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地主家没有余粮啦_分节阅读_第249节
小说作者:芒鞋女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22 MB   上传时间:2025-09-03 11:11:49

  又一张饼出釜,她看向赵铁牛,“谁的天下不重要,咱就一老百姓,求的不过安宁和温饱,铁牛叔,你也别想太多了,想得越多,越难受。”

  可不是吗?赵铁牛已经气得七窍生烟了。

  “我要是会飞多好,这样就能飞到京都砍了狗皇帝的脑袋,再把岭南人杀个精光...”赵铁牛挥了挥血腥刺鼻的铁棍,双目充血,“谁欺辱我我就杀谁。”

  梨花垂眼,扯一块面团在手里压平放釜里,问他,“那你天天杀人,不种地了?”

  “不是有你们吗?”

  “我们能不能活都不好说呢。”她看向边上熟睡的村民,低声道,“皇帝拥军几十万,岂是咱能得罪的?别说皇帝,岭南人都够咱担惊受怕了。”

  她现在的想法很简单,有块宁静的土地供无辜百姓活下去就好。

  赵铁牛没想过打不打得过的问题,闻言,怔忡了会儿,耷下眉眼道,“罢了,还是种地好。”

  戎州的灾难已经无法挽回,杀了皇帝又能怎么样?枉死在戎州的百姓能活过来吗?

  想着,他抬头望了眼黑沉沉的天,忽然想回村了,“也不知村里怎么样了?”

  “有大堂伯在,不会出乱子的。”

  刚刚,她想让闻五回去给赵大壮传信,让他派人来接她们,但怕人一走岭南人攻村没人守,只能作罢。

  察觉到赵铁牛凝视着村子的方向,她沉思道,“我琢磨着让族里人轮流出来办事,铁牛叔你这次出来,下次就守村...”

  “那怎么行?”赵铁牛顿时挺起胸膛,“我嗓门大,力气大,跟着你们能帮忙,换成你堂婶,尽添乱了。”

  村里的活乏味,他喜欢刺

  激的,“我不管,下次我还出来。”

  人手的调动还得跟赵大壮商量商量,梨花没作声,专心的给饼翻面。

  雷声轰隆隆的在头顶翻滚,树木东摇西晃,时不时响起一声震耳欲聋的轰倒声。

  草篷有种地动山摇也不能侵蚀的宁静。

  梨花给闻五他们煮了半釜开水,然后和没睡的人们提着桶为睡着的村民送药。

  一人半碗,梨花挨个挨个摇醒他们喝药,其中有几个没了呼吸,就让人扶出去。

  人死后会招惹蚊蝇蛆虫,活人离太近会生疫病,草棚里这么多人,如果染了疫病,所有人都得中招。

  去年瘟疫横行,族里人就九死一生,再来一次,恐怕不能活。

  旁边的村民隐约知道怎么回事,倦怠的脸已经流不出眼泪了,只祈求梨花,“能不能别把他们的尸体扔掉?”

  “好。”梨花给他盛药,“我会让叔伯烧了他们的尸体,带他们的骨灰回去。”

  “谢谢。”干枯的手端着碗,沙哑道,“要不是撑不住,他不会闭眼的。”

  “我知道。”

  村民们自顾说道,“村里的日子太难熬了,他不是没想过死,可管事残暴,说谁要自尽,就将那人的尸体剁碎了铺路,让他生生世世遭人践踏...”

  他的声音很轻,目光透过屋檐的雨幕,看向对面那座山,“只有逃出来,他们才敢放心的死。”

  梨花抓抓他的肩,“往后会好的。”

  炭火不足,焚烧尸体的事宜需要往后延,知道村民们惦记,等族里人睡醒,她让人把尸体弄下山,给他们搭个草篷。

  村民们在竹席上躺了一天,到晚上才陆陆续续的起身。

  梨花下午睡了会儿,睡醒就帮着炖鸭汤。

  汤里掺了酒,没有腥味,村民们站在柱子前,眼巴巴的望着香气四溢的釜,“小娘子,要先喝药吗?”

  为了炖汤,釜里的药倒桶里放着的。

  时间有点久,好像已经凉了。

  梨花说,“喝吧,木勺和碗在筐里,自己拿。”

  木勺和碗是村民们自己的,因雨天难行,半道全丢了,只剩一些村民随身携带的。

  他们慢吞吞的走向箩筐,井然有序的拿碗。

  一个碗,一把勺,一人喝了传递给另一人。

  对他们来说,今天就是这么过来的,睡得浑浑噩噩时,时不时就有人摇醒自己喝药。

  药很苦,入口还有股呛鼻的味道,下肚后,肚子里暖融融的,有些村民睡觉前鼻子堵塞呼吸不畅,一觉醒来,状况好转了不少。

  知道是小娘子的功劳,他们喝了药就凑过来,“小娘子,接下来做什么啊?”

