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龄社畜圆梦在七零_分节阅读_第18节
小说作者:水波1984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380 KB   上传时间:2025-08-28 19:46:07

  “行,到时候我收下。”

  “嗯,嗯……”亚宁头一点一点的。

  “亚宁,你先把挖好的摘出来,枯萎的叶子和杂草都清理干净,晒干了就不好挑了。”冯奶奶边说边把亚宁挖好的婆婆丁一颗一颗的清理干净。

  “好的,冯奶奶。”亚宁一屁股坐在地上,也开始挑拣。

  “亚宁啊,现在天凉了,不要往地上坐,容易着凉,女孩子尤其注意保暖,这很重要。”看亚宁就这样一屁股坐在地上了,冯奶奶连忙叮嘱道。

  亚宁赶忙站起来,这才主意冯奶奶一直蹲着,没有坐在地上。

  看来冯奶奶之前的生活过得很不错,一言一行都带出来了。

  两人一边挖菜,一边闲聊,不知不觉就挖了不少了。

  “这些都开花了,老了,要是有比较嫩的就好了。”亚宁想到后世自己跟着视频做的婆婆丁咸菜,味道也不错。

  “有嫩的蘸酱吃也苦,没有的春天的好吃。”

  “不蘸酱吃,腌咸菜。”亚宁告诉冯奶奶,把秋天新长出来的婆婆丁清理干净,用盐腌上。吃的时候,捞出来,攥干盐水,用葱蒜沫一拌,要是再来点辣椒油就更美味了。说着,亚宁下意识的咽了口吐沫。

  “哈哈……这孩子,说的我都馋了。”冯奶奶看着亚宁露出一脸馋相,哈哈大笑。

  “我还真知道哪块有,你别馋了,今天晚了,明天你早点来这,我带你去。多挖点,我也腌点,冬天换个口味。”

  “真的吗?冯奶奶,你知道哪有啊,太好了!我明天早点过来,拿个大点的筐,多挖点回去。”亚宁没想到冯奶奶知道哪有,自己突然嘴馋感慨一下,意外收获啊。

  天不早了,两人的篮子都满了,准备回去了。

  牛棚和知青点都在村子的西面,牛棚离山脚下很近。亚宁看着冯奶奶进了屋子,她拎着篮子继续往知青点走。

  院子里没有人,亚宁把篮子里的婆婆丁,倒在窗户下的破席子上,摊开,让它尽可能的都被太阳晒到。放好篮子,洗洗手进屋了。

  “亚宁回来了?”

  屋里胜男姐还在缝衣服,李丽歪在叠好的被子上看书,其他人不在。

  “杨柳她们几个呢?”

  亚宁脱掉外衣裤,坐在炕沿边上,歇歇。

  “招娣出去一半天了,不知道干什去了。杨柳和赵卫红好像去东山大队找同学了,她俩在那有认识人。”

  胜男姐的衣服缝好了,边抖搂边说的。

  “丽姐,你看什么书呢,这么入迷?”从亚宁进屋到现在,李丽的姿势都没变过,一直盯着书看。

  “我从家里带来的小说,挺有意思的。”李丽看入迷了,都顾不上和亚宁呱啦了。

  亚宁也累了,躺在炕上补个觉。

  第二天,亚宁按着和冯奶奶约好的时间到了昨天的挖婆婆丁的地方。放下背筐,没一会,冯奶奶就到了。

  “走吧,在不远的背坡上有一片,前几天路过看见的。当时还感慨,这的婆婆丁真绿,真嫩。”冯奶奶边说边带着亚宁往那边走去。

  亚宁背着筐和冯奶奶有说有笑的往那边走去,阳光越来越少,感觉到气温比阳面低一些。“看,就是那片。”冯奶奶有点小激动,像发现宝藏的孩子。

  亚宁小跑过去,真是一大片婆婆丁啊,长在树丛下的杂草里,每棵都很大,嫩绿色的叶子,随风晃动。

  “冯奶奶,真的很嫩呢,腌好了指定好吃。”

  说着,亚宁蹲下来,快速的挖了一颗。糟了,挖散花了。绿叶下面的白很深,像山东大葱的葱白,白白的,很水灵。

  “冯奶奶,这婆婆丁白很深,得挖深点,不然都散花了。”亚宁对旁边挖菜的冯奶奶说。

  “你说晚了,我已经挖散花了。”冯奶奶很幽默,还朝亚宁比了比散掉的婆婆丁。“白瞎了,这块的婆婆丁不仅很嫩,还很大棵,看这婆婆丁叶子,散了一地。”

