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八零胡同小饭馆_分节阅读_第4节
小说作者:摸凹喵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937 KB   上传时间:2025-06-08 13:28:42

  宋言川年纪小,还不明白那些人阴阳怪气到底说的什么,但小孩能听懂话里到底是恶意还是善意,他低下脑袋:“新家好。”

  那盘糖醋排骨宋言川其实很想全部吃掉,他馋肉馋得不得了,可是姐姐让他乖乖的,不要让新邻居讨厌他们,宋言川就听他姐的话,努力克制自己不要多吃。

  新邻居也没有讨厌他们,没有用那种奇怪的目光看他和姐姐,也没有对他很凶,他重复了一遍:“新家好。”

  宋明瑜摸了摸弟弟的脑袋,她已经习惯一个人生活了,可宋言川不是,很多人都说小孩子没有记忆,不会悲伤,可是小孩子也会想念父母,会哭,会痛苦,宋言川在父母离世以后一直表现得和以前一样开朗活泼,可他心里也有压抑的感情,会害怕别人的目光,会寻求安全感。

  “以后,这里就是我们的家。”

  宋言川用力地点点头,直到宋明瑜叫他去写作业,他才意犹未尽凑到餐桌边,拿了一盏油灯过去,借着光线把作业从书包里拿出来,开始埋头吭哧吭哧地和作业战斗。

  窗外月色逐渐明亮,宋明瑜靠着窗户看月光,搬进了新家,邻居又那么好,只要她的小饭馆开起来,姐弟两人的生活也不再是问题。

  然而,承诺要来量尺寸砸墙的房管科却一直没有来。

第5章

  像这种劳动他们出外勤的事儿一般都麻烦,如果是车间的熟人,那催两次也就去了,但谁叫宋明瑜现在就顶着个工人子弟的名头,却并不是针织厂的工人。

  针织胡同1号那套房子是吴书记亲自指定,房管科不好耽误,但砸墙开店嘛,就可早可晚了。

  宋明瑜也不客气,直接就杀上了房管科,随便房管科怎么和她打感情牌,她就一句,要么今天划线砸墙,要么她今天就在房管科坐着,谁来她都把事情的前因后果说一遍,看看是谁先扛不住。

  当天下午,房管科的人就拿着工具,愁眉苦脸地上了门,摊上刺儿头了,哪怕是个年纪轻轻的刺儿头,那也是刺儿头,关键这小姑娘的身份又特殊,真把事情闹大了,到时候丢人的还是针织厂。

  心里嘀咕,嘴巴上难免就带了些出来,宋明瑜却一点不怵,听着那些酸言酸语既不搭腔,也不生气,只在旁边冷眼看着,随时随地指出问题。

  “叔叔,要到我现在站的位置才是两米,你那只有一米九四,少了六厘米。”

  “这也是我们院子的范围,叔叔,麻烦你划线的时候不要忘了。”

  “门头不该在这儿吧,我看街上大家都是往外拓了一米,不然这门口那么狭窄,怎么做生意呢,你说是不是叔叔?”

  房管科来这儿本来就是不情不愿,一堆大男人被个小姑娘呼来唤去的脸上早就挂不住,宋明瑜却一点没有要忍让的意思,只要有一点数据对不上的地方,她毫不留情就会指出来,还提醒房管科记在单子上,横竖多少米都要记得清清楚楚。

  带队的老王不打算惯着她:“宋明瑜,房子给你分了,你要砸墙,咱们也给你砸了,你现在又要往外面拓宽一米……你这是得寸进尺了?”

  “王叔叔,我是合理诉求,不是得寸进尺。”宋明瑜平静地反驳,“针织厂门口的这条街道上所有门头都是统一往外拓宽了一米的,有的门头甚至拓出去一米二,我只是要求跟他们一样。”

  “一样一样,你这能一样吗?”老王没好气,“人家是什么情况,你是什么情况?”

