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北漠数百年间数十次南下作战,基本都是这套路,甩不掉又打不死,烦人!
一旦被调去的府兵陷入长时间拉锯战,势必导致农田荒废。若朝廷这边的补给安抚跟不上,时间一长就会军心涣散。军士作战敷衍或者干脆临阵脱逃,那也常见的。
府兵基本是自备武器干粮军服。
不吃朝廷的粮饷,虽然能减轻军需开支压力,但人家也有底气不配合。最重要的是,这一条件就限制了贫农出身的军士。去当府兵的,家境基本都比较殷实富裕。
沈棠研究过采用过府兵制的国家。
不断总结他们的利弊得失。
这也是她一直举棋不定的主因。
前车之鉴,后车之师。
若要采用它,就不能忽视它的问题。
沈棠:“我的打算是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改良,入伍士兵可以退伍,满足年限就可以退,恢复成普通人。士兵阵亡必须慰问抚恤,人心不能凉,地方这块必须及时……”
那几个采用府兵制度的国家也有抚恤士兵家属,只是王庭日渐慵懒,地方这边人事懈怠。阵亡兵士家属都收到消息了,地方这边还没派人去慰问,人心如何能不凉?
收买人心也是有讲究的。
这一块,沈棠肯定要死抓。
褚曜:“退伍?”
沈棠理所当然道:“自然是退伍,五六十岁的普通人上战场,那跟送死有什么区别?各地折冲府都要保持青壮战力才行。”
年龄适合的入伍训练,年龄超标的退伍,去种田也好,去做生意也好。若是日后有了战事,战场打到康国境内,这些人也能迅速集成战力,总比普普通通的庶民好点。
她道:“折冲府除了自有的耕地,让他们自给自足,王庭还要给予一部分军饷。此举也能加强军士对康国王庭的认可……”
褚曜问了一个很关键的问题。
“若无战事,持续招募青壮入伍……”采用府兵制,分给折冲府田地,他们自己就能自给自足,主公还要增加军饷……唉,户部那边听了,怕是要发出尖锐爆鸣音哦。
而且,府兵日常也不都是训练和耕田。
褚曜担心道:“会不会太浪费?”
沈棠问:“你的意思?”
褚曜:“例如,可以参与工部……”
沈棠摇摇头:“这也不太妥当。”
褚曜闻言却是不解:“如何不妥?”
主公是不是忘了此前怎么利用赵奉及其部曲,以及之后用武胆武者大搞建设的?
沈棠也想到了这一层。
笑道:“性质还是不同的。让人干活就得给人钱,折冲府的田和额外军饷,买的是府兵的本职。本职就是耕田和打仗,超出这两项职责范围的活,要支付该有的报酬。否则的话,无战可打的军士成了什么?免费的苦工?什么脏活累活都能找他们去做?”
久而久之,哪个大臣要修个园子,哪个勋贵要搞个花园,哪个地方要建个游乐场……难不成都让他们去吗?美其名曰,反正他们没仗打,干吃军饷,闲着也是闲着?
“时日一长,谁还想入伍当兵?”
不管是个人还是群体都很畏惧标签。
一旦跟“苦力”、“低贱”等标签联系上,日后想征兵都无人应征了,因为大家伙儿一听到去当兵就觉得是给人当苦力。耗费体力、吃尽苦头,还没多少收益和尊重。
“主公的意思?”
“要给人钱,也要给人尊重和荣誉。”沈棠闭眸思忖了片刻,再睁眼,低声道,“回头在礼部这边再加一个部门,专门跟民间宣传军士。让庶民不再畏惧军士,甚至是爱戴。同时也要约束军纪……如此,当军士享受到荣誉和爱戴,自然会悍勇无畏。”
主打一个双向奔赴!
感情看似缥缈,但也很有力量。
褚曜想起来一个要命的问题。
“国库够用吗?”
沈棠表情一僵。
“节衣缩食也要供上!”
不管自己怎么做,自己都没钱,那她还心疼钱作甚?自然是好钢用在刀刃上啊!
沈棠并未准备在各地都设立折冲府。
临战调兵太麻烦了。
以国境线为准,在边境画出几个位置。
“这几个地方设立大的折冲府,主要用兵方向是国境边关。其他地方设立小的折冲府,主要用于镇压地方。围绕王都这一块,也设立起来,兵力用于保护王都……”
王都附近还有禁军,也就是她的亲兵。
安全方面来说,还是比较稳的。
“目前打算设立七卫……日后若能开疆拓土,增至十二卫或者二十四卫都行。七卫负责各地折冲府,每卫又设一名大将军……无晦,你说七卫的名字怎么取才好?”
“北斗七星?”