  梨花指了指稻穗,“稻穗堆久了会发霉,你们休息好了就过去脱粒,咱连夜将黍子弄出来。”

  “那我们现在就去。”喝了药的村民们自发往堆稻穗的草篷走。

  他们当中有庄稼老把式,见多数人拿手搓,就想了个法子,去外面抬了根粗壮的树干进来,然后抓着稻穗杆,用力往树干上拍。

  黍子立刻四溅,轻松的脱离了稻穗。

  村民们立刻效仿,为避免黍子溅得到处都是,他们拿竹席围了一圈。

  这样,黍子就飞不出竹席外面了。

  汤炖好后,赵铁牛他们抬着肉汤过来,看到的就是村民们泄愤似的摔稻穗的画面,一时之间,雨声都被摔打声盖住了。

  赵铁牛张嘴,“他们这速度,四五天把黍子脱下来了吧。”

  “可能吧。”梨花抱着碗和勺跟在后头。

  她没有这方面的经验,脱粒要多长时间她估算不出来,“铁牛叔,挨个喊他们过来吧。”

  从村里出来共三千多人,而现在,恐怕只有两千多人左右了。

  二十个桶,同时二十个人喝汤,一人喝完回去换别人。

  他们长久吃不饱,半勺汤下肚就喊撑了,以致鸭肉熬的粥都没吃完。

  梨花胃口倒是不错,喝了半竹筒汤,吃了两竹筒粥,还啃了半个馒头,不知是不是吃饱了的缘故,吃完她就犯瞌睡,头也昏沉得厉害。

  “铁牛叔,我睡一会儿啊,有事叫我。”

  “睡吧,有我们在,没事的。”

  连续熬了两天两晚,大人都受不了,何况小孩子,赵铁牛给她掖被子,“你安心睡,我和你叔伯们轮流守着你。”

  这一觉,除了雨声,雷声,还有摔打稻穗的啪啪声。

  村民们似乎没睡,因为声音持续到了梨花睁眼。

  外面的天还没亮,柱子上挂着火把,火光要熄不熄的照着竹席里忙碌的人们。

  一夜过去,黍子都快有稻穗高了。

  刘二看她醒了,忙问她有没有哪儿不舒服。

  昨天她说话就瓮瓮的,昨夜又有村民咳嗽,他怕梨花染了风寒,紧张得不行。

  梨花摇头,看向那似雪花乱飘的黍子,“我没事,黍子没发霉吧?”

  “有些长了白色的霉,不过能吃。”

  灾年谁挑剔粮食啊?

  

第155章

  刘二拿了个小盆接雨水,问她发霉的黍子怎么处理。

  黍子淋了雨,不仅仅是发霉,还会生芽,新芽长出来就只能做野菜吃了。

  “发霉的黍子丢柴灰里烤了吧。”梨花掀开被褥坐起,夜里睡觉没脱竹甲,这会儿浑身僵疼。

  刘二接了半盆水,拧帕子给她,说起另一件事,“牛家村的稻田全被淹了,再过两日恐怕会淹到村里去,我们没法去接应二当家了。”

  “二伯会想到法子的。”梨花接过帕子洗脸,“釜里可熬了草药?”

  “熬着呢。”

  淋了太久的雨,身体硬朗的喝了药就没事了,身子骨弱的没什么好转,比如赵广昌。

  连续遭受近半个月的毒打,进山就不行了,族里人怕他死了,背着梨花给他多灌了几碗药,但好像没什么起色。

  半夜突起了高热,咳个不停。

  族里人觉得伤口作祟,强行把他伤口的脓水挤了,再把药渣碾碎敷他伤口处。

  能不能活,就看他自己的造化了。

  知道梨花不喜大房,刘二没有多言,等梨花洗了脸,给她盛粥,“夜里又去了十几人,铁牛说咱身子结实,扛得住暴雨,等天亮就去挖点驱蚊草回来。”

  昨晚开始,草篷里飞来了许多

  蚊虫飞蛾,不想法子驱赶消灭,恐会滋生出疫病来。

  梨花看向黑黢黢的草篷顶,“有蚊虫了?”

  “有,还不少。”刘二拿着竹筒回来,指了指火光摇曳的柱子,“柱子附近全是蛾虫的尸体,三娘子出门可带了口鼻巾?”

  逃荒的路上,亲眼看到满地蚊蝇蛾虫围着死尸盘旋的场景,所以只想快点把蚊蝇灭了。

  “带了。”梨花说,“咱不是从村里搜了绢丝绸缎吗?待会裁了做口鼻巾,让每个人都戴着...”

  对面山头死了几百人,尸体腐烂,会有大量蚊蝇蛾虫,而蛾虫喜光,肯定会往这儿来。

  她草草吃了粥就去清点村里搜出来的药材。

  有些药材泡了水,只能凭气味分辨,不过是从村长家搜出来的,并没有常见的艾草鸳鸯藤之类的。

  她挑了两味辛辣的药材给赵炉,“堂叔,碾碎了混着泥灰沿着草篷周围撒一圈,防蚊蝇飞进来。”

  这是驱寒生热的药材,功效和姜差不多,前天熬草药那会,赵铁牛瞧不上,还是让村民认出来才丢釜里熬了。

  他不舍,“拿这驱蚊会不会太浪费了?”

  “没办法,蚊蝇进来,咱们没病也会生病的。”

  归拢物品上,族里人已经很有经验了,药材放一起的,共五筐六麻袋,其中四筐没有淋雨,梨花这趟出门没有带医书,只能凭记忆分类。

  消肿的,退烧的,生热驱寒,止疼的...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32页  当前第24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49/43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地主家没有余粮啦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