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清穿]从小佐领到摄政王_分节阅读_第326节
小说作者:一口香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2.05 MB   上传时间:2025-08-13 12:42:36

  德亨打算建设的沿海城市,已经涉及开启民智问题了,所以,现在,德亨决定只是笼统的、有误导倾向的跟康熙帝说一说,建设城市不是一朝一夕的问题,这一点可以从长计议。

  康熙帝今日谁都没见,就和德亨在澹宁居内说话,说累了,一老一少就出去走一走,看看已经开谢的迎春花,走累了,就找一处亭子、一处宫室歇一歇,继续说。

  也不总是说海运,想到哪里说哪里,这种畅所欲言想什么说什么的痛快感觉,康熙帝已经很久没有感受到了。

  他感受的越多越发频繁的,是臣子、尤其是他往日提拔上来的老臣们,对他这个皇帝施加的压力和束缚。

  他的皇权,正在动摇。这让他不管考虑何种事情,作下何种决定,都不得不从巩固已经动摇的皇权出发。

  做实事,他已经有心无力了。

  但这不妨碍他在脑子里畅想一番,然后,看看还能做成哪些事情。

  造海船、开海运的事情难办,但眼下,有一件事情可以立即就办,且只要他下令,就能办成。

  第二日一早,康熙帝就从畅春园出发,摆驾皇史宬,他要去看《永乐大典》,德亨随驾。

  路上,德隆和德亨并驾齐驱,不住的看他。

  德亨:“你总看我做什么。”

  德隆:“你昨天晚上没回内阁值房?”

  德亨:“嗯呐,皇上留我在澹宁居围房宿下的。”他跟康熙帝,晚上又秉烛夜谈来着。

  德隆哀叹:“白担心一场,你都不知道你有多吓人。”

  德亨:……

  “要不,我跟你说声对不起?”他也没想到事情会这样发展啊,子啊康熙帝面前,他哪里还有心思去想别人,想其他的。

  德隆望天:“算了,我有预感,以后这种担惊受怕不会少。”

  敏珠尔喇布坦凑上来,问道:“你们在说什么?我听说,德亨昨天伴驾很得圣心?恭喜了。”敏珠尔喇布坦是康熙帝的外孙,他来京,康熙帝就让他暂时在御前当差。

  德隆对他的恭喜无语望天,德亨笑道:“谢谢你,敏珠儿。”

  罗布藏衮布也凑上来好奇问道:“德亨,听说你在皇史宬寻到一个宝贝?是什么样的宝贝,让皇上特地下旨,将皇史宬给围了?”

  昨天禁军围了皇史宬,动静可不是一般的大,一开始,京中还以为是谁犯了什么事儿,后来听里面当差的小官小吏给自家传信,说不是犯了事儿,是因为皇史宬中有一重宝问世,皇帝要亲临观宝,才被围起来的,要家人们不要担心云云。

  这下好了,京中迅速出了盘口,都在赌这件重宝是什么。

  既然出自皇史宬的重宝,应该不是金玉古董器物一类的,大概是书籍之类的。那么,是什么样的书籍呢?

  盘口也不知道从哪里弄来的孤本名目,全都列了出来,让凑热闹的人去押注,若是押中了,那就是一夜暴富啊,你还等什么呢?

  德亨:……

第218章

  皇史宬内, 阿尔松阿和员外郎过来见驾。

  员外郎还是那个员外郎,他算是皇史宬的主管官员,日日要来点卯坐班, 就算昨天他不在皇史宬内,皇史宬被围,他也要过来,主动被围进去。

  这叫尽忠职守。

  只是, 阿尔松阿是怎么被围进去的?

  德亨奇怪的看着阿尔松阿,他记得,他走的时候,是和阿尔松阿一起走的?

  而且,阿尔松阿也没跟他说,他还要进来啊?

  康熙帝也奇怪,问他:“你怎么在这里?”

  不知道是认为没必要,还是康熙帝没有问, 或者有其他原因。

  总之, 宫中报给康熙帝的消息是,德亨去了文华殿走了一趟, 就去了皇史宬,并没有提同行的,还有阿尔松阿。

  所以,康熙帝并不知道,查阅档案,并不是德亨一个人, 而是有阿尔松阿帮忙。

  此时在皇史宬内见到他, 康熙帝可不就疑惑了吗。

  阿尔松阿叩首, 回道:“回皇上, 昨日皇史宬被围时,奴才正在皇史宬内读书。”

  这可是稀奇了,康熙帝问道:“你不在家读书,跑来皇史宬读书?朕竟不知,这皇史宬,还是读书的好地方不成?”

  其实,皇史宬整体环境,是冰冷且阴森的,且有一股子不大好闻的药味儿。这里的摆设,包括建筑材料等一切措施,都是为了防范水火虫蛀,最大程度完好永久保存典籍和档案。

  本就不是供人读书的地方。

  而且:“你是怎么进入皇史宬的?”康熙帝问他。

  阿尔松阿低头,回禀道:“奴才曾和德公爷在此连续数日查阅典籍,这里做事的官吏不知道德公爷已经去向皇上交差去了,见奴才仍旧来,就放奴才进来了。”

  很好,完全都是阿尔松阿自己的错,跟这里放他进来的看门小吏无关。

  所有的皇史宬官吏都暗自松了口气。

  康熙帝:……

  康熙帝去看德亨,德亨忙解释道:“是这样的,皇上,多亏了有阿尔松阿帮忙,臣才能在这么短时间内,从浩如烟海的档案中,寻到要找的。”

  德亨没有具体说要找的是什么,这让康熙帝很满意。细微之处见人品,“密中之语不可泄露”乃是铁律,德亨能牢记这一点,足以说明他是个谨慎、值得信任的人。

  康熙帝对德亨为阿尔松阿说话的回答不置可否,问阿尔松阿道:“你在此处读的什么书?”