  有了经验,亚宁和冯奶奶挖的更小心了,刀尽可能的往深了插,希望每一棵都是完整的,这的婆婆丁太招人稀罕了。

  挖菜有瘾,一棵接一棵,亚宁和冯奶奶蹲着挖,都不用到处走,小范围的挪挪就行,这一片都是。

  “哎妈呀!”亚宁尖叫一声。

  “怎么了?”冯奶奶急急的问道。

  “脚麻了,像针扎似的。”亚宁委屈巴巴的,生理盐水都流出来了。

  “呵呵……蹲时间长了,血液循环慢了。稍微缓缓,一会就好了。”冯奶奶乐呵呵的,看着亚宁委屈巴巴的样子,特别想笑。

  亚宁缓了一会,脚好多了。背筐里不知不觉装满了,再挖就冒漾了。

  “冯奶奶,你筐满了没,我这没地方放了。”

  “我这也满了,咱们往回走吧,咱俩挖的时间不短了,该回去了。”冯奶奶直直腰,捶捶背,老喽,干点活容易累了。

  亚宁和冯奶奶背着筐,一路兴奋的走着,又向冯奶奶说了一边腌婆婆丁的注意事项,两人依依不舍的分开了。

  缘分很奇妙,气场相和的人相处融洽,更容易交心。

  相差几十岁的两人,好像一对忘年交,隔三差五的在山脚下相约,感情越来越好了。

第27章 棉纺厂收到一个大包裹

  王亚宁和冯奶奶没事就约在山脚下见面,一起挖菜,捡柴火,总有干不完的活,说不完的话,时间不经意的就溜走了。

  “王师傅,等一下,有你家的包裹。”

  王父刚要走出厂门口,收发室的大爷喊住他,告诉他有个包裹在收发室呢。

  满脸问号的王父走进收发室,门卫大爷指着地上的一个大麻袋,“这是你的包裹,从黑省寄过来的。”

  “亚宁,是亚宁寄过来的。”

  王父被这个大包裹吓了一跳,亚宁这孩子寄了什么回来,这么大一麻袋。

  王父的心酸酸的,自己的闺女离家千里,也不知道过得怎么样,能不能吃饱饭,干活累不累,一瞬间,各种滋味涌上心头,眼圈发红的拎起麻袋,谢过门卫大爷往家走去。

  家里王母葛菜花已经做好了饭,大姐王亚琴和小弟王建军都回来了,大哥王建国和父亲王振东还没到家。

  “亚琴,把桌子放上,你爸他们也快回来了,我这菜马上出锅。”葛女士一边抡着铲子一边吩咐大女儿做事。

  “知道了,妈,我这就放桌子。建军,干什么呢,出来准备要吃饭了。”亚琴朝着里屋门口喊了一声。

  王家的房子不大,是厂里分配的筒子楼。两个卧室,主卧比较大,隔成两个小间,四个孩子两人一屋,自从亚宁下乡后,亚琴就自己一屋住着,宽敞不少。

  老大王建国年底结婚,赶上厂里分房,家里几口人都在棉纺厂上班,论资排辈,他家能分一个十几平的单间,到时候简单隔一下,老大两口子就住新分的房子,不然家里都没地方住。

  为了分房,老大两口子提前领了结婚证,就等收拾好房子办婚礼呢。

  “妈,我爸和我哥回来了。快开饭吧,我肚子都直叫唤了。”半大小子吃穷老子,建军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吃多少都不觉得饱,天天喊饿。

  “饿,饿……天天喊饿,你又不是饿死鬼托生的。”葛女士端着菜盘子进来,对着喊饿的老儿子一顿喷。

  现在的筒子楼厨房都在外面,各家门口放着桌子,煤炉子,蜂窝煤等厨房用的东西,在门口做完饭再端回屋里吃。

  粮油调料等食物都放在自家屋子里,怕被哪家的孩子祸害了。

  一到到点,整个走廊都是各家做饭的声音,各种味道充满整个筒子楼。走廊的东西放的多,过人的地方就挤吧,王父拎着麻袋上来,费了好大劲才走到自家门口。

  后面还传来邻居的喊声“老王,你这买的什么呀,整这么一大麻袋?”七嘴八舌的,吵得王父脑袋嗡嗡的。边往家挤还得满足邻居的好奇心,不然又该传瞎话了。“不是我买的,我家亚宁从黑省寄回来的。”

  “亚宁寄回来的,亚宁下乡没多长时间吧。”

