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假如二凤是始皇的太子_分节阅读_第171节
小说作者:煎盐叠雪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796 KB   上传时间:2025-08-28 20:22:08

  “既如此,又何必吓我呢?”李世民嘟嘟囔囔地抱怨,又扔了一个纸团。

  “是你吓我在先。”嬴政冷静反驳。

  理亏的太子埋首写字,努力一气呵成地写完。

  而后仔细看了一遍,才道:“阿父不求长生了吗?”

  “你不是都说过了?一帮骗子。”嬴政提起来仿佛还有怨气。

  很多君主晚年嗑丹药,其实没几个真的相信自己能飞升成仙、长生不老,要真有这本事,那些方士自己怎么没长生?

  不过是求个心理安慰罢了。

  就像拜财神的人那么多,真的有人以为自己能一夜暴富,从此财富自由吗?

  但依然要拜,依然要求,这样似乎就尽了人事,而后听天命罢了。

  万一天上掉馅饼了呢?

  因为人寿太短,而他们想做的事却太多,无论如何也不放心,不甘心,便去向传说中的神仙求一个长长久久。

  嬴政其实是想多活几十年,继续稳固他的宏图伟业;李世民上辈子晚年被病痛折磨得受不了了,死马当成活马医而已。

  嬴政要更惨些,这个时代巫祝与方士盛行,迷信之风大行其道,嗑丹药就跟潮流一样,闭眼吃就是了,只要吃不死,就是好丹药。

  要是吃死了,也可以吹是羽化登仙。

  偏偏嬴政老被方士骗,骗了又骗,比楚怀王被骗得还多,简直刊登“史上被骗的帝王榜榜首”。

  骗了就算了,方士们不仅卷钱跑路,还要大声蛐蛐嬴政,四处非议,引发舆论风波,堪比咋咋呼呼的营销号。

  那场被后世口诛笔伐的“焚书坑儒”中的“坑儒”,多半都是方士。

  李世民是不赞成焚书的,堵不如疏,这种手段虽然强硬,但只会引起所有读书人的愤恨与仇视。

  “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之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

  那唱个《无衣》都得拉到市场处死。

  骗人的方士该杀,但是一次性杀四百六十多个着实也有点离谱了,牵连太广,不知有多少无辜。

  不过这都是故纸堆里的文字,不是李世民眼前活生生的嬴政,所以这些想法只是这么轻飘飘地滑过去,没有在他心里留下什么印迹。

  比起古书上那个陌生而遥远的“始皇帝”,他自然更爱他此生真真切切相处了十几年的嬴政。

  嬴政这个人,已然变了很多很多,不能拿那些残缺史料里的固有印象去衡量,否则对嬴政太不公平了。

  毕竟史料未必是真的,但他眼前这个人却做不得假。

  “别吃丹药就行了,吃了也没用。”

  吃了真没用,李世民亲身作证。

  嬴政不咸不淡地嗯了声,问:“怎么是你写?不该是李斯写吗?”

  关于这个,荀门内部也是谈论过的。都是博学的人,没有一个字写得不好的,连辈分最小的刘交,都写得一手好字。

  蟹宴那日的晚上,大家各自散去,李世民依依不舍地陪荀子说了很久的话,直到浮丘伯都打盹了,才一步三回头地走了。

  就是那个夜里,荀子悄无声息地离开了人世。

  晨光熹微时,浮丘伯惯常来唤本该醒得很早的荀子,却见他还安安静静躺在那里,只是怎么都唤不醒了。

  “大家都是很好的人,他们都让着我。”李世民低声。

  这甚至无关他太子的身份,更多的是因为年幼而深受荀子喜爱,其他年长的师兄们便不会与他争。

  嬴政按惯例加封赏赐,让太子前去吊唁。而惯例之外,太子也每日都去帮忙。

  “何日下葬?”

  “重阳。”

  到了九月初九那天,送葬的队伍还未出城就开始增加,原本只有荀门弟子和抬棺的,出了门便有太学的学子等候多时,问能不能跟随。

  “这般聚众,似乎不大(妥当)……”李斯本能地驳了半句,但也只有半句,到底情况特殊,便硬生生咽了回去,看向李世民。

  “太子以为呢?”

  太子不在乎,荀子的葬礼面前,谁要敢跳出来指责聚众不合法,他就能抱着嬴政哇哇哭,哭到现场改律法为止。

  谁都不许在这时候惹他!