  阿尔松阿:“……《太平广记》,宋刻本。”

  康熙帝沉默了。

  宋刻本的《太平广记》,他也很想读。

  身后传来一阵抽气声,德亨回头一看,迎面对上的就是一众如饥似渴、呃…如狼似虎的众翰林院众学士们。

  康熙帝日常出行,都是要点翰林院学士随行的,今日康熙帝点的翰林学士尤其多,几乎是能点的都给点来随驾了,原本以为是好心,现在看来,似乎是另有目的。

  康熙帝也听见了,回头望了一眼,冷笑一声,又将头转回去。

  众翰林学士们心中委屈,这皇史宬是谁都能进的吗?

  您要是让咱们随意进,宋刻本的《太平广记》早就问世了,说不定康熙武英殿刻本的都已经刊印出来了。

  这怪谁?

  这怪谁!!

  尤其是汉军旗和汉人学士们,面上都要苦涩了。

  遗散的汉家典籍,岂止一本《太平广记》,他们又能怎么办。

  《太平广记》是宋太/宗赵光义为了安抚前朝旧臣,稳定政局,命他们编纂的一部集书。内容以小说家为主,包括且不限于各种杂书、野史传记、部分释藏、道经等,对现在的人来说,想要了解在他们之前的人都是怎么生活的说什么样的话,读什么样的书,吃什么样的饭,穿什么样的衣服都可以读一读这本巨著。

  可以当做正史补充着阅读,开阔眼界,十分长见识。

  可以说,凡是入翰林院的进士,甚至是没有科考过的满清读书人,就没有不读《太平广记》的,这可比读圣贤书有意思多了。

  七百多年过去了,《太平广记》也不全了,有的散佚了,有的损毁了,且因为既不是史、也不是经,不受人重视,经宋以来,刊印流传的版本并不多。

  现如今流传在世的,是明刻本,不全。

  也难怪,阿尔松阿会继续来皇史宬“读书”了,要是德亨,他也来读。别管其他的,先把缺失的部分看完,解了瘾/头再说。

  翰林院的那些学士们想的是,现在居然出现了宋刻本,那么相互印证着,是不是能将散佚的,给补全了?

  所有人的视线,都集中到了康熙帝……背影上。

  要不要重新编辑这部残缺的小说集著,就要看皇帝的意思了。

  或者,他们联络一下其他大学士们,将这件事给做成?

  康熙帝对阿尔松阿模糊己身,趁机来皇史宬阅读的行为心有同感,就大方的饶恕了他假借德亨名义来皇史宬读书的行为。

  这就是帝王的权利了,只要他不想,任何小罪小过都不算什么,要是他想,欲加之罪有的是。

  康熙帝让阿尔松阿起身,命其随驾在侧,然后先去看《永乐大典》。

  皇史宬内阴暗狭窄,员外郎提议将大典搬出来给皇帝翻阅,康熙帝给拒绝了。

  找书的乐趣,他怎么能错过?

  他要自己亲自去寻找,说不定他也能寻找到前人遗散的前朝孤本呢?

  德亨见这么多人呼啦啦的都要往书殿里面拥挤,忙高声道:“诸位,诸位,听我一言……”

  见所有人都停下来看向他,德亨向康熙帝请旨,道:“皇上,皇史宬乃是皇史档案重地,里面狭窄拥堵,一不小心就会柜倒人伤,着实不宜过多人进入。加之,内里所藏典籍不少超过百年之数,书页脆弱不堪,若是在毫无准备下被人随意翻阅,岂不是对珍贵的档案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

  其实德亨还有一个顾虑,那就是会不会有人顺手牵羊,将某个不知道的孤本给顺走了?

  对这些学士的人品,德亨并不抱希望。

  “德公爷的意思是,我等读书人没有资格进入了?”一个翰林学士高声冷笑问道,企图以读书人的势压人。

  这位翰林院老学士,不知道是平时如此颐指气使的说话说习惯了,还是众隐世多年的孤本典籍在此,着急之下失了分寸,总之,一出口,这话就带着浓浓的质问、逼迫和对抗气味儿。

  德亨怕他?

  呵,若是像陈廷敬、徐潮、李光地这样曾经有作为的汉家臣子在这里,德亨或许会因为心中敬重,忍让几分,但对这些靠溜须拍马、写歌颂文章、卖弄笔杆子上位的所谓“学士”,德亨那是一点亏都不愿意吃的。

  几乎是立刻的,反唇相讥道:“别人或许有资格,如你这等只念一己之私,不顾藏书大局的人,那是没有一点资格进入的!”

  “你!老臣堂堂进士出身,皇上亲封学士……”

  “连个大学士都没混上只会吃干饭的老不修?!”德亨顺嘴讽刺道。

  “你你你……”这人气的整个人都哆嗦了。

  另外一个好似和事佬一样的翰林学士道:“德公爷,陈列在此的,乃国朝瑰宝,理当属天下读书人,您何必牙尖嘴利不饶人,讽刺我等……”

  “说得好!理当属于天下读书人。那么,你是在这里,代表天下读书人了?”德亨不依不让傲慢问道。

  此人真是大言不惭,以为读歪了几本圣贤书就当自己是天下读书人了。

  啊呸!

  连藏书问世的基本规矩都不懂,或者他们懂,只是不在乎而已。

  德亨不是对这群所谓的读书人有意见,是对他们的自私自利只顾着满足自己的私心有意见。

  “嘻嘻……”

  “罗布藏衮布,你嘻笑什么?”康熙帝问他。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04页  当前第32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26/60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清穿]从小佐领到摄政王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