  “八月份走的,这才两个多月,这都往家寄东西了,看来农村过得不错啊。”

  “不错啥呀,一楼老周家的二小子天天写信要回来,说是太累了,吃不饱,都下乡两年了,还让老周两口子补贴,他家大儿媳妇都不乐意了,吵吵好几回了。”

  三姑六婆的声音源源不断的传来,弄的王父赶紧推开家门,迅速的进屋。

  “有狗撵你啊,着急忙慌的干啥。”

  葛女士的大嗓门,声音传出二里地,弄的刚才追着王父问的三姑六婆赶紧回家了,葛菜花可不好惹,急眼了敢抡菜刀的,惹不起。

  “亚宁寄了包裹回来,大家伙一直追问,我就赶紧回来了。”

  听了王父的话,葛女士才注意到他手里拎的麻袋。

  “这么一大袋子,这孩子都邮了什么回来。自己能不能吃饱啊,还往家邮东西,给她能的。”葛女士总是把关心的话用埋怨的语气说出来,家里人见怪不怪了。

  “我二姐寄东西回来了,有好吃的吗?”王建军同学对吃的特别敏感,刚听个音,就惦记着吃的。

  “哪都有你,消停呆着。”葛女士无情的打压了老儿子。伸手拎过麻袋,还挺沉。

  “妈,看小妹有没有写信回来,也不知道她在那过得怎么样?”亚琴有些愧疚,因为自己身体不好,亚宁在乡下长到八岁才回来,刚高中毕业,又赶上下乡,总觉得自己欠了妹妹很多。

  葛女士的心情也很低落,离家千里的孩子,没有哪个母亲会不惦记。

  屋里气氛很沉闷,只听见葛女士拆包裹线的呲啦声。

  拆开麻袋,里面露出一层油纸。打开油纸,里面很多用报纸包的东西,葛女士翻找了一下,找到一个信封,递给王父。

  王父打开信封,拿出四五张信纸,开始看了起来。

  葛女士着急的瞅着王父,语气不好的说道“你别光自己看啊,和我们念念,亚宁都写了什么。”

  王父好脾气的笑笑,看着信,把信中的主要意思说给大伙听。

  亚宁信中写到“她在那过得不错,队里和知青点的人都挺好相处,秋收的时候挣了不少工分,掰了苞米棒子,还腌了辣白菜,赶山的时候采了很多榛子,寄回来不少,还和队里的胖婶换了不少菜干,做法都写纸上了。菜干没花钱,用带去的瑕疵布换的,如果吃着还行,再给她邮点瑕疵布,黑省的自留地大,家家都晒了不少菜干……”

  听完王父念的信,葛女士擦了擦眼泪,这孩子长大了,知道报喜不报忧了。秋收哪那么好玩,都得累一层皮。

  亚琴也很难想象,一向内向不爱说话的亚宁,是如何克服心理障碍,去和队里的婶子换东西的。不知道她怎么把山货背下山,得受了多大的罪。心里决定,这次多给她寄点钱和票。

  王父一遍一遍的摩挲着信纸,想着自己的闺女在那个山村的生活,心里闷闷的。

  “亚琴,你看亚宁都写了什么在纸包上。”王母递给亚琴一包东西,让亚琴看看上面写了什么,葛女士只会写自己的名字。

  亚琴接过纸包,得有三四斤沉,上面写着豆角干和简单的做法。葛女士一个一个的把纸包递给亚琴,亚琴念着纸包上的字,再打开看里面的东西是什么样的。茄子干,西葫芦干,蕨菜干,刺老芽干……不下十来样,都写了做法。

  葛女士最后拿出两包最沉的麻布袋子,得有十来斤,打开看,是榛子和松子。葛女士一样抓出一把,递给边上沉默的老儿子,又抓出一些放桌子上,让大伙都尝尝。

  等过年的时候,炒熟了,再给乡下的爷爷奶奶送去一些。

  一家四口人,沉默的嗑着榛子和松子,心里惦记着远方的亲人。

  “都在家呢,吃完饭了?”

  老大建国推门进来,看见爸妈弟妹沉默的坐着,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没吃呢,刚拆完亚宁的信和包裹,马上吃饭。”葛女士看大儿子回来了,张罗着吃饭,做好半天了,都凉了。

  “亚宁来信了,说了什么,她在那过得怎么样?有没有累着,能吃饱不……”建国连珠带炮的一顿发问,葛女士都不知回答哪个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24页  当前第1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8/12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龄社畜圆梦在七零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