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假如二凤是始皇的太子_分节阅读_第25节
小说作者:煎盐叠雪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796 KB   上传时间:2025-08-28 20:22:08

  他叫熊启“叔公”,其实是一种简化的称呼,论理,其实应该是“表叔祖父”,听起来有点绕,但毫无疑问,熊启、芈夫人、华阳太后他们的利益是一致的,是围绕在长公子身边的外戚势力。

  外戚缘何背刺利益中心?这不符合逻辑。

  除非,熊启针对的对象不是李世民,而是嬴政。

  他把李世民拐出宫,说明芈夫人或者华阳太后,至少有一位是不支持熊启这么做的,否则何必大费周章,非要把孩子偷走放身边困着?

  这个楚系外戚势力,内部也是有矛盾的,不是一个想法。熊启是想生米煮成熟饭,逼迫不同意的人同意。

  “其中内情,我也不是很清楚,毕竟我只是个三岁的小孩子。”李世民叹了口气。

  “公子不是四岁?”桓齮下意识接了一句。

  “……这句话可以不说。”李世民幽幽道。

  “哦,就当末将没说。”桓齮从善如流。

  “想要验证我的猜测,很容易,你派心腹去探查一下所谓的防线,以及叛军的动向,一切就真相大白了。”李世民果断催促道,“如若不然,熊启倘有异心,你们中尉军全体上下,都得被他牵连,被迫沦为反贼,连家人都会受到拖累。这是你想要的吗?”

  “但是公子,不是全体,来岐山的只有一半,还有一半在王将军那里没动弹……”桓齮弱弱道。

  李世民站在桓齮的影子里,默不作声地盯他。

  桓齮的声音越来越小,讪讪地停了下来。

  “你不愿意去?”李世民问。

  “未经主将允许,私自派人外出,这是违反军令的。”桓齮为难道。

  懂了,程序问题。

  李世民叹了口气:“你觉得我为什么出现在这里?你们三万人,难道没有一个觉得我——一个三岁小孩,出现在危险的战场上,很不合理吗?”

  “四岁。”桓齮小小声地插嘴。

  “烦死了,你们这帮死板的人!难不成我是好日子活够了,放着王宫不待,非要跑到荒郊野岭来受苦吗?你看不出我不是自愿的吗?”李世民双手叉着腰,小发雷霆,气得像炸开的河豚。

  还得压低声音,不敢大声说话引起外面注意,脸都憋红了。

  “公子是说,你是被昌平君劫持的?”桓齮严肃道。

  “你才发现?”李世民没好气道,“你当我大半夜睡不着起来遛弯呢?”

  桓齮浓眉深锁,方方正正的一张脸皱得像杨树皮,有心想踱步思考,刚走出一步,却发现公子不得不像扫地机器人似的跟着他打转,以防单独的小影子投在帐篷上,惹来巡逻的卫士。

  裨将的心为这个灵敏的小动作而震颤了一下,无法把公子的言行当作儿戏,思来想去,还是决定冒险一试。

  “那末将斗胆一试。”

  “那便多谢桓将军。”李世民认真道,“我可以为你作保,若叛军一切如常,真的好好呆在二十里外一动不动,岐山的防线也毫无蹊跷,那么违反军令的责任,由我来担。阿父那边,我也会把罪责揽下来,不会叫你难做的。”

  “冲着公子这般大义,末将便愿意相信公子的话。”桓齮下定决心。

  这是一场豪赌,不管是对李世民来说,还是对桓齮来说。

  熊启随时可能发现李世民已经不见了,到时候对他的防备就会更严,被抓回去要再想跑出来,可就难了。

  他不能在这里干等着。

  “那我便先回去了。丑时之前,桓将军若不来找我,我就只能自己计划逃跑了。”幼崽可怜巴巴道。

  “公子放心,无论如何,丑时之前,末将会去找你,竭尽全力送公子出军营。”这个桓齮还是能做到的。

  中尉军的布防和巡逻再严密,从内部偷偷送个人出去,还是不难的。就像熊启偷偷摸摸把李世民带进来一样。虽然看到公子的人都有疑虑,但都不确定是不是有什么机密或者王令,也没有立场质疑。

