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江家食肆经营日常_分节阅读_第235节
小说作者:白日梦不营业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28 MB   上传时间:2025-07-29 13:04:42

  “咱们在三楼?”江孜有些奇怪,正好走到二楼,二楼是个独立的楼层,根本看不到一楼的戏台,即便是可以看……那隔得也太远了些,更别说三楼。

  “姑娘是你第一次来咱们家听看戏吧?”小厮一边走一边热情的与江孜介绍:“咱们戏班三楼,每层都是独立的,越往上的楼层,戏票的价格越高,因为二楼和三楼是独立雅座,人少安静。”

  “最重要的是楼上的那可都是咱们戏班的当家大角,唱的戏曲那可比楼下的好太多了,这楼上的戏票也是一票难求呢。”小厮说话间就将他们带到了三楼,三楼和一楼是同样的面积,但是一眼望去很是空旷,只有八个独立的用屏风遮挡围出来的私人空间。

  “公子,你们的位置在最前面。”小厮热情带路,等他们入了座,又道:“半刻钟后开戏,小的先去准备茶水点心。”

  小厮离开,江孜便四下观望起来,屏风精美,雅座软椅软枕一应俱全,桌上瓷瓶插花,花香四溢,整体装潢看似普通低调但是光看挂饰摆件样样都很是精致。

  “这里的茶点不错,尤其松花糕你可以试试。”傅怀瑾俨然不是第一次过来,江孜背靠软枕舒舒服服的,问他:“都说楼上的票,一票难求,有钱都难买,咱们昨晚才到,你怎么买到的?花了多少银子?”

  “有个朋友与李记戏班的东家相识,提前写信麻烦他帮忙订的票,票价一人二十两。”

  “二十两?”江孜惊呆了——这跟抢钱有什么区别?她的食肆一天也不可能挣二十两!更别说一人二十两,光三楼的一场戏,就能挣一两百两了吧?

  挣钱这么容易,她为什么要那么辛苦?!

  “李记戏班名气大。”傅怀瑾解释:“戏曲确实很不错的,你看过就知道了。”

  江孜摇头还是觉得不值。

  因为她对戏曲并不是很感兴趣,对这么昂贵的戏曲就更不感兴趣了!

  说话间,之前接待他们的小厮端着托盘过来了,一壶茶,两碟点心,放下便离开了。

  “松花糕,这里的特色点心,味道极好。”傅怀瑾拿起一块糕点递给江孜,对于傅怀瑾夸了两次的松花糕,江孜还是挺期待的。

  方方正正的糕点黄黑相间,卖相瞧着一般。

  但是吃起来入口即化,松花清香微苦,里面的红豆馅绵密香甜,中和了淡淡的苦味,也让那么香甜不会觉得甜腻。

  “确实很好吃!”江孜很快就吃完了一块松花糕。傅怀瑾递了一杯茶过来:“尝尝这的茶,这一壶单点可是至少要十两银子。”

  金子做的茶吗?贫穷江孜真的喝不出这茶与茶之间有多大区别。

  另一种糕点就是非常常见且普通的绿豆糕,吃起来没有一点儿豆腥味,入口绵软细腻,做得比较湿润,吃着一点也不觉得干燥,甜度适中,唇齿之间都是绿豆特有的清香。

第648章、木偶戏、龙泉山

  "花木兰替父从军,在大华朝极有名气的一出戏。

  边族入侵,朝廷命贺廷玉挂帅出征,花木兰替父从军,花木兰在军中表现出色且又长相英俊,贺廷玉有意将女儿贺敏嫁给花木兰被其婉拒,后来贺廷玉出征被围,花木兰处于考虑未曾贸然发兵,贺廷玉的女儿贺敏不知花木兰是女儿身,因花木兰拒绝救父,又记恨花木兰拒婚,便领着自己的丫鬟们打入花木兰帐中,因贺敏身份特殊,没有人不敢阻拦,花木兰被杖责的同时还暴露了女儿身,贺敏既悔恨自己的所作所为又钦佩花木兰竟敢以女儿身从军,与花木兰一起以围魏救赵之法救出了贺廷玉,之后花木兰拒绝朝廷尚书郎的册封,返乡恢复裙钗,再次做回女儿家。"

