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八零胡同小饭馆_分节阅读_第18节
小说作者:摸凹喵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937 KB   上传时间:2025-06-08 13:28:42

  蒋晓霞得意得很:“二十斤肉,二十斤菜,我都挑的最好的。”

  “这,这不是挑得好不好的问题!”徐伟康觉得她异想天开,“这么多肉和菜,咱们家又没有电冰箱,你打算放哪?这天气一天天的越来越热,没两天就要坏了!”

  “你都知道,我能不知道吗?”蒋晓霞翻了丈夫一个白眼,觉得他问的问题太傻,“我敢买不就是不怕它坏吗,你去把后院咱们放的那些大缸和坛子全部拿到院子里来,咱们今天就做盐肉和泡菜,省着点吃,够咱们吃半年!”

  蒋晓霞说干就干,她甚至直接跟纺织三厂请了一天假,专门在家操持这事儿,厂里现在跟她一样忙于囤货的女工一大把,厂里也没了脾气,爱咋咋吧。

  她穿着围裙,挽着袖子吭吭哧哧地往坛子里塞白菜叶子,丈夫是个木头脑袋,要不是她大作快,家里后头可就愁粮食了。

  现在纺织三厂到处都传开了,说是马上要取缔所有的票证,一律采用现钱结算,以后这些粮票啊肉票啊,全部都变成废纸一张。

  她去上班的时候还听着有人议论说不可能,蒋晓霞撇了撇嘴,怎么不可能?

  前几年新时代的春风刚吹起来的时候,市场上什么都缺,蒋晓霞那时候在厂里,一个车间要好的女工们都彼此说好要互相提醒,但凡供销社上了什么需要的东西,她们就赶紧得买回来大伙儿一起分,不然压根买不着。

  到后来甚至连通知的时间都没有了,传言布料、猪肉、粮食全部要放开,跟这次一样,说的是要取消票证,蒋晓霞只能把全部积蓄都砸了进去,硬是给自己囤了一大堆东西,那些反应慢的,连肉都买不到了,多少人家一个春节都过得凄凄惨惨,挨家挨户地借粮借肉才挺过去?

  那会甚至还有人找她买这些东西,就为了过年桌上能有点荤腥,没票证可不就贵一点,蒋晓霞那一阵子一下私房就多了不少。

  尽管后来马上改善了供应,物资很快就多起来,可蒋晓霞一直庆幸当时自己豁得出去,她是真的在中间赚到了,所以这次听到类似的消息,蒋晓霞马上就留了心眼。

  “咱们现在做了充足的准备,就是浪打来了咱们也不怕!”

  等徐妍和徐思成放学回来,也被蒋晓霞抓了壮丁,一家大大小小齐心合力,把腌菜腌肉的大缸和罐子全部放到阴凉避光的地方。

  徐思成开心得不得了,什么物价上涨,他可不明白,他就知道他妈这回特别大方,家里到处都是肉!

  太好了,他有源源不断的肉吃了!

  “妈,你真好!”

  ……

  家家户户都能听见小孩子们对着大人撒娇卖乖的声音。

  胡同里的孩子们哪见过这阵仗呀,爸妈一袋子一袋子面粉地往家运,甚至还有胆大的人家,直接蹬着带板车的二八大杠,跑去其他街道的供销社和杂货铺抢货。

  吃的菜肉,粮食,油盐酱醋这类调料,用的像什么肥皂、卫生纸、蜡烛火柴,还有做衣服用的棉布。

  家家户户都点起了煤炉子,胡同里难得到处都飘着肉香味儿,小孩们跟过年似的兴奋得到处跑来跑去。

  “我家今天吃平菇肉片汤!”

  “妈,我要吃鹌鹑蛋红烧肉!”

  除了吃饭,不少人家还给家里张罗着做起了新衣,布也要涨,现在多买些布回来裁衣服,能顶上一年不用换新的,要是长身体中的孩子,大不了多放一放量,明年甚至还能穿呢。

  林香一口气给儿子女儿做了好几套新的衬衫,布是白的,陈景行穿上去还好,白色简洁大方,还带了点书卷气,但给念嘉当衣服,就显得过分素淡了,这个年纪的小姑娘谁不是红红绿绿的呀?

  林香干脆又买了小袋子的染料,用铁盆在炉子上把染料给煮沸,再把做好的衬衫在里头煮,再拿出来晾,这个步骤反复做几次之后,就染上了漂亮的玫瑰红,陈念嘉成了胡同里头第一个拥有玫瑰红衬衫的小朋友!

