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礼那天,韩丹回来了一趟,但也只是匆忙露面,和杨黛韩霖打了声招呼,送了自己准备的新婚礼物,和韩母匆匆说了几句话,然后就说自己小学那边还有课不能耽误,就匆匆离开了。
“韩丹是不是以前很不喜欢你?”杨黛跟着韩霖去了厨房,说完后又自己摇头否认。
她想起了韩丹送给自己的结婚礼物,如果没记错,应该是个崭新的搪瓷盆,再搭上一对毛巾。
这礼物绝对拿的出手,不像是关系不好,只有面子情的样子。
可要是关系好,韩丹的工作应该也不至于忙到半年都回不了娘家一次吧?
她记得公社小学也是正常放麦假和暑假的,但是韩丹一次都没回来过。
韩霖努力回想了一下,勉强给了杨黛一个答复。
“韩丹和我二哥韩辉,两人差点成了。”
杨黛眨眨眼睛,这个消息倒是以前从来没听过。
韩丹被捡回家的时候,已经五六岁,差不多懂事的年纪,又和韩辉差不多大,当时就有不少人开玩笑说,韩母给韩辉捡了个小媳妇回家。
以前,黄庄大队有不少人间都有童养媳。
一来是因为战争,家里人少,从小找个童养媳养着,能帮家里干活,以后也不用担心自家孩子找不到媳妇,不能传宗接代。
二来也是因为之前陋习的影响,有很多人不愿意养女孩,两方各有需求,有那么几年的时间,童养媳越来越多。
后来解放了,这种陋习逐渐被取缔,但村里老一辈到底是习惯了,再加上当时家家户户日子都过得困难,自家孩子都快要养不起了。
韩母竟然还主动捡孩子回家养着,大家自然而然也就想到这一点上。
其实韩母起初并没有这种心思,她是在路边看到这个孩子的,瘦瘦小小,头发也短短的,晕倒在路边,第一眼看过去还以为人已经死了。
凑近之后才发现还有着微弱的呼吸,或许是听见了韩母走近的动静,还努力想睁开眼。
韩母虽然有时候脾气急,但心肠是好的,做不到看着一个孩子在自己面前饿死,索性将孩子抱回了家。
原本想着回去给人一点吃的,洗个澡,算是全了这一面之缘。
结果带回家,洗了澡才发现虽然是短头发,但确确实实是个女孩。
也不是走丢的,就是家里粮食不够吃,人长得瘦小,也卖不出去,被家里人连夜丢出门的。
担心丢的近了,女孩还能走回家,专门赶路出了个远门,将孩子丢的远远的。
韩母捡到的时候,这孩子已经三天没吃东西,马上就要饿死了。
小女孩尝过饥饿的感受,不想再肚子,大着胆子抓着韩母的衣袖:“我能住在这里吗?我吃很少,我还很能干。”
韩母被小女孩的目光看得心头一软。
韩母没有女儿,韩父当时也能干,夫妻两个商量了一通,索性将女孩留在了家里,重新改了名字就叫韩丹,跟着家里的孩子一起上学。
韩丹十四五的时候,已经很有大姑娘的模样了,当时村里有些不着调的人,都会当着韩丹和韩母的面直接说,韩家养的童养媳长大了。
就是不知道韩母准备把韩丹配给哪个儿子,毕竟韩家再好过,三个儿子娶媳妇,那也吃不消啊!
韩母对这样的话很反感,平常开开玩笑,自己可以不在意,但是当着孩子这么胡说八道,那就是不应该,气得她和村里人吵过好几架。
但这些话,到底是让韩丹听到了耳朵里,还记在了心里。
等没人的时候,自己悄悄跟韩母说,等自己毕了业,能结婚的时候,愿意嫁给韩辉。
韩家养了她这么多年,她没什么能回报的,况且大队里的人都这么说,她觉得自己也应该这么做。
韩母拒绝了一次,但是韩丹没听,很快就说了第二次。
当时韩丹和韩辉一起上学,还在同一个班级里,韩丹对韩辉的照顾也越来越仔细,这些韩母都看在眼睛里。
因此韩丹第二次提出来说自己以后和韩辉结婚的时候,韩母没再拒绝。
甚至心里也觉得,要是两个人真能成,倒是一桩好事。
韩丹是自己亲手养大的,脾气性格都一清二楚,勤快又能干。
这件事就这么成了一件约定俗成的事情,只等着两人到了年纪。
最后还是韩辉明白过来,站出来说自己不想和韩丹结婚。
亲儿子和养女,哪怕明面上韩母再一碗水端平
,但肯定还是亲儿子更重要。
本来韩母已经打算好了,等两人毕了业,虽然不能第一时间领结婚证,但是可以先办酒席。
在乡下,酒席比结婚证要好使。
结果没想到,儿子临时撂挑子,不肯配合了。
起初问原因,韩辉不愿意说,问得多了韩辉干脆说是自己有了喜欢的人。
说自己和韩丹一起长大,打小就把韩丹当妹妹,根本做不成夫妻。
