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后,真有一家人来提亲了。这家的儿子快死了,他们想娶王氏去冲喜。
但丁氏却狮子大开口,要十两的聘礼。许多清清白白的大姑娘,都不会要这么高的聘礼。那丁氏就是故意为难陈家,让陈家知难而退,她再把王氏卖去远地方……
第187章 补偿和安排
王氏听说了这个消息。想着,快死的人肯定不能行房,那么,他家更有可能接纳自己腹中的孩子。自己不仅能平安生下孩子,还能给他(她)一个合法的身份……
于是,王氏偷偷追上那家人,把十两银子的银票给了他们,说自己愿意嫁去陈家,又说自己会绣活,可以挣钱为他看病,但必须要认她腹中的孩子……
那十两银子是陈世英偷偷攒下来的私房,让王氏保管。她回娘家的时候,便带走了。
丁氏一听陈家真的能拿出来十两银子,高兴不已。她卖王娟娘,充其量只能卖四到五贯钱。为了那多出来的五到六两银子,她也顾不得赵氏族兄的必须把王氏卖去远地方的嘱咐,而卖给了邻镇的陈名……
王氏继继续续诉说完,当然很多地方她没好意思说出口,但陈阿福脑补出来了。
陈阿福流了泪,陈世英也掩面而泣。
最后,王氏用帕子擦干眼泪,待情绪平静下来说道,“上天有眼,我当家的病逐渐好了起来,我们还有了一个儿子阿禄。我当家的对阿福非常好,视如己出。哪怕阿福从小有病,他也从来没嫌弃过。为了给阿福看病,为了阿福将来有人养老,我们一家省吃俭用,他毫无怨言……有时候我也会想想过去,两相一比较,更觉得进了这个家是上天对我和阿福的看顾。我们虽然不富余,但一家人和乐。不仅熬过了最艰难的日子,现在又过上了不愁吃穿的生活。”她的目光转向陈世英,继续说道,“英弟,我今天之所以把事情全盘托出,就是想告诉你,只有这个家给了我和阿福别的家给予不了的温暖,还有尊重……”
陈世英早已泪流满面,他掏出帕子把泪水擦干,说道,“姐,听了你这些话,我无地自容。没想到,我娘,还有唐家,包括你的继母,竟然能如此伤害你。是我不好,那时年少无知,没有能力护住你,让你带着身孕离开我家。我更对不起福儿,本应该抱在怀里疼爱的嫡长女,却在别人的家里作为别人的闺女长大……我爹去逝前,曾拉着我的手交待了两点。让我一定要远离赵家族亲,回湖安老家定居。又让我善待姐姐,说姐若能一直在我身边,是我的福份。可是,我爹的两个遗愿,我都没能做到。”说着,眼泪又流了出来,继续说道,“现在想来,他老人家或许有所察觉吧,怕我失去你。却没想到,还真的失去了……我对不起我爹,对不起姐和福儿……我,还要谢谢姐夫如此善待你们,我及不上他良多。”说完,拿着罗帕掩面而泣。
见他这样,陈阿福和王氏也相拥而泣。
听了那些话,陈阿福也没有原来那么怪陈世英了。那时他只是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在前世还是高一学生。虽然他失察,没有保护好王氏。虽然他不该过早跟王氏有了那层关系,制造出阿福,又没能力保护阿福,让她过早离世……
要怪,只能怪他爹去逝得太早,更要怪他有一个阴毒的亲娘,王氏有一个狠毒的后娘,唐家的利欲熏心,赵里正的助纣为虐。
也只是不怪他而已。
他,不是王氏的良配,还好王氏离开了他家。她,也不是真的阿福,她不愿意跟他有过多的交集。
陈阿福擦了擦眼泪,开口劝道,“陈大人,事情已经过去这么多年了。万幸我娘嫁给了我爹,我娘和我都平安地活下来了。现在,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家里也平静喜乐。你如今也是官运亨通,娇妻美妾,儿女绕膝。大家的日子都好过,就不要互相打扰吧。”
陈世英听到“娇妻美妾”时老脸一红,他擦干眼泪,刚想说话,便听到扣门声,穆氏喊道,“大姑娘,面条煮好了。”
陈阿福起身去开了门,把面条接过来,面条已经半凉,还糊在一起。或许穆氏不好进来,一直在厨房等着陈阿福去端。实在等不了了,才端了过来。
陈阿福把面条放去陈世英面前的桌上,说道,“陈大人,请。”
听到这个称呼,又想到陈阿福刚才叫另一个男人“爹”,陈世英又伤感起来,温柔地看着陈阿福喊了一句,“福儿。”
你的福儿已经仙去了。
想到那个死去的傻阿福,陈阿福的眼眶又红了,低头转身坐去了王氏身旁。
陈世英还是辰时前吃的早饭,肚子早已饿了,闻着面条和鸡蛋的香味,更饿了,便端起碗吃起来。
陈阿福不得不承认,这个男人真是优雅,哪怕吃面都是那么好看。
见陈世英吃完了面,王氏便站了起来,说道,“话说完了,面也吃了,你,可以走了。”
陈世英没动,说道,“姐,我们的事只是说完了,但还没解决问题。还没说我该如何补偿你,该如何安排福儿。”
“我不需要你补偿!”
