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清穿康熙四公主_分节阅读_第44节
小说作者:陌时雨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783 KB   上传时间:2025-06-07 11:44:51

  但这一次,在康熙看来不仅仅是祖孙之间有些龃龉的问题,而是涉及到了五阿哥,甚至涉及到了他对科尔沁部的态度。

  他知道皇太后在生气什么,但他不认为公主们做错了,更不会顺着皇太后让五阿哥插手。

  因为若是这一次他让步了,蒙古诸部就会认为他的态度松动了,届时他们想争的就不只是赈灾的虚名,还会觊觎更多实权。

  康熙对蒙古的态度始终不变,决不允许他们干涉大清内政,更不会让他们跟皇位传承扯上半点干系。

  所以不管这次的事情到底是有人利用皇太后存心试探,还是当真是皇太后拎不清想替五阿哥争一争,他都绝不会同意。

  得了康熙的旨意后,大公主还有些犹豫,丹卿却是万分乐意,甚至百忙之中还抽空画了一幅画叫人送给了康熙。

  当初丹卿刚开始试图画图的时候,曾经遭到了康熙的严重嫌弃,觉得她作画的理念过于呆板,只求其形不求其意。

  如今过了半年再看丹卿的画,康熙嫌弃如旧。

  丹卿是就地取材,画的正是太皇太后在菩萨顶祈福的场景。

  立

  意是极好的,但这画风,却是让康熙忍不住想翻白眼。

  且不论为什么画中的庙宇都只是一个方形加个盖子的奇怪形状,就说场景里的人物,怎么各个都是圆脑袋方身子外加四个支棱着的手脚呢?

  这哪里分得出来谁是谁!

  纳兰性德今日当值,看过丹卿的画后,低低笑道:“四公主的画还是十分传神的。”

  康熙转头看他:“容若,你跟曹寅学坏了。”

  这种睁着眼睛说瞎话的本事是曹寅最擅长的,纳兰性德素来实诚,很少刻意恭维。

  纳兰性德却道:“皇上,四公主才五岁,您不能用大人的眼光去看她的画。”

  边说着,他边伸手指点:“您看,其实公主把每个人的特征都画出来了。这是太皇太后,一耳三钳带着东珠耳环,这是皇上您,衣服上画着龙,这是四公主自己,她要比其他人矮许多,头上带着花儿,这是五阿哥,辫子明显要比成人细很多,被奶娘抱着。”

  被他这么一说,康熙觉得好像是这么一回事。

  他伸手指向画中的“他”身边一个看起来有些像猴子的奇怪东西,问道:“那这个呢?”

  纳兰性德忍笑:“这个是子清。”

  康熙:……噗。

  多大仇多大怨啊,怎么别人都是差不多的人形,偏就曹寅被画成了猴子!

  “奴才斗胆猜测,四公主这是在委婉告状,”

  纳兰性德猜测道,“奴才听说子清拿了账册来给四公主复核,公主许是,看不太懂。”

  康熙笑骂:“她才多大,能看懂才怪!曹寅这个混账玩意是故意在欺负四公主呢,等会儿你叫他亲自去给公主讲解,公主若是听不懂,就不许他回来!”

  曹寅觉得自己很无辜。

  他既然负责统筹调运赈灾粮食,那便理应向两位公主汇报情况,还有什么比账本更清晰明了的呢?

  至于公主看不看得懂,又有什么关系,他只不过是要证明自己没有渎职给一个态度罢了。

  不过康熙让他亲自去教公主,他也不敢不去,只能苦着脸到了两位公主的住处门前,心想着大不了就在这儿罚站,最多站到天黑,就肯定会赶他走了。

  可谁知丹卿竟然叫人来请他进去。

  虽说两位公主还小吧,但曹寅一个侍卫进公主的寝殿还是有些打怵的,进去之后也不敢走太近,就远远的站在帘子外面请安。

  丹卿正在跟大公主研究账本。

  这账本是流水账一样的明细,大抵就是某年某月某日在某地购买多少粮食,花费多少银子之类的,所有花销进项全都混在一处,看着眼花缭乱,不知所云。

  于是丹卿便叫重新拿了空白的纸来,用带着来的尺子自制了几张表格。

  她拿着账目一条条看,大公主帮着往表格里填,按照粮食的采购地逐条分开,按日期排序。

  表格里填上购买的数量、单价、总价、运费以及运输路线,后面还留了几个格子,准备填写到达本地的时间、清点的数目以及存放地点,何时取用之类的。

  虽然重新整理一遍用了不少时间,但这些表格填好后,就连大公主也能看出一些门道来。

  “果然江宁的米粮比京中更便宜些,”

  大公主仔细对比着两地的粮价,“不过为何后面的单价越来越高了?”

  坐在外面听着的曹寅正要作答,就听到丹卿说道:“因为咱们采买的多,影响了当地的市价,略微有些涨幅是正常的。”

  曹寅顿时愣住,早就想好了要如何才能让公主们明白他没贪墨的话全都咽了下去,突然感觉自己太过自负,完全低估了皇家公主们的能力。

  他还等着她们看不懂账本的笑话,但如今却觉得,自己这般小人心思,才是真正的笑话!

  公主们哪里是不懂啊,她们简直是太懂了!

  四公主才五岁,他五岁的时候在干什么?

  好像还觉得皇上也没什么大不了,整天想方设法的胡闹,故意招惹皇上生气呢!

  可四公主却不但已经知道体恤百姓,拿出银子赈灾,还能清晰的整理账目,甚至知道大量采购会导致价格上涨,这简直是——

  多智近妖。

  这四个字在曹寅的脑海里盘旋着,叫他额上浮现出冷汗来,心道自己可真是有眼无珠,一直觉得四公主可爱,总想着去逗她玩,却不知自己是惹上了个什么怪物。

  “曹侍卫,你很热吗?”

