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地主家没有余粮啦_分节阅读_第276节
小说作者:芒鞋女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22 MB   上传时间:2025-09-03 11:11:49

  因两人要在城里长久生活,梨花给了古阿婶银钱采购些家具摆设。

  有推车,两人拉货也算方便。

  梨花帮着打扫完屋子就回去了。

  戎州城的废墟里堆着银钱的消息在益州城传开,好些百姓结伴出城,梨花遇到好几拨人,有几个人看她年纪小,善意的招手,“小娘子,要不跟我们一起吧,那些铜钱重,你细胳膊细腿的捡不了几个的。”

  “不了,最近山里动物横行,我进山打猎的。”

  “你还会打猎?”路人惊奇。

  梨花严肃的摇头,“我不会,可以学啊。”

  “跟谁学?”

  “自学。”

  众人好笑。

  到岔口后,梨花和她们分开。

  永乐村的田地明年休耕,所以没撒麦子,不过稻田里结了二次稻穗,颜色还泛着青,可想到去戎州城的百姓们要是经过这儿,必不会留其在田里。

  于是,她把稻穗全割了。

  因收割稻穗,在永乐村耽误了两日,回村后,郑四娘告诉她,“十九娘,你堂伯他们去戎州城收稻谷了,本来想等你回来再商量的,但这两日戎州城进了百姓,他们怕晚了稻谷被其他人收了,所以没等你回来就挑筐推车下山了。”

  梨花愕然,“去了多少人?”

  “四个村的加起来约有一百二十多人,再加上望乡村那边的人,恐怕有三四百人。”

  郑四娘守门就是和梨花说这事的,“你青山堂叔带的人。”

  赵大壮要守村,不能离村。

  “李解他们呢?”

  “在谷里准备去安福镇的干粮呢,十九娘,你们啥时候启程去安福镇,能带上我吗?”

  老木匠潜心钻研木工,不太理会村里的事儿,因此好多事都是她在管,她想出去见见世面,往后更好的帮衬村里。

  梨花没拒绝,“村里没事了?”

  “地里的野菜夏末就收了,现在全撒上了麦子,没什么事了。”

  “成,你回家备三十天的干粮,明早咱就动身。”

  回谷前,她去了趟望乡村,如郑四娘所说,两百多村民去戎州城收粮了。

  雨顺也去了。

  泥鳅把刚烧出来的炭铺在石板上,嘟哝道,“雨顺知道要回戎州,偷偷挤进队伍里,走出去老远才喊我,害我想留他都不行。”

  “又不是回西山村,至于那么积极吗?”

  “那么多人,不会出事的。”梨花知道他担心雨顺的安危,宽慰道,“我大伯打探清楚了,方圆十里都没有岭南人,他既想回去,就由着他吧。”

  山里的日子枯燥乏味,以雨顺的性子哪儿待得住?

  “哎。”泥鳅叹气,“我这不害怕吗,他家就他一根独苗苗了。”

  “村里人会保护好他的。”梨花看了眼忙活的村民,“我大伯母去了没?”

  “去了,她本来不想去的,李郎君派人传话让她跟着,她不敢不从。”

  元氏在村里没作过妖,老实得很,泥鳅说,“赵四郎在后边捡栗子去了,你要不要带他回去?”

  “不了,大伯母回来见不到他人会担心。”

  元氏肚里的孩子在牛家村没了,赵漾就是她的命根子,梨花可不想趁人之危,“这几日开荒怎么样?”

  “树根太多了,罚三郎说附近不适合耕种,就往北挪了几里开荒。”

  西山村就是树多土地贫瘠大家才偷东西的,泥鳅道,“你要不要去看看?那边的土壤软,挖地不费劲,已经挖出了两分地了。”

  要不是跟树根较劲,

  一开始就去北边开荒的话,现在少说得有四分地了。

  梨花看了眼天色,“我就不去看了,罚三郎既有经验,那就听他的,只是不可往北边走太远。”

  “我们知道的,对了,村里烧出来的炭多,你去安福镇的话,能否给那边的村民捎些过去?”

  这次是去收菘菜的,队伍会推车,梨花应下,“你们把炭堆好,明早我派人过来拉。”

  除了炭火,望乡村还给安福镇的人装了两百斤栗子,两百斤野菌,五十斤笋子,十只兔子,五只野鸡,两只老虎,以及各类药材。

  村里有称,泥鳅特意称过的。

  东西搬上车,益州兵难以置信,“你们这些日子囤的?”