  要不是公子自己溜出来开口求助,桓齮也不敢瞎打听。

  刚刚重获自由的李世民,不得不返回临时住所,在桓齮的掩护下,无声无息回到屋子里。

  他自然睡不着,脑子里千头万绪的,摩挲着他的弓和弹丸,既想着宫里的母亲怕是担心得不成样子,又想着雍城那边不知道怎么样了。

  毕竟是大秦旧都,秦王是奔着加冕礼去的,带了几千随从卫尉,不算很多。

  蒙恬在蓝田大营,王翦在中尉军,吕不韦坐守咸阳,蒙武是咸阳宫卫尉统领,咸阳的兵力充足得不能再充足了,衬得雍城薄弱又空虚。

  本来,熊启该在岐山灭掉嫪毐,轻描淡写地解决叛乱,既不会波及咸阳城,也不会影响到秦王的祭祀加冕,谁曾想这混账这时候叛变呢?

  他必须尽快赶到雍城,在嫪毐之前,把这个消息告诉秦王。唯有秦王,才有权力迅速调兵平叛,将损失降到最低。

  雍城距岐山只有八十里,如果往咸阳或其他地方去,距离上就远了好几倍,一来一回的,搬救兵也迟了。

  又或者,他可以和桓齮双管齐下……

  李世民毫无困意,闭着眼睛胡思乱想,数着时间。

  漫长的等待无比煎熬,门外一点点微小的动静,在他耳中都放大了十倍不止,惊动着幼小的心脏怦怦乱跳。

  他慢慢地调整呼吸,努力让自己不这么草木皆兵,脑海里不由自主地构思起由岐山蔓延开的地形图,如纵横交错的树枝状,向四面八方延伸,链接到一个个驻军的地点和那里的熟人上去。

  等这个不存在的地图越来越完善,越来越精细,形成一棵茂盛大树时,桓齮终于出现了。

  “如何?”李世民按捺住急切,小声打听。

  “确如公子所说,防线都撤了,嫪毐已经趁夜过了岐山,往雍城方向去了。”桓齮咬牙,“末将这就让信使赶去雍城……”

  “事不宜迟,我这就走。”李世民立刻道。

  “公子要去哪?”

  “我也要去雍城。”李世民道,“我留在这里,就是人质,阿父顾及我,哪怕知道熊启叛乱,也不好处置。我必须离开这里,才方便你们里应外合,解决熊启。”

  “但是夜深路险,不好行走……”

  “夜深才安全。”李世民安慰道,“你只要送我出去就行了,我会平安到达雍城的。”

  桓齮纠结着,被李世民催了又催,才道:“好,那末将就相信公子。”

  仓促之间,裨将冒险把小公子送出了军营,连带着那匹小红马和一个信使。

  要不是不能擅离职守,桓齮恨不得亲自护送李世民。

  “桓将军早点回去吧,省得惊动熊启。”李世民骑着他的小红马,跟着信使跑出去一段路程,等看不见桓齮的影子了,才对信使道,“你先走吧,带上我太慢了。我会拖累你的速度。”

  “这可不行,我不能丢下公子……”信使忙道,“公子到我的马上来吧,我自然要带公子一起走。”

  “兵贵神速,如果你比嫪毐慢了一步,那雍城那边可就被动了。”李世民毫不犹豫道,“顾及我,你的速度就慢了。我会照顾好自己的,你送信要紧。”

  “但是——”

  “公子!”一个熟悉的声音从石头后面冒出来。

  李世民警惕地望过去,顿时愣住了。

  居然是蒙毅!太好了!

  蒙毅风尘仆仆,用袖子擦了擦脸上的灰尘,看到李世民,如释重负道:“总算见到公子了,公子可还好?”