  宋明瑜盯着他,突然笑了:“我是针织厂职工子弟,我的父母在针织厂勤勤恳恳干了二十多年,我爸年年是劳动积极分子,我妈是‘三八红旗手’,妇女劳动模范……您觉得我是什么情况?”

  老王头皮发麻,这话根本没法接,他总不能说宋明瑜的父母有问题,人家是脚踏实地为了针织厂贡献了一辈子,还是劳动模范,于情于理,房管科的人都不敢这么说话。

  他被噎了一下,转念又想到了别的理由:“你要是往外拓,那这条胡同旁边不就凸出来一截,那多不整齐,多不美观?”

  宋明瑜笑意吟吟:“王叔叔,话不能这么说,我这店开起来,往小了说,是给咱们针织厂的长辈们提供更丰富的饮食选择,往大了说,改革开放号召咱们普通人也为振兴经济做贡献,我这个待业女青年也是在响应国家和厂里的政策,小小的外观问题,我想不会有人为难吧。”

  年纪轻轻,说话却一针见血,强势又强硬,老王没说话,旁边一个队员嘀咕道:“小姑娘家家的,就知道扯大旗吹牛皮,一点不讲道理。”

  老王暗叫一声不好,果不其然,宋明瑜嘴角的笑容越扩越大:“叔叔,你要讲道理,那咱们就讲一讲。”

  “论公平,我刚刚说了,其他店铺都有拓宽一米甚至更多的空间,为什么他们可以,我不可以,房管科在执行这一条上到底有没有一视同仁?如果不能外拓,那我希望房管科能够维系‘公平’,把大家的外墙都拆了,我一个字不多说。”

  “论实际,我们针织胡同本来就比其他胡同要窄,隔壁的同光里、机关巷,哪个不比我们宽敞?就这样,他们还是往外拓宽了店面,这是当然的,店面越宽敞,越是方便做生意,能摆东西,能把门脸做得亮堂——他们有这个需求,我当然也有,我要做吃的,客人坐哪,叔叔,你总不能让客人们大冬天还顶着冷风,在外面罚站吧?”

  宋明瑜停了一下,继续说了下去。

  “如果这样还不行,我只能辛苦各位叔叔多跑两趟了,毕竟其他家的店铺拓宽时有没有走这些流程,审批这些手续,我是两眼一抹黑,我只能去厂里问问吴书记,到底要怎么样才能审批通过,到时候还要麻烦各位叔叔再来我家重新量尺寸。”

  她一口气说完这么一大通,不卑不亢,那双灿若繁星的眸子在两腮的微红中,显得更加明亮——就像在房管科时一样,她再一次旗帜鲜明地表达了自己的态度,房管科今天只有两个选择,要么就好好把剩下的事儿给办了,大家皆大欢喜,要么,就跟她拉锯战。

  前世宋明瑜孤身一人,从小到大不知道受了多少委屈,她深刻地明白一个道理,自己不争,那就别怪别人把她当包子。

  她知道自己这样做,相当于是把房管科得罪了个彻底,可难道她不这样做就没得罪吗?

  现在她和宋言川住的这套院子,不就是她硬闹来的,房管科不敢去怪罪前头抢她爸妈房子的关系户,只会迁怒到她身上,她现在还真不怕房管科跟她拉扯,债多了不愁!

  她一个待业女青年,她什么都缺,最不缺的就是时间,要是房管科的人油盐不进,她甚至可以从早上七点一直在房管科闹到晚上睡觉,来呗,谁怕谁呀,光脚的可不怕穿鞋的!

  宋明瑜一点不让步,房管科的人脸色僵硬,就在气氛快要陷入僵局的时候,院子门忽然“叩叩”地被人敲响了。

  林香提着大包小包的袋子,显然是刚刚下班,去了菜市场回来,里头又是菜又是肉,甚至还有一条鱼,看了一眼院中对峙的情形,她先是对宋明瑜温和地笑了笑,转而又看向了房管科的施工队:“老王,正忙着呢?”

