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唐山海行_分节阅读_第388节
小说作者:圏吉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55 MB   上传时间:2025-11-26 10:31:25

第746章 疑窦丛生

  众人闻言都是一愣,这女子不知从何而来,忽然出现在江朔的身边,独孤湘却喜道:“珠儿姊姊,你回来了?”

  来人正是李珠儿,她对着独孤湘只是微微点了点头,李珠儿性格冷若寒冰,独孤湘却热情如火,全然不顾李珠儿的冷漠,拉着她的手叽叽喳喳说个不停。

  江朔却心中凛然,李珠儿今日展现出来的身手远胜从前,她从何处学来的此等神功?

  张巡却顾不得他们寒暄,问李珠儿道:“这位娘子也是武林中人么?你说雍丘已经夺回,可是实情?”

  李珠儿转头对张巡一笑,但态度冰冷殊无笑意,道:“张长史何须多问?你自己回去看看不就知道了?”

  这时只听人喊马嘶之声,原来是雷万春率着骑兵来了,他在马上高喊:“老许,你怎么还慢吞吞的?再晚可就没贼兵可杀了。”

  许远道:“万春,快来拜见江少主。”

  雷万春这才看到江朔,忙翻身下马来拜,许远正要介绍张巡,张巡却顾不上见礼,径直爬上雷万春的马,向着雍丘城的方向驰去。

  众人知他心系雍丘城中军民,也不怪他无礼,雷万春让骑兵让出马匹给众人骑乘,跟着张巡一起向西疾驰,不一会儿便到了城下。

  东城楼上的燕军早已不知去向,众人策马入城,只见大街上只剩下少量的燕军,被从街垒中杀出的雍丘军民分割包围,除了少数负隅顽抗的,大多抛下武器投降了。

  一直走马到城中十字街心,都是这般场景,张巡见了心下大异,驳马向北,北城门已被唐军夺回,众人顺利出了北城门,远远看见一股股的人流向西汇聚,这些人服色各异,手中武器也各不相同,但身手矫健,显然都是武林人士。

  众人随着人流转而向西,出城三五百步,只见地上散落着巨大的木架,犹如倒塌的屋架,独孤湘奇道:“这是什么东西?进城时可没见到。”

  李珠儿道:“这便是石砲,以木制长臂抛射石丸砸塌城墙,后汉三国时刘晔所制霹雳车便是此物,只不过现在的石砲要大得多,射出的石丸重逾百斤,远达五百步,可以在强弩的射程之外安全发射。”

  独孤湘道:“现在可全被毁啦。”

  李珠儿道:“石砲虽然威力比霹雳车大得多,但不能灵活移动,只有攻城一方占据绝对优势的情况下才能使用,若被步军靠近,那便会被轻易破坏。”

  显然这些石砲就是被人近战破坏的,地上的燕军尸体不下千人,看来燕军也曾派重兵护卫,却被杀了个干净,众人再向远处眺望,已能看到燕军的后卫倒卷旗幡,正在边战边退。

  而广阔的原野之上,唐人武者或骑马或步行,来去如飞,四下里截杀落单的燕军,一眼望去唐军果然人数大大占优。

  张巡道:“这是哪里来的义军?我尚且不知河南道竟然有这么许多义士?”

  这些人不立旗号,衣着、武器又各不相同,显然不是正规府兵,因此张巡称之为“义军”,李珠儿道:“可不止河南道一地的义军,这其中有雒阳陷落后遁入北邙、嵩山的义兵,有河北道不愿臣服安贼的健儿,有东鲁各地守乡卫土的乡勇,更有江南道北上的漕帮、江湖盟的弟兄。”

  江朔道:“这些人怎会如此及时汇聚到雍丘?忒也得神奇了。”

  李珠儿难得一笑道:“溯之,自然是因为你啊。”

  独孤湘对王栖曜道:“曜郎,你行啊,这么快就把朔哥的檄文传遍江湖各盟了?”

  王栖曜红着脸道:“非是栖曜之功,我只走了濮、兖、曹、宋几个州郡,而且我到时,大家其实都已经在做准备西进了,似乎早有人将消息传递过了。”

  江朔似乎明白了,对李珠儿道:“珠儿姊姊,是你召集的各路义士吗?”他紧接着又疑惑道:“可是为什么漕帮、江湖盟的各路首领会听你的呢?”

