是也想用此疗法,不如求了陛下,也让岳侍讲也去贵府走一趟。”

  王尚书听后倒是没有表示,哪能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求陛下赏赐呢,这不是把陛下驾上去,逼着陛下同意吗?他才没那么傻,惹陛下不快,如了这老狐狸的意。

  岂料他没说话,陛下倒是接话了,只见皇上笑得眉目舒展,“列位大人都有机会,莫要心急。咱们来日方长,不急于一时啊!”

  此时众位官员还不明白陛下话里的意思,只以为皇恩浩荡,等后知后觉明白过来,原来是来日方长,慢慢收拾的意思。不过等明白了也已经晚了,还高高兴兴把人迎来呢,岂料是请神容易,送神难呐!

  既然曹尚书上朝了,修缮后宫这一事自然没法躲了,最后只得捏着鼻子认下了这一笔支出。不过他也有自己的原则,他亲自将预花费明细细细审了一遍,最后删除了不必要的条目,只批了工部五万两银子。这是他的底线了。

  虽然结果并没有完全如皇帝的意,皇帝本人也还算满意,毕竟他是知道曹尚书为人的,能从铁公鸡身上拔下这一根毛,夜里得叫他心疼的睡不着觉了。

  他得了甜头,从此以后一发不可收拾。哪个臣子称病躲家里,他就派岳展去高歌一曲。

  后头岳展也琢磨出味儿来了。他又不是傻子,两次以后他就知道了,他的歌原来这么不得这些老大人的喜欢。果然年轻人跟老年人的欣赏品味不一样。

  可即便知道了,皇上安排的活儿,不干也得干呀!为这,他接连得罪了不少权臣,其中有一位就是先太子妃的哥哥邱宥齐。他要接触的能帮助于行的势力,其中最有把握的是先太子妃母家,皇后娘娘和她的母家。

  这还没怎么好好接触呢,先把人得罪上了,真是出师未捷身先死,郁闷的他想哐哐撞墙。

  有道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岳展是得罪了朝臣,但是因为他差事办得“漂亮”,又阴差阳错的成了“孤臣”,在陛下面前倒是越来越得脸了。

  更何况他作为侍讲,主要工作还是为陛下讲史。他讲史的时候不同与之前那些侍讲一样刻板、照本宣科,生怕行差踏错惹来雷霆之怒。他的语言诙谐幽默,常常逗得陛下开怀大笑。他说起各朝各代的历史如数家珍,信手拈来,每回陛下都听得十分尽兴,君臣关系更是一日千里。不知不觉,竟成了陛下面前的红人,成为同僚们艳羡的存在。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81页  当前第11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16/18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不想卷科举,奈何大哥先躺平了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