“我不需要你安排!”
陈阿福和王氏异口同声。
陈世英摇头讪笑两声,说道,“姐,福儿,你们听我说。我是一个男人,是一个父亲,必须要补偿,必须要安排。姐照顾了我十年,无论生活上,还是为人处事上,对我的影响都非常大,我受益颇多。姐姐的好,我会永远铭记于心,也感激姐夫对姐的照顾。我希望姐以后的日子更好过,不需要福儿抛头露面挣银子,也能过得很好。福儿是我陈世英的长女,本应金尊玉贵地生活,我不愿意看到她为了挣钱到处讨生活。”
王氏听了这话又难过起来,流泪道,“你是怪我让阿福抛头露面讨生活吗?你是怪我没让阿福过上金尊玉贵的好日子吗?我只是一个乡下婆子,我们家又是乡下最赤贫的家,我没有那个能耐……”
陈世英看王氏哭得伤心,赶紧解释道,“姐,你误会了,我没有那个意思,我只是想让你接受我的好意……”
陈阿福说道,“陈大人,看来你是不知道我们一家之前过的是怎样的日子。若是知道了,也不会这么说……”
第188章 我是你爹
陈阿福说道,“陈大人,看来你是不知道我们一家之前过的是怎样的日子。若是知道了,也不会这么说。我们一家四口,我爹有肺病,不能干重活,还要吃好的。阿禄摔断了腿,大宝又小,我还是个傻子。我们一家五口,只靠娘的绣活和四亩田的租子过活,在整个响锣村都是最赤贫的农户之一。
上天垂怜,我的头脑渐渐清明起来。看到我娘从来没有放弃过为我治病,看到我爹宁可委屈弟弟也不委屈我,看到年幼又腿瘸的弟弟为家里干活分忧,看到小小的大宝小心翼翼地服侍我,看到家里有一点点好吃食只给我爹和我……看到这样一个赤贫又相亲相爱的一家人,我有什么理由藏在家里让他们如此待我?
我愿意用我的双手和智慧让家人过好日子,让娘不要太操劳,让爹不要太操心,把弟弟的瘸腿早点治好,让大宝过正常孩子该过的生活……我教楚大姑娘针线,卖绣品和设计给绣坊,也跟别人合伙开酒楼,这些靠的是我的智慧和勤劳,不偷不抢不贪,没什么可丢人的。我不是什么嫡长女,不可能躲在后宅里金尊玉贵地生活。”
陈世英眼圈又红了,叹道,“福儿,这个家给了你如此多的关怀和温暖,你如此作为,是对的。”又对王氏说,“姐快别难过了,我没有怪你,更没有理由怪你。你们在如此艰难的条件下,还如此善待福儿,我谢谢你,谢谢姐夫,谢谢。”说完,还起身给王氏作了作揖。
王氏见了,赶紧侧了侧身。
陈世英又对陈阿福说道,“福儿,我是你爹。你,愿意跟我回家吗?若实在不愿意住在那个家,长住在这个家也可以,只偶尔去家里玩玩,陪陪爹。如何?”
