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方子重新递给韩霖,又顺着力道,开始把韩霖往外推。
他就不应该受到韩霖的蛊惑,和韩霖说那么多废话。
况且谁知道韩霖那个药方是从哪里来的。
上面一打眼全都是名贵药材,一眼看过去还以为是个补身体的好方子。
但是只要细看后面的用量,就知道这药根本不是什么好东西,人若是长久服用,根本抗不过几年,而且死的悄无声息。
这样歹毒的方子,看着像是以前大户人家后宅里用的手段。
石尘归记得祖上传下来的行医笔记里,就有类似的方子记载。
而韩霖给出的这张方子,上面的药材要比行医笔记里的药材更加珍贵。
这样的方子不管怎么想,都不应该出现在韩霖手中,太不符合常理。
“我确实不想要孩子。”韩霖即便被推,也巍然不动站在那里。
他常年习武,即便是换了身体,这些武力也逐渐回来了,石尘归只是个风烛残年的老头子,根本动不了他分毫。
况且他既然来了,就绝不准备空手而归。
“我的妻子年纪尚小,我听人说年纪不大如果就生孩子,对身体产生的伤害很大。”韩霖盯着石尘归的眼睛,一字一句。
他不清楚石尘归对他的恶意到底来自哪里,但是他总归是要将事情做成的。
而石尘归是他目前能接触到,医术最好的人选,找他拿药的可信度当然更高一些。
石尘归推他推不动,本来就想放弃了,听到韩霖的话动作一顿。
但还是没有好脸色。
“要孩子不是一个人的事,这孩子到底要不要还得夫妻两个商量好了。”石尘归想了想换了种语气,“你不想要孩子,可以去医院领卫生用品。”
石尘归虽然是中医,但是对于这些规则还是清楚的,只要拿着结婚证,就能在医院领到卫生用品,这东西只要不破不坏,洗干净了能够重复利用好几次。
医院也大方,前两次拿着结婚证去领的话,能一次性给好几个,足够用很久了。
但是从第三次开始,这个卫生用品就要开始收钱了,不过价格不贵,算下来比避孕药还要划算。
“我问过了,这东西虽然有用,但也不是完全有用,总要双管齐下才行。”这东西韩霖是这的知道,昨晚还用了,而且还从医院那边领回来一份教育手册。
但是手册有些薄,上面有很多东西都说得囫囵。
听县医院的医生说,国家正在印制一份更加详细的手册,只是短时间还发不下来,需要时间等待。
“所以,今天的避孕药我是拿不到手上了?”韩霖重申了一遍,石尘归点了点头。
来都来了,不能空手而归,韩霖索性开始直接向石尘归请教房中之事,只要豁得出去,总能问到自己需要学习的东西。
石尘归如今也算是一再被韩霖震惊,但这一次他好好回答了韩霖的问题,倒是没有让韩霖彻底走空。
“这药方你哪里来的?”韩霖临走前,石尘归又晃了晃手中的药方。
“无意间得到的,我也不认识什么药,想着你是个神医,或许会敢兴趣。”韩霖顿了顿,转过头又加了句话,“说起来我还要感谢我这捡来的药方,如果没有这药方,您今天怕是根本不会理我吧。”
石尘归没说话,是默认的态度,他确实是因为这个药方,所以才和韩霖多说了几句。
韩霖没有继续在牛棚浪费时间,骑车回家,他要回家做饭。
确保杨黛醒来之后就有热菜热饭吃。
杨黛其实在家里待不了几天,很快就要重新出发去首都,而剩下的这几天,他们夫妻两个其实也不清闲。
要走了,总要再回娘家看看,杨黛准备再去舅舅关长林家里看看。
然后两人还准备去胡家走一趟。
胡平已经多次邀请两人去家里做客,之前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都拒绝了。
如今趁着杨黛还在家里,两人准备走一趟。
走之前还要再和家里人一起吃顿团圆饭,事情要一一安排下去,他也要重新寻找机会,看之后的一个月里能不能去首都见见杨黛。
韩霖骑车太快,不小心撞到石头上,迫不得已缓下速度,然后发现这块大石头附近全都是尖锐的小石头。
正好有一块尖尖朝上的小石头,卡在了自行车的车轮里,瞬间的功夫,车胎就没气儿了。
骑车是不能骑了,只能推着慢慢走。
如果是足够爱惜车子的人,恨不得把车子直接抬起来走,不再让车胎受到二次伤害,但显然韩霖没有这个意识。
他推着车子前进,好在这会儿距离家不远,要不了几分钟就能到家。
走得慢了,韩霖也有心思看看路边的情况,低头的时候正巧看到一个稍显破烂的本子。
原本这种东西,韩霖是根本不会弯腰的,这种东西,根本不值得他低头。
但是本子上的字迹,吸引了韩霖的注意。
黄庄大队的读书人少,能把字迹写得漂亮的人,更是少之又少。
而这个本子上的字迹,一看就知道是专门练过的,自有风骨在。
出于好奇,韩霖将本子捡起来,看到了本子里面的内容。
原以为写字这么飘逸,本子里应该是练字的内容,却不想竟然是各种数据和图纸。
前面两张,韩霖还能面前看懂,但是到后面图纸越来越精细,韩霖就看不懂了。