第924章 元凰五年(下4)
沈棠仔细品味。
“天枢卫、天璇卫、天玑卫、天权卫、玉衡卫、开阳卫、瑶光卫……这个名字倒是挺好听的。”她又抬手拿出一份名单,上面写着帐下一众武将,后边儿还跟着各自的实力、军功、威望、武运……沈棠又将这些数据做成简易的数据图,看着清晰明了。
她看着名单沉思了许久。
褚曜始终安静坐在一侧等候。
直到沈棠将名单放下:“暂时拟定,让褚杰担任天枢卫大将军,共叔武为天璇卫大将军,魏寿为天玑卫大将军,天权卫交给白素,玉衡卫交给赵奉,开阳卫交给云策和鲜于坚,最后的瑶光卫交给荀定。每卫大将军各有两名副手,让他们自己举荐吧……”
这些都是她深思熟虑之后的。
云策和鲜于坚两人根基太浅了,完全是底层出来的武将,本身也没私兵部曲。
若不考虑他们师门问题,二人完全可以当做心腹培养。奈何因为师门跟众神会存在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沈棠出于谨慎,不能让他们分别统帅一卫,但她也不能因为这点儿问题,便辜负二人付出,特别是鲜于坚——他跟随自己的年头在一众武将中间算前三,自己也不能亏待。思来想去,将他们师兄弟放在一卫,谁主谁副都不会有意见。
白素是目前除自己之外,实力最强、资历最深的女性武胆武者,理应占一卫。
若非女营能扛大旗的没有,七卫之中至少要留两卫给女性将领。不过,沈棠不着急,她打算将鲁继等人安插到其他卫,日后提拔上位也名正言顺。唉,徐徐图之吧。
褚曜问道:“徐文释呢?”
论资历,徐文释也不低。
沈棠摆摆手:“他年纪还太小了。”
当然,这只是借口。
徐诠年少,但他的年纪搁在一众武将中间不算最小,加入时间也不算短,又是徐解的堂弟——自身硬件不够硬,但综合软实力很强。没能挣得一个大将军,有些意外。
但沈棠也有自己的考虑。
还是那个理由,徐解跟秦礼他们走得近,彼此利益关系比其他朝臣联系更紧密。沈棠信任秦礼,也相信徐解这么多年都遵循对她的诺言,将河尹保护这么好,人品值得信任,两个都是理智之人。但沈棠信不过围绕在他们身边的人,这些都是不安定因素。
徐解人品好,等于徐氏上下人品都好?
即便是徐氏家主,徐解也不能掌控每一个族人都跟他一条心,更不可能让他们都保持着绝对的冷静与理智。与其用利益去考验他们,倒不如再磨砺磨砺。在沈棠的设想之中,徐诠至多就是七卫二把手。以他目前的年龄能到这位置,还占了早早投资的光。
或者进入率府。
她打算在七卫之外再设立四率府。
正好能用四神兽的名字。
青龙、白虎、朱雀、玄武。
沈棠道:“再打磨打磨吧……”
褚曜也想到了其中关节,叹道:“一切都依主公安排,文释正处于最鲁莽热血的年岁,免不了有些浮躁,打磨让他沉稳点也好。至于日后如何,全看他个人的能耐。”
说罢,二人都不再提这事儿。
沈棠帐下武将没有文士那么多,成分更加纯粹,安排起来也简单,不多时便将人安顿得差不多。只是这份名单还需要跟其他人商议,看看哪里还不够周全,尽善尽美。
待褚曜退下,亲卫也端着夜宵来了。
“之宗,你有想好去处吗?”
她低头尝了一口热粥。
粥水浓稠,米粒晶莹。
小厨房的手艺真是一日比一日精湛。
沈棠这几日忙着处理各处事宜,鲁继和杨英几个轮值都在身边打下手,所得皆是第一手情报,自然知道她构想的七卫四率。作为沈棠亲卫,鲁继存在感不高却是心腹。
在沈棠上无老、下无小、中间没有同族血亲的情况下,一些敏感位置自然要交给亲卫心腹。鲁继不会不清楚这些事儿。作为一个开明国主,沈棠也愿意尊重下属志愿。
鲁继道:“率府。”
但又欲言又止。
沈棠吸溜两口粥:“直说,别憋着。”
鲁继受了鼓励,这才继续说道:“入率府可护主上安危,但末将深知武学精进仍需实战,希望能定期去各处折冲府轮值。”
沈棠还以为是什么难言之隐呢。
道:“武者是国之重器,更需居安思危。不时时打磨而是搁在武库,待需要的时候,早就生锈了。你想要轮值的想法,我准了。不仅武将要轮值,各地折冲府也要定期举行对阵演习,时时刻刻保持战力最高的状态……任何时候亮出来都要能一击毙命!”
边关驻军还能打仗保持状态。
内地的就不行了,时间一长只会懒怠。
沈棠也不知道眼下这种平衡能维持多久,她所能做的便是尽可能提升实力,积攒更多的底气,用最强状态应对未来风云。她如此,她帐下兵马也如此,直到无敌!
鲁继听着沈棠的低喃。
这倒是维持战力的好法子。
打破各地折冲府相对封闭的环境,让他们看到其他折冲府实力,不得不卷起来。
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