陈阿福当然不可能回那个家,但非常好奇陈世英会给自己一个什么身份,会不会又想出脑抽的“双生女”法子。便问道,“回家?你让我以什么身份回家?我娘当时的身份并没有落实,总不能说我是你的私生女吧。”
陈世英叹了一口气,说道,“当时是我失察,不知道我娘并没有给姐姐去县衙上档,还一直以为姐就是我名正言顺的妻子……直到姐被赶走才知道实情,可已经为时晚矣。我娘做了太多太多错事,但她终归是我娘,当儿子的总不能把她推出去遭受别人的指责。我想着,只得由我代母亲受过。就说我婚前因为情不自禁,有了一个女儿,让江氏把你记在她的名下。若外面有对我不好的言论,甚至被御史弹劾,降职也罢,以后不好再升迁也罢,这都是我该承受的。”
虽然愚孝,还算有担当。
陈世英又说,“福儿,回府后,你就是我的嫡长女。”
陈阿福摇头拒绝道,“我不愿意。你娘先是买通别人想把我强嫁出去,没达到目的,又跑来我家,想把我骗出去关进别院再卖了我。还有唐姨娘和陈雨晖,他们跟着你娘一起来骗我。你家有那么多想我整死我的人,你说说,若我去了你家,还活得出来吗?”
这当然不是她不回那个家的理由,但她必须要这么说,要给那三个女人上上眼药。
陈世英红了脸,说道,“福儿放心,在府里,没有人能害得了你。府里绝大多数都是我和江氏的人,我娘也……也不能为所欲为。我知道我娘回乡做过的事后,也把她身边那几个老人都换了。她那个干坏事的二族兄,鱼肉乡里,纵子行凶,还霸占民女,总之恶行累累,他会受到严惩,不会再做坏事了。还有,唐姨娘已经被禁足,也斥责和惩罚了晖儿。”
这么说来,他的媳妇江氏是个厉害的,能把那个老太婆压住。不过,江氏再厉害也不是自己的亲娘,是敌是友也不知道。
陈阿福不喜欢到未知的环境中去找抽,哪怕住几天,也不愿意。她还是愿意呆在这里,这里才是她真正的家。她喜欢乡下,喜欢这里自由自在的生活。
陈阿福摇头道,“陈大人,我只有一个家,就是这里,我哪里也不去。”
陈世英失望地说道,“哪怕偶尔只去我家住两天,陪陪爹,也不行?况且,你成为我陈世英的嫡长女,以后也好找婆家。”
陈阿福依旧摇摇头。
陈世英又看向王氏,说道,“姐,福儿年纪小,不知道轻重。你劝劝她,认了我这个爹,她不亏。”
王氏听进去了“好找婆家”这几个字,阿福今年都十六岁了,还没找到合适的后生。可看到女儿坚定的脸色,还是选择听女儿的话。便说道,“我尊重阿福的意愿。”
这话说得陈世英一噎,他再强求,就是不尊重女儿的意愿了。叹道,“福儿不愿意认我这个爹,心里定是还怨着我。也罢,你不来看我,以后我来看你就是了。爹说的那个建议,永远有效。只要福儿想通了,就让江氏把你记在名下。”
他从怀里掏出几张纸,拿出两张放在桌上说道,“这是一千两银票,姐,算是弟弟送姐的嫁妆,希望姐姐以后不要太操劳。”看到摇头的王氏,又说,“姐不能拒绝。从此后,姐就是弟弟的亲姐姐,无论何事,只要姐姐有求于弟弟,弟弟都会为姐出头。”
“不,我不能要你的钱。”王氏还是摇头说道。
陈世英说,“那等我走以后,姐就把它烧了吧。”又把另两张纸放在桌上对陈阿福说,“这是五百亩良田的契书和一处庄子的契书,是爹给送福儿的。有了它,福儿不去赚钱也会有一份好生活。以后,爹再送福儿一笔嫁妆。”
陈阿福没拒绝,那五百亩良田和庄子就算是他给小阿福的利息吧。他本就是亲身父亲,该出抚养费。
陈世英深情地凝视着她们两个说道,“姐,福儿,我先回去了。以后,我还会来看你们,也会当面向姐夫致谢。”
说完,他掀开帘子走了出去,王氏没动,陈阿福送了出来。却看到楚老侯爷和楚令宣都站在西厢廊下。
第189章 当得起
楚老侯爷和楚令宣来禄园蹭饭,山子开的门,说家里来了客人,大姑娘和陈婶儿正在上房待客。
他们两个便想着去西厢等等。结果,还没等他们进屋,就看见陈世英从上房走出来。
陈世英看到他们,脸更红了。忙过去给老侯爷躬身施礼道,“下官参见楚老侯爷。”又跟楚令宣抱拳道,“楚大人,幸会。”
楚令宣也抱拳道,“陈大人,巧啊。”
楚老侯爷笑道,“陈大人是来看闺女?”
