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农家养娃种田日常_分节阅读_第213节
小说作者:桃花露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32 MB   上传时间:2025-08-15 11:20:39

  难道你不给我盘炕,我就睡不上热乎的火炕?

  离了你张屠户,我还得吃带毛猪不成?

  她道:“我偏不信,我去请张瓦匠给我盘。”

  张瓦匠看了这些日子,早该会了。

  毕竟是盖大宅子的瓦匠,岂会拿捏不住小小的火炕?

  郑氏领着婆子亲自去请张瓦匠。

  确实,张瓦匠最近正召集徒弟们苦练技术呢。

  他们先在自家厢房练手,争取做得比裴长青更好!

  最低也不能比他差。

  然后他们发现事情不是那么容易的。

  首先他们得请个熟练的木匠过来帮工。

  其次,还得弄明白火炕的构造。

  烟道和火炉、烟囱连接的窍门。

  张瓦匠毕竟有着多年经验,给人盖房子自然也会盖灶屋、砌锅灶、烟囱什么的,要说开屋顶砌烟囱也不是不行。

  但是他要面子,生怕做不到裴二郎那样不漏烟不漏雨,虽然也能弥补,可如果给东家干活儿不能一次成功实在是丢面儿。

  再者,他发现自己的活儿没有裴二郎的漂亮。

  这也让他气短。

  所以他憋在家里练习,想来年一鸣惊人,压过裴二郎。

  郑氏:“张大伯,你给我家盖的房子,火炕肯定也能做。我不想跟他们挤,我还是信你,你带俩徒弟帮我盘一盘呗?”

  张瓦匠虽然不服气裴长青,但是他有自己的职业道德,“二娘子,不是我不帮衬,实在是丢人,我老儿还没琢磨透亮,等我琢磨透亮了保管第一个给你盘,不收钱。”

  郑氏笑道:“那可多谢张伯,那你能不能早点儿啊,这眼瞅着天儿越来越冷了嘛。”

  她看张瓦匠家西厢屋顶的烟囱,笑道:“张伯就是谦虚,这不是已经砌了嘛。”

  张瓦匠:“丢人,这个不够好,还得再琢磨琢磨。”

  这烟囱它……漏雨,烟道炕面还漏烟,而且烟囱也丑丑的不够服帖漂亮。

  他大儿子兼大徒弟张大忍不住了,“爹,你就是谦虚。”

  这得耽误多少活儿,少挣多少钱呢?

  一天八百文啊!

  他们不要那么多,都是镇上邻居,一天五百就行。

  镇上谁家没请他们干过活儿?

  还能抢不过裴二郎?

  他对郑氏道:“二娘子我给你盘,你是第一家,我不收钱,你回头给我多说说好话就成。”

  张瓦匠阻拦他,他根本不听。

  郑氏想他四十出头,也是多年瓦匠,手艺不错,自然相信,“不给钱哪行呢,你一天七十的工钱还得给。”

  张大笑道:“成,就这么着,我带三个师弟去,他们一天四十文就成。”

  他要给裴二郎的手下看看,他们只有25,30文,自己却给师弟们40文。

  趁早别跟着裴二郎了,跟着他吧。

  张瓦匠看儿子那志得意满的样子,知道自己年纪大了,精力不济,儿子不愿意听话了。

  本来也是,不管当儿子还是当徒弟总要出师,一直被老父亲压着谁也不舒服。

  且让他去试试吧,万一……儿子手艺比自己好,就成了呢?

  于是郑氏得意洋洋地领着张大几个回去大张旗鼓地开工了。

  反正她也提前准备了材料的。

  宋福瑞得到消息立刻跟裴长青说。

  裴长青压根儿不介意,“正常,这也没什么技术含量,别的瓦匠很快就能琢磨明白。咱不管他们,只管把手头的活儿做好。”

