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地主家没有余粮啦_分节阅读_第168节
小说作者:芒鞋女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22 MB   上传时间:2025-09-03 11:11:49

  赵广安亦吃惊,“酒楼里没人发现吗?”

  “发现什么?大家私底下什么样子心知肚明。”周三郎激动地扒拉自己所得,问赵广安,“米面粮油好分,酒怎么分?”

  赵广安迟疑。

  梨花道,“给我们一坛子酒就行。”

  周三郎可不听一个傻子的,米面粮油能管饱,酒能干什么?

  他问赵广安。

  赵广安说,“听她的吧。”

  得了酒,梨花还记着周三郎要去找身份文书的话,提出告辞。

  周三郎将东西给母亲和妻子,叮嘱她们用衣服包起来,和梨花说,“容我跟庞大娘说一声。”

  挖出来的泥全部填了回去,有夜色遮挡,庞大娘应该不会发现。

  他洗掉手上的泥,没有刻意接近后厨,而是隔着距离喊,“庞大娘,我朋友惦记家里想回去了,你能出来帮忙开一下门吗?”

  庞大娘是掌柜,又是她开门让他们进来的,走的时候自然要知会她。

  这不,没多久庞大娘就伸着懒腰走了出来,“不等天亮吗?”

  “不了。”赵广安说,“家里的粮被墙压了,不赶在天亮前挖出来,天亮后可能就是别人的了。”

  庞大娘不知道外面乱成什么样子了,不过她和赵广安素未谋面,对方愿意走,她自然不会留,倒是看向周三郎时她说了句,“你娘淋了雨,夜里就别折腾了,什么事等天亮再说吧。”

  “我听你的。”

  门开后,父女两并肩走了出去,门关上前,周三郎问赵广安,“李郎君,你忙完了就去城门等我,我们一起回军营啊。”

  赵广安自是欢喜应下,“好。”

  等是不可能等的,等他们找到能用的东西,天亮就回村。

  地面仍时不时震动几下,不过他已经习惯了。

  走出巷子后问梨花,“咱们去哪儿?”

  “附近躲灾的人太多,梨花想找身份文书,总得挑个房屋倒塌较为严重的地儿才行。”

  梨花指了下右边周家的方向。

  从周家出来,房屋化为废墟的都有,方便她们行事。

  赵广安点头。

  地面还是湿的,当脚下露出无数碎瓦残砖,路开始难走起来。

  地面凹凸不平,又是雨后,常常一脚下去就会踩到松动的土或石而溅起水花来。

  这种感觉并不好,赵广安需全神贯注盯着脚下才行。

  他的鞋子在酒楼时没有烘干,尽管不像之前那样噗滋噗滋响,到底不像平日穿着舒服。

  可没多久他就顾不得脚上那点不适了,随着他们走近废墟里,轻微的窸窣从四面八方钻进耳朵里,他小心翼翼的提着灯笼,肩膀往里缩成了一团,眉眼也耷拉下去。

  他在害怕。

  抱着酒坛跟在他身侧的梨花发现他微微颤抖着,偶尔抬眉瞄一眼也迅速就低下头去,像是看到了什么恐怖的事儿似的。

  她偏头左看右看,废墟上有稀稀疏疏的火光,可能有风,那点光照不亮附近的人或物。

  因此,那些细小的动静就特别清晰起来。

  她和赵广安说,“估计和咱们一样来废墟搜东西的。”

  “我猜也是。”赵广安不自在的瞟向光亮处,尽量忽略心底的恐惧,装出一副好奇的样子,“不知道她们可有收获?”

  梨花没来过益州城,更不知道这儿以前是否繁华,直至走出一段寂静的区域,见一处突然聚集了多人才跟赵广安说,“阿耶,我们去那边。”

  赵广安已经缩成了一个老头子,闻言,挺了挺脊背,望过去道,“为何?”

  声音有点虚。

  他手里的这盏灯笼是梨花在路边捡来的,烛台上的蜡烛有点细,只照得见两米左右的位置。

  再远就得费劲看。

  梨花回答,“周围就那儿人多,地底下肯定有宝贝。”

  她记得是往周家方向在走,但看脚下的碎墙烂瓦,似乎走错了。

  因为这儿的房屋损毁得太严重了,以致呈现了微微的坡度。

  她提醒赵广安,“阿耶看路,小心崴到脚了。”

  地势不平,走起来很吃力。

  赵广安站着没动。

  他虚起眼,目光炯炯的看向腰缠布袋手杵木棍往碎瓦里撬的人,隐隐担忧。

  人分好坏,难民也是,他和梨花没找到什么也就罢了,真找到什么价值连城的,那些人跟他们抢怎么办?