  “哦,嗯、嗯,是林香啊,我这边施工呢,有点吵是不是?”老王脸色还有些僵硬,但他认识林香,一车间的女工,为人勤恳,人缘又好,他慢慢地放松了下来,“马上就好,马上就好。”

  林香轻声细语:“没有的事儿,你们施工也辛苦,我从胡同外头进来一路听着都觉得累,你们正经干活儿的肯定更累。”

  这句话恰到好处地让老王心里舒服了一些,他杵着手上的测量工具:“都是工作,厂里的事儿就是房管科的分内事,没什么辛苦不辛苦。”

  “是,我也是想着,咱们都是一个厂的,彼此也都是老同事了。”林香温言道,“我就想说,前头老卢他们家不也是破墙开店吗,当时他们家怎么弄的,现在就怎么弄,这样你们也省心,两全其美的事情嘛——是不是,明瑜?”

  宋明瑜知道林香是在拉偏架,话里话外听上去虽然很客观,但实际上都是在帮她说话,她乖巧地点了点头:“我听林姐的。”

  林香朝老王递了个“看吧”的眼神,老王深深地吐了口气:“行,那就按老卢家的来,往外拓一米,你们俩过来,跟我量尺寸,咱们早点砸了完事儿!”

  他招呼俩队员去旁边吭哧吭哧地砸最后那一米的面积,宋明瑜连忙去请林香进来坐会儿:“林姐,我给你倒杯热水?”

  “不用,今天下早班,等会景行和念嘉他们爷爷奶奶过来看孩子,我这会儿得赶回去做饭了。”林香举起手里头提的袋子给宋明瑜看了一眼,发现她头发上不知道什么时候沾了砖头灰,伸出手细心地拍掉,又说道,“事情解决了就好,老王他也是念叨着想早点弄完下班,才着急上火的。”

  “我知道的林姐。”宋明瑜知道林香是不想她和厂里的人闹矛盾,她俏皮地眨了眨眼睛,“我就是那么一说。”

  她刚刚的气势可不像是随口一说,但林香现在隐隐约约摸到了小姑娘的脾气,要是和她好好说,她是很愿意听的,但要是跟她摆长辈的架子,又或者是想欺负她年纪小,那是完全行不通的。

  或者说,宋明瑜心里不一定是这样想,但是她一定要这么表现出来,没了父母,如果还把自己的软肋暴露在外面,那很快就会被人吃干抹净,小姑娘竖起身上的刺,只是为了保护自己和弟弟不受欺负。

  有了林香的介入,她话说得软和客气,房管科也没精神再和宋明瑜纠缠,干脆了当地按着她的意思把门头往外给拓了一米,甚至宋明瑜询问能不能给东厢房和门头中间留一扇门,老王也不吭声帮她做了。

  惹不起,他们躲呗,反正这次之后也不用再打交道了,谁知道工程结束,房管科的人收拾收拾准备走的时候,宋明瑜却给他们一人塞了一小袋猪油糖当做谢礼。

  板油小火熬制出来的猪油又香又浓,加上白砂糖的甜,面粉的糯,切成一小块一小块的“糖果”,甜腻丰满,还带着点面粉香味的口感在这个物质不算富裕的八十年代,足以称霸甜品界,成为孩子们的心头好。

  房管科都是成了家的,要是宋明瑜送别的什么他们不见得买账,可这糖一看就是送小孩子的,谁家都愿意接受这份善意,就连一开始蛐蛐她那个队员也有些赧然:“真用不着……”

  “我年纪小,谢谢各位叔叔包容我。”宋明瑜笑眯眯,“要是喜欢,后面小店开张,也欢迎叔叔们来尝一尝我的手艺。”

  一棍子一个甜枣,宋明瑜话说得漂亮,又殷勤邀请房管科的人来光顾她小店的生意,老王几个都不知道怎么的就晕晕乎乎答应了下来,直到回了家,这才后知后觉地反应过来她话里的巧妙。

  几人苦笑不迭,这姑娘可真不好惹,幸好他们不用上胡同再帮她干活儿了。

  小院里,宋明瑜却心满意足,这下,她的沙县大饭店——哦不,应该叫“明瑜小饭馆”,总算是走出了第一步!