韩母又劝了几次,韩辉都不肯改变主意。
韩母又动了歪脑筋,既然韩丹和韩辉成不了,那不行就和韩霖也成。
两人虽然有着年岁差,但是也不算很大,能说得过去。
韩霖虽然年纪还不大,但是吊儿郎当的样子已经是有目共睹,韩母每次看见韩霖那样子,都忍不住替韩霖发愁。
要是和韩丹结了婚,正好能让韩丹管一管韩霖这性子。
韩母的心思脑袋越动越歪,韩辉迫不得已再次找到韩母,同韩母说了实话。
他不愿意耽误韩丹。
第64章
这话,韩辉原本是不想说的。
他总觉得说出来怪怪的,像是有什么企图一样。
但是眼看着韩母的脑筋越动越歪,恨不得真的将韩丹和韩霖配对,他最终还是决定实话实说。
韩辉觉得,要是真的让韩丹和韩霖结婚,还不如和自己结婚呢。
最起码自己比韩霖可靠。
如果真要是和韩霖结婚了,韩丹要给韩霖当一辈子老妈子,那才真的是生活无望。
韩辉一直和韩丹一个班级读书,他知道韩丹有更好的选择。
班级里一直有一个男生在追求韩丹,这种追求从韩丹入学之后不久开始了,起初谁也没在意。
上学的时候学生悄悄恋爱,一直都是存在的。
还有那种上学的时候谈恋爱,被老师告知家长,家长来学校,发现各自条件都差不多,就直接能在老师办公室把婚事谈成,只等着毕业就结婚的。
但是这种也要是撞大运的存在。
韩丹入学不久,被人追求后,韩辉便一直告诉韩丹,要韩丹离那个人远点。
实在是对方的条件比韩家高出很多,韩丹一入学就被这种人缠上,对韩丹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情。
对方名叫陈永年,父母都是正式工,都在机关工作,而且只有陈永年这么一个孩子。
韩辉担心陈永年盯上韩丹只是玩玩,他和韩丹都惹不起这种人,唯一能做的就是敬而远之。
不过为了以防万一,韩辉还用哥哥的身份,在韩丹不知道的情况下,悄悄警告了一下陈永年。
陈永年看起来像是标准的读书人,身长瘦弱,有点手不能提肩不能抗的意思。
相反韩辉从小就长得人高马大的,看上去很凶,倒是真的把陈永年镇住了。
韩辉本以为有了这么一次小小的警告,陈永年就会对自己和韩丹敬而远之。
结果没想到陈永年安静了一段时间,竟然再次活跃起来。
这一次不仅对韩丹态度不同,连带着对韩辉的态度都殷勤起来。
韩辉实在受不了这种态度,只能敬而远之。
但他也在一旁看着陈永年对韩丹的态度。
一直看到毕业,韩辉不得不承认,陈永年着实是认真的。
而且临近毕业,韩母提起他和韩丹婚事的时候,韩辉这个时候才知道,陈永年的父母其实早就见过韩丹了。
陈家父母一早就知道陈永年喜欢韩丹,还想着等两人毕业,要是韩丹也有意的话,陈家就上门提亲。
韩辉原本一直都是老思想,韩家一家子都是乡下人,和陈家简直就是天壤之别。
而这种城里人,最看重身份和户口了,就算陈永年坚持和韩丹结婚,陈家父母因为儿子的坚持,婚后韩丹也不会幸福。
所以韩辉才想着,自己和韩丹结婚,至少能保证韩丹不受欺负。
但是当他无意间知道陈永年父母对待韩丹的态度之后,韩辉就知道——自己一直想错了。
至少就目前的情况看,陈家并不是一个火坑,而是一个好去处。
韩丹对陈永年是不一样的,这一点韩丹自己虽然没承认过,但韩辉能看出来。
在看清楚这一切之后,韩辉干脆利落地同韩母说了自己的想法。
而且在陈永年和韩丹真的定下之后,韩辉也飞快定了亲事。
两人都定下亲事之后,韩丹也得到了在公社小学当老师的机会,韩辉韩丹还有韩父韩母四个人开了个小会。
也就是从那之后,韩丹很少回家,除了过年和八月十五,基本上都不回来,韩霖结婚的时候自然也只是匆匆露面之后就走了。
“二哥竟然还是这么心细的人?”杨黛说话时,眉头再次微微挑起,不过嘴角却弯了弯。
一结婚就分家,杨黛对韩辉毫无了解,只是看韩辉平常的样子,没想到还是个胆大心细的人。
如果不是心细,怕是韩家根本不会开那个小会。
依照杨黛的推测,让韩丹减少回家次数,应该是韩辉主动提出来的。
并不是把韩丹当做外人,而是为了韩丹以后得夫妻生活考虑。
黄庄大队里很多人都已经默认韩丹和韩辉会结婚,但是两人没成,各自组成家庭。
如果韩丹婚后也经常回来,少不得有各种闲言碎语穿到陈永年那里去,说不定还要多生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