  他觉得左边黑漆漆的位置更好。

  约莫看出他的纠结,梨花又解释,“她们中有灯笼,真偷袭的话咱至少能看清仇人长什么样子,要是去乌漆麻黑的地方,被人捅一刀都不知道怎么回事。”

  明和暗,她自然选择明。

  何况涌进城的难民全是女子,赵广安身为男子,贸然出现,只会让心力交瘁,惶然无助的她们感到害怕。

  赵广安向来就怕死,一听去黑黢黢的地会挨刀子,他毫不犹豫就往亮着火光的地方去了。

  想着大家都是难民,走近后,他刻意跟两个肩抵着肩的妇人套近乎,“你们也来找东西的啊?”

  两人穿着半新不旧的灰色衣衫,头上裹着布巾,许是淋了雨的原因,发髻软塌塌的倒在额前盖住了眉眼。

  赵广安的嗓音清润,弯着腰的两人齐齐抬起头,看说话的是男子,瞳孔一缩,急急往后退。

  赵广安以为两人踩到碎石没站稳的缘故,急切提醒,“小心点。”

  秉着都是苦命人出身,他迟疑了一瞬,慢慢伸出手想搀扶她们。

  这下,两人惊恐的尖叫起来,掉头就跑,其他人见状,亦慢慢的跑开。

  须臾,这儿就剩下父女俩。

  赵广安不明所以,回头问梨花,“我看着很凶吗?”

  梨花看了眼被撬得坑坑洼洼的地面,“不凶,先找东西。”

  好几人在这儿忙活,没准是有知情人,她四下看了看,说,“阿耶,你用我的锄头,我去周围找根木棍来。”

  族里的锄具本就不够用,她就没往棺材里放那玩意,经过这次,她觉得有必要囤点挖泥刨土的才行。

  赵广安顺着妇人方才用棍子撬的地继续往下挖,见四周黑灯瞎火的,不放心的说,“这种活我来,你站旁边帮我盯梢就行。”

  梨花没有灯笼,万一走远了被人拖走就麻烦了。

  他拉过梨花,“附近人多,别乱走。”

  梨花指着一米多远的位置,“我就在那儿。”

  赵广安看过去,房梁斜塌下来,一头戳进地里,另一头搭在倒了一半的墙壁上,他不让梨花去那儿,“小心房梁倒下来压着你。”

  哪怕他是男子也没有独自抱开房梁的力气。

  “我知道的。”梨花说,“我看看房梁是什么木材的,改天叔伯们进城了,让他们过来搬走。”

  “......”

  城里这么多值钱的物件她不选,选又重又粗的房梁作甚?

  赵广安想不明白,却也不拦她了,叮嘱道,“成,那你小心点啊。”

  话音刚落,脚下的石土骤然一松,晕眩感

  随之而来,同时还伴着瓦片房梁木材的晃动,他急忙屈膝稳住自己的重心,抱怨道,“还有完没完了?”

  继续晃下去,城里的房屋恐怕都保不住,到时官府让大家去山里,岂不得跟他们抢地盘?

  他紧紧抓住梨花,然后慢慢蹲身等这阵过去。

  良久,震动消失,重新恢复了平静。

  梨花走向房梁。

  灯笼在赵广安那儿,她只能吹燃火折子,借着火折子的光看向房梁。

  进谷后,曾老头教大家建房时顺便教了大家怎么选房梁的木材,淋了雨的缘故,房梁颜色深得不好辨认,但她注意到连接房梁的屋脊雕刻了文案。

  在乡下,大家建屋讲究实用,很少会在屋脊上雕刻。

  但在城里,除了实用,人们还追求雅致,越富贵的人家屋脊越讲究。

  难怪好几个人盯上了这儿,看屋脊上繁复的云纹图案,这家宅子的主人必不是什么普通人。

  她走到房梁后,根据见过的大宅格局分辨屋子以前是做什么用的。

  房梁落下的位置是厅堂,隔壁该是正房,正房往外延伸或是库房或东西厢房的位置。

  赵广安在她左手边,正属于东厢房。

  她找了根粗细适中的木棍回去帮赵广安。

  地上全是碎裂的瓦和墙,赵广安一直皱着眉,见她回来,思索道,“这间宅子怕是下陷了。”

  他刨开脚下的碎瓦,露出底下的一块手臂粗细的湿木来。

  木头是圆的,上面刻着弯弯曲曲的图案,这么久过去,图案里积满了泥,不过仍看得出其精致的雕刻手法。

  好像是什么架子。

  梨花低头凑上前,“是什么?”

  “不好说。”赵广安顺着木头的一端往前挖,挖了十几公分时,他突然噗的拽出一块沾满泥的东西。

  “三娘,来看。”

  刮掉上面的泥,依稀看得出是纱幔。

  这玩意多是做帷帐防蚊虫的,赵广安说,“底下不会是主人家的床吧?”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32页  当前第16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68/43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地主家没有余粮啦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