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元,我们岳少爷是会元老爷了。”一边喊着一边往家跑。
他人还没到进家门呢,院里的人已经听到他的喊声了,“我们岳少爷是会元,是第一名。”
“恭喜你啊,展哥儿。”彼时廊下,邓憬正在跟岳展对弈。大家都是臭棋篓子,此时杀得不分伯仲。他面色平静的对他道喜,显然对他的成绩并不惊讶。
岳展听力远比常人厉害,孙管家的声音他也听到了,只是每一个字自己都懂,但是连成一句话,他愣是没反应过来。似乎也是不敢相信。他是会元?
此时孙管家已经跑到院中了,扶着院里的枣树,上气不接下气的喘着呢,见正主就在院中,不禁喜笑颜开的恭喜道,
“岳~岳少爷,恭喜恭喜啊!您这次考了头名,您是会元~会元老爷了,您太~太厉害了。”
“孙叔,我真的是会元?”岳展用手指着自己,面上还是不太相信。
“千真万确,我看得清清楚楚的。”孙管家胸脯拍得啪啪响,保证道。
“恭喜啊,岳少爷,您以后就要当官老爷喽。”孙管家的妻子杜氏手里还拿着针线篓子,听到声也是高兴的忘了放下,抱着针线篓子就出来恭喜。紧跟着大家都纷纷出来,给新鲜出炉的会元老爷道喜。
等道完喜,杜氏低头扫了一眼,“咦,你的鞋子怎么还少了一只。”
孙管家低头一看,可不是嘛,他的一只鞋子什么时候不知所踪了,估计是刚刚看榜的时候被后面的人踩下来了,全部心思都在榜上,哪里顾得了脚下。
而且这一检查发现他的钱袋子也不知道哪个王八犊子给顺走了,不过好在里面就是些铜板,几块碎银子,损失并不惨重。这不,先生一高兴,赏了他一个囫囵的十两银元宝嘞。
会试考中成为贡士以后,就能有幸参加殿试了。殿试是圣上亲自出卷,主要考策论。
虽然不出意外的话,岳展肯定能入进士之列了,但作为师父,既然徒弟能够成为会元,自然希望他能够稳定发挥,摘得桂冠。因此殿试前,比平日加大了课业任务。
岳展考科举没觉得多累,愣是被师父辅导的瘦了好几斤,因为师父提的问题都烧脑又刁钻。他每日里要写两篇策论交给师父批阅,一直到殿试的前一天都是如此。
终于到了三月十五这日,卯时刚到,天还没亮,岳展已经跟众位考生等候在承天门巍峨的宫门之下了。
等得无聊,岳展开始寻摸有没有相熟的贡士。这一寻摸发现老熟人可不少,有高览,岳承霄,还有在太学后来认识的师侄谭竹韵等。
不过因为有侍卫把持着秩序,现在不是攀谈的时候。没等多久,承天门被打开了,他们提着考篮,要依次通过检查,排队去太和殿。听师父讲过,在太和殿殿试是前朝就留下来的习惯。
这是他第一次踏进大魏的紫禁城。整个城楼的建筑宏伟壮观,雕梁画栋,不提金黄色的琉璃瓦,光是飞檐上就雕刻着一条金龙,似有勃勃生机,要腾空飞去一样。
一座座宫殿矗立在那里,威严又壮观。而太和殿是所有宫殿里,面积最大,最为恢宏的建筑。
到了太和殿外,入目的是一棵合抱之树,那是一株银杏,抬眼望去有几十米高,像耸立在云间一样,树已经吐蕊长叶,远远看着,像披了一件嫩绿的披风,颇为生机盎然。
待行至殿内,就看到殿堂内有多根巨柱支撑着,每根柱子上雕刻的金龙都金鳞闪耀,栩栩如生,壮观不已。
上首的金漆雕龙宝座上,皇帝还没有现身。岳展猜这个时辰应该还在上早朝。而他们的位置则是下首一排排的小桌前。
岳展找到自己的座号做好。距离考试还有一段时间,他决定先是闭目养神一会儿,毕竟殿试可不轻松。殿试的时间是一天,从日出到日落,整整六个时辰,十二个小时。
光时间上对一个人的精力就是一次巨大的消耗。岳展为了让自己更加集中精神作答,逮着空让自己多休息会儿。
皇帝早朝结束后,匆匆赶来,就见一众正襟危坐的考生中,有一用胳膊撑着脖子,懒洋洋的在那歪坐着,似是在睡觉。等他走到上首,面对面看过来,那青年可不就是在闭着眼睛嘛!哟~长得还挺排场,真壮实啊!