  明儿他和王大又能给两家开屋顶砌烟囱,只要他们做好,后面的活儿就又快又轻松。

  为了节省时间,他们要求主家把青砖土坯石灰等备好搬到院子里去,如果放得老远让他们自己搬运,那对不起,得给往后排,先给方便的人家盘。

  即便你说可以多算两天工,我们也不耽误这个功夫,不能为两天钱坏了口碑。

  傍晚时分裴长青他们陆续回到家里。

  陶族长家的布局跟高里正家差不多,所以裴大柱三人使使劲今儿就把炕给盘好了。

  明儿他们会一起去镇上。

  裴长青又给他们开个小会,交换一下意见,总结一下经验,看看有什么问题需要解决。

  王大肯定要当队长,高木头也差不多,张本力还得再练两次。

  裴铁牛身体问题,裴长青禁止他从事危险工种,不让上房。

  裴大民和裴大根也得再练练开屋顶砌烟囱的手艺,这兄弟俩问题有点复杂,裴长青反而更看好裴大柱当队长。

  天冷,沈宁熬了一锅姜汤,一人一碗给他们喝掉。

  煮过的姜也不浪费,捞出来明儿做菜再放进去就吃掉了。

  这时候高里正和高老大、高三郎也回来了。

  高里正要和沈宁说事儿,就让俩儿子先回家跟陶氏说一声。

  沈宁让高里正赶紧上炕热乎,又给端了一大碗姜茶,加块糖进去。

  高里正先啜了几口热姜茶,暖暖身子,笑道:“阿宁,腌白菜也大受欢迎呀,大家都要。现在做一波,冬白菜收了再做一波,够他们吃到来年春天的。”

  他亲身体会,腌白菜、酸萝卜、腐乳这些小菜比大鱼大肉更勾人。

  这么说吧,他不是顿顿要吃大鱼大肉,但是甭管早中午只要吃饭都想就点小菜。

  所以这三样小菜都很受欢迎。

  他喜滋滋地告诉沈宁这一趟老顾客又给介绍了三家新客户。

  靳老爹给介绍了东山寺的生意,以后给他们提供豆制品做素斋。

  东山寺的进货量不小,尤其赶上什么庙会的话素斋销量暴增。

  他们目前的客户都是这样老带新介绍来的,根本没用自己费劲推广。

  这时候熟人经济更好用。

  沈宁将这些信息都分门别类记下来,“里正伯放心,我会根据客户情况增加生产。”

  看来现有人手又不够了,她得再从村里找几个勤快干净不多嘴多舌的妇女。

  另外天冷起来,也不能在外面做活儿,得搬到屋里来。

  谭家那三间屋子正合用。

  她得再去跟人家说说,给租金也行。

  另外也要裴长青给那边屋里盘上锅灶和火炕,这样冬天才能取暖。

  高里正:“阿宁,这些都要的,你只管安排。我把这一次拿到的货款都放你这里,需要添置什么你只管花。”

  最初投入的资金都是他出的,后来货款一笔笔回来,再投入就是这些钱。

  隔两次,他和沈宁也能分一笔。

  他又解释张氏和三婶儿为什么没回来。

  他们前儿去的县城,昨儿张氏和三婶儿带着卤素鸡以及腐乳、腌白菜等试吃样品又跑了另外一家青楼。

  她们在青楼泡了一天,不但拿下了这家青楼的订单,还从一个姑娘的恩客那里谈下邱家酒坊的单子。

  另外她通过一位叫云香的姑娘认识了县城绣坊的少东家。

  今儿要跟人家谈生意,她们就没回来。

  张氏打算在县城多呆阵子,多开发一些客户。

  “你这个堂嫂是真能耐,以前没看出来。”

  以前没看出来裴二郎和阿宁这么能耐,也没看出来张氏那么能耐。

  沈宁笑道:“我大嫂很厉害的,小时候就立志要当挑货娘。”

  高里正好奇道:“阿宁,张氏说你给她和三婶儿做了培训,她才那么厉害的,你到底给她们培训?什么了”

  他也想培训培训。

  沈宁笑道:“也没做什么培训,纯粹是我大嫂有这个销售天赋。”

  之前她给大嫂、三婶儿、四婶儿几个都做过培训,四婶儿毫无感觉,三婶儿听得云里雾里,只有张氏听进去了,还灵感迸发,好像受到了洗礼一样,不断跟她请教问题,发散思路。

  她最初去县里只能通过靳老板接触暖香楼,但是青楼就不能带来生意吗?

  县城不是还有另外一家添香楼吗?

  人家都有素鸡吃,你家能没有呀?

  保不齐人家为了素鸡都去那家不来你家呢?

  人家楼里的姐儿都有素鸡吃,你家没有能行吗?

  姐儿不得闹情绪啊?

  再者青楼里那么多姐儿,得认识多少金主儿?

  来青楼消费的能有穷人吗?

  除了个别穷酸文人,大部分都是富家老爷和子弟吧?

  她交好几个姐儿,让姐儿给介绍顾客,也是一个好思路啊。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85页  当前第21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13/48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农家养娃种田日常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