  “我很好哦。”幼崽喜出望外地驱马扑过去。

  他笑眯眯地对信使道:“现在你可以放心了,我的人来了。”

  信使微微犹豫,终是军情紧急,耽误不得,便向李世民匆匆告辞,急奔而去。

  “好想跟他一起去……”幼崽这才嘟嘟囔囔。

  刚刚怕自己耽误信使的速度,没好意思说出口。

  “公子是担心王上吗?”蒙毅把藏起来的马牵过来。

  “说实话,我不太担心他。”李世民诚实道,“雍城的兵力再少,阿父也是秦王,名正言顺地做了九年的王了,不至于在这种情况出事。”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咸阳的兵力太强,根本不是嫪毐这种货色能撼动的。

  ——加上昌平君兄弟俩也不行。

  别的不说,就一个王翦,他带着中尉军杵在那儿,比泰山还稳,谁能击破王翦的防线攻入咸阳?

  做梦比较快。

  “公子沉着冷静,临危不惧,与王上一脉相承,着实令人佩服。”蒙毅感叹。

  “你是怎么过来的?”李世民好奇地问,“你不是跟阿父去雍城了吗?”

  “原本应该如此,王上不放心公子安危,就让兄长伴驾,留我在咸阳,及时汇报公子的消息。”蒙毅上下打量着他,皱眉道,“公子的手怎么了?”

  “没事儿,自己搞的。”李世民满不在乎道,”对了,我离开咸阳多久了?”

  “三日前,公子遇到昌平君……”

  “已经过去三天了?”李世民一惊。

  所以他昏睡了三天?这该死的熊启和巫女,下药居然下那么狠!

  “是,公子当时没有回宫,夫人甚是着急,到华阳太后处坐了很久,郁郁不安,询问了侍从官好几遍,关于公子的去向。”蒙毅阐述道,“侍从官意识到不对,便原原本本地告诉了夫人。夫人以泪洗面,偷偷递信过来,央求臣跟随昌平君,注意公子动向,于是……”

  “于是你就跟踪过来了?”李世民略略宽怀。

  如果这样说的话,那这场涉及外戚的动乱里,至少芈夫人他能保下来,这是不幸中的大幸。

  “曾祖母那边怎么说?”李世民很在意。

  “华阳太后默许了此事,臣出城的符传盖的就是太后的印。”蒙毅回答道。

  “你有没有通知王翦将军?”李世民不带什么期望地问。

  “臣惭愧,秦法规定,未有诏令,不得私联中尉军将领……”

  “没事,毕竟那是王翦,他只认虎符和诏令。”李世民无声叹息,并不为意料之中的事情沮丧。

  己方最强战力王翦,只有秦王才能调动,暂时是不指望了。咸阳离得太远,三百多里,想来想去,还是只能就近去找爹。

  “走吧,还有八十里,就到雍城了。”李世民深吸一口气,夜风沁透心腹。

  “公子何必要去雍城呢?”蒙毅不解道,“这一路上都是叛军,危机四伏,不如往咸阳的方向去,只要得到县令亭长等官吏的相助,有县尉护送,不出三五日,也就回到咸阳宫了。”

  蒙毅考虑的其实有道理,如果是为了安全起见,确实应该往咸阳去。

  但是……

  “昌平君谋反,目前是没有任何证据的。若他想要狡辩,很容易就能脱罪。如果不能趁这个机会办掉他,以后就更麻烦了。”李世民思量道,“他背后可能是楚国,也可能会失败后逃向楚国,引发两国战争。虽然秦国不怕楚国,但战争的主动权不能掌握在自己手里,于我大秦是很不利的。——不该打的仗,没必要去打,耗费粮草和民力,白白牺牲,还没什么好处。”

  蒙毅沉默地听着,无言反驳,早已习惯了幼年公子说着不符合年龄的话。

  “那公子与我同乘吧。春寒料峭,骑马会很冷的。”蒙毅向小红马上的孩子伸出手,“来得匆忙,没来得及给公子带斗篷。”

  李世民知道自己刚学骑马,年纪太小,也就没怎么犹豫,换到了蒙毅的马上,坐在他身后,顺手揪住了蒙毅背后的衣服。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45页  当前第2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5/24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假如二凤是始皇的太子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