  江孜其实很奇怪,分明历史上是没有大华朝这个国家的,可是为什么却有很多东西几乎一模一样的相似。

  不过这些也不是很重要,反正对江孜来说现在最重要的她在这里,有家人有朋友有喜欢的人。

  “花木兰这出戏多少有些出格,为什么朝廷不仅不禁,还放任着这些民间戏班子演这出戏?”江孜问得小声,也问得委婉,但一般人肯定都能听明白的——大华朝对女子约束还是比较少的,但是毕竟还是以男主外女主内,女子应当在家相夫教子的思想为主,花木兰替父从军,不仅犯了欺君之罪,还以女儿身成了军中将领,女子为官,那是绝不可能的。

  “当今圣上开明,长公主为女子谋福,花木兰的例子也不是谁都能复刻的。”傅怀瑾声音压低,在江孜耳边道:“虽说如今并没有女子入朝为官的先例,日后也不一定是没有的,不过这些与咱们无关,好好听戏,这出戏唱的很不错。”

  江孜点头,这类话题可不适合在这大庭广众下谈及。

  至于这出戏,傅怀瑾已经提了好几次唱得不错,让江孜也提起了几分兴趣。

  没等多久,古筝二胡配乐响了起来,屏风之后出现了几个人影,伴随着咿咿呀呀的唱戏声,几个小巧精致的木偶出现在屏风前。

  木偶做工十分精致,犹如一个个真正的小人,衣饰色彩绚丽,屏风之后的操控木偶的唱戏人不仅仅唱功十分了得,抬手间只三根细线操控着头部与双手,却能将木偶的喜怒哀乐演绎得入木三分,甚至只是手腕轻巧翻转便能操控木偶完成一些高难度的动作,像类似于跺脚、甩衣袖等简单的小动作那更是信守捏来。

  哪怕是不去听他们戏中内容,也能轻易分辨得出这些木偶的身份——是温婉的大家闺秀还是性子爽朗洒脱的富家少爷又或者是威风凛凛的大国将军。

  江孜懒懒的靠在软椅上,一边捏着松花饼吃着,一边入神的看着木偶戏,时不时还接过傅怀瑾递过来的茶水喝着,光是瞧着她现在这幅姿态就觉得很是舒坦。

  说实话,江孜还真没想到这出戏竟然能看得入迷,要不怎么说收费如此昂贵,还真是应了那句物超所值。

  松花饼配茶,味道绝佳。

  花木兰这出戏,木偶演绎精湛,唱戏人唱功了得,让江孜头一次觉得听戏还真是一种不错的消遣活动。

  不过如果让江孜自己花个二十两来买一张戏票,那她现在还是舍不得的。

  可是让她只花半两银子在一楼大厅和一群人挤在一起听戏,她又觉得实在是拥挤喧闹不舒坦。

  钱是种好东西,还是得努力挣钱。

  等日后有机会就带上娘亲哥哥和阿源都来听上一回这木偶戏。

  这一出木偶戏唱了一个多时辰,离开时已经快到酉时,秋日里天黑得比夏日时早,此时天色近黄昏,晚霞铺满了半片天,余晖落在街头巷尾,许多人匆匆忙忙的都要回家去,傅怀瑾带着江孜慢悠悠的往前走:“这个时候正好去华阳湖游湖,正好观赏晚霞,在游船上用晚膳,有种豆花面的吃食,你肯定会喜欢。”

  江孜摸摸肚子:“刚刚吃了不少点心,还不饿。”