  宋言川羡慕得不行,他也想穿这么鲜艳的颜色,以前爸妈还在的时候就爱给他做军绿色的衣服,还是类似开裆裤的设计,皮实耐脏。

  他姐也继承了家里的“优良传统”,给他做的衣服裤子永远胖胖的,跟个球似的,颜色还都是灰扑扑的,他但凡出现在胡同里头,还没看见他人,邻居家的爷爷奶奶全都给他认出来了:“一看这衣裳我就知道是言川回来啦!”

  宋明瑜拿他没辙,只好求助林香,林香笑得前仰后合,最后还是满足了小不点的心愿,给他裁了一套和陈家兄妹俩一模一样的衬衫,趁这机会和陈景行的衬衫一起染了天蓝色,成了“兄弟装”,宋言川逢人就炫耀:“我和景行哥穿一样的新衣服!”

  宋家当然也囤了东西。

  胡同的“囤货大军”轰隆隆开动的时候,宋明瑜还努力回忆着前世有没有听说过这时候物价上涨的新闻,但无论怎么回忆,得出的答案都是没有。

  宋明瑜对自己的记忆力还是有信心的,上辈子她做美食UP要找的资料可不少,尤其是当时全网火过一段时间复刻经典老菜,她为了能追上潮流,还特地去二手书市场里淘了好久,才淘来几本绝版的上世纪的菜谱。

  那老板年纪一大把,遇上个客人就要闲聊好久,恨不得把自己大半辈子的经历全给竹筒倒豆子说个遍,她还记得老板特地提过,快九十年代的时候就有一场轰动全国的涨价时间,但一定不是这个时候。

  但大家都在囤东西,她也就将信将疑地跟着林香囤了一些,除了姐弟俩做衣服的布,她囤得最多的是煤饼,家里要用,店里头也要用,煤饼根本不嫌多。

  大人们对这样的日子接受良好,可是小孩们却受不了了。

  最先崩溃的是蒋晓霞的小儿子徐思成,腌制品做得快放得久,蒋晓霞秉持吃一点再做一点的原则,家里的缸和罐子反正是不能空着的,第一天徐家饭桌上出现炒盐肉沫的时候,徐思成还快乐得很,他有肉吃了!

  可是第二天,第三天……一周过去,家里头不是稀饭泡菜,就是小块盐肉切下来加水煮汤,大多数时候肉还是金贵的,只有晚上徐伟康这个劳动主力在的时候能吃上一顿盐肉,白天那是见不着一点荤腥,除了泡菜,就是泡菜。

  徐思成受不了了,小家伙说什么都不肯吃:“我要吃肉,正常的肉,我要吃红烧肉,我要吃麻婆豆腐,吃番茄炒蛋!”

  宋姐姐的小饭馆香得他晚上睡不着。

  徐思成眼泪汪汪,要大批量地做这些咸口的腌制品,那盐就细不了,无论怎么洗都有一点粗砺的口感留在里头,拿水过一遍也没用,徐思成感觉自己简直变成了个无情的喝水机器,嘴巴渴得要命。

  他坚决要反抗亲妈的“泡菜坛子暴政”,他要吃正常的肉,正常的菜!

  蒋晓霞其实自己也受不了了,但是这会儿不勒紧裤腰带过日子,那价钱要是翻上去了怎么办,但是儿子又可怜巴巴的,最后她只能大手一挥——做了一道泡菜炒盐肉,徐思成吃了一口就咸得哇哇大哭,猪见着他妈这道菜都得连夜逃跑!

  “我要吃肉,我不管,我要吃新鲜的肉,再不吃肉我就要饿死啦!”

  林香坐在床上正披着外套记账本,就听见徐思成委屈的大哭声,宋明瑜“哎”了一声:“蒋阿姨不是囤了很多肉吗?”

  蒋晓霞可一点不低调,她甚至兴致勃勃地和每个路过她家小院的邻居展示她那满院子的泡菜坛子和肉缸子,宋明瑜逃过一劫,但夏娟却被热情的蒋晓霞“分享”过,当时就觉得咂舌,回来分享给宋明瑜:“我记得他们院子里那下脚的地方都快没有了。”

  每次回家,徐妍和徐思成就跟跳房子似的,在各个坛坛罐罐之间蹦来蹦去。

  林香先抬眼看了看小厢房有没有动静,确定陈景行带着弟弟妹妹在专心写作业之后,这才把笔放下,做了个“嘘”的动作,拢着外套,静悄悄地走到厨房去。

  过不多久林香回来,忍笑忍得很辛苦:“思成说他不想吃盐肉,他又不是牛,天天舔盐块儿,他说他去上学,老师还以为他衣服里头藏了汽水儿,拧他上讲台才知道他是灌了太多水,肚子天天跟水桶一样叫,走起路来哗啦哗啦响。”

  宋明瑜好奇蒋晓霞的反应:“然后呢?”

