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厂这次是要搞一出大新闻啊!
真要是让红旗厂这位林工做成了,不说整个行业都要跟着震三震,那太夸张,但至少也是名声大振。
日后走出去,很多东西就不一样了。
做拖拉机的机械厂。
引领过行业发展的农械厂。
打破过行业固有规则的青年。
能一样吗?
林巧枝心气当然高。
她可是红旗子弟!在这样一个从来都是南方拖拉机龙头的厂里长大,骨子里是自豪的,骄傲自信是发自内心的,从小听她们拖拉机厂一次次突破难关,不断奋进的事迹……当行业领头羊,难道不是理所当然的吗?
用温厂长的话,既然做出了成绩,就把它用到极致,发扬光大!
她没有去管台下这隐隐的骚动,那些曾经真切发生在工业领域,发生在她们脚下这片大地的损失和惨痛教训,引起一些共鸣是很正常的。
倒是坐在侧边前排喝茶的温东鸣,感受着这会场里的动静,压住愉悦的嘴角。
做农械的厂又如何?
年轻工人又怎样?
这可是他温东鸣一手带出来的红旗厂,红旗精神代代相传,当年他能带着红旗厂从小柴油机厂走到现在,年轻的后辈当然也能带着红旗厂走向更大的舞台。
林巧枝:“接下来我们来看几个最关键的问题,首先,分体研制怎么克服‘分体必松动’这个问题。”
随着她这句话逐渐说出,台下那点隐隐的骚动,以极快的速度平复。
她一句话还没说完,声音几乎就没了。
几乎所有人都目不转睛地看向主席台,全部注意力都被紧紧地拉到了林巧枝的发言上。
林巧枝停顿了一下,看向众人,讲述这一方案:“我们在模块接口处嵌入带螺旋槽的合金钢销柱,配合高级钳工手工锉削研磨的燕尾槽……”
在幕布上展示的,是左右两张图。
一张是投映放大过的设计图纸。
一张是按照该图纸制作出来的成品照片,这代表,这项颠覆 “分体必松动” 行业认知的技术,确实是成功落地了。
与图纸和照片给人巨大冲击同时而来的是林巧枝的声音,她镇定清晰的声音随着音响在礼堂扩散:“经过我们红旗厂技术组工人们的努力,燕尾槽的精度逼近1丝,组装后整体形位公差≤0.02mm。”
带螺旋槽的合金钢销柱,燕尾槽,整体形位公差≤0.02mm!!
这套技术像是闪电一样,在许多技术员脑子里闪击而过,又因为没有太多时间进行具体思考,转瞬即逝。
林巧枝又继续讲到:“关于分体研制的第二大问题……”
听到她这就要去讲下一个技术了。
台下也不知谁急喊道:“再仔细讲讲啊,我们又不赶时间!”
最初声音突然响起,不知道是谁。
但很快有周围的人侧头去看,站在台上,很轻易就能看到是谁喊的这话了。
林巧枝和红旗厂几人都看到他了,只是林巧枝没有依照他的要求来:“今天是交流会的第一天,我们的安排是做整体技术介绍,让大家对技术有整体了解,思考过后,再深入讨论。这位同志如果感兴趣的话,可以在交流会后找时间与我们团队成员详谈。”
台下众人其实也都看到了那个出声的人,倒是不觉得他没素质,只觉得他说出了大伙的心声。
把人心勾得痒痒,然后就不管了,怎么能这样!!这样是不道德的!!
即使道理都懂,但心里还是痒痒啊,不少人屏息凝神,希望这位勇敢的同行再给点力,为大家发声。
毕竟这样的带点纪律的场合,尤其是台上站着的人如此年轻,是个年轻后辈,不是每个人都方便、且好意思提出这样的请求的。
“今天上午时间有限,我们抓紧。”林巧枝不受影响,节奏也没有丝毫被打乱,“我们接下来看第二个问题,这个问题的解决难度,远高于分体松动……”
台下不少人脑子还被上一个问题吸引撩拨,舍不得离开,但林巧枝讲的下一项技术又追着就来,更为诱人。
这个也好,那个也香。
脑子好像变成两只在抢食的狗,在争斗中汪汪大叫,左蹦右跳。
在两难中犹豫抉择,脸上肌肉都跟着抽动两下,最后只能忍痛割爱,跟着林巧枝的节奏走。
没办法。
要是纠结这一个问题,难道要把后面所有关键点全都错过吗?
林巧枝在分享这些经验的时候,注意到,礼堂门口打开,进来几个穿中山装的中年人,广交会上分管工业展区的胡开记和外交部的一名同志都在里面,另外几位,就不太眼熟了。
不过这一行人进来之后,就在后排找位置坐下了,并没有打断林巧枝的分享。
时间一点点流淌。
台下的各种声音和反应都趋于平缓,所有人都调动全部脑力认真听林巧枝讲述的内容。
“……以上就是分体研制需要克服的几个主要困难,接下来,我想以这个20吨重模具的经验为基础,同各位分享一下我对优化这套技术的一些想法。”林巧枝语气很谦虚,没有什么沾沾自喜,傲慢自得的调子。
但事实上,技术讲到这里,不管语气和神态如何,就已经不是谦虚不谦虚,客气不客气的问题了。
就好像考完试,一个学霸以很谦虚的口吻说:“这次数学只考了120分。”
人家是有理有据的,她说自己附加题没做,还有提升空间。
但这个满分的战绩砸下来,口吻和态度就得由听到这话的人自行解读了。
“在这套20吨模具的制作中,我们每个模块都预留了‘技术升级插槽’,若日后产品升级,技术有变动,随时可以替换新的模块,进行技术升级。”
不需要20吨整体重做!