第6章

  开店最麻烦的就是店面选址和装修,这两个现在都不是问题,房管科给砖砌起来刮了水泥砂浆,糊了一层白灰,面上看上去大差不差,宋明瑜暂时没有再动,剩下要考虑的就是食材和设备。

  前者很轻松就能解决,针织厂有专门的菜市场,至少现在供应她这个小饭馆是不成问题。

  设备反而是比较麻烦,像是桌椅板凳这种大件各家基本都是结婚的时候请木匠师傅单独打一套,就一直用一辈子,中途要增添什么,也是一家人出钱请木匠师傅再来添置。

  还是之前帮过宋家姐弟搬家的张组长张新民得知这事儿,主动找到宋明瑜说可以帮忙。

  他有个同学在木器厂,厂里经常处理不合格的桌椅板凳,价格很实惠,比国营商店里卖的要便宜一半,见面以后对方比想象中还和气:“小姑娘年纪轻轻的当个体户不容易,我这边看在老张的份上再打个折扣,两套,三十块钱,帮你拉到店里!”

  那两套桌椅宋明瑜亲眼见到,一套是边角蹭掉了一点漆,另一套是椅子的靠背之前相差了一厘米,完全可以说是九成五新,一点点损伤可以忽略不计,卖给她的价格却只有正价的三折,赚大了!

  宋明瑜自然是喜出望外,张组长老同学找人要了个运货的大板车把桌椅给运过来以后,她还犹豫了一下是不是该送些什么当谢礼,被张新民摇摇手拒绝:“他找人帮你运这堆东西的确是看在我的面子上,但前面那些话你听过就算,不要当真。”

  原来这是木器厂的“潜规则”,这些工厂流水线上下来的不合格产品都是被工人们自己买走,随后再卖出来,因为已经是打上了不合格的标签,他们从工厂内部拿成本很低,即使三十块钱卖她也完全有得赚。

  “不只是我那老同学,还有帮你运货的,开条子的,大家都要分钱,不然谁愿意做这生意。”

  宋明瑜这才意识到自己对这个年代的认识还是不足,张新民和她说这番话,也是因为看在她爸的份上,想尽可能帮一帮她这个后辈,她顺带就问了一下剩下的那些杂物件要去哪儿买。

  像是锅碗瓢盆、架子炉子,这些开店都少不了,宋家倒是有餐具,但就那么一套,仅仅够她和宋言川两个人用的,要拿到馆子这边用,那她跟弟弟饭都吃不了了,炉子更是不可能从厨房那边给搬走。

  这却戳中了张新民的盲区,他平时不在厂里就在家,桌椅能帮上忙完全是因为他同学恰好在那,住宋家隔壁的林香听说这事儿也想帮忙,她是不知道,但她丈夫陈继开却很清楚,宋明瑜去林家的时候,他把地址给了出来。

  “就在机械厂过去那个巷子,里面有个旧货市场,之前我们厂子里有几个后生一直排不到进厂顶替的名额,就跑到市场里倒买倒卖,结果被联防队的抓了,说是顶班的资格都要往后排,哎——不过你要需要,就去那边瞧瞧,大家都在偷偷卖东西。”

  陈继开是机械厂宣传科的人,比起妻子,他更不看好宋明瑜当个体户这件事,不说别的,光是他们机械厂每个月都在公告栏上强调集体意识,要一切以集体为主,不提倡把个人利益看做一切。

  厂工子弟被联防队抓的事情还上了厂报,执笔的就是他,他哪能不知道这事儿有多少阻碍?