  “嗯,不着急,我们等晚些再用晚膳,那边的夜景很漂亮。”傅怀瑾走着走着突然又换了个方向,在江孜疑惑的目光中解释:“离华阳湖很近有一处龙泉山,松阳县便是依着这座山修建的,咱们去接些龙泉水。”

  "松阳县就在龙泉山山脚下修建的,往松阳县东南方向走了不到半刻钟,就能瞧见龙泉山,石阶可上山。

  在县里面就可以爬上山的山峰,江孜还是第一次见,往常得出了镇县去往郊外才行。

  “山中多有野兽,这松阳县的东南处挨着这龙泉山,就不怕有危险吗?”江孜四下张望着,只见石阶左侧有一处小径,布满绿色苔藓,而石阶右侧,龙泉山上的泉水顺着山壁流下,许多人正在山泉水前拿着竹筒排队接水,应当便是傅怀瑾说的龙泉水。

  “山上有特地围了栅栏防止野兽下山,有猎户狩猎,也有官衙的人轮流巡逻,且算是安全的。”傅怀瑾去旁边买了两个竹筒,与江孜一起去排队:“龙泉山的龙泉水清凉,喝起来自带清甜,咱们刚刚在戏班子喝的茶水便是用这儿的山泉水泡的,戏班的人每天天未亮就来接山泉水,只有三楼才有这龙泉水泡茶喝。”

  “难怪那茶水喝着虽然微苦,但是回甘十分清甜。”江孜点头:“山泉水酿酒泡茶都是极好的。”

  等到凑近了些,江孜才发现这山泉水顺着山壁流下,直接汇入地底一处细缝。

  “衙门有人过来探查过,龙泉山下应当是有一处地下暗河,龙泉水便是汇入其中。”傅怀瑾顺着江孜的视线落在那处细缝,同她解释:“所以松阳县这里几乎家家户户都有水井,地下水充足,打出来的水井都是水源充沛。”

  “这样用水方便,即便是天热有些旱,松阳县倒也不用太担心用水问题。”江孜感慨:“松阳县这个位置还真确实不错。”

  很快就轮到江孜和傅怀瑾,两人接了两个竹筒的龙泉水,江孜迫不及待的喝了一口,就如傅怀瑾说的那般十分清凉清甜,喝着十分清爽。

第649章、游湖夜景豆花面

  从龙泉山到东阳湖不过两百米的距离,暮色还未完全消失,天边的白云被染成了金红色,湖水亦是波光粼粼的泛着金光。

  一艘小小的游船早就在湖边等候,傅怀瑾扶着江孜上了游船,两人坐进船舱,船夫在船头缓缓摇着船桨,激起一层涟漪。

  远处的夕阳在缓慢下坠,似乎要沉到湖底一般,似乎只是在眨眼之间,当游船轻轻摇晃着来到湖中央时,夕阳已然消失,夜色缓缓降临,十月里夜间的凉意悄然袭来,江孜早就换上了秋衫,此时正扭头兴致勃勃的望着游船外的风景。

  夜风轻拂,月光落在河面上波光粼粼,仿佛给水面点缀了一层闪闪发亮的碎银,游船上悬挂的灯笼倒映在水面,灯火与夜空中的繁星弯月一起在水光中摇曳。

  东阳湖畔,垂柳随着晚风轻轻摇摆,一座千年石塔在夜光中若隐若现。

  “再晚一些,这座东阳石塔便回点灯。”傅怀瑾抬手将江孜耳际的碎发拂开,笑:“当塔中点灯,就会有天上弯月繁星与石塔湖中影的景观,甚是好看。”

  夜色虽已经降临,但还瞧不见月亮与星星,只能瞧见不远处的街头巷尾都亮起了灯光,灯火阑珊处属于夜晚的喧哗声渐起,湖中央也不仅仅只有他们这一艘游船,好些游船在湖面慢悠悠的摇曳着,游船上悬挂的灯笼倒映在湖面,能瞧见湖水波动间小小的鱼儿在穿梭着。

