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年代文大佬的漂亮逃妻_分节阅读_第48节
小说作者:半两青墨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397 KB   上传时间:2025-09-06 14:41:27

  之前余国梁提出来要承包三五年,村里几个干部说要商量一下。这明显也没商量多久啊,一大早的就喊人过去签合同,这是怕时间久了余国梁想清楚反悔吧?

  “嗯,说既然要签久一点,干脆就签五年,因为承包时间长,承包金也给降了一些,按一百二十来,一共六百块钱。”说到六百块钱,许丽声音都有些发颤,不算闺女的话,他们全家的存款加起来也没有这么多。

  “相当于买四赠一了。”柳绵绵笑道,“那还挺划算。”

  养鱼是肯定能挣钱的,这时候物资还不怎么丰富,但凡是肉,不管是鸡鸭鱼肉,都广受老百姓喜爱。只要养成了鱼,就不可能卖不出去。

  至于养不养得成鱼,乡里不是有技术员嘛,跟乡里汇报一下,用“培训费”、“学习费”之类的名目,给人一点报酬,经常把人请过来指导指导,这鱼就不可能养不起来。

  还有那一整片的山地,土地育肥也是要投入的,承包时间长一点,绝对是对他们有利的。

  何况总价还少了一百五。

  这合同签了,柳绵绵怀疑都不用到明年,到今年年底,养的鱼、种的花生出产了,村里人就得后悔。

  许丽发现闺女确实是不一样了,听到六百块钱,就跟听到六块钱、六毛钱似的,一点反应也没有,竟然还说挺划算。

  她听余国梁说过,说老幺现在可能挣钱了,弹琴每个月能挣不少,她还和别人合伙儿做生意,一天就能挣别人好几个月的工资。

  虽然心里还是没底,但许丽也不说什么泼凉水的话,干脆舀了碗绿豆进厨房煮绿豆汤。

  闺女回来带了不少东西给他们,昨天当着女婿的面,许丽也不好意思多看,等到昨天夜里睡觉前,老两口才把那个行李袋打开看了,发现都是一些他们想买都不一定买得到的好东西,饼干、奶粉、奶糖、一盒一盒的营养品,还有两双铮光瓦亮的牛皮鞋。

  大包的红糖和白砂糖,是里面最不起眼的东西。

  不过,也正是有了那么多糖,许丽才敢煮这么一大锅绿豆汤。

  这没糖的绿豆汤可不好喝,放了糖的绿豆汤,再放凉水里稍微镇一镇,那滋味才叫好呢,比西瓜都好吃。

  就在院子里到处飘散开绿豆汤的甜香味时,其他人回来了。

  “老幺,哎呦,你可起来了。”余国梁的脸上全无刚签完合同的喜悦,反倒皱着眉头一脸的为难和尴尬。

  柳绵绵吃过早饭,坐在廊檐下发愣,听见声音抬头,问:“合同签得不顺利吗?”

  余国梁尴尬:“这倒不是,村委说按五年六百元承包给我,妹夫说这个价格挺合适,也帮我看过合同了,我就签了。村里答应钱可以分两次给,今年给三百,明年开春再给三百。”

  这不是挺顺利的?

  分两次给钱,第二笔承包款甚至可以从第一茬鱼卖掉的利润里面出。

  柳绵绵疑惑:“那怎么?”那你怎么一副不高兴的样子。

  “是这位同志,想找你谈小墩村鱼塘的事情。”沈维舟插话说。

  柳绵绵看向他,两人的视线在半空中交汇,然后不约而同地移开了。

  跟在余国梁身后的中年男人马上站出来,说:“对对对,我是小墩村的村干部,我听说你有意向承包我们村的池塘和山地,我们村委昨天夜里开会商量了下,觉得大家都是隔壁村的,池塘和地又是连着的,承包给你们也挺好,按照你们村的价格就行。”

  柳绵绵:“啊?!我什么时候……”

  等一下,她想起来了,她昨天确实是说过,如果南花9号种得不错,可以扩大种植规模,把隔壁小墩村连着的那一片也承包过来,然后池塘也是,离得不远,干脆挖通了。

  可这话她是家里随口说的呀,怎么这么快就传到小墩村去了?

  余国梁挠挠头,不好意思道:“是我和老二,昨天上茅房的时候聊起来,被村里人听见了。”

  主要是老幺说的这个场景太诱人了,他们兄弟俩就畅想了下。

  吹牛嘛,哪个老爷们儿不吹牛呀?

