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女钳工[六零]_分节阅读_第197节
小说作者:渝跃鸢飞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783 KB   上传时间:2025-07-08 12:25:15

  为什么领导明知道这条路如果走通了,有可能要承担一些责任,还是批准他们走这条路,一方面是因为确实有道理,可能真是这里的技术问题;另一方面也是没办法,只能盼着那三方真下点力气,即使出一点钱,也要把问题根子解决了,绝对不能拖成一个烂摊子。

  否则即使最后争到了赔偿,肯定费时费力不说,于国家发展也是没有益处的。

  高辰喜悦也是一僵:“那……先上报吧。”

  到底是等一等,看看另外三方是不是知道问题在哪里,只是不想担责任,所以等着把锅扣实,再把真的维修方案藏在伪装的部分里给他们。

  还是他们三方也确实不知道问题,真的就是找到这个可能性,抱着“有枣没枣打三竿”的想法,先测一测数据再说?

  后面这个情况,其实是正常的。

  因为排查检修,实际上就是所有人都不知道问题在哪里。每一次的尝试,其实说白了就是我怀疑你,先打三竿试一试。

  打到枣就是成功了,没有打到就继续再打下一杆。

  否则的话,就会像是塔机那样,直接换模块了。

  那另外三方到底是前者还是后者呢?或者是某一方是前者,另外两方是后者?

  谁也说不清,谁也不知道。

  你问,人家也不可能告诉你实话,倒显得自己像是个傻子。

  想到这里面可能藏着的弯弯绕绕和陷阱,这也要考虑,那也要顾及,林巧枝就觉得头疼:“行,先上报吧。”

  到底要怎么处理,还是报上去让领导们头疼去吧。技术干技术的活,人精干人精的活,分工要明确!

  “那要不要再算两份,佐证一下?”高辰连忙道,还从旁边的资料里拿出之前有关温度、黏度的数据记录资料。

  “也对,多方位验证一下。”卢当山接过来,很精准地把具体的数据挑出来,尤其是事故发生前72小时的车间操作日志簿。

  林巧枝也是没有异议的,她本身复核的习惯和标准就很高。

  这份数据就更庞大了,卢当山看着都有点晕,只能说他的天赋点,真的八成都点到化工上了,但还是积极帮忙,努力参与进来,也是试图理解得更多一些。

  林巧枝作为主力,带着把这一批数据处理完了。

  看着高辰带着这些资料,满脸郑重的急匆匆离开,也不知道带去的消息,会不会让人精领导们太阳穴一突一突的跳。

  林巧枝再回头看这庞大复杂的机械,都觉得顺眼起来。

  多简单,多纯粹!

第120章 走到美日法三方前面了?

  林巧枝看着裂解炉。

  觉得总得干点什么。

  难不成傻等着?她最怕的就是人精开会, 弯弯绕绕、绕绕弯弯,堪称九曲十八弯,一件事来来回回讨论, 真的是参与一次烦恼一次,慢慢地, 她就学会了强行接管会议节奏。

  接管不过来的, 说明她重要性不大,那她一般选择不参加。

  就是知道,所以晓得肯定一时半会儿等不到结果。

  林巧枝把目光投向卢当山。

  人都来了,这么大一只肥羊式资源,不抓来干点什么, 不薅两下,实在是浪费了。

  那怎么利用呢?

  接下来,她又要从哪个口子开始突破呢?

  她只是找出了美方逻辑的破绽,先把扣过来的锅给捅破了, 但具体故障原因,也没有什么头绪。

  卢当山被看得毛毛的, 于是主动开口:“林工?”又想到她这么敏锐, 于是,“要不咱们交流一下细致点的信息?”

  林巧枝目光落在他带来的那堆资料里,也是点头:“我记得高主任提过,说是有一个什么应力分布模型?”

  “确实是有。”

  两人就这么深入细节的交流起来。

  卢当山就有点明白林巧枝为什么能解决这么多问题了,真的就是一点就通,一说就明白,就好像这设备是她造的一样?嗯??

  林巧枝感觉卢当山也讲得很清楚。

  好像本质上他们是一种人, 技术上条理清晰,逻辑分明, 只有真的下过功夫的人,才能讲得如此简明扼要,深入浅出。

  “卢工你基础很扎实啊,在一线干过?”林巧枝把一份已经排除问题的排查记录拿到旁边。

  “也不算吧。”卢当山叹了口气,解释,“我们东渡去学习的这批人,都有这个水平,那时候每天都要练习的项目就是百次练兵、百次事故模拟演习处理。当时有一个要求就是,不看操作手册,能够在第一时间辨认出所有的管线和装置的名字、作用、走向。”*

  这样的基本功,肯定是好事。

  但是如果是特意出国去培训,又显得好像没有那么划得来了。

  每天都是练习这些,其实接触不到核心的技术。

  林巧枝也觉得有点遗憾:“有没有办法自学一点?”

  “不提那些。”

  卢当山摇摇头,闭口不提的样子,他是担心年轻人胆子大没分寸,要是说了点不正确的话就不好了,当初他们去日本,连宾馆里的电视机都不能开,容易被批思想不正确,哪里还能有什么办法。只是出去一趟,冲击是真的大,电视机、相扑、满街的小汽车、霓虹灯,同样生活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真的差距太大了。

  林巧枝也不在意,顺着他的意思就换了个话题,做了个总结:“所以现在总体的排查,大体上的方向,可以用高屋建瓴来概括?”