  泥鳅自豪的挺了挺胸膛,“对的。”

  虽然山里条件差,但大家都很努力的过日子。

  在荆州时,大家累死累活挖出来的东西都上交了,而今不同了,无论挖到什么,都是他们自己的。

  所以他们卯足劲的干活。

  闻五眼里露出赞赏,“你们真厉害。”

  “可不是吗?”

  这些是公中的,加上村民们自己的更多,泥鳅说,“我们不识字,也没有纸笔写信,还望郎君替我们捎几句话,就说我们在山里挺好的,让他们别惦记。”

  他说到孩子,“周大山,李霸儿,安敏儿...”

  他念了一长串名字,“他们已经回来了,放心的话,就让孩子待在山里,我们会照顾好他们,不放心的话就等明年三娘去安福镇把他们送过去...”

  闻五快要忘记这茬了,“我会跟他们说的。”

  这些是村民的意思,泥鳅说,“再问问他们缺什么,只要山里有,我们就给他们寻到。”

  “好。”

  东西全部装好车,闻五就吆喝着启程,下山跟梨花她们汇合。

  梨花坐在马车里,穿过官道走进通往安福镇的山,她撩起帘子喊李解,“让于三去前边探路,谨防有岭南人。”

  赵广昌探了戎州,但没来过这片山岭。

  “他已经去了。”

  马车占地宽,遇到杂草丛生的地方,需挖了草才能行走。

  不过为了让马舒服些,前几日,李解给马蹄装了铁蹄,先前在城里搜刮回来的,赵家人不认识那玩意,挑出来给李家兄弟打铁锅,被李家兄弟认了出来。

  知道铁蹄的作用后李解立刻就给马装上了。

  看马儿走得稳健,他不禁想到雨天被他抛弃的那匹马,“早知道铁蹄的用处,那匹马就不会困在雨里了。”

  民间素来禁止兜售马匹,现在更是有钱难卖。

  可惜了。

  梨花道,“那也是没办法的事。”

  她们没养过马,哪儿知道铁蹄这种东西。

  就像她们去年不知道戎州会被岭南人攻陷一样。

  人,只有见得多了,才懂得多。

  梨花从怀里翻出赵广安誊抄了十几页的医书,“李解,你给我瞧瞧这个字念什么?”

  她还得努力识字。

  李解偏头看了眼,“翘,连翘。”

  梨花嘴里念了十几遍,往后翻,继续问李解书上复杂的字。

  有事情打发时间,并不觉得无聊。

  只是去安福镇的路要比想象的坎坷,途中遇到了因地动而倒塌的山石,修路就花了半天时间,好不容易翻过山,气温骤降,再翻两座山,顿时进入寒冬似的。

  往西直行是梁州,梁州多部落,据说还有草原。

  那儿夏日也会飘雪。

  每次说书先生讲过草原部落,她都不太相信,哪有地方夏天飘雪的,然而随着温度越来越低,鹅毛般的雪坠落时,梨花信了。

  这几个月,闻五他们下山搜刮了不少好物。

  知道安福镇气候诡异多变,每个人都带了厚袄子。

  趁休整的间隙,齐齐换上袄子,跟梨花说,“翻过前边那座山,往北走半天就是安福镇了。”

  马车里烧着炭火,梨花没有撩帘,“那咱继续赶路,到安福镇再休息。”

  “是。”

  干粮和水带得足,所以这趟没怎么耽搁,等到了白雪皑皑的山上往安福镇望去,满目苍白,跟荒废的小镇似的。

  梨花裹紧身上的衣衫,问闻五,“于三呢?”

  “下山打探情况了。”

  想着梨花没有来过,闻五给他指更西的地方,“数两座山就是梁州的地界了,那儿有十几个村寨,多年来不和外人往来,久而久之,草原上的部落越不过他们,所以安福镇还算太平。”

  安福镇四面环山,只能往山

  与山之间的峡谷进出。

  梨花看了两眼,问他,“你来过这儿?”

  “曾经跟着百户到此巡视过。”闻五生不隐瞒,“梁州经常有部落打架斗殴,节度使担心殃及附近村镇的百姓,每年都会让人巡视。”

  “梁州很乱?”

  “全是些部落,难以教化管束,这么多年来,为官者最怕的就是去梁州做官了。”

  闻五没有去过梁州,不过营里的人说起梁州都一副鄙夷嫌弃的模样。

  时间长了,闻五也瞧不起梁州这个地方。

  他道,“在益州人眼里,梁州跟岭南没什么两样。”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32页  当前第27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76/43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地主家没有余粮啦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