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唐山海行_分节阅读_第91节
小说作者:圏吉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55 MB   上传时间:2025-11-26 10:31:25

  那老妪站在院内石阵之中道:“嘿,不知道哪里来的小毛贼,敢闯一闯老妪我的八阵图么?”

  江朔道:“原来这是八阵图,听爷爷说八阵图是诸葛孔明基于八门金锁阵所创的新阵,比八门金锁阵更胜一筹。”

  李珠儿听了忽然扬天大笑,不过李珠儿面无表情,笑声中殊无欢愉之色,他冷冷地道:“笑死人了,云姑你有何德能,敢与诸葛武侯相提并论?这些碎砖烂瓦就敢妄称八阵图么?”

  江朔一惊,心想:我们不是来求人帮忙的么?怎地珠儿姊姊说话这么刻薄?难道要求的不是她么?

  那叫“云姑”的老妪鼻子出气“哼”了一声道:“小妮子吹什么大气,你怎知我此阵的厉害?”

  李珠儿一笑道:“那有何难?溯之你来破阵。”

  云姑哈哈大笑道:“小妮子倒会差派人,小子你有胆进阵试试么?”

  江朔心道事到如今,只能先破阵再说了,将背上的独孤问放下来,让独孤湘搀扶住了,自己却叉手施礼道:“请前辈指教。”说着展开穿星步的身法飘身入阵。

  云姑见江朔行如鬼魅穿入阵来,心中一惊,当下也不敢大意,推动石头,与江朔周旋起来。

  这云姑武功也不弱,石阵中的石头有一人高,颇为沉重,云姑推动石头运行竟然毫无阻滞,她身法既快,推动石阵的手法更是巧妙,竟将江朔圈在阵中,左突右转皆不得出。

  云姑得意道:“小贼,现在知道婆婆的厉害了吧?”

  江朔看似被云姑挡在阵中不得脱身,其实是他在试探云姑的手段,一边变换方位,一边观察这庭院中的石阵,发现云姑的手法果然和八门金锁阵类似,也是按照“休、生、伤、杜、景、死、惊、开”八门循环往复,但看了多时,果然此阵变化比之高不危的八门金锁阵还多有不如,想来绝非诸葛武侯的八阵图。

  李珠儿在廊下喊道:“溯之,不要再游戏了,快些破阵。”

  江朔道:“好!”

  云姑怒道:“吹得好大气,我倒要看看你怎么破阵。”

  江朔脚下步法突变,此刻云姑石阵的生门正在东北角,江朔本该追着生门前进,那云姑变换阵法,便又将江朔挡在阵内了。江朔却突然抢前一步,中宫直进,站在了东南角杜门之上。

  云姑只有一人,她运行阵法每次只能推动一块石头,但奇门遁甲八门之中只有“开、休、生”为吉,其余诸门均无法脱出,因此她只需将江朔行进路径上三吉门用石头封住即可,江朔此前一直在配合云姑向生门抢去,云姑推动石阵将生门改为伤、景、惊、死诸门,便能轻松将江朔困在阵中。

  江朔此刻突然转向冲入杜门,杜门被石头遮挡,本不能通行,但杜门之“杜”是“杜塞不利”之意,江朔站了此位,云姑正推着生门之石过来,本应将此石停在东方位置,再便杜门为伤门,如江朔追着生门过来,便被阻住了,不想江朔抢先占了杜门,如果云姑再前进,便倒似她将生门亲自推到江朔面前一样。

  云姑见杜门被占,阵势阻滞,自然不能再前进,她见机亦快,立刻反向旋转,变“杜”为“景”,同时甩手射出两枚银针射向江朔,江朔随手一挥衣袖,将两枚银针弹飞,同时转身抢前,又站到了休门之上,休门乃休养生息之地,江朔占了此门,便好整以暇,等着云姑过来。

  云姑刚刚变换方向,却见江朔早已等在了身前,更兼江朔占了休门,她难以发动攻击,正是进退维谷。她犹豫之间,江朔却也推动起石头来,变“休”为“开”,反将云姑置于“伤”门之内,云姑见阵法变换,自己竟然陷入了凶门,这一下吃惊非小,连忙变换位置,要去抢占生门。

  江朔的内力可比云姑高强的多,他随手抓住一块石头,又随手一抛,竟将那石头直接抛到云姑面前,江朔认位颇准,手法更妙,飞石入阵,阵势陡然反转,变“生”为“死”。

  其实江朔只知八门的名称和方位,除了开门入,生门出之外,并不懂得利用八门进退攻击之法,他这一下虽然变生门为死门,却并不知道之后的变化,因此不再抢攻,但云姑怎知江朔不知道?她却知道死门的厉害,避之唯恐不及,忙侧身闪开。