岳展可不知道这头回子照面,他就在陛下那里留了印象。
见时辰到了,皇帝对身边的人摆了摆手,卷子就陆续发到了每个考生手里。岳展听到纸张的刷刷声,睁眼见卷子到手,立马坐直身子,开始认真浏览起卷子来。
全卷一共三题,是陛下亲自出的考题,涉及平戎,武将地位问题,以及实例处理。
西戎跟大魏西部接壤。本是游牧民族,最近这些年吞并了周围几个部族,日渐强大,实力已经不容小觑。随着实力增强,这几年开始频繁骚扰大魏边境,边境百姓深受其苦。如何平戎,还百姓安居乐业。
武将地位问题,现在文武之分严重,如何题提升武将士兵地位。这样的问题让以文举取仕的学子答,不得不说陛下真是个妙人。
实例处理,则是意在考验考生为官后处理实际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共三道题,让师父押中了两道,这始料不及的运气,找谁说理去。都说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到万物皆同行,毋庸置疑,他的时运来了。
于是,在其他人还在想着如何破题时,他已经左手提笔,先一步在卷子上挥毫泼墨答了起来……
第202章 美梦成真 太和殿里,皇上居高……
太和殿里, 皇上居高临下的给几百个贡士监考。
他们的一举一动,都被尽收眼底。他见卷子一发下来,那原本打盹的考生迅速支楞起来, 在别人还在审题, 思考如何作答时已经笔下如有神的答了起来。
不提他坐在一群白面书生里,本身比别人魁梧许多,看着醒目异常。他左手执笔,先一步作答的动作更是让他在一众考生中“脱颖而出”,坐在上首那人眼里闪过一丝惊讶,又如蜻蜓点水般旋即消失。
待考生们陆续提笔作答, 原本坐在龙椅上的那位不知什么时候已经悄然下场,开始巡视起整个考场。
当他巡到岳展身边时, 脚步停了下来, 看着他笔下的字体端庄大气,笔如刀锋, 气贯长虹。这一手笔力没个十年怕是难练成。难为他还是左手执笔。他的视线落在岳展右臂上, 这中间怕是有些缘故吧。
考生本人呢,此时笔走如飞,显然并没有因为皇上在旁边而受丝毫影响。笔下按着既定的步调, 一气呵成。对比之前那几个考生, 他一停下脚步看一眼对方的卷子, 就吓得大气不敢喘,笔尖哆嗦的不成样子, 险些污了卷面, 这个表现确实亮眼。
再看内容亦是可圈可点。文章不是那种文词华丽虚有其表的假大空,一看就是务实派。
不过他还在作答,没有答完, 未知全貌,不予评价。只是许是回答的吊住了皇上的胃口,那身为九五至尊的人就一直站在那里,直到看岳展完完整整答完第一题。
他为什么没动,他在纳闷呢,明明对方只是个普通的书生,初看文笔老辣,见解不俗。可看着看着他就发现这个文人似是懂一些武举的军事理论的,甚至可以用精通来描绘。
因为他的第一道平戎题,对策内容里延展到了这些。字里行间会很轻易的感知到,对方可不止学了个皮毛、有所涉猎这么简单。他的作答像极了一个实践经验丰富的大将军。也不知道他往日里是如何学的。若不是知道他真是货真价实的贡士,他都要怀疑写下这份答卷的这位应该是个武将了。
其他贡士见皇上一直在那里驻足停留,心下都松了一口气,这时候死道友不死贫道,他们恨不能皇上一直被焊在那里,锁死了别动。同时顺便掬一把同情的眼泪给那位兄台,这兄台实惨。身边有这么一位一直杵在那,该是多么的如坐针毡。
作为被当做苦主的岳展,若是知道同考生这样同情他,肯定会腹诽一句,你们脑子里的戏太多,属实想多了。
其实从皇上一靠近他就知道了。多年的系统训练让他五感异于常人。不过即便知道这位靠近,他也镇定如常。
他又不是纯正的古人,他来自人人平等的现代,心里对皇帝没有骨子里的敬畏之心。
若是他能如司马迁笔下的理想君王帝尧那般“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云,富而不骄,贵而不舒"说不定心里也会升起敬畏之心。
不过以他直觉,其仁如天对方估计没有做到。好友章君屹夸皇上仁慈,可他不知道为什么总感觉皇上在拿章君屹当饵,想吊出幕后黑手。他甚至腹黑的想,那些暗杀里,影影幢幢的,有没有皇上在制造对方暗杀的机会,引蛇出洞呢!