“方案设计之初,我们考虑到模具的‘移植性’,其中至少60%部件可复用。”
“仅更换故障模块,预估维修成本降低了94%”
……
林巧枝设计的方案,为什么会让人惊艳不已,道理就在这些巧思里了。
她不仅完成了分体研制的基础技术功能,还建立了工业品“可进化”的概念。
这是整体制作完全无法匹敌的。
不仅解决了“失误率”“工期风险”“材料报废率”“运输难度”等普遍问题,竟然还能同时考虑到整个模具未来的迭代升级,这实在是有些骇人听闻了。
模具作为工业之母,用来批量生产某种固定形状工件的东西,竟然有人考虑到它的未来升级!!
对小模具来说,这纯粹就是浪费功夫,有设计这个的时间,新的都做出来了。
但对于超大超重的模具来说,这绝对是所有人没有办法抵挡的诱惑。
后排,胡开记等人还有些怔愣,有点明白但又不是特别肯定,朝着身旁红旗厂接待他们的人询问确认。
红旗厂的人举例:“您想想,那个采购自奥地利的大型模具出了毛病,三天两头停工,对方只能重新再定制一个全新的模具,这是多大一笔开销?但是日后,坏了可以只重新做一个模块,如果技术升级,还能再找我们设计替换件。”
他还打了个比方:“这样说吧,假设是生产汽车,汽车总要升级外观和技术吧?一般来说车辆整体框架都是用冲压模具一体成型,即使外观只是升级改变一点,整套模具都要重做。”
说得这么明白了,胡开记一行人自然是听懂了,没忍住相互看看。
胡开记笑笑,恍然道:“这就不奇怪了。”
终于解开了他们这段时间的疑惑。
他们之前还纳闷,外商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好说话了,竟然会那样热情的夸赞他们做的模具,连笑容都热情了不止一倍,积极地想要与他们保持联络。
采购那些农产品,轻工业品的时候,怎么没见外商这么热情友好?
难道仅仅是因为他们的工人技术精湛,成品质量看起来高一点?
难道他们的农产品质量就不好,味道就不好吃?
胡开记这下明白了缘由,对周围几个同事笑道:“他们这是想保持好联络,以后不管出问题维修,还是技术升级,都还得找红旗厂。”
“难怪笑得那么好,他们这次可算占了大便宜了,后头分体研制模具的定价,可不能再按照原来价钱的来了。”
“这下不仅打出了名气,连回头客也牢牢揽住了!”
这样精巧的设计,难道还敢交给别人不成?真的能放心?
除了红旗厂,别无他选。
除非愿意就和原来一样,整件报废,全部重做。
胡开记这些外行都啧啧称奇。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可想而知这在场的一众工业战线同行有多震撼了,这绝对不仅仅是“可进化”这一个概念,其中牵扯到方方面面。
一时间,心里像是有蚂蚁在爬,又像是有火球在滚。
明明是深秋要入冬的时节,有些人热得扯开衣领,甚至直接敞开外套,试图通过气温来冷静一下头脑。
等林巧枝分享出这部分想法,甚至包括一些没能来得及在20吨重型模具上实现的设计之后。
早上的这场交流会也接近尾声。
“……感谢各位前辈、工业战线同志的倾听,以上就是我带来关于大型模具分体研制的一些经验和感想。接下来还有十分钟左右的时间。”
林巧枝本想说大家提前去食堂吃饭吧,干饭!!
结果话还没说完,就看到有不少人已经站起来,急切地朝红旗厂现场人员要话筒。
还有前排的人,干脆纯靠嗓子足朝台上喊话,不过声音虽大,语气却听起来很好的样子:“还有十分钟,我个人,想请求林工多留一会儿,有几个问题,实在是非常想得到解答。”
事先并没有准备这个环节。
林巧枝侧头看向了温东鸣、王柏强他们所在的方向,他们那边交头接耳商量了两句。
虽然是主办方,但现场这个情况,实在是有点盛情难却。
于是在第一排右侧的温东鸣站起来,拿着话筒朝后面道:“那咱们借着最后的时间,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大家注意把控时间,有些明显需要时间才能讲清楚的,就留到下午探讨,相ῳ*Ɩ 信咱们下午的交流会更精彩……”
下午?
下午的安排分明是留出充分的时间,让他们相互探讨理解,吸收上午讲的内容,有助于第二天的分享和交流。
江南造船厂的一名技术高工率先站了起来:“林工,采用这套分体研制的技术后,这套20吨模具制作工期比整体制作减少了五分之一,这应该有第一次尝试的原因,你觉得交付周期最快可以提前多少?”
林巧枝思索片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