  这一回合之后,场面立时反转,江朔虽不知如何利用奇门遁甲中各门伤人,但他记性极好,所学穿星步又和八门金锁同样都是基于八卦方位,因此对他对八门方位和演进方式记得极清楚。根据云姑穿行方向,或抛或掷,以石头阻挡她的去路,在云姑面前不断制造出“伤、景、死、惊”这样的凶门。

  这石阵虽是云姑所设,此刻却完全被江朔控制,因为江朔是飞石变阵,此刻阵势可不再按八门相邻顺序运行,而是随意抛掷石头,比之云姑的阵法变化可是丰富的多了。云姑左冲右突竟然都被江朔阻住去路,她便似风箱里的老鼠一般,来回跑了几圈都不得其门而出,越跑越是心惊,再看此少年布阵手法奇准,此刻连“伤、景”二门都没了,只剩下“死、惊”二门轮番出现了,但这少年又只布阵阻拦,却不出手攻来,便似在戏耍自己一般。

  云姑的石头阵并非什么师门传授,而是她自己潜心研究四十年而创制,只因“那个人”夜观星象就能创造出武功、阵法,她心中不服,自忖才智不输那人,也自学了奇门遁甲之术,编排了这个奇石阵,阵成之际云姑颇为得意,只道诸葛武侯的“八阵图”想来也不过如此,因此自己命名此阵为“八阵图”,不想今日非但困不住这少年,反而被他反制,这少年更不反击只是将她困住,便似有意戏耍一般。

  李珠儿在旁喊道:“云姑,你还知不知羞?溯之早已经反客为主,若非他宅心仁厚,哪里还有你的命在?”

  云姑闻言万念俱灰,脚步立停不再移动,仰头闭眼道:“罢了,罢了……”

  江朔手中一块石头却已经抛出,眼看着这石头奔着云姑的头顶飞去,若她不避,势必要将她脑袋打个万多桃花开,而云姑却似闭目等死一般一动不动。江朔一惊,忙飞身上前,在空中后发先至追上飞石,将其一掌推开,这才飘然落地,对云姑叉手道:“云姑前辈,承让了。”

  云姑睁眼道:“好,好,果然英雄出少年,今日是我输了。”

  李珠儿道:“咦……云姑,你这八阵图怎么不灵了?”

  云姑摇头叹息道:“八阵图云云,再也休提。”

  江朔不知道为什么李珠儿今日出言始终这么刻薄,她虽然一贯冷漠,说话带刺,却很少这样故意语出伤人。江朔埋怨地瞥了一眼李珠儿,李珠儿却恍若未见,仍道:“云姑,你曾说若有人能破你的阵法,便任凭那人驱策,还作不作数?还说要分人而论,溯之是少年人,赢了也不作数么?”

  江朔这才知道李珠儿的目的,看来这位云姑就是他们要找的人,李珠儿是故意以言语激她遵循前言。

  云姑果然道:“自然作数……不过几位小小年纪,又已各怀绝技,却又有什么办不到的,要老妪帮忙呢?”她一眼瞥见独孤问,道:“难道是这位老人家病了,要我医治么?”

  江朔道:“正是,爷爷中了剧毒……”

  李珠儿却打断他,仍是语带讽刺地道:“这位老爷子所中之毒,只怕也不是云姑你能解的。”

  云姑拿眼一横李珠儿,径直走过去一搭独孤问的脉,只诊了片刻,便松开手,道:“这是西域崆峒奇门的毒掌,我确实解不了。”

  李珠儿道:“云姑你号称奇门、医术双绝,却都只是半瓶子水晃荡。”

  云姑突然警觉道:“是谁差派你们来的?”

  李珠儿“哼”了一声,并不回话,云姑问江朔道:“少年,我问你,破我八阵图之法是谁教你的?”

  江朔道:“我?没人教我啊……”

  云姑怒道:“胡说!难道你是开了天眼,神人传授么?”

  江朔道:“确实没人教我,只是我见了北溟子依此法大破燕军八门金锁阵,与前辈这阵法颇为相似……”

  他还没说完,云姑忽然怒气勃发,恨恨道:“果然是他!”说着也不再理睬江朔等人,径直穿过众人,回到屋里去了。

  江朔跟上道:“前辈……独孤爷爷的伤势……”

  云姑已进入屋中,也不关门,自在榻上坐了,转过头不看他,道:“和此人相关的事,我一概不帮,你们请回吧。”

  李珠儿讥笑道:“云姑你刚说作数,怎么此刻又不认账了?”

