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女钳工[六零]_分节阅读_第190节
小说作者:渝跃鸢飞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783 KB   上传时间:2025-07-08 12:25:15

第112章 林工这个接口处理得真是漂亮

  “踏踏踏……”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株洲总机厂的副厂长付长春,迈入门内,笑着就道:“林工来了, 辛苦了。”

  “我谈不上辛苦。”林巧枝昨晚睡了个饱觉,梦里乘坐了一辆来自法国的6G型高速电气机车, 看着窗外快速退后的风景, 实在是兴奋,而不觉得丝毫辛苦。

  付长春眼睛里都是红血丝,脸上却焕发着红光,满是通宵熬夜后的亢奋:“我们和株洲硅元件厂联系过了,技术指标全都能达到。这个型号机车, 要是配不上引燃管,多半又是要搁置了,即使不是先进型号了,但如果全部列损, 损失也是令人心痛的,林同志你这个要是在打仗的时候当属头功!”

  这么快就有了突破性进展, 怎么能让人不兴奋?

  他们熬夜开会了大半宿, 抱着那块黑板和众人的笔记讨论,确定了方案的可行性。

  又连夜联系兄弟单位,分头行动一直忙碌到现在,也一直亢奋到现在,终于听到了确切消息,祁厂长等人也都是极其高兴的,这是和问题解决截然不同的高兴。

  是一种带着期盼和欣喜, 通向成功的迫切。因为他们很清楚的知道,按照林巧枝的方案, 只要硅元件这边不出问题,真的就意味着成功大半了。

  “万国机车博物馆”不仅仅是个调侃,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新中国的艰难,一是侧面反映了他们没有自己生产制造的能力,二是,来自各个国家不同型号的机车,技术不同、配件标准不一,型号各异,维修困难。

  经常性的有机车故障,修修补补能继续用是最好,修不好,只能搁置,这是好听的说法,其实就相当于半报废了,修不好搁置在一边还能有什么用呢?当装饰品吗?也就是拆下零件做库存了,但这也是极其浪费的。

  如果是承担着重要运输任务的机车,往往则要付出天价维修费。

  而想要把这么多国家、这么多型号、这么多不同体系的机车中所有技术和零件全部研究透彻、准备充分,对此刻的中国来说,根本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故而被称作“备件困局”

  这个时候机车的故障率、事故率是后世难以想象的。

  也不知道祁厂长等人怎么催促的。

  当天下午,硅整流器样品就送来了,并且随行两名相关技术工人。

  6Y2型机车检修、停放轨道。

  几名这辆机车的检修工人,穿戴好防毒面具,小心地拆卸引燃管。

  林巧枝皱眉:“这个防毒面具佩戴是不是不太规范?”

  “林工您放心,我们的检修工人经常拆卸更换这个引燃管,熟练得很。”一个戴着安全帽的人抬胳膊擦了一下脸,指挥着,“搭把手、搭把手,拆下来就放到安全缸里。”

  见林巧枝不是很满意的表情,祁尤给使了个眼色,那人见状连忙转头就吆喝道:“防毒面具都戴好,别嫌弃麻烦耽误干活,我平时给你们强调多少遍了安全第一,能耽误多大的事?”

  每台机车要安装六根引燃管,其实引燃管核心本体不算特别大,但高温下汞易挥发为汞蒸气,一旦泄漏,吸入便会让人中毒,所以装备在机车上,需要安装多层外壳来防护。

  这就进一步增加了体积。

  戴防毒面具又闷又视线受阻,还要做这种既需要体力、也需要小心细致技术的活,确实很憋屈,很多做熟的工人觉得没什么事,慢慢也就失去了敬畏之心。

  林巧枝不由转头,较真道:“还是可以考虑开展一下科普活动。”失去敬畏之心,多还是无知无畏,林巧枝很少会这样,因为她清楚这里面的结构和原理,环环相扣,绝不是万无一失,所以更理解汞蒸气中毒这事绝对不是偶然,而且真的是剧毒,几乎每一趟出车引燃管内都是高温高压,但凡密封或者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泄漏中毒都是顺理成章的。

  “我肯定督促安排下去,安全无小事嘛。”祁厂长不免讪讪地,即便这不是他们厂的,属于铁道部的检修员,但毕竟是同系统,哪里想被外人指出不专业,实在是脸上有点不好看。

  林巧枝点头,目光从机车上移回来问:“硅整流器的寿命理论上会更长,不需要像是水银整流的引燃管每运行几百小时就要更换,硅元件厂有给出大致寿命数据吗?”