  江孜与傅怀瑾面对面坐着,靠在船舱看着窗外,有一句没一句的闲聊着,船舱里小桌上有茶水和点心,点心是奶皮酥,吃着奶香清甜而不腻,酥脆得咬一口就会掉渣,味道很不错。

  “我觉着松阳县的吃食味道都很不错。”江孜吃了一块便停手了,她还期待着傅怀瑾说的豆花面,可不能这会吃得太饱。

  “松阳县的县令管理不错,是周边最富有的县城,百姓手上有余钱了,便更追求口腹之欲,那些酒楼饭馆味道差一些在这松阳县里可是很难经营下去。”傅怀瑾给江孜倒茶解渴:“尝尝这儿的玫瑰花茶,加的龙泉山上特有的树洞蜜。”

  “树洞蜜?我记得树洞蜜的颜色是深琥珀色,蜜汁花香浓郁,口感甜润、绵软细腻,是一种非常好且难得的蜂蜜。”江孜接过茶水喝了一口,玫瑰花香浓郁且甜润,滋味很不错。

  “对,树洞蜜滋味极好,又因为蜂巢藏在树洞中,而且山上的野熊最爱吃树洞蜜,所以产量很低,价格便一直居高不上。”傅怀瑾点头:“即便价格昂贵,但基本上只要采到了树洞蜜,那也是许多人都抢着要。”

  “那这游船能有树洞蜜泡的玫瑰花茶,还是很厉害啊。”江孜感慨,随口问了一句:“这茶点得多少银两?”

  “包下这游船含茶水,一共十二两银子。”傅怀瑾报出来的价格让江孜沉默了一瞬,又喝了一口茶水:“我算是发现了,平日里还不觉得,今日一天便发现了,你花钱真是如流水般。”

  “难得与你出来游玩,花些银两不算什么。”傅怀瑾笑了笑:“放心,日后成亲了,家中银钱都交给你,我绝不会乱花。”

  “这可是你说的,我可不会客气的,你别反悔。”江孜才不会觉得不好意思,当即就一口应在:“管钱我最在行了。”

  “当然,都归你管。”傅怀瑾笑笑,说得毫不犹豫,两人说着话,外边的夜色更深了些,月光落在河面上波光粼粼,仿佛给水面点缀了一层闪闪发亮的碎银,游船上悬挂的灯笼倒映在水面,夜风轻拂,水面上泛起了浅浅的波纹,灯火与夜空中的繁星弯月一起在水光中摇曳。

  东阳湖畔,垂柳随着晚风轻轻摇摆,一座千年石塔在夜光中若隐若现。

  “再晚一些,这座东阳石塔便会点灯。”傅怀瑾抬手将江孜耳际的碎发拂开,笑:“当塔中点灯,就会有天上弯月繁星与石塔湖中影的景观,甚是好看。”

  江孜被他说得有些期待,趴在船窗边眼睛都不眨的望着那座东阳石塔,傅怀瑾好笑的摇头:“别急,还要好一会呢,要不我叫船夫往岸边靠,让他去将豆花面端来怎么样?”

  “也行。”江孜收回视线,问傅怀瑾:“豆花面是不是有两种吃法?我记得应当是可以干拌或者蘸水。”

  “两种都有,一会你都尝尝。”傅怀瑾点头,出了船舱去找船夫,游船慢慢悠悠的回了岸边,船夫很快就送来了豆花面,木质托盘上,两份面条和豆花泡在豆浆里,两份只有豆花和面条没有豆浆,旁边四份蘸碟。

  “蘸水的豆花面里是有豆浆的,干拌的只有豆花和面条。”傅怀瑾将豆花面摆放在江孜面前,又将蘸碟递过来,江孜大致瞧了瞧,蘸水是由油辣椒、花椒面、胡椒粉、香油、酱油、肉沫、花生碎、炸豆腐丁、姜末、蒜泥,葱花调配的,干拌的料汁与蘸水的区别是多了些薄荷叶。