  云姑板着脸道:“我说不帮,就不帮,你们要不满意,杀了我便了,反正那人四十年前便可以取我性命……”

第200章 渤海国史

  江朔见状一愣,这才想到北溟子不肯出面,想来是与云姑有嫌隙之故,他一时不慎说出了北溟子的名号,惹怒了云姑,却不知如何是好,江朔转头望向李珠儿,却见李珠儿并不似他这般惊慌失措,一抬脚进了屋子,也不客气,自在客榻上坐了,向着江朔招手道:“爷爷身子不适,你们也不要在外面站着了,都进来坐吧。”

  云姑怒冲冲瞪了李珠儿一眼,却终究没说话,别过头去不看她,独孤湘拽拽江朔的衣袖,拿眼示意爷爷确实不能在庭院中久立,江朔只得和湘儿一起将独孤问扶进屋内,服侍独孤问在挨着珠儿的榻边躺下。

  还没说话,忽听院外一片嘈杂,一人在门外喊道:“阿娘安好么?我听到有打斗之声,特来问安。”

  云姑道:“没事,方才是我自己在练习布阵,我不喜外人打搅,你们不必进来了。”

  那人在外面踟蹰未走,云姑愠道:“怎么还不滚?”

  那人在外嗫嗫道:“阿娘……儿……”

  云姑喝道:“快滚,快滚!”

  那人只得道:“儿先走了,改日再来问安。”庭院外脚步声响逐渐远去,显然是云姑之子带着人走了。

  江朔奇道:“云姑的儿郎这么有权势么?带了这么多帮佣。”

  李珠儿道:“何止有权势,这扶余城都是他的呢。”

  江朔大惊道:“原来云姑竟是扶余府的刺史的阿娘?”

  李珠儿道:“何止是本府的刺史,还是渤海国的扶余县公。”

  湘儿道:“渤海国不是郡国么,怎么还有县公?”

  李珠儿道:“渤海国主的郡王是唐皇圣人所封,照理这渤海郡王并无再封公、侯、伯、子、男各级爵位的权利,但渤海国是其国主自己打下来的地盘,大唐自然也管不到他,历代渤海国主都将自己的子侄封做公侯。

  江朔道:“原来城主还是渤海王族亲贵。”

  李珠儿点头道:“说起来还是现在渤海王的叔叔呢。”

  江朔对云姑叉手道:“原来是太夫人,失敬,失敬。”

  云姑重重地“哼”了一声,却不接口。

  李珠儿对江朔道:“你也不必失敬,我看云姑也不太想做这个县侯的太夫人。”

  江朔奇道:“这却是为何?”

  云姑冷冷道:“自然是因为你所谓的北溟子!”

  江朔愈奇,道:“这和北溟子前辈有什么关系?”

  云姑转过头来,问道:“小子,你竟然不知道北溟子是谁?”

  江朔迷惑地摇摇头,莫说江朔这个初出茅庐的小字辈,就是整个中原武林都无人知晓北溟子的身份,三十二年前北溟子便如凭空蹦出来的一般,突然出现在武林之中,没有门派,没有师承,更没有亲族,身世空空如也,还真应了他“空空儿”的化名。就连独孤问,也不知道北溟子的真名实姓,他听了云姑所言,也不禁在榻上测过身来仔细听她说下去。

  云姑冷笑道:“一无所知,还强替那老家伙出头么?”

  江朔忙解释道:“云姑前辈,我们确是是为了独孤爷爷的伤势来求前辈的,可不是受北溟子差派来的……”

  云姑却不待江朔解释,打断他自顾自说道:“渤海国初代国主名祚荣,他打下了渤海国的基业,但这本钱么却是其父乞乞仲象留来的,乞乞仲象是靺鞨人的一支粟末靺鞨的首领,高宗总章元年,唐灭高句丽之后,因为高句丽贵族不服,仍时常叛乱,将大批高句丽遗民和一部分靺鞨人强行迁往内地,其中就有乞乞仲象部,他率部众迁居到卢龙节度使治下的营州,一待就是三十年。”

  江朔道:“难怪渤海国建立之后一切都遵照大唐制度,原来他们在大唐治下待了这么久,那他们又怎么离开营州在此地建国的呢?”