  研究明白了的丹卿拿着表格出来找曹寅,却见他一头汗水,便问道。

  她们屋子里一直生着炭火,怕是曹寅穿的太多,可别给热晕过去。

  康熙的侍卫要是晕在她们屋里,指不定传出什么离谱的话来。

  大公主也觉得不对劲,赶紧叫婢女开开窗,又叫拿凉一点的茶来给曹寅喝。

  曹寅可不敢多留,立刻起身说道:“奴才没事,一会儿出去散散就好了。不知公主们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都可以问奴才。”

  曹家是诚心要办好这次的差事,所以做得严谨,以丹卿的眼光,并不觉得有什么问题,只是将那表格递给曹寅道:“你回去叫人将这表格誊抄一遍,以后每日填好当天的进展后叫人送来给我们看就行。”

  曹寅双手接过那几张纸,然后恭敬的告退。

  刚出了院子,还没来得及好好散散汗,他就又被康熙传召过去了。

  康熙原本让曹寅来教公主们看账本,也是抱着看曹寅笑话的心态,本等着他求饶,没想到他竟然这么快就出来了。

  康熙翻看着曹寅带过来的表格,觉得有点意思。

  这表格乍一看好像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只不过是将账本上的事项重新誊抄了一遍,但再横竖一对比,又发现这样记账确实比原先的账本更清晰明了。

  若说有什么不便的地方,那便是用了好大一张纸。

  毕竟要用毛笔写字,不可能写的像现代硬笔那般小,所以丹卿在画格子的时候就留足的地方,故而这张表格的“占地面积”着实不小,摊开来几乎铺满半个书案。

  这就意味着这表格平时只能折起来或者卷起来存放,不如账册那般既便携又查看方便。

  虽说这表格目前看起来还不算那么实用吧,但它出自两个小公主之手,就已经足够惊艳了。

  “梁九功,去赏两个公主。”

  康熙龙颜大悦,然后又指着那表格道,“叫人去裱起来挂在墙上,每日填写好叫公主们来看!”

  宣纸薄脆不易保存,但若是像画作一般装裱起来,就不会轻易损坏了。

  这可是他闺女们第一次做事交的“作业”,非常值得留存下来。

  于是康熙的临时书房背景墙就从之前的朝拜图变成了记载赈灾事宜的硕大表格,往来的众臣都会好奇的问上一句,在得知是公主们做的,不免都要赞上两句。

  等到几日之后赈灾粮陆续运到之时,两位公主仁善聪慧的名声,已经传遍了整个五台山。

  对此,大公主觉得有些羞愧。

  外面都将她跟丹卿的功劳并肩而论,甚至因为她更年长些,便以为是这件事是她主导的,可只有她和丹卿知道,其实从头到尾,都是丹卿的主意,她只是跟着做罢了。

  大公主不想贪功,便悄摸摸的去问太皇太后该如何说明这一切,太皇太后听罢后笑了。

  “傻姑娘,你妹妹若是要争这个功,当初干脆自己去做,不要带着你就是了啊,”

  太皇太后含笑道,“她既然事事都带上你,就是想让你一起领这个功劳,而你愿意拿银子出来赈灾,也一直帮着处理事务,这份功劳本就是你的,又为何这般忐忑?”

  大公主还是纠结:“我是帮了忙,但主要还是四妹妹的功劳,如今外面传的离谱,竟成了我的主意,我若冒领,还有何脸面面对四妹妹?”

  太皇太后干脆直接叫人将丹卿请来,让她们姐妹两个当面“对峙”。

  丹卿听了大公主的纠结后,也是笑了。

  “大姐姐你也太多心了,外面愿意怎么传就怎么传呗,左右咱们本就只想救济百姓,并不是冲着什么好名声去的,”

  丹卿要比大公主洒脱许多,“再说了,我才多大,如今这好名声给你不是更有用吗?”

  大公主今年已经十三岁了,到了可以开始相看的年纪。

  虽说都知道她要嫁去科尔沁,但嫁给谁目前还没定下来。

  若是大公主能有个仁善聪慧的好名声,那科尔沁部自然也会更加重视她。

  估计康熙也是这么想的,不然也不会纵着底下的人这么传话。

  道理是这个道理,但大公主

  还是会觉得有些亏欠的丹卿,之后对丹卿更是愈发的体贴了。

  丹卿如今也觉得大公主秉性不坏,是个好姑娘,愿意与她多亲近,姐妹两个每日黏在一起同进同出,就连常宁见了都觉得酸。

  “皇上,您能不能管管您闺女?”

  常宁气鼓鼓的坐在康熙的书房里,“我从京城过来,就想跟大公主多说说话,可四公主一直都杵在那儿!”

  康熙挑眉:“是丹卿不愿意回避?”

  常宁更气:“是大公主不让四公主走,还拉着她挑我带来的礼物!那些可都是我亲自精挑细选出来的!”

  康熙:……

  敢情是你管不了你闺女,就来为难朕?

  朕的闺女白得好东西,朕为啥要管!

  康熙懒得搭理常宁,只叫他要是闲得慌就去山下帮着赈灾。

  正巧丹卿和大公主携手而来,试探着问康熙,她们能不能去看看赈灾的情况。

  太皇太后要在五台山上住足四十九天,如今还有月余,康熙琢磨了一下,觉得拘着闺女们在这禅院里也没意思,干脆就叫常宁陪着她们一起下山。

  正好行宫附近就有粥棚,公主们可以回到行宫里去住,倒也方便。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29页  当前第4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4/22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清穿康熙四公主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