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接着,一个穿着制服的年轻女孩牵着大红色的绸子过来。
宋明瑜亲自将几位笑吟吟的领导迎到了中央,捧起红绸,请剪彩人共同剪下了第一刀!
“咔擦”
与红绸剪短的声音同时响起的还有快门声,秦小莉睁大了眼。
“秋秋,快看,那是不是你们报社的记者?!”
祝秋秋定睛一看,还真是。
不只是她们《南城晚报》,还有《南城晨报》、《南城日报》,甚至还有《青年报》和《妇女报》的摄影记者!
秦小莉也认出了熟人——“那个穿马甲的,是南城电视台的人!”
两人面面相觑,今天这阵仗比她们想象中还要大!
受邀而来的领导们也没想到,这剪彩竟然这么隆重,这么有仪式感!
说起来只有短短几分钟,但每一步都给足了他们镜头,完全是众星捧月。
热闹喜庆倒是其次,对他们这个身份来说,更多的是在乎身边站的是谁。
尤其是吴书记。
瞧瞧这来剪彩的队伍。
不提他这个西南纺织业龙头老大的针织总厂书记,又是在南城人气爆棚的港商,又是知青办、妇联这种组织上的领导,甚至还有涉外饭店的总经理!
这么多大佬齐聚一堂,就是来给一家小吃店剪彩的,说出去人家都不信!
吴书记这会儿就跟只有自家地里找着的黄金,被全世界抢来抢去一样。
宋明瑜这人脉可真够硬的。
他这心里感受也真是有够复杂的!
不过吴书记很快就自我安慰,宋明瑜邀请他,自然也还是看重和厂子,至少是看重和他之间的关系。
吴书记又打起了精神,言笑晏晏地加入了领导们的寒暄中。
他没认错的话,今天来的媒体报刊还不少,他们总厂怎么也要蹭一把版面。
陈启邦是不用蹭版面的,倒不如说他在港城就已经受够了见缝插针的记者们,就连这群热情得过分的领导,他也觉得头疼。
他今天是来帮宋明瑜撑场面的,要聊也是找这女仔嘛!
之前陈总主动提出要帮她剪彩,宋明瑜心里就很感激,对这位大佬的不拘小节也有了深刻认识。
她主动迎了上去:“陈总,之前送来的点心,还合您胃口吗?”
“合,当然是合的,还是你这后生仔了解我口味。”陈启邦春风满面,“我看南城饭店现在也有粤菜,一问才知道也是你在做,差点就错过了!”
宋明瑜抿着唇笑:“怎么会错过,您就是没注意到,我这边也随时可以给您送餐上门,跟之前一样。”
言外之意就是宋明瑜把他这个客户看得很重,这种待遇别人可没有。
陈启邦都是江湖老油条了,拍马屁吹捧的话听了不知道多少,但宋明瑜这示好示得堂堂正正,这就很拉近两边关系了。
领导们都忙,陈总更是忙中忙,剪完彩和宋明瑜说了几句,就坐车走了。
南城饭店张总经理临走之前,拉着宋明瑜:“要是你开店遇到什么麻烦,跟我们南城饭店说一声,能帮忙的地方肯定帮。”
他知道陈启邦吃过宋明瑜做的粤菜,但他没想到两边关系这么亲近,甚至能让大佬亲临现场给宋明瑜撑场面。
他在心里又给宋明瑜这个合作伙伴的评级往上调了一截,这才会主动又对宋明瑜示好。
宋明瑜敏锐地意识到了他语气的转变,她脸上八风不动,平平稳稳把话接了下来,又去送知青办和妇联的两个领导。
比起其他人,这两位领导说的话就接地气多了。
“明瑜,我们真的很感谢你!”
今天她们是亲眼看到看到了待业青年们焕发出了人生的“第二春”,那些曾经颓废沮丧的年轻人,如今一个个朝气蓬勃,根本就是判若两人。
是他们自己把握了机会,但说到底,没有宋明瑜给他们这个机会,他们还会在泥沼里面苦苦挣扎。
能在知青办和妇联当领导的,除了本身情商高,还有一点就是真的很能体谅这些年轻人的难处。
她们也愿意体谅宋明瑜的难处,让她遇到什么不好解决的事情,一定不要忘了知青办和妇联站在她这边。
像她们这样身份的领导,轻易是不会给出承诺的,除非她今天做的事情,完全搔到了领导们的痒处。
宋明瑜没想到剪彩还有这样意外的收获……这简直就是神来一笔。
“谢谢两位主任!”
剪彩仪式影响的,当然不只有受邀这些大佬的心态,还有围观群众!
太时髦了,太有趣了,他们还从来没见过这么多厉害人呢!