  “你蒋阿姨气得不轻,说是接下来一周都吃泡菜,思成哭得惊天动地的——”林香学着徐思成的语气,“思成说,要跟班主任告状,哈哈哈哈,他要告他妈妈不给他吃肉。”

  别说宋明瑜了,就是一向最端着架子的陈继开也差点破功,他在书桌前轻咳了咳,示意妻子注意一下形象,“晓霞过来了,小声点。”

  蒋晓霞拖着鞋子进了厨房,林香也收了话题,正好家里最近的收支都记清楚了,她转而亲亲热热地和宋明瑜说起了话:“还好在你店里买了豆腐。”

  夏娟推的豆腐一说要零售,就不少人要来买,林香原本只是想着买点回家,给桌上添个菜,但她很快发现,陈景行和陈念嘉都很爱吃豆腐,她上了心,跟明瑜学了几道家常菜。

  什么凉拌豆腐,青菜烧豆腐,还有茄子豆腐,宋明瑜教她烧豆腐的时候往里头丢一点油渣,烧出来里头就带了肉香,有了油脂的滋润,豆腐口感更好,林香照着试了试,发现儿子对这几道菜赞不绝口。

  “都是夏阿姨手艺好,现在店里愿意买她豆腐的人也特别多。”宋明瑜和林香分享趣事,“现在不是东西都不好买吗,我也是拿麻婆豆腐改了不少菜出来,就是米用得有点快,其他都还行。”

  涨价风波对小饭馆造成了不小的冲击,蔬菜还好,肉却不好买了,就连买鸡现在都得凭票,宫保鸡丁之类的菜现在早早就会卖完,麻婆豆腐更是因为里头有猪肉末,受到了很大影响。

  宋明瑜尝试着改良了鱼香豆腐和回锅豆腐之类的菜出来做盖浇饭,虽然味道也好,但客人们显然还是对麻婆豆腐盖浇饭热情更高,甚至有人给她出主意:“大不了就少点肉末,沾点荤腥味就够了。”

  宋明瑜没同意,麻婆豆腐里头肉末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而是这道菜的核心之一,要是在这上头偷工减料,这道菜的质量一定会变差。

  她想做口碑生意,这种“捷径”看起来美好,她是绝对不会选的,至于原材料不足,那就不足呗,大不了就早点卖完早点关门,小饭馆之前老是忙到晚上七八点,现在卖得快的时候下午两三点就食材耗尽了,她正好下班,趁这个机会休息。

  说是休息,也就是跑到林香家一起吃饭闲聊。

  她天天过来,简直成了宋言川第二,往往要到晚上吃完饭,宋言川做完作业又在林香家玩一会儿才会回去。

  这天晚上也一样,吃过晚饭,几个小的在里屋做作业,宋明瑜在林香家堂屋坐着,一边捧着搪瓷杯子喝水,一边和林香闲聊八卦。

  林香忽然想起了什么:“说起米,你们知不知道厕所出来那一家,就二车间那个王慧,她老公不知道怎么想的,说物价上涨怕买不着酒喝,背着老婆拿粮票去换了白酒回家!”

  宋明瑜惊了:“这不得打起来?”

  “我还没说完呢。”林香又接着说道,“他说那酒是要囤着过年喝,可是酒瓶子就在旁边,当天没忍住就喝了半斤下去,他儿子回家,当爹的喝醉了,说什么也不让儿子睡觉,硬是拉着儿子说个没完,儿子就说他明天要上学,你猜怎么着,王慧老公直接跟儿子说,‘你明天别去上学了,爸给你请假!’”

  “理由呢?这请假总得有理由吧?”

  “理由是他儿子在家把囤的菜给偷吃了,他把儿子打了一顿,第二天起不来了。”

  宋明瑜惊奇:“那第二天呢,他儿子真没去学校?”

  “小孩有得玩,怎么会愿意去上课?还是老师找到王慧那去,王慧才知道儿子没上学,请了个假回家,结果王慧老公压根不记得昨晚上跟儿子说过这句话,给儿子揍了一顿。”

  宋明瑜噗一声笑出来:“他爸爸还真是说到做到……”

  “这当爹的也是心虚,没事儿揍小孩干嘛,怕他老婆跟他吵架?”陈继开点评,“这小孩也是飞来横祸,莫名其妙挨一顿打。”

  “那可不是莫名其妙!”林香显然已经憋了很久的大招了,她也哈哈大笑起来,“王慧回家一翻菜发现,家里的菜真给那孩子给拿了不少出去,但是不是自己吃了——他跟同学换了糕点,同学家里买不到菜,用两斤蜂蜜蛋糕跟他换的!”