  江孜选择先吃蘸水豆花面,蘸水豆花面里有豆浆,豆浆香浓混着蘸水的鲜辣,面条Q弹筋道,豆花鲜嫩香甜,吃起来别有风味。

  至于干拌豆花面,因为没有豆浆,少了豆浆的香浓,但是口味类似拌面,吃起来就更加入味,蘸料里配上薄荷叶拌匀吃起来清凉爽口又香味十足。

  总体来说,嫩滑的豆花与劲道的面条搭配在一起口感奇特非常有层次感,一种因为豆浆冲淡了辣味但是带着豆浆的香浓,一种蘸料入味更加鲜香麻烦,各有各的特斯。

  “好吃,我都有些吃撑了,等我回去了也要做给阿娘哥哥他们吃,阿源肯定会喜欢的。”江孜放下筷子,极为不雅的打了个饱嗝,靠在船舱不想动弹了。

  傅怀瑾吃得斯文,这会还有小半碗干拌豆花面没吃完,江孜有一句没一句的和他闲聊着,突然窗外变得亮堂许多,船夫在外提醒东阳石塔点灯了,江孜赶紧往外瞧去,岸边石塔已经亮起灯光,夜色悠长,湖面映着石塔的灯光,宛如一幅诗画让人挪不开视线。

第650章、粉蒸肉

  从东阳湖回到松阳县的宅子时已经是亥时三刻了,毕竟古代没什么太多娱乐活动,往常这个时候的江孜都准备洗漱上床睡觉了,今天玩了一整天,这会回来还精神得很。

  “要不我让他们用龙泉水给你煮碗银耳羹?放些莲子红枣。“傅怀瑾提议:“龙泉水清甜,煮的银耳羹味道极好的。”

  “要。”江孜立刻点头,虽然她今天吃了许多东西,这肚子是真的没空过,但是这会腾出点空间再来一碗银耳羹也不是不行的。

  两人都不着急睡觉,就在院子里摆上两张躺椅,仰躺着看着满天繁星,有一句没一句的闲聊着。

  “明天歇一天,咱们就往常山镇和清川县的方向去看看。”傅怀瑾同江孜说起这两处地方:“我对那边不太熟,但是听说青川县的油渣面味道很不错。”

  “油渣面?”江孜歪头:“我以前做过,熬好的猪油渣加些青菜蘑菇榨菜丝,舀些辣椒油拌着吃,很香。”

  “你做的是拌面,那边的做的是汤面,我倒是没吃过。”傅怀瑾笑着:“都说不错,应该就不会差到哪里了。”

  真要说起来,他们这一路都是吃吃喝喝的,江孜都怕自己回家的时候胖了一圈。

  可真让她少吃些她还真不情愿,人生苦短,能享受的时候肯定是要多多享受的。

  不过半刻钟,红枣莲子银耳羹便端了出来,小小一碗并不算太多,还冒着浅浅的热气。

  "“其实银耳羹冰镇以后会更好吃。”江孜端起一碗,用勺子轻轻搅拌着。

  “女孩子还是少吃些凉的东西,寒气重,对身子不好。”傅怀瑾和江母同样的说辞,江孜只撇撇嘴,低头将银耳羹吹凉了些才尝了两口。"

  朵朵雪白的银耳晶莹剔透,胶质满满,入口润滑,那银耳几乎要融入汤汁之中,吃起来软糯浓稠,莲子没有去掉莲心,吃起来粉糯微苦又带着淡淡的清甜,粒粒饱满的红枣自带香甜。

  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总觉得用了龙泉水煮出来的银耳羹更加好喝了。

  江孜把一碗银耳羹喝得干干净净。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46页  当前第23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35/24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江家食肆经营日常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