  云姑瞥了一眼李珠儿,道:“还不是因为她们契丹人!”在江朔、独孤湘这样的汉人眼中,虽能看出李珠儿是胡人,却难以分辨民族,但北地边民一望而知李珠儿是契丹人。

  李珠儿大大方方地说道:“武周万岁通天元年五月,营州都督赵文翙暴虐无道,契丹首领松漠都督李尽忠与归诚州刺史孙万荣为举兵反唐,之后北地各族也都卷了进来,唐人称之为‘营州之乱’。”

  独孤问躺在榻上道:“嗯……这营州之乱老夫也有所耳闻,在当年还有一件趣事,李尽忠、孙万荣都是契丹人,他们的汉名本是武皇所赐,武皇是一个睚眦必报的女人,二人反叛之后,她大笔一挥,将李尽忠改名为‘李尽灭’,孙万荣则改为‘孙万斩’。”

  这事实在太过滑稽,江朔和独孤湘听了都哈哈大笑起来,连李珠儿都不禁莞尔一笑。

  云姑却“哼”了一声道:“当时边民多受赵文翙所苦,但契丹人也好不到哪里去,奚人、靺鞨人也是慑于契丹威胁而臣服李尽忠,一旦大唐平叛大军到来,奚人、靺鞨人便摆脱契丹重新向大唐效忠。”

  其实当时是武皇临朝称制,不应称大唐,但世人习惯了大唐的称呼,鲜有称周朝的。

  云姑续道:“但叛乱平息后武皇却迁怒投靠契丹人的北地各族,下令清算各族,被逼无奈的乞乞仲象只得率部取道天门岭东渡辽水,逃还故乡。”

  江朔道:“原来如此……”

  云姑道:“神功元年六月,武皇假意封乞乞仲象为震国公,谎称赦免其罪,但不久就反目食言,令契丹降将李楷固率军进击靺鞨部旧地,靺鞨人多遭屠害。乞乞仲象恰在此时去世,其子祚荣继任为部落领袖,面对紧追不舍的李楷固,祚荣决定在其必经之路天门岭设伏,唐军果然中计,全军覆没,主将李楷固仅以身免。”

  李珠儿道:“此后契丹归附于后突厥,契丹、突厥联军挡在了唐军东进必经之路上,这一挡就是四十多年,唐廷只能和契丹交战,却不能再行进讨靺鞨,祚荣得以从容渡过辽水,兼并靺鞨各部,收容高句丽遗民,在东牟山筑城定都,是为渤海国,其主祚荣也改姓‘大’,称为‘大 祚荣’,此后渤海王族皆以‘大’为姓。”

  江朔道:“幸好靺鞨人在天门岭设伏歼灭了追兵,否则也无法从容建国了。”

  云姑道:“不错,不过世人只知大 祚荣为一代雄主,在天门岭设伏全歼了追兵,却不知李楷固也是世之名将,其实早就知道大 祚荣在天门岭设伏,之所以敢孤军深入其实也是将计就计,李楷固主攻天门岭之时,另派了一支精锐的千人队翻越山岭去断靺鞨人的后路,如果此军得手,当日的全军覆没的可就是大 祚荣了。”

  江朔问道:“那这支军队是为何人所败?”

  云姑道:“世人只知乞乞仲象之子是后来做了渤海王的大 祚荣,其实乞乞仲象还有个儿子,便是次子‘大野勃’,打败偷袭后路的千人队的,便是这位大野勃王子。”

  江朔道:“这位大野勃王子想来也是熟谙兵法之人……”

  云姑粗暴地打断江朔道:“熟谙个屁,这支奇兵行动隐秘,并未被发现,待发现之时距离他们已经有了半日的路程,如其占了天门险关,那可就都完了,大野勃孤身一人穿山越岭,终于赶在了这支队伍前面,其时回援的军队还有小半日的路程呢。”

  江朔惊道:“看来这大野勃也是位高手,但一人怎能杀得了一千人,就连北溟子也说人力终有尽时,几日前……”他忽然想起云姑与北溟子不知有何仇隙,便住口不语了。

  云姑道:“若是在平地,自然不能,但那是在天门岭的狭窄山路上,大野勃占据天险,竟然阻住了这一千精锐,如此阻挡了几个时辰,靺鞨的长弓手赶到了,将他们尽数剪灭在谷中。”

  江朔道:“是了,太白先生有《蜀道难》诗云‘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看来若能占据先要,一人挡住一千人也不是不可能的,没想到北地高手还真不少,不知道这位大野勃前辈现在何处……”

  李珠儿道:“傻小子,你还不明白么?大野勃就是北溟子!”李珠儿这样说,看来之前她亦不知北溟子的真实身份。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23页  当前第9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91/42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唐山海行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