  他能用眼泪把咸阳淹了。

  “让他们跟吧,卫尉离远一点,别吓着这些学子。”

  “万一有刺客……”王离急了,压低声音请示。

  “放心,来一个我杀一个。”李世民面无表情,“我很擅长杀人的。”

  “其他的卫尉都可以散开,我不能。”王离坚定道。

  他祖父上了战场,父亲也上了战场,便自觉责任重大,绝不愿出任何差错。

  “好。”李世民也不让他难做。

  因是师生关系,他们没有着斩衰齐衰的丧服,但尽是素色,腰间系了粗麻腰带。

  学子汇聚的人群里也有无忧、刘邦、张良等人,素衣麻带,缓缓地跟随着送葬的队伍,一直送出了城。

  过城门时,王离前去沟通解释了一下,话刚说完,蒙恬就过来了,使城门的守卫放行。

  “太子莫要见怪,实在是人太多了些……”蒙恬看向越来越多的人群。

  一眼望不到头,宛如一条浩浩荡荡的河流。

  “我怎会见怪?这是将军的职责。”李世民平静如水,“廷尉也在此,将军若不放心,可随时侦查。先生的墓,离这里不远。”

  蒙恬旋即派人护送这个长长的队伍,一直送到墓葬的地方。

  依山傍水,松柏随身,虽是深秋,也挺拔遒劲,郁郁葱葱。

  他们一个接一个地跪在新立的墓碑前,深深叩首伏拜。

  拜那一抔黄土,拜那黄土底下长眠的尸骨与永不褪色的灵魂。

  “学生可否为祭酒献花呢?”有人这么问。

  “可以。”李世民颔首。

  少顷,这毫无温度的碑石前便多出许许多多花朵果子、酒酿书卷。

  有名贵罕见的菊花,也有路边摘的野枣,有香飘十里的金桂,也有万古长青的松柏,有手工编织的帽子,也有天然形成的石头……

  “节哀。”张良放下松枝。

  刘邦感叹道:“这可是喜丧了。要是我死的时候,有这么多人诚心诚意来送我,那真是死都值了。”

  “话虽如此……”李世民摇摇头,没有说话。

  他们没有过多停留,因为后面还排了很长的队。

  凡有人上前鞠躬行礼,荀门弟子们便鞠躬还礼。

  日薄西山了,后面还有很多人陆续赶来,冒着犯禁的风险,也要送荀子最后一程。

  王离有点犯难:“回去还要时辰,耽搁太久,就要犯宵禁了。”

  李斯算着时间,心里也嘀咕,忙道:“真的得走了,不然很麻烦。”

  “我不走,我结庐而居,守先生六年。”浮丘伯指指附近搭建起来的草房子,已然做好了准备。

  “你是要效仿子贡吗?”李斯不大赞成。

  “即便是、是儒家,也……也提倡心丧三年即可。何必如此?”

  “冬日会冷的。”李世民斟酌道,“住在这里,容易生病。”

  “我身体好,扛得住。”

  “那我也陪老师……”

  刘交话还没说完,就被浮丘伯打断:“你就算了,此处离太学远甚,每日进城得早起半个时辰。草舍简陋,不宜居住……”

  众人踌躇着,好像不知道该不该坚定反对。

  李世民一锤定音:“刘交住城内,常过来看看,若是发现浮丘师兄病了,马上带他回去,不可一味糟蹋自己。”

  浮丘伯抗议无效,法家两位全力支持太子,儒家也多觉得心丧即可,冬天即将来临,不能因为子贡干过这事,就不管不顾地去盲从。

  这时,墨家巨子过来了,还带了礼物过来。

  地府小剧场18:

  蒙骜一脸懵逼地被张仪拉过来,问道:“怎么了?为什么这么多人?”

  “秦君们表示不服气,务必要比一比谁最受欢迎。”

  “比什么?”蒙骜一愣。

  “比受欢迎。”子楚小声道,偷偷问道,“将军会站在我这边的,对吧?”

  “这个……”蒙骜不敢答应,悄悄看了眼向他使眼色的昭襄王嬴稷。

  嬴小米以其恐怖的在位时长,嚣张的存在感,大魔王般的地位,奠定了但凡人们提起“秦王”,那些赫赫有名的典故和成语里,其实一半都是他。

  “蒙大将军。”嬴稷笑眯眯地叫他。[哈哈大笑]

  蒙骜为难地退后一步,又被眼巴巴的嬴柱拦下了。

  “父王不缺人,要不将军投我吧,我缺,我很缺。”他守孝一年,总共在位三天。三天啊!拿头跟他爹比?

  嬴渠梁稳如泰山,和商君聊得火热,那叫一个水泼不散、火烧不断,谁也插不进去。

  谁都别想把商鞅从他手里拐走。

  嬴驷也稳,他不仅有媳妇,还有张仪,一下子拿稳了两票,谁比他更有优势?

  倒霉催的嬴荡指指自己:“我呢,我呢?没有一个人理我?”

  他继位才几年,嘎嘣被鼎砸死了,张仪就是他驱逐的,最后弟弟杀出血路继的位,哪有拿得出手的名臣武将?

  “一边玩猫去吧,有你什么事啊?”嬴稷很骄傲,“看看我舅父魏冉……”

  “过来!”宣太后把同母异父的弟弟叫走了,“你必须站我,不然我抽你。”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45页  当前第17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71/24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假如二凤是始皇的太子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