  李珠儿不加否认,也不做解释,自顾道:“追得太远了,若尹子奇老贼重整旗鼓,这些武林人士不懂战阵之道,只怕要吃亏,差不多可以收兵了。”

  说着她往空打出一支响箭,四下里响起击点之声,这些江湖豪客居然懂得军中撤军的号令,慢慢停止追击,开始往回撤。

  李珠儿对江朔道:“溯之,回雍丘城等众人来拜吧。”

  江朔心中疑惑,但李珠儿的话中自有不容置疑的威严在,他转头望了一眼张巡,张巡冲他点点头,众人拨马往回走,只有雷万春在马上跺脚,只恨错过了杀敌的机会。

  众人回到北城楼,也不进城,就在城楼上等待,只见两边城墙被石砲击毁了好几处,想必当时燕军就是从那些方向攻破城墙,杀进城内的,由于绕过了城门,门楼反倒没受多少损伤。

  众人才在城门上站定,就见一马飞驰而来,正是南霁云回来了,他在马上叉手道:“原来少主早就布下天罗地网,只等贼兵来钻,我初被燕军堵在城外时,还老大的担心呢。”

  江朔连忙摆手道:“不是,不是,我没有……”

  却听人高喊道:“怎的没有,我等都是奉了少主之命,前来夹击燕军!”

  说话却是漕帮东路把头萧大有。

  另一人语气则比他平缓从容得多,那人道:“这么多路人马,分进合击,大家距离各不相同,竟能同时抵达,少主神算分毫不差,玉铉佩服。”

  却是北路把头卢玉铉,他话音虽然不疾不徐,却字字清晰入耳,显然这些年内力修为大有精进。

  江朔喜道:“萧大哥、卢大哥,你们来啦?”

  二人均想不是你唤我们来的么?却无暇多言,因为后面又有人来的,这次却是嵩山的义勇军,江朔本不认得雒阳义军的首领,但义军中尽然有南少林的高僧灵坦,不禁又惊讶又喜,忙问神会大师可安好。

  灵坦道:“家师安好,雒阳陷落时,菏泽寺武僧也和雒阳义勇军一同抗击叛军,但叛军势大,我们人少抵敌不过,只能撤入北邙、嵩山、伊阙各处山林之中,继续抵抗,破坏燕军后勤粮道,听闻江檀越要在此处围歼燕军,我等便星夜兼程前来助战,家师还在山中主持大局。”

  江朔正想说自己并不知道神会大师也在号召义士抗贼,自己更没有邀雒阳义士前来助战,却又被打断了,这次来的是鲁炅与茅山道士韦景昭,一论叙才知道,如今鲁炅也已是官身。

  鲁炅本是江湖盟巴丘湖主,独孤问、葛如亮长期不在洞庭,便将洞庭湖也交给他打理,后来程昂、南霁云北上,鲁炅几乎成了五湖共主,但鲁炅为人性情冲淡,从来不一盟主自居。安禄山叛乱之后,朝廷四处征辟有能之士为国效力,鲁炅当仁不让,做了南阳太守。

  茅山大宗师李含光腿疾虽然被江朔治好了大半,但他年事已高,早已不主持茅山的日常事务,茅山真正的掌门可说就是他的首徒韦景昭了,茅山与李唐皇室过从甚密,叛乱发生以来,也召集义勇,本来只是保境安民,但得到江朔的“邀约”,韦景昭也率众弟子欣然前来助战。

  只是这南阳距雍丘不下六百里,茅山更是相距千里之外,他们率领数千人马要到此处,需要提早数日甚至一旬,鲁炅和韦景昭也说是赴江朔之约前来,江朔知他二人性直,绝不会扯谎,心中更加疑惑。

  之后又有河南道各处大小义军纷纷来拜,包括城父领姚訚在内,有朝廷命官有地方大族,更有江湖豪侠之士,小小北城门楼,上上下下,里里外外竟挤了个水泄不通,他们所帅兵马,多则数千,少则数百,加在一起竟真有十万之众。

  独孤湘不禁咋舌道:“朔哥,你这么多年未涉足中原,没想到居然还有这么大的号召力。”

  鲁炅道:“湘儿哪里话来?江少主……”他忽然意识到江朔已经不是十几岁的少年,而是二十多岁的大好青年了,改口道:“不,是江盟主,既为我等公推的盟主,自然随时随地,有召必至,更何况是为了国家大义!”