又加上迎宾的服务员们还在门口热情邀请,一时间,所有人都跟疯了似的往店里头冲。
祝秋秋和秦小莉刚抬脚往里面走,就差点被人群卷进去。
幸好服务员们训练有素,赶紧维持起了秩序。
进去能坐到位置的就进,不能的就在门口坐着小板凳排队,一人还能免费喝一碗荞麦茶。
祝秋秋和秦小莉运气爆棚,坐到了最后一桌空位上,马上就有服务员过来接待。
“咱们店里现在有盖浇饭,有酸辣粉之类的小吃,可以先看看菜单,今天买一份小吃或者盖浇饭就送一碗冰镇绿豆汤!”
菜单是印刷出来的,价格并不昂贵,甚至没涨价。
两人都有一份算得上体面的工作,钱是不缺的,不过来酸辣粉店,吃一碗酸辣粉也就差不多了。
然而——
秦小莉沉吟地看着菜单,她头一次陷入了“选择困难症”。
宋明瑜竟然把这些菜品都拍了张照片,放在了菜单上。
每张图片上的食物看起来都特别好吃,秦小莉纠结了好半天,总算是勉强筛出来两个最想吃的。
“我要一碗肉酱酸辣粉,还有……狼牙土豆,我想尝尝这个,秋秋,你吃什么?”
“那我就要个小酥肉,再要一个豌杂酸辣粉。”
“好嘞!”服务员清脆地应了一声,从制服口袋里摸出来一个木牌子,上面写着阿拉伯数字“47”。
“两位稍等,等会做好了会根据这个牌子送过来的。”
两个小姐妹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的目光中读出了跟自己相同的想法——
她们明明只想点一碗酸辣粉就结束的,可是看着那些照片,谁能忍得了呀?
宋老板真是太会赚钱了!
第61章 双更合一
总店卖疯了!
除了宋明瑜声势浩大地搞了一场“剪彩仪式”, 给这个新开的总店吸引了不少客流量以外,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那就是“流动贩售队”。
彭倩她们这段时间可没闲着,天天出摊的时候可都是把总店一起宣传着呢!
端午开业, 还送一碗免费的冰镇绿豆汤。
“除了咱们最招牌的酸辣粉, 还有各种各样的小吃和盖浇饭, 包您满意!”
这些小队本身就游走在人流量最大的地方,哪儿有人往哪儿去, 关键她们这摊位本身就是卖“明瑜酸辣粉”的。
不少人都是在她们这儿买了一碗, 觉得好吃,才动心思要不要去总店看一看。
他们唯一的顾虑就是,“总店会不会和你们这个味道不一样啊?”
很多人都担心这一点, 万一摊位上的好吃, 结果去了总店反而味道对不上,那不是白跑一趟吗!
宋明瑜一再强调标准化、流程化的好处这会儿就体现得淋漓尽致。
“您尽管放心, 店里的味道和咱们这儿的绝对是一样的。”
不仅仅是他们这一处贩售点,“您去其他贩售点,他们做出来的也跟我们的一模一样, 您认准穿明瑜品牌制服的, 一定没错!”
队员们特别耐心, 一遍遍地给客人们解释。
“明瑜”本来现在就在南城名气不小,加上他们出摊一定会穿制服,动作又利落, 摊位又干净, 早就是口口相传的口碑。
得到一个肯定的答复,客人们一下就对还没去过的这处总店产生了天然的信任感。
有钱有闲的自然乐意跑一趟,就当是凑个热闹, 没钱也没时间的,也把这事儿给记在了心里。
万一什么时候能过去吃吃看呢,这些“明瑜”的员工不是说,店里还有其他花样?
宋明瑜提前布局的这些流动贩售队,这会儿就变成了流动宣传队。
这效果显然要比站在街头发传单,又或是拿个高音喇叭到处嚷嚷要讨喜和有效得多!
只有极个别队员惴惴不安:“倩倩,老板这会儿有了总店,咱们这些流动小队,以后还能卖那么多吗?”
彭倩想都不想就点头:“肯定能,而且肯定能比现在还多!”
她跟着队伍东奔西跑这么久以来,隐隐约约有一种感觉——
如果总店能做起来,她们这些队伍不仅不会减少客流量,反而能趁着这个机会,继续扩大他们的市场。
她想不通为什么自己会有这个念头。
但彭倩如今对宋明瑜有一种无条件的笃定和信任,她相信自家老板肯定知道原因,而且也早就想到了总店开张之后的影响。
“宋老板做生意就像是下棋,一步落下去,其实后头早就算到了三四步。”
彭倩说道,“咱们别想那么多,只需要把手里头的事情做好,宋老板不会亏待我们的。”
这不仅仅是彭倩一个人的想法,而是绝大多数员工的想法。
尤其是总店此刻忙得脚不沾地的新人们,更是一个个打了鸡血一样。
宋老板说了,他们好好干,就能拿奖金,收红包,涨福利!
大团结,谁不喜欢,更何况会到宋明瑜这里来的员工,除了家里情况特殊找不到稳定工作以外,个个都是吃苦耐劳,勤快利落的好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