  政策下来是下来了,但人心不是一朝一夕能改变的,南城又是个远离喧嚣的小城市,几年前的改革春风,到现在都还没吹满地,人人都在等着那个吃螃蟹的人出现,可人人都不愿意做吃螃蟹的人——个体户不光荣、没地位、没保障,谁也不想做个体户。

  他觉得这店要开起来难,但他提过几句,宋明瑜当初怎么和林香说的,就怎么和他说了一遍,陈继开也不好多说,只能和妻子念叨:“要是她摔了跟头,咱们还是能帮一把就帮,都是一个胡同里的。”

  “这还用你说,当然的事儿。”

  不说林香夫妇私下有多担心,宋明瑜这边拿了地址就去了旧货市场,和陈继开说的一样,这儿的确什么都有,甚至还有人拿着自己的旧衣服出来卖,碗碟也有,却都是单个拿出来卖,不成一套,要么就是缺口砸出去一半,宋明瑜想要的那种便宜耐造又简洁的套碗怎么找也找不到。

  炉子就更别说了,这会儿南城还没出现煤气炉的影子,家家户户都是烧煤饼用炉子炒菜做饭,去厂里供销社买一个炉子贵得很,谁家都是修修补补,谁也不拿出来卖。

  她在市场里转了几圈,没哪个看得上的,谁知道她自己却给人看上了,几个穿着花衬衫,尖嘴猴腮的精神小伙晃荡了过来。

  “这么乖的妹妹,在这里东逛西逛找啥子嘛,喊一声哥哥,哥哥帮你找嘛。”

  宋明瑜警惕地往后退了一步,几人脸上还是嬉皮笑脸:“想跟哥哥耍朋友不嘛,哥哥天天请你喝饮料哟。”

  “就是就是,冰汽水,哥哥大方!”

  穿着打扮一看就是这年头所谓的“街溜子”,没工作待业在家,俗称无业游民,宋明瑜没想到来一趟旧货市场竟然就这么巧碰上了街溜子,她快速判断局势,一个人,对方却有好几个人,打肯定是不明智的,只能想办法赶紧走人。

  然而几个街溜子却蹬鼻子上脸,见她不说话还以为她是害怕了,舔着脸离她越来越近。

  就在宋明瑜攥紧了拳头,忍无可忍打算给这群小流氓脸上来一拳的时候,急促的脚步声伴随着男人的怒斥传来:“干什么呢!”

  听到这声音的一瞬间,几个精神小伙脸上肉眼可见地闪过一丝慌乱,几人马上往后退了几步,随即,两个男人走了过来。

  一个留着板寸,眼角处有一道长疤,看上去给人的感觉就很不好惹,他一出场,甚至连看都没看宋明瑜一眼,双眼紧紧地锁定在了那几个街溜子身上。

  几人都低下了头:“严哥……”

  宋明瑜和旁边的男人四目相对。

  对方身材高大,起码有一米八五以上,穿着一身卡其色工装,衣服有点泛着旧,却打理得熨帖整洁,看上去就很可靠,他看向几个街溜子:“让你们在市场找点事做,你们就耽误我做生意?”

  “盛、盛老板!”几个街溜子吓得脸色发白,“我们只是开玩笑,真的,只是开玩笑——”

  “给我闭嘴!”严鸿飞气得不行,又掉过头和宋明瑜赔礼道歉,“对不起同志,这几个都是厂里的子弟,不是社会青年,吓到你了实在不好意思!”

  换在十年前,一个“流氓罪”的名头,足以让人赔掉性命,即使八十年代已经开放了许多,但对于这个罪名仍然是谈之色变,要是坐实了这几个人骚扰宋明瑜,少说得进去关一段时间,厂里的工作也轮不着他们了!

  严鸿飞那个气呀,一个劲儿地给宋明瑜道歉。

  宋明瑜却摇摇头。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73页  当前第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27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八零胡同小饭馆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