  最后的结局,当然是可怜的小朋友喜提了又一次屁股开花,这一次是男女混合双打,据说那天半个胡同都听见了王慧在家教训老公儿子的声音。

  王慧儿子心里委屈,他想吃糕点,菜市场天天得有菜买,用菜换糕点明明是赚的事儿,怎么就挨了打呢,哎,他根本搞不懂大人在想什么。

  像王慧儿子和徐思成这样的小孩还真不少,一时间,胡同里头充满了鸡飞狗跳的小孩奔逃声,还有爹妈跟在后面气急败坏要做“竹笋炒肉”的声音。

  倒霉孩子们千言万语,最后汇聚成一句蔫哒哒的叹息:这种日子能不能快一点过去呀!

  孩子们的想法成了真,没几天,南城日报的头版头条刊载了一条《物价稳定有保障,供应充足莫紧张》的新闻。

  报刊亭这一天人满为患,全观音街的居民们争先恐后地掏出毛票要买报纸。

  蒋晓霞也挤了进去,她识字不多,幸好陈继开路过,她赶紧抓壮丁抓到陈组长身上:“陈组长啊,这新闻讲的啥?”

  陈继开快速地扫了一眼,“简单地说,里头就强调了三件事:物价不会涨,供销能供上,没必要囤东西。”

  这次物价上涨的风波,根本就是一场乌龙,陈继开摇摇头:“姜太公稳坐钓鱼台,唉,我也是没稳住啊!”

  蒋晓霞可就没那么轻松了,她刚听见“物价不会涨”几个字,就愣在了原地,陈继开都走远了,她还捏着报纸一角,整个人好像遭遇了晴天霹雳:“不是……那我十几缸的泡菜怎么办啊!”

  她浑浑噩噩地回到家,徐妍刚带着弟弟吃完早饭,徐思成见他妈回来了,激动得从凳子上跳了下来:“妈,你说好今天给我买肉做红烧肉的,肉呢?”

  徐妍把碗筷放好,也站了起来,她已经是五年级的小学生了,刚刚外头那么喧闹,她也听了个七七八八:“妈,报纸上说了什么吗?”

  蒋晓霞嘴巴哆嗦,忽然眼白一翻,差点当场晕过去,幸好徐妍眼疾手快,赶紧过去给她扶住了,蒋晓霞这才缓过来劲儿,一个劲儿地锤大腿:“这么多盐肉和泡菜,家里怎么吃得完!”

  徐思成傻眼了,上去摇晃他妈:“我的新鲜肉没了吗?我不要再吃盐肉了,妈,妈你答应我的红烧肉!”

  “没了,都没了!”这死孩子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蒋晓霞气不打一处来,给儿子屁股上来了一下,“还吃鲜肉呢,家里只有盐肉,爱吃不吃!”

  徐思成嘴巴一张,就开始干嚎,蒋晓霞却拍拍屁股,推开徐妍的手站了起来:“你哭,哭也没用,到今年过年吃不完,咱们明年接着吃!”

  徐伟康在厂里就听到了消息,上班的时候整个人都有些心不在焉,等回到家里,还不等他说话,蒋晓霞先发制人:“我还不是为了这个家,你当我是为了谁才那么紧张没肉没菜的!”

  她对着儿子能嘴硬,对着丈夫却只能实话实说,两口子大半夜也商量不出个章程,倒不是说那泡菜和盐肉吃不成,腌制好的东西管个半年是一点问题没有,可是它难吃啊!

  别说徐思成了,徐伟康都有点顶不住了,他现在看到盐肉心里就发虚,睡觉都感觉嘴巴里一股泡菜的酸咸味儿。

  蒋晓霞咬牙:“我明天去找人帮忙。”

  “谁能帮你呀,家家户户都焦头烂额呢,自家门前的雪都扫不过来,还帮你,怎么帮?”

  蒋晓霞眼一闭:“你别管,总之我会找人帮忙的,你就等着吧!”

  第二天,蒋晓霞端着个小碗找上了小饭馆里头准备开店的宋明瑜:“明瑜啊,你要不要泡菜?”

  “泡菜?”宋明瑜看了一眼蒋晓霞手里的碗,哪怕她这会儿没凑上去,也已经闻到了它散发出来的独特香味儿。

  “对,来,这东西用眼睛看看不出好坏的,我拿筷子你尝尝!”

  蒋晓霞从旁边筷筒里拿了双筷子出来,热情地塞到宋明瑜手里。

  宋明瑜尝了一口,老实说,蒋晓霞做泡菜的手艺的确很好。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73页  当前第1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8/27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八零胡同小饭馆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