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头摇头:“你说的是什么人?只有力气,不懂技术,起不了什么大的作用。”
王雪娇告诉他:“不,他们有技术,专业学习过。”
“哦?他们是哪个工程公司的?”
“猛虎工程公司。”
西苏里为王雪娇的巴尔干之行,挑选了五十五个精锐。
所谓精锐,就是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有危险能提枪、遇野味能提刀、烧火、架锅……而且长得都不错,方便帮主突然想换口味,或者第一先生想休个假的时候用。
挖个隧道什么的,完全不是问题。
猛虎帮的电影院里引进的片子里有《地道战》,那可是片头写着“军事教学片”的电影!
有人看完电影,也特别想在自家院子里挖地,无奈,金三角太潮湿,挖不了几米,就滋滋的往外冒地下水。
王雪娇见他们真的很想挖地道,便给他们安排了土木工程专业的桥梁与隧道工程课程,还把他们送去工地实习。
猛虎工程公司的人参加实习的时候超级卖力,什么岗位都愿意干,什么都愿意学。
当年王雪娇送他们去学的时候,完全是抱着“艺多不压身”的想法来的,总有人不喜欢种地,还晕船,也不喜欢打打杀杀。
学土木工程,起码在2008年之前,想找工作都是不难的。
王雪娇都没想到,他们第一份工作,是在异国他乡挖地道……也算是梦想照进现实,不忘初心了。
“我这边还能再调五百个人过来,你看,挖通需要多长时间?”王雪娇再次问道。
工头回答道:“我需要测算一下土质和地下水的情况,如果在直线距离上没有任何阻碍的话,一个月就可以挖通。”
“那我就等你的好消息了。”
————————
张英山:第一先生都没上岗,谈什么放假!
第245章
当王雪娇买下大使馆旁边的房子时,大使馆里的内线赵清泉就已经把消息告诉冯老了:“有一个海地跳大神的文化大使,余梦雪在我们大使馆边上买了一栋房!”
赵清泉坚信余梦雪就是中央情报局派来的人,他有证据!
海地,一向希望成为美国后花园!
海地总统余梦雪,杀了中央情报局最想杀的巴勃罗,还栽赃说巴勃罗是自杀的!
什么文化大使,根本就是和平演变!
这事美国在许多国家做过许多次,国内也在反复强调这个词:要提防和平演变。
这个词代表着长期的变革过程,早在第一代领导人时期就已经被提出来。
后来,全球消费降级,各家的老板都急着看见成果,于是,就有了ColorRevolution,主打一个短平快,比如各位“XXX之春”。
余梦雪这个开文化讲座,还四处拜访名人,不是想搞事,是图什么?!不就跟大和尚一样么?摆出人畜无害的假面具。
还有一个重要理由:她买的是一栋楼,而不是某一间,甚至不是某一层,一定是想干什么坏事,生怕外人知道,所以才会这么大手笔。
冯老听到“海地”、“跳大神”,脑子顿时“嗡”的一下,他觉得自己的脑子,在不住地震动。
让她先别着急,先别着急!
她又急!
就这么想进步?!
本来冯老觉得南联盟这边虽然乱,但是,基本上各方势力都是稳定的,最多防一防美国人,让他们不要借机裹乱,以及,如果美国人非得掺合进去,也得提前先打听好,以做防御准备,这就是特别行动处存在的意义。
万万没想到啊。
美国人确实掺合进去了……拿着美国护照的余梦雪怎么不算是美国人呢……
冯老听着赵清泉言之凿凿,很想说点什么,又不知道应该说什么。
思来想去,只能告诉这位同志:“余梦雪是我们想要统战的对象,她做事有自己的行为逻辑,没有颠覆、破坏的意图。你不要管她,她有任何异动,你直接汇报给我就可以了。”
赵清泉面对冯老的命令,百思不得其解,就这神棍?还统战对象?她配吗?
虽然不理解,但是对于上级的命令,理解要执行,不理解也要执行。
冯老转头就接通与王雪娇的联系,打算痛斥她背着自己搞事,结果,接电话的是张英山:“抱歉,她暂时不在。”
“她不在?去哪了?!”
“她去中央情报局贝尔格莱德站,要钱去了。”
冯老愣了一下:“要什么钱?”
“工程款。”
冯老:“???她还能要到钱?”
王雪娇来贝尔格莱德,中央情报局出机票、出活动经费、包吃、包住、包所有的生活费用,王雪娇已经老老实实向冯老汇报过了。
在冯老的想法中,活动经费就是所有的费用,怎么还能追加?
张英山解释道:“因为她计划做两个土木工程项目,还买了一栋楼,这些钱不在计划之内。”
冯老深吸一口气:“我跟她说,让她先不要轻举妄动的时候,你就在旁边吧!”
“是的。”联络总部的时候,为免传话传出错误,都是两人一起听。
冯老忍不住提高嗓音:“你既然听见了,为什么不拦着她?!”
张英山被听筒里传来的声浪吓了一跳,下意识把听筒拿远了一点,他看着听筒,好声好气:“您说过,她在外面,可以便宜行事,连您都不用事事先汇报,而且,我也觉得她的计划有一些道理。”
冯老的嗓音陡然提高八度:“在你眼里,她的什么计划是没道理的?!!”