  卢玉铉也道:“盟主虽然多年不在中原,但少主在吐蕃、南诏、西域的功绩早在中原传遍了,不单是我江湖儿女,就是帮外之人,也多有仰慕盟主令名的,可谓不在中原,却动中原。”

  灵坦道:“是了,这些年,家师提起江檀越,也是赞许有加,只是这些年忽然少了檀越的消息,如今沧海横流、中原板荡之际,檀越重出江湖,实乃大唐之幸!”

  韦景昭也稽首道:“福生无量天尊,家师曾言江小友是天下福泽最为深厚之人,今日之局面若得小友主持,大唐社稷定能转危为安,安贼不愁不灭。”

  众人闻言齐声叫好,他们刚刚目睹了燕军的溃败,对这位从天而降的江少主之能笃信不疑。

  江朔却心中疑窦丛生,不知是怎么回事,他转头望向李珠儿,李珠儿却没是人一样把头歪向了另一边……

第747章 武林共主

  眼看各路义军纷纷聚集到雍丘北门,虽只首领登上城楼,也几乎要把城楼挤塌了。

  张巡忙道:“此处不是讲话之所,不若请诸君入城中宽敞处叙话。”

  众人轰然叫好,就要往城内去,独孤湘却扯了扯江朔的袖子,对他耳语了几句。

  江朔瞥见李珠儿揣着手站在湘儿身边,已知是她出的主意,点点头,朗声道:“诸位且慢,朔有一言。”

  江朔如今在群豪中极有威望,话一出口,全城仿佛为之一静,众人一齐压言,望向江朔。

  江朔道:“尹子奇虽败,但他绝非泛泛之辈,为防燕军杀个回马枪,需得严加防范。”

  众人闻言纷纷点头,皆道请江盟主分派。

  江朔道:“我想请曜郎带一支轻骑,远远尾随燕军败部,如其有异动,速速回报。”

  王栖曜骑射皆精,派他做斥候最合适不过,江朔的安排可谓得人,王栖曜领命正不知何处去找骑兵同行,雷万春抢上道:“我与曜郎一同去!”

  义军虽众,骑兵却少,雷万春的骑队堪称不二之选,江朔点头应允,不忘嘱托道:“雷大哥切记只可远远观望,不可接战。”

  雷万春道:“理会得。”便与王栖曜去了。

  江朔又道:“雍丘城经过一番激战,城墙残破,无凭可守,我想请各路义军分为四路,在四门之外扎下营垒,若燕军杀回,各营互为犄角,反比困守孤城有利。”

  卢玉铉道:“盟主所言甚合兵法。”

  江朔笑道:“卢郎谬赞了,说来惭愧,我对漕帮各堂口的弟兄并不熟悉,还请卢郎代为分置四营。”

  卢玉铉叉手道:“敢不从命。”当即将各路人马各自去何处下寨,安排得清楚明白,有条不紊。

  韦景昭笑道:“人称范阳卢郎是小诸葛,看来此言不虚啊。”携起灵坦的手道:“我等方外之人不懂排兵布阵,也请卢郎差派吧。”

  卢玉铉口称不敢,却道:“义军皆散于野亦是不妥,需得有一支精兵居中策应方是万全,我想请少林、茅山的诸位大德入城以为中军。”

  其实卢玉铉已经听出江朔让众义军在城外扎营除了防范尹子奇,还有一层意思是数万义军难免鱼龙混杂,其中不乏江洋大盗,万一有江湖豪客入城后按捺不住做出强盗行径,甚或有燕军间人混入城中,反为大患,故而命众人城外下寨不可入城。