  说起这个,众人就精神了,段霍道:“按照他们的经验是说10万小时,不过实际情况,说是还是要看机车运行状态和我们硅改的质量。”

  “这个数据很不错了。”林巧枝夸奖了一句。

  等六根引燃管全部拆卸运走,他们一行做硅改的人就上了。

  段霍带人做改装主力,林巧枝做技术指导。

  按照段霍的想法,有林巧枝可以帮忙把关、还能在关键部分上手操作,能让他的压力小不少。

  对林巧枝来说,也是很愉悦的,她一直都很喜欢这种能亲手将自己的想法落地的感觉,这样徜徉在钢铁世界里,会让她享受创造的快乐,更有种靠双手改变世界的乐趣。

  首先是变压器铜排接口的改造。

  也就是把原来的接口切掉,再重新铣削变压器输出端铜排,最后安上新的。

  这个操作本身是没有脑力上的技术含量的,就好像种牙,原来的牙齿拔掉了,总是要处理一下牙龈,才能种上新的牙齿。

  不过,接口改造仍旧是一个很考验技术的工作,切割需要保持平面误差,一个不小心,就会超过0.1mm的误差标准。然而,做如此细致规定的意义,就是防止接触电阻增大引发局部过热,如果处理不当,长期行车过程中处于局部过热状态,很快就会引发整车短路,甚至导致重大事故。

  段霍一边自己切着,一边不放心地往林巧枝那边看,同时还不忘提醒:“咱们处理这个变压器铜排,不怕速度慢,就怕做得不够细,所以咱们不着急,慢慢来,慢工出细活。”

  这是他一贯的认知了,如果年轻人脑子活,一般手上技术都会懈怠,林巧枝听到后就“嗯”了一声,黑眸盯着铜排的专注和手上操作没有太多的变化,依旧保持着她的节奏。

  0.1mm的误差要求,也就是十丝的精度了,而林巧枝目前已经突破了五丝精度,在持之以恒的练习下迈入4丝门槛,朝着0.01mm的精度不断逼近。

  相较之下,10丝的精度对她来说已经很粗了,刻意放慢速度,并不会有特别大的益处。

  段霍再仔细看了一段,见她操作得游刃有余,也就不再多要求些什么,更多注意力放回到自己这边,笑笑道:“处理铜排接口,还是我年轻的时候做得多,不需要脑子考虑太多技术问题,但操作要求又细,一做几个小时都不带直起腰歇口气的,现在年龄上来了……”

  此刻旁边围了一圈学徒,在旁边学习旁观。

  黄彩霞眼睛一眨不眨的盯着林巧枝操作,在旁边打打下手,也是心无旁骛的样子,见此,旁边带队的许谷只能顶了上去,顺带笑着捧了一下:“段工您可就太谦虚了,我们之前也都听过您的培训,处理的东西都特别细致,用起来没有坏的。”

  “是这样,尽可能降低故障率是很重要的。做机车维护维修不就是图这个吗?我最看不上的,就是那些用气割枪切铜排的,又不是切白菜,热影响区早晚要裂,还有拿着焊枪就乱点的,一通维修下来,就光见他们切切切,点点点了,还以为自己多干脆利落。”段霍哼哼两声,“当时看着是处理好了,保管撑不了多久,就又要坏,又要返修。”

  许谷等学徒就有点小腿肚发软了。

  大佬有本事手上活精细,边干活还能边上课,但是他们可不敢随便说,株洲就这么大,还有的是他们的带教师傅呢,不仅有资历,有的还有年轻时冒死立的功……

  这话实在不好接,绞尽脑汁也只能夸出来一句:“林工这个接口处理得真是漂亮。”

  正是林巧枝切完铜排,做了一个接口的精细处理。

  段霍偏头一看,也是暗咋的点头,虽然有点心酸老天偏心眼给人好脑子又给人好手艺,但有时候酸过头了,也就感受不到酸了,他也是能较为淡然道:

  “对嘛,切就细致点用手工切。现在有些人技术达不到,就想要取巧,气割枪一扫,连平面度都把握不好,去年那台车怎么起火的?平面度误差超过三丝,我记得才运行了不到半年吧?绝缘层就被熔穿了,又在高速行驶,火焰一瞬间就贯穿了十多节车厢,简直是谋财害命!”

  “嗯嗯,您和林工确实操作规范精细,基本功扎实,我们确实要学习。”许谷实在是不好接话,作为临时队长,又不能冷了场,只能硬着头皮拉扯着夸。

  段霍随口应了一声,继续不紧不慢的操作,心里却开始怀念起自家徒弟了,外面的都跟小鹌鹑一样,胆子太小了什么都不敢说,干活就太闷了,早知道带自家班底了,学会了再派徒弟出来教不是一样的?