  哪知道就被人听去了,那人正好是小墩村嫁在他们村里的,亲戚还是小墩村的村干部,想着小墩村的池塘和山地也是那么空着,要是能承包出去,每年多个一百多块钱,对村里来说也是个进项,于是就赶紧跑去隔壁说了。

  这不,小墩村的村干部连夜开会,然后一大早就跑来找余国梁了。

  余国梁都傻眼了。

  这六百块钱巨款的合同刚签完呢,小墩村居然又想跟他签六百块钱的合同?!

  把他卖了他也不敢啊!

  照他自己的意思,他是当场就要拒绝的,结果沈维舟听了,却说让他们一起过来,当面问问柳绵绵的意思。

  一千两百块钱,余国梁知道柳绵绵应该是拿得出来的,可问题是贪多嚼不烂呀,原本一口池塘一片山地,他们一家子伺候起来都有点困难了,何况再来一口池塘一片山地?

  他提醒柳绵绵:“咱们家可没那么多劳动力,到时候侍弄不过来。”

  柳绵绵想了想,说:“这不是问题,到时候在村里找几个人帮忙就行了,不管是每个月发工资,还是按天数给劳务,都没关系的。”

  就算是原先一口池塘一片山地,她也是准备让余国梁找几个人帮忙的,这是必要的人工成本,没必要节省。

  如今面积更大了,其实找人反而更方便,老话都说了,一只羊也是赶,两只羊也是放,这样一来,利润只会更高。

  是的,柳绵绵没怎么考虑,就决定承包下来了。

  在资金允许的情况下,直接做大不好吗?反正经营风险并不高。

  “哎哟,国梁,到时候找我们家阿大帮忙呗,他老实勤快,干活最下死力气了。”

  “我们家老林也不差的,年纪大一点,但是经验足呀!”

  “我家我家,我家建国可是年年一起放鱼苗的,养鱼他没问题的。”

  “哎哟喂,笑死人了,放鱼苗和养鱼根本两回事好不好?”

  ……

  跟着过来看热闹的村民,一听还有发工资、给劳务费的好事,马上就叽叽喳喳地争了起来。

  这可是家门口挣钱的活儿啊,甭管每天开几块钱,那都是净赚的。

  余国梁头疼道:“我这还没准备请人呢,我自家人忙得过来。”一口池塘一片山地的话,他们家三个老爷们儿,咬咬牙,应该也能干下来的。

  他看向柳绵绵:“咱还是稳扎稳打,先自己村里的试试?”

  柳绵绵笑笑,说:“大哥,六百块钱不是问题,前期的成本也不是问题,问题是你有没有信心做好?如果你有信心,一个池塘还是两个池塘,一块山地还是两块山地,其实本质是一样的。”

  余国梁迟疑了。

  站在旁边的余国栋忽然说:“大哥,要不小墩村的池塘和山地算我的,回头要是亏了,我想办法挣钱还老幺。”

  余国栋原本的想法是,自己就给老大打打配合、帮帮忙,老大这人厚道,挣多挣少的,回头肯定也不会亏待了他。

  当然,如果亏了,就像他说的,兄弟俩一起去南方打工挣钱还债。

  不过,从昨天柳绵绵他们过来,余国栋听他们说了不少南城的事情,昨天夜里还听王志远说了他们赶集卖布料的事情,余国栋的心里就开始有些松动。

  老大去了一趟南城,就想着要砸锅卖铁承包鱼塘挣钱,他总不能一直就这么混日子吧?

  原本只有一口池塘一片山地,他肯定不会跟老大争,可现在有了更多的机会,余国栋直觉自己应该把握住。

  反正,如果亏了就去南方搬砖,如果挣了,那他们家的日子可能完全不一样了,他以后的小家庭也能更宽裕,他可以批两间宅基地盖新房,结婚以后也能给老婆孩子更好的生活。

  余国栋想承包,余国梁自然不会说什么,他自己确实也不敢一下子把摊子铺得这么大。

  柳绵绵就更加没意见了,余国栋勤劳能干,甚至某些方面比余国梁还要灵活,投资他,肯定也不会亏的。

  余国栋挠挠头:“不过,我手里没多少钱,下半年还要结婚,所以恐怕拿不出多少本钱。”

  柳绵绵笑道:“咱们亲兄弟明算账,按照出资额和劳动占比分成,你们根据自身经济情况出一部分钱,缺口的资金全部由我出。明年你们如果有钱了,可以在第二期承包款交付时追加出资额,当然,这之后就不能再追加投资了。”

  余国梁和余国栋对视一眼,点头:“这我们知道的。”

  柳绵绵点点头:“那就没问题了。”她看向小墩村的那位村干部:“合同是你们过来签,还是我们去你那里签?”