陈世英红着脸说道,“是。”
楚老侯爷又说,“一晃十几年过去,突然得了个这么好的闺女,陈大人有福啊。”
陈世英的脸红如胭脂,又拱手道,“下官汗颜,让老大人见笑了。”
楚老侯爷冷哼了一声,说道,“我才没那闲功夫笑话不相干的人。”看见陈阿福走了过来,立即眉开眼笑,说道,“我打算一回京城就去找江大人聊聊天气,再跟御史们谈谈风景。小丫头,需不需要老头子看在你的面上打消这个念头?”
真是个可爱的老头子,这么明目张胆地威胁人家。
陈阿福笑道,“谢谢老侯爷给我这个薄面。”瞥了一眼不淡定的陈世英,又道,“还是不要了。我领了老侯爷的情,今儿晚上给你做道你没吃过的吃食。”
楚老侯爷大手一挥,豪爽说道,“那好,回京我就不多事了。”
陈世英又抱拳给楚老侯爷躬了躬身,又对陈阿福笑了笑。说道,“老侯爷,楚大人,你们请便,下官要回去了。”
楚老侯爷点头,又说道,“约束好家人,此地离京城很近,一有风吹草动,便能传到圣上耳里。”
陈世英点头应是。
陈阿福把他送到大门外,楚令宣也送了出来。
楚令宣笑道,“听说陈大人好围棋,我也喜欢,若陈大人闲散下来,咱们好好杀两盘。”
陈世英笑道,“好,若有时间,我定去府上叨扰大人。”
又对陈阿福说,“福儿好生照顾你母亲,若有困难,随时让人给我带信。那个提议你再好好考虑考虑,不要义气用事,要选择对你有益的事做。”顿了顿,又说,“若你遇到了心仪的后生,要过爹爹这一关。爹爹走难闯北这么多年,比你们的眼睛都好使。”说完,便上了不远处的一辆马车。
陈阿福又走上前两步,隔着车窗说道,“陈大人,我觉得,你以后最好还是少来我们家,少跟我娘接触。这样,于你,于我娘,都好。”
马车里传来一声长长的叹息,说道,“好,爹记着这个忠告。福儿想让我少来这个家,也成,那爹想见你了,你就要随时出来见爹。成吗?”没听到陈阿福的声音,又道,“福儿不出声,爹就当你答应了。”
看见马车消失在蜿蜒的小路上,楚令宣来到陈阿福身边,问道,“都认爹了?”
陈阿福摇摇头说道,“我还没有,他单方面认的。”又道,“其实,他为人还不错,跟他娘完全是两种人。”
楚令宣有了些笑意,说道,“明面没认,其实,你心里已经认了,对吧?”
陈阿福默认。
那个男人不错,还算光明磊落。只是世事弄人,他和王氏没有最终走到一起。这个结果,对两个人都好,各自都找到了各自想要的。一个官运亨通,左拥右抱,一个家庭和睦,夫妻恩爱……
两人回到院子里,楚家祖孙去了西厢厅屋喝茶,陈阿福则回了上房,看到王氏还在抹眼泪。
陈阿福劝道,“娘,别难过了。现在,你们各自都过得好,这就够了。”
王氏擦擦眼泪说,“娘也不是难过。娘只是想到以前……以前那些事,有些感触。英弟从五岁起,就是我带着的。那时,婆婆……哦,陈老夫人,她要忙着绣花养家,英弟的一切都是我打理。吃饭,穿衣,甚至,他淘气了我还要给他讲道理……他七岁以前都是我带着歇息的。他小时候,被他娘训斥或是责罚了,都会偷偷抱着我哭……他长大了,还是非常依赖我,有事了只跟我商量,还教我认字写字。斗诗或是为他人写信赚了钱,也偷偷交给我……他娘为这些事非常不高兴,经常趁他去学堂不在家,骂我或是掐我……”
想到他们的两小无猜,陈阿福也颇多感慨。她搂着王氏的胳膊说,“所以啊,你们不在一起是好事。有个那样的恶婆子,娘即使嫁给他了,也不会幸福。看看我爹多好,心疼娘,也尊重娘。还有奶奶,她虽然好强,但对娘还是不错的……不过,那个人也很聪明,他把你们现在的关系定位成亲姐弟,你们过去的那种相处模式,也的确当得起“亲姐弟”这个说法。这样,他既可以在远处帮着咱们这个家,也不会太过引起我爹的反感。虽然,我们现在不需要他帮忙,但他有这个心思,也难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