  “段工,我开始接硅整流触发电路了。”林巧枝站起来活动了一下肩膀,通知了段霍一声,且等他让出一部分操作空间。

  段霍怔了片刻,去看她做的那部分,诧异道:“接口处理完了?”

  “嗯。”

  “这么快的吗?”段霍感觉自己只是稍微指点了一下学徒这部分的关键和重点,再仔细伸手一摸,果然是连打磨都做得平整细腻了。

  他又顺手用手中工具在铜排上敲击两下,一听声音,二摸震动的触感,检查有没有微小的隐患。

  处理过后,能成功适配只是功能完好。但要长期使用,且故障率低,就不仅仅是硅改方案问题了,这些细节处理得越好,最后操作使用的感受就越好。

  段霍真是越看越觉得舒服。

  骑过自行车的人肯定都有体会。

  都能骑,都是那些零件,也都是固定的结构,把人带着往前跑都是没问题的。但到底好不好骑,每个人心中就自有感受了。

  更有一番自己的评判标准。

  那还只是最简单的机械齿轮动力运转,骑起来感受就是天差地别,更别说眼前这个庞大又复杂的电气化机车了。

  “能开”和“开得舒服丝滑”是两回事。

  “开得舒服丝滑”和“开得舒服且故障率低”又是截然不同的一层境界。

  “段工。”林巧枝又提醒了他一句。

  段霍这个教学风格,她这种喜欢干脆简洁的人是不太习惯的,却也不想质疑什么。换个角度看,相比王柏强黑脸骂人,这种教法还挺有……趣味性的,她没怎么听都记住了那个三丝误差烧车的教训。

  段霍顺着她的眼神一看,发现是自己挡住了控制逻辑器械位置,连忙让出了一部分操作的空间,也不知道为什么,面对林巧枝忽然就有点发虚了。

  “我开始做线路接入了。”林巧枝站了进去,顺带扫了一眼段霍做的部分,这部分也没什么好指导的,就开始自己操作了。

  要保留原33级调压档位兼容性,她的速度却是比刚刚更快了,显然这里头复杂的逻辑,她已经提前想得清楚透彻。

  段霍低头看了看自己操作的,又看看林巧枝进度,再扫了一眼旁边围了一圈的学徒,老脸一红,也顾不上什么别的了,赶紧埋头干活。

第113章 林巧枝赫然已经建立起了威名。

  段霍费力地吐口气。

  感觉从来没有这么累过。

  按理说, 他几十年积累的手上技术是比林巧枝高的,面对这种指导场面,完全可以游刃有余。

  可林巧枝的操作, 真的有些过分规范了,严谨到让人怀疑她是不是教科书成精。

  众所周知, 百分之九十九的人, 是不会完全按照要求走的。

  即使是再简单的事。

  比如眼保健操,广播体操,简单吧,还有人领着做,但放眼望去, 依旧是各有特色,各有千秋。

  如果难一点,比如有一套二十八个步骤的食谱教学,能严谨按照步骤来, 要求自己和食谱一模一样的人,也绝对是少数。

  “这个没有, 算了吧。”

  “差不多得了。”

  “这不是一样吗?”

  “切丝的话, 这粗细看起来应该也行。”

  ……

  这是主观意愿上的,还有不少客观的做不到,人的惰性使然。

  就好像此刻的段霍。

  他不和林巧枝在一起共事还不觉得,真的在林巧枝旁边和指导下做事,才发现自己居然有这么多小毛病。

  他不得不提起精神,约束自己,要是一不小心注意到林巧枝又做了什么自己没注意到的操作, 心就是一虚。

  主要是担心这大庭广众的,自己成“教学典范”了。

  注意力一直紧绷着, 约束自己所有行为向规范靠拢,真的是疲惫。

  于是,对林巧枝的操作,段霍是毫不犹豫的夸赞。

  林巧枝和段霍从前不认识,往后很有可能也只是笔友,并没有多少利益交集,这就显得段霍的夸赞格外真挚淳朴了。

  而当技术人员、特别是高水平的技术人员,抛弃了那些客套和场面话,予以同行简单真挚的赞美时,那些赞美的分量就是所有人都能感知到的。

  不管是来围观学习的学ῳ*Ɩ 徒,还是在旁边焦急等待,又不得不做出镇定领导模样的祁厂长等领导,听到不断传来的“漂亮”“细致”等声音的时候,心就嘭嘭地一上一下的跳。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41页  当前第19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90/24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女钳工[六零]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