张英山小小声回答:“有的,有时候她的计划不够周详,我提出以后,她很痛快地就接受了,从来没有非得坚持错误路线。”
冯老伸手揉着额角,他才不信张英山会拦什么重要的事,无非是执行细节,比如点火应该用火柴还是打火机,根本就不能指望他。
王雪娇杀人,他肯定会挖坑埋尸。
王雪娇放火,他一定在旁边添柴倒油。
王雪娇要搞爆炸,他点导火索……
“是谁让她买楼的?!”冯老还是很介意这件事。
张英山果断甩锅给中央情报局:“中央情报局对我国大使馆非常在意,他们多次借口联谊、交流,上门拜访,每次都会有人‘不小心走错’,误闯重要的房间,但是大使馆的同志们都非常谨慎,没有让他们得手,于是,他们已经想要打入大使馆内部了。
我和王雪娇都认为,与其让别人来做这件事,不如我们来做。”
听起来有理有据,毕竟王雪娇的掩饰身份之一就是中央情报局的探员,多少要干点什么事情才行,积极打探大使馆的情报,也算她对得起她从中央情报局搞来的那么多经费。
冯老闭了闭眼睛:“你们千万要小心,战争状态跟非战争状态是不一样的,海地和索马里再乱,也只是治安问题,不涉及到民族仇杀,波黑现在的局势,跟你们以往遇到的环境都不一样,不能因为你们以前成功过,这次就掉以轻心。”
“是,谢谢领导关心,我们一定会小心的。”张英山温和的说。
冯老稍稍松了一口气:“……知道就好……”
忽然,他顿了一下:“你给我转告王雪娇,波黑战争错综复杂,我们是外人,根本无法判断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谁是正义的,谁是非正义的,她不要擅自判断,偏帮任何一方,否则,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就连我也保不住她,她回来等着坐牢吧!”
“是,她不会介入战争双方的。”
冯老想了想,又补充一句:“还有,告诉她,狗剩在我手里,让她做事之前,先想想。”
想起当年初见冯老,多么严肃认真的领导啊……听说他合唱《兰花草》那回,张英山已经大为震惊了。
这次居然……真的用狗剩做威胁……娇娇把领导给逼成什么样了……张英山想笑,又不敢笑,努力保持着声音的冷静:“是!我会告诉她的!请您放心,我们一定会完成任务。”
挂了电话,冯老又重重叹了一口气,他是真的很担心王雪娇。
木思槿只是在接到任务之后,会用一些灰色手段去完成。
王雪娇是自己给自己加担子、找任务……偏偏她提出的任务,都是真的需要,只是因为种种原因无法马上执行。
否则,冯老也不会同意她的任务申请。
现在,冯老莫名有一种预感,王雪娇又要在贝尔格莱德搞出大事来……希望她能搞出的最大的事是狠狠地敲中情局的竹杠,让他们的预算大出血!
王雪娇与冯老心有灵犀,在情报站的办公室里,王雪娇对恽诚摆事实、讲道理:“我要经费又不是装进了我自己的口袋!公开的贝尔格莱德防空雷达确实很老旧,但是!谁也不能保证亚历山大说得就是真话啊!万一他就是故意藏着掖着,做为他将来多捞钱的筹码呢?
要他死心塌地的交换,不就得先把他的家人从萨拉热窝救出来吗?
反正,人到我手上,交不交给他,也是我说了算,不行就都杀了呗,当着他的面杀掉,更有威慑效果,比悄悄的饿死在萨拉热窝更有冲击力。
还有中国大使馆,这边情报站一群废物,什么都查不到,除了走错门,就是走错门,这招,日本人在1937年就用过了,他们就不能有点别的招吗?还假扮打扫烟囱的清洁工,结果被卡在烟道里了……蠢成这样,我真的很担心,他们会不会影响我完成任务……
没办法,一个家里谁承担家务比较多与性别无关,谁看不下去谁多做……
不巧,我看不下去,他们太蠢啦!他们的脑子都在脚后跟里装着!”
仗着她的办公室有超强隔音,王雪娇肆无忌惮地激情辱骂情报站点的同事们。
其实,这几年来,贝尔格莱德情报站也算小有建树,打听到了很多消息,掌握了最佳的介入时机。
当然,失手也是有的,毕竟谁也不可能十全十美。
王雪娇才刚来没几天,就通过各种场合收集到了情报站点的故事和事故。
出了事,自然就要有人背锅。
没有人是自愿背锅的,背锅侠必然一肚子怨气。
一位FBI高管说过一句很经典的话:“谁上班没骂过老板。”
那些从背锅侠们身上滋滋直冒的怨气,变成了在闲聊中不经意透露给王雪娇的消息,接着成为恽诚要经费的强力保障。
不同项目的同事犯错,就是自己项目进击的最佳时机。
恽诚在要钱方面,有着相当的主观能动性,王雪娇只告诉他具体事件,由他来负责深入探讨、详细分析,最后得出一个必须给余梦雪打钱的理由……然后他也能跟着获得一点抽成。
情报站认为不怎么重要的亚历山大,在恽诚的请款申请报告中,简直就是一手掌控波黑局势的关键节点。
对同一个人完全相反的判断,负责拨款的部门表示:“既然有这么多证据指向他确实有用,那么我们就不应该轻易放弃他,我们又不是出不起钱!”
鉴于情报站这边很看不起亚历山大,所以总部决定让余梦雪亲自来负责此事。
现在余梦雪的身份依旧是编外人员,这样可以方便行事,万一她任务失败,身份暴露,中央情报局可以推得干干净净:在我们所有人事档案里都没有这个人,凭什么说她是我们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