这么高级的东西出现在黄庄大队,只有一个可能。
这个本子应该是牛棚里其中一个人不小心掉的。
韩霖看看手中的本子,又看看自己战损状态的自行车,再看看手表上的时间。
最终还是决定先回家,等做完饭,有时间再去牛棚送东西。
韩霖回家的动静很小,先去看了看依旧熟睡的杨黛,才安心去厨房忙碌,只是心中还想着方才捡到的东西。
前面两页的图纸,韩霖十分熟悉,是拖拉机的各个零部件。
之前韩霖在农机站跟着李安学习的时候,李安还专门给他开过小灶,专门带着他找了一位修拖拉机的老师傅,旁观老师傅的修理过程。
对方修车的时候,一言不发,但确实给韩霖带来了不小的震撼。
但是如今这个本子上的零件,只看图纸和数据,似乎要比自己见过的实物更加精细。
他想再去农机站看看,如果还有机会再亲眼看到那位老师傅上课就好了。
韩霖脑海中盛满了想法,但并没有耽误他做饭的手艺,很快香味散发出来。
不过杨黛并没有醒来的意思,韩霖将饭菜闷在锅里,继续拿起那个破旧的本子看了起来。
只用眼睛看不够过瘾,又重新拿了纸笔出来,自己也动手画了起来。
但是自己再怎么琢磨,也还是有很多看不懂的地方。
后面几页的图纸,韩霖压根没有见过,根本想象不出来这些东西是什么,能用在什么地方。
韩霖抿唇,心中有种焦躁的情绪蔓延,穿越之后,他已经很久没有出现过这种情绪了。
静不下心,韩霖索性又拿起背篓和斧头上山去了。
上山的路韩霖十分熟悉,很快就走到了之前打过野猪的地方,他还记得就是在这里,他真正见到了藏在深山里的部队。
只不过部队已经搬迁,看痕迹这块地盘应该已经很久没有人活动过了。
韩霖上山不为打猎,只是想找个地方练武,发泄一下心中的情绪。
家里只有杨黛一个人,还在睡着,韩霖到底是不放心,感觉到心中平静下来后便匆匆下山。
回到家时,杨黛已经醒了,正坐在桌前吃饭,韩霖洗过手脸,去给杨黛盛汤,顺带说起自己今天出门捡到了牛棚的东西,准备过会儿送回去。
杨黛来了几分兴趣,但看到本子上的图纸和数据之后,又兴致缺缺地合上本子。
“这本子虽然看着破烂,但里面的纸张都保存的很好,应该是对方很看重的东西,早点还回去吧。”杨黛将本子重新推回韩霖身边,低头喝汤。
顺带和韩霖说起
去舅舅关长林家里的事情。
从首都回来带的特产,也有舅舅家一份,这些都是提前分好的,杨黛琢磨着要不要上山一趟,再去采些草药,带给关长林,对方一定会很开心。
两人正积极讨论着,院门被推开,韩母的声音传过来。
“老三,老三,你们在家吗?你姐和你姐夫来了!”韩母一边说着,一边已经走进了房间里。
看到杨黛正在吃饭,下意识抬头看了眼放在桌上的钟表,眼中闪过一丝震惊,扫了一眼桌面上的菜色,嘴唇动了动,看看韩霖又看看杨黛,眼眸垂了下去。
但很快又换上了一副笑脸,走到了杨黛面前,“韩霖他姐姐和姐夫来了,你们结婚后还没见过他姐姐吧,正好趁这次机会好好熟悉一下。”
“晚饭咱们就一大家子一起吃,要是你们一会儿没事儿,就早点过去。”韩母喜气洋洋的,似乎是记挂长久不见的女儿,说完就急冲冲走了。
杨黛已经吃的差不多了,将最后一口汤咽下,抬头看向韩霖。
韩霖正十分自觉地收拾用过的碗筷,抬眸看向杨黛。
“好像之前从来没听过家里人提起过这位姐姐?”杨黛脑海中回忆了一圈,确认韩家人好像都未曾提过。
对韩霖这位姐姐的印象,仅仅是结婚前,原身自己留下的印象。
韩霖的姐姐名叫韩丹,只比韩霖的二哥稍微小几个月,并不是韩家的亲生女儿,而是五六岁大的时候,被韩母从半路上捡来的。
这一点整个黄庄大队都清楚,韩家也从来没有隐瞒过韩丹。
杨黛和韩丹有着几岁的年龄差,两人压根不认识,杨黛之所以对韩丹有印象,是因为韩丹当上了公社小学的老师,这件事成了黄庄大队的大新闻,家家户户都在讨论。
杨黛家里尤为积极。
当时的杨黛还在读书,杨父杨母本来就发愁,等杨黛毕业之后,怎么安排。
砖窑厂那边杨黛进不去,杨父也不舍得让女儿去,让杨黛老老实实在乡下种田更是不可能,但是去厂子工作,没有关系也是难上加难。
而韩丹的出路就明晃晃摆在众人眼前,杨父觉得让女儿去公社当老师也不错,到时候他上下班的时候,还可以顺带接送女儿。
小学老师不累,而且风气也算正常,对杨黛来说着实是个不错的选择。
当时杨黛的耳朵都要听得起茧了,当然计划是美好的,最后也没成。
人家小学根本不缺老师,杨黛读书的成绩也马马虎虎,杨父也只能歇了心思。
这是杨黛对韩丹的第一印象,而真正见面则是她结婚那天。
杨黛和韩霖的婚事属于突如其来,两家人之前谁都没有预料到,但是办婚事时,两家都十分用心,婚礼在整个大队也算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