  读数据、读仪表,走操作流程,从技术思路上排查,就好像打仗的时候站在高岭,俯瞰下面所有的沟壑和兵力,调度全场。

  只有美方、日方可以做到,一个提供技术包,一个负责项目总包制造。

  连法国的炉管公司也不行,技术层次达不到这个高度。

  “也可以这么总结。”卢当山点头。

  这种排查其实是最有逻辑的,也相当考验技术理解程度,如果让林巧枝去修全丘陵地形拖拉机,假设遇到没法简单看出原因的故障,她也不会选择东一锤子西一榔头瞎搞,而是从技术逻辑上一点点梳理排查。

  但有一个问题:中方跟不上。

  对整套技术的理解,他们是远远追不上另外三方的,使用这套逻辑和办法,就相当于追在别人屁股后面吃灰。

  这是相当被动,相当不利的!

  如果察觉不到问题,基本就是被人牵着鼻子走。

  这很好理解,家里马桶堵了,自己处理不了,请维修师傅来家里,大部分人,其实都是被牵着鼻子走了。师傅当然不会直接恶声恶气抢劫,而是和颜悦色地编一套你听不懂的话术,说这个里面如何如何,维修要三百、五百、八百的。

  一般只要最后这个出价在承受范围之内,没有到实在忍不了的地步,被牵走也就算了,谁让自己修不了。

  肯定也是有真诚的师傅,但谁不想多赚点钱呢?人性如此。

  如今这块蛋糕已经被吃了九成了,谁愿意把吃到嘴里的蛋糕吐出来?

  “我对化学、化工的理解还是太浅了,在这套方案里能起到的作用怕是有限。”林巧枝稍顿,再开口道:“我还是抓住裂痕、温度、急冷油黏度这条线,试试能不能另辟蹊径,以点破面。”

  林巧枝这意思就很直接了。

  也算是半表态了:这样搞我不看好。

  她讨厌丧失主权的感觉。

  如果是必须要扛的责任那就算了,她来支援的话,就没必要去掺和了,没必要也被牵着走。

  除了真的刚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其余人都听出来了,卢当山眼睛都瞪大了。

  你还想单枪匹马自己搞?

  几乎在心里吼了,这可是30万吨的大设备,所有化工工业里复杂程度和难度属于最顶尖一批的乙烯生产设备!

  他们之所以没有吼出来,也是心里没法笃定,林巧枝真的不行。

  尤其是心里清楚,自己肯定是不行的,不仅自己不行,这厂里有一个算一个,都不行,要不还搞现在这阵仗做什么?

  他们相比世界先进水平,差得还是太多了,太多太多。

  意识到这一点,情绪就不免有些低落了。

  或许,卢当山潜意识里最深层的想法,也是带着几分这样的感觉,潜意识就觉得这问题只有美日法三方能解决,纯靠自己几乎不可能。

  所以才会如此惊愕。

  卢当山抬头看林巧枝,看到她一双锐亮坚定的眼睛,忽然脑子里就浮现了“向林巧枝同志学习”的宣讲。

  向雷锋同志学习,是学好思想、好作风、好品德。

  向林巧枝同志学习呢?

  就是眼前这种敢于向世界一流冲击,相信我们自己也可以的勇气和自信吗?

  卢当山有点恍然,不知道林巧枝这种气势是哪里来的,难道少年天才,就可以堆积出这种天不怕地不怕的自信吗?

  这不是强国才能滋养出的东西吗?就像是美方来的那些技术专家一样,不管技术好坏、年龄大小,身上都浑然天成一股这样居高临下的自信气势。

  “还是要先找一个突破口。”林巧枝喝了一口水,换了换脑子,从眼前一片雾蒙蒙的俯瞰工作原理模式,切换到裂痕、急冷油温度黏度这一个小点上:“我们理一理逻辑。”

  “裂痕是完全符合热应力失衡的开裂模式的,肯定是有东西导致了这一现象,从前觉得是操作问题导致急冷油黏度变化,现在否认了这一点……”

  林巧枝经过这一轮五星和四星难度的检修,自己其实成长也很大,她形成了一套自己的理念——异常参数必有其载体,失效模式必留其痕迹。

  “那是什么导致了急冷油黏度的波动呢?”林巧枝提出这个切入点。

  “卢工,你有什么想法吗?”林巧枝也不管别人怎么想,继续推进,直接提了卢当山的名字。

  卢当山感觉自己才恍了一下神,才一分钟不到吧?怎么话题突然就跳了,忙集中精神:“这……急冷油黏度的话,除了温度和急冷油本身的质量,比如裂解副产物聚合?烯烃和芳烃在高温下发生聚合反应。”

  “举个例子。”林巧枝追问。

  “丁二烯、苯乙烯就可以,不过要在超过200℃的高温下才有反应条件。”

  “它们的产物呢?”

  “大分子焦油。”

  “黏度是变高?”

  “对。”

  林巧枝示意黄彩霞记录下来这一条,又从别的学徒中点了一个接着记录。

  虽然是假的,但是一切都是要按照正常带教模式来的,否则岂不是容易被人察觉到不对?而且她们都很聪明,这些工作和工业相关知识,一教就会。

  紧接着,按照她对机械工业的理解,又继续追问道:“管道密封有可能失效吗?急冷油接触空气、氧气、二氧化碳这些气体,会怎么样?”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41页  当前第19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97/24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女钳工[六零]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