  而对于少林、茅山的僧道绝无此种担心,万一城外有人胆敢不听号令,也得掂量掂量是否敢与武林两大宗派为敌,可谓在江朔的布置上又加了一道锁钥。

  韦景昭与灵坦都阅历丰富,如何参不透此中道理,立刻欣然领命。

  众人听了分派各带本部人马去城外下寨,约定安排妥当之后再入城中一叙。

  张巡这才引江朔等人入城,雍丘城遭到石砲轰击,城内处处残垣断壁,又兼曳落河的大肆杀戮,其状极其惨烈,众人一路走来都不免心中凄然。

  城中衙署是作战最酷烈之所,早化作一片废墟,然而不远处的一座寺庙却奇迹般地未遭大的破坏,张巡便命人在那庙中大殿前的空地上排摆案席,请众义军头领到此地聚首。

  至夜,众首领陆陆续续来到庙中,庙中已布置妥当,城中艰苦,也没甚吃喝,不过几味小菜,一盏浊酒而已。

  张巡邀江朔上座,江朔如何肯坐,反推张巡居中。

  张巡笑道:“今日若非江郎,巡已殉国矣,江郎于我雍丘百姓恩同再造,理当上座。”

  江朔还待再让,张巡道:“今日张巡是此间主人,便坐个陪席。”

  说着在左手边首席坐了,江朔一呆,转身对韦景昭道:“茅山乃武林泰山北斗,便请韦道长……”

  话没说完,韦景昭打一道稽,朗声道:“福生无量天尊,景昭乃方外之人,不堪为首。”

  自在右手边首席坐了,灵坦与他平辈,却更年轻,因此在韦景昭下垂手坐了。

  江朔转头又看许远,许远笑道:“论官阶我在张长史之下,论江湖地位,我更是远在少主之下,中间老许是无论如何不敢坐的。”

  说着笑嘻嘻地坐到张巡身边。

  江朔还想找人相让,却见群豪仿佛由一位看不见的傧相指引,几乎一瞬间都找到了各自的位置坐了下来,只把中间的主位让给了他。

  李珠儿凑近道:“溯之,须知大谦似伪,既然众人抬爱,你快坐吧,莫要耽误了谈正事。”

  江朔这才不再推诿,居中坐了,他坐在中间,珠儿和湘儿一左一右坐在他身后,这组合忒也的奇怪了,偏偏二姝一个冷冰冰的毫不在意,一个笑嘻嘻的满不在乎,众人也只能暗笑暗憋,不敢行于颜色。

  坐定后,张巡举盏先敬江朔,再敬僧道二人,三敬助战的群豪。

  之后当是韦景昭举盏,却见韦道长翩然起身,却不拿酒,朗声道:“太乙救苦天尊,如今天下板荡,苍生有倒悬之苦,景昭无心饮酒却要为万民请命。”

  众人不知他何意,都望向他等待下文,韦景昭道:“今日各路义师齐聚打败了燕军精锐,实是可喜,不过这样的胜利可一不可再。”

  群豪听了纷纷点头,今日打败城外燕军全靠突袭,城内曳落河因在城中巷战无法重新聚拢列阵,才会被武林群豪击溃,若是以堂堂之阵列队厮杀,纵然数倍于燕军,一支临时凑出来的“军队”单个人武艺再高,也绝非精锐军队的对手。

  卢玉铉道:“韦道长说得极是,那依道长的意思,我们该当如何呢?”

  韦景昭道:“今日之战已是明证,分则死合则生,天下武林当有一共主,众人皆听他号令,盟旗所指,群雄齐至,方可和不可一世的燕军精锐一较短长。”

  萧大有一拍大腿道:“韦道长,你莫不是老糊涂了,我们有盟主啊,江少主这不是好端端的在这里坐着么?”

  他言语粗鲁却情感真挚,引得众人一阵哄笑。

  韦景昭却一脸严肃地摇了摇头道:“非也,江小友现下只是江湖盟和漕帮之主,天下武林义勇之士可不是只有这两盟之人。”

  果不其然,今日到场的首领并非只有江湖盟和漕帮弟兄,更有各地义军,少林,茅山的弟子亦非二盟中人,更不要说张巡、许远所率的本地团练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23页  当前第38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88/42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唐山海行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