他以为对方长相许是颇为精明,在皇上重新坐回龙椅时候,他偷偷抬眼,迅速扫了一眼。
对方看上去五十岁左右,身量中等,皇冠之下的黑发里夹杂着些许白发。尤其是两鬓间,白发尤为多。眉目慈祥,面容饱满,面上沉稳,目光有神,一派君王的模样,当真不怒自威。
看着也不像是精于算计的人呀!难道自己想错了?
不过此时也不是想这些的时候,他赶紧摒弃这些杂七杂八的想法,复又聚精会神的继续答起第二道题来。
大约动脑子很消耗精力,答完第二题时,还没到中午呢,他已经感觉腹内空空,饥肠辘辘了。
他忍着饥饿继续答第三题。毫不夸张的说,饥饿真的会让一个人头脑清醒。才到中午,他的卷面已经被填满了。
等到答完,才有专人将一个个食盒送到考生桌前。岳展打开一看,里面只有一盘点心,一个梨和一碗茶。
他内心欲哭无泪,这是饭吗?塞牙缝也不够呀!怪不得今早吃早饭的时候,师父一个劲儿的让他多吃点呢。他也确实照做了,吃了很多,可架不住饿得快呀!
坐在上首的皇帝,见那大块头书生一打开食盒就是一副苦瓜脸,再看看他的身形,料想是饭不够吃的,面上不由被他的表情逗乐了。这是殿试,大家都正襟危坐,争取将最好的仪容展现出来,以期给君王留个好印象,这位倒是真性情啊!
岳展内心抱怨归抱怨,蚊子再小也是肉,有的吃就不错了。他随即从食盒里拿出饭,一边吃一边宽慰自己,三下五除二就吃完了。吃完虽然没吃饱,但已经没有了饥饿的感觉了。
午后的阳光暖暖的照在身上,像是催眠药一样让人眼皮越来越沉想,又因最后一题他已经快人一步先答完了,因而整个人都放松了许多。
人一放松,无事可干,又有太阳照着,没隔多久,他的头就开始跟个磕头虫一样,一点一点的将头低下去,低到桌面又弹回来,再低下去。这样反反复复几次后,头终于老老实实枕在桌上,呼呼大睡起来。
他自己睡得香甜,仔细听还能听到似有似无的打着小呼~,旁边的考生一看这位,题虽然难,您也不至于这么破罐子破摔吧!
这是殿试,你答不出来也要端正态度不是。就这么在圣人面前睡着了?怎么这么不含蓄?