  村干部差点没反应过来,愣了下,忙说:“啊,哦,哦哦哦,我们,我们过来!”

  他们根本没指望一次过来就能谈成这个事情,所以过来的时候什么都没有带,他是真的没想到,六百块钱的事情他们能就这么三言两语地决定下来啊!

  这种白白给村里送钱的好事,自己这边肯定是要积极一点的,怎么能让人跑那么远路去他们村里呢,那肯定得他们过来啊,这才显得他们诚意十足不是?

  没见他们自己内部还存在意见分歧呢,村干部生怕他们变卦,一说完,就赶忙转身往小墩村跑。

  六百块啊,这可是真金白银的六百块钱啊!

  眼看小墩村的村干部飞奔而去,围观的村民也是面面相觑,脸上表情都非常好看。

  别看他们之前争着干活争得很起劲,那其实都是条件反射,直到这一刻他们才真切地意识到,老余家竟然花一千两百块钱,承包了两个村子的池塘和山地!

  且不说能不能挣钱,就这一出手就是一千两百块钱的气魄,整个村子里也是独一无二的呀。

  老余家,真是不一样了啊!

  

第49章 回城(修)

  柳绵绵他们原定计划是在村里住一两晚就回去,哪知计划赶不上变化,突然赶上承包鱼塘和山地的事情,只能再待几天。

  本来想让沈维舟他们先回去的,但是沈维舟说在乡下待几天,正好换换脑子。

  沈维云更是乐不思蜀,她从小在城市里长大,看乡下什么都新鲜,成天带着余欢欢、余岁岁两个小朋友,捉鱼粘蝉的,玩得不亦乐乎。

  至于王志远,柳绵绵发现这位退伍的兵哥哥,好像真对养殖很感兴趣,他最近和余国栋打得火热,两人甚至已经开始商量以后要一起办个养猪场了。

  真就对养猪事业非常执着。

  中间他们还跑前进乡乡里赶了一次集。

  之前几次赶集都是为了卖货,这是第一次纯粹为了赶集而赶集,反正要再住几天,他们四个人住着,余家也要准备吃的喝的,柳绵绵干脆在大集上买了一堆鸡鸭鱼肉,满载而归,可把村子里的人给羡慕坏了。

  谁家闺女嫁出去以后,还会这样大袋小袋的给娘家买东西啊,别说养女了,就算是亲闺女也做不到呀!

  那些原先蛐蛐过老余家白白替人养闺女的人,再度受到了其他人的嘲讽。

  这要算白白替人养闺女,那你家的闺女怎么算?

  倒也不是说闺女就得帮衬娘家,可你嘲笑人家白养闺女,人家不得看看你家是怎么不白养的不是?

  这些事柳绵绵是不知道的,许丽却是门儿清,觉得最近气都顺了不少,走起路来更是虎虎生风。闺女有钱,她也不说什么不要乱花钱,而是拿出了看家的本事,把饭菜做得香喷喷。

  住老余家附近的几户人家这阵子真是苦不堪言。

  往常大家吃的都差不多水平,尤其是夏天嘛,天气热,更不会做什么大鱼大肉的,有些人家每天一大早起来煮上一锅粥就吃一整天了。

  现在老余家天天大鱼大肉,他们真是,每天打孩子的次数都多了不少。

  柳绵绵自然也没注意这些,她和余家兄弟一起,去乡里见了领导和技术员。

  乡里听说了他们这个事情,觉得是农民增收致富的一个好案例,尤其还要引进最新的花生品种,在山地上试种,这就等于是走在前面,帮乡里先试验了,到时候试种效果好,就可以在乡里推开了。

  前进乡有很多类似土质的山地,乡里也是一直在想办法的。引进新品种不难,但问题是老百姓不愿意冒这个险,生怕辛劳几个月最后收获一点点。

  现在有人愿意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乡里真是再高兴没有了,所以在柳绵绵提出让乡里技术员帮忙跟踪进展、随时提供技术支持的时候,乡里领导二话不说就答应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5页  当前第4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8/9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年代文大佬的漂亮逃妻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