岳展可不知道他的行为被同考的考生唾弃不已,以为他被题难得头秃了,索性摆烂了。
待他睡饱,半张脸都被压的有点红,他看了看外面的天色,夕阳刚刚西下,距离考完收卷还有不到半个时辰。他交卷前检查了一遍卷面,确认没有任何问题,跟着众人一起交了卷子,走出考场。
直到走出皇宫,几个许久没碰面的人才开始交流起来。算算日子,岳展跟几个朋友已经好久没见面了,一见面自然有聊不完的话。几个人直吃到夜深才各自归家。
等待成绩出来的日子也是焦灼无比的。得亏只需要三天就能出成绩,时间转眼就到了三月十八日这天的张榜日。
一大早,岳展也早早起来,不过他不是去看榜,他要参加传胪大典。待传胪大典结束后,礼部按制张皇榜于长安左门外,金榜会张贴三日。
岳展先与众位贡士到国子监领进士服,着进士服在太和殿广场集合。
此时太和殿上,文武百官也都身着朝服,位列两侧,更有皇上亲临,坐龙椅上宣布传胪大典正式开始。
随着礼乐声响起,众位天子门生先向皇帝跪拜,三拜之后由宣制官宣读制书。
太和殿里,礼部庄尚书浑厚苍劲的声音响起,只听:“奉天承运皇帝制曰,庆明二十二年三月十八日策试天下贡士二百八十名赐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故兹告示:
第一甲第一名岳展,一甲第二名谭竹韵,一甲第三名高览。”他宣读之后,站在台阶下面的传胪官依次传唱,直到声音响彻整个太和殿广场。
宣读完一甲前三名,按照归制,一甲前三名需要出班行跪拜之礼。二三甲就地跪拜。状元,榜眼,探花需要依次从天子门生中站出来,跪拜谢恩。
岳展不期然听到自己的名字,他脑子晕晕乎乎的,感觉如踏在云端。
说实话他做过很多次中状元的美梦,也跟他父亲大言不惭的吹过牛逼,但从没想过有一天真的能梦想成真。毕竟那是几十万里挑一个人,他自认为自己还没有这样优秀。哪怕有系统加持,帮他提升了智力,有大儒悉心辅导,帮他提升了学业深度,有太学的夫子授课,打开了他知识的广度。但是他深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总有比他更厉害的人。
可是今天美梦突然成真了,他感觉恍如梦中,所有的都不真实起来,分不清楚哪个是现实,哪个是梦境,总感觉这就是一场美梦。
等被高览提醒才终于回过神来,先一步出列跪拜,这一刻他的心才落到实处,他是状元了,庆明二十二年如假包换的状元。
而同时府里的下人得了邓憬的吩咐早就跑到长安左门的张榜处等候多时了。
即便他们来的早,更有早来人,好位置早就被占了。孙管家两个也只能在张榜处最边上的位置等着。
此时这一处摩肩接踵,人挤人一直绵延到几百米以外,场面颇为壮观。
好不容易等到时辰一到,自有几个吏员举着皇榜出现在张榜处。
随着金色的皇榜慢慢张开,众人都屏住了呼吸。
孙管家眼睛瞪得大大的,一眼不错看着那皇榜,先印入眼帘的是馆阁体的大字,手书:奉天承运皇帝制曰,庆明二十二年三月十八日策试天下贡士二百八十名赐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故兹告示
旁盖皇上的金印
随后展开的是:第一甲第一名岳展,下附着岳展的年龄,籍贯,出身等等信息。
孙管家在皇榜下面看得清清楚楚,又怕自己看错了,激动逮着旁边的贵和喊道,“贵和,岳少爷是在最头上吧,我没看错吧。”
那叫贵和的门房昨儿刚被教了岳少爷的名字,他年轻,眼力好,激动得大叫,“没错,没错,是岳少爷,我看得清清楚楚的,是在最头上。孙叔,最头上的是状元吧!”
“是啊,咱岳少爷中状元了,咱岳少爷中状元了。”两人激动的手舞足蹈,赶忙往家里跑去。得赶紧回去,通知家里,不然官差一会儿该去报喜了。
贵和年轻,脚程快,孙管家让他先跑回家报喜。虽然张榜处离着邓府有十来里的路,贵和撒丫子跑起来,半个时辰就跑到了家。一到家扶着门墙,喘得上气不接下气。
门口早有杜氏在巴巴的望着呢,一见贵和回来了,忙不迭的问,“怎么样,怎么样,岳少爷第几啊?”
“第一,状~状元”。贵和喘着粗气用手比划了一个一字。杜氏得了信儿,高兴的跟着进府里报喜。
一瞬间,邓府仿佛是滚烫的油锅里滴入了一滴水,立时炸开了。府里开始忙碌起来,一会儿报喜的官差该来了府里的喜糖,喜钱,鞭炮都得预备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