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唐山海行_分节阅读_第381节
小说作者:圏吉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55 MB   上传时间:2025-11-26 10:31:25

  独孤湘道:“朔哥,我从北面来,看到大河北面还有一支燕军呢,不过他们正在生火做饭,一时半会儿到不了。”

  一枪兵将领回撤途中正听见独孤湘此言,不禁笑道:“小女子说笑呢,滹沱河水寒,就凭你这匹老马,怎能渡河?若能渡河,先前同罗骑兵早就渡河遁走了,哪还用在河边血战?”

  独孤湘反唇相讥道:“老爷爷,且不说你不识货,不认得我这龙骧天马,你这胡子虽长见识却短,我又不是从这边渡河的。”

  那枪兵将领其实四十出头正当壮年,只不过当兵风餐露宿,皮肤晒得黝黑,又粗糙干裂,看起来有些老罢了,独孤湘却调侃他是老爷爷,她拿手一指东面道:“那里有一大片河中沙洲,水流被分割成无数细流,我骑着老马随便纵跃两下就过河了,马蹄子可都没弄湿呢。”

  那将领听了一惊,道:“小娘子此话当真?”

  独孤湘道:“老人家放心,我独孤女侠从不骗人。”

  那将领对于独孤湘的调侃丝毫不以为意,焦急道:“此军情须得速报李将军知晓!”

  独孤湘道:“那还不容易,我和朔哥骑龙骧天马去,可比你老爷子两条腿快得多了。”

  江朔皱眉道:“湘儿休得无礼,朔方军刚刚经历了恶战,诸位将军都是顶天立地的好汉,不要戏谑。”

  独孤湘吐吐舌头道:“知道了,朔哥,我们这就去见李将军。”

  二人骑上黄马,干草玉顶黄再度见到主人,欢跃不已,江朔一指西面的城池,龙骧马不需驱策,立刻奋蹄前进,四蹄腾空如踏云,速度之快根本不受糟糕的翻浆泥地的影响。那枪兵将军与手下面面相觑,简直不能相信这匹其貌不扬的黄马竟如此神骏。

  不一会儿,二人到了城下,独孤湘对黄马道:“老马你留在城下,我和朔哥去见李将军。”

  说着她从马背上腾身跃起,翩然跃上了城楼,江朔知她有心卖弄,两年不见独孤湘的内力、轻功都有了长足的进步,看来她这两年练功颇勤,但江朔的内力更为突飞猛进,如今的轻功腾跃之术远胜湘儿,只是他不愿意抢了湘儿的风头,只轻轻一纵勉强落在城头,显得颇为笨拙。

  独孤湘果然嘻嘻一笑,拿手一点江朔的额头道:“朔哥,怎么暌违两年,功夫不进反退了?”

  江朔笑着叉手道:“只因教我轻功的师父不见了,不得要领以致功夫落下了。”

  二人正说笑,却见李光弼急急走来,道:“溯之多亏你搅乱了史思明的中军,不然此刻还在混战呢。”

  江朔歉然道:“可惜没擒住史思明……”

  李光弼道:“哎……溯之哪里话来,捉了史思明这贼厮也无甚大用,叛军将领多得很呢,史思明只是和安贼交好,才做了范阳留后,失去史思明,万一叛军有才俊之士掌军,岂不是对我们更为不利?”

  江朔听李光弼所言与何千年、李珠儿大同小异,知道确实战场上擒杀一二人,对于天下大势其实没有太大影响,心中才稍感安慰,不那么难过了。”

  李光弼见到湘儿,奇道:“这不是湘儿娘子么?你怎回来了?”

  他听江朔原原本本说过鉴真东渡,海上遇难之事,只道湘儿已葬身东海,没想到却平安回来了。

  独孤湘难得没有饶舌,道:“李将军此事说来话长,容后再禀,现下有紧急军情回禀。”

  李光弼笑道:“湘儿也有军情?好,你快说于我知。”

  独孤湘道:“我从大河北面来,此处向东不到三十里,河水与此处大为不同,河中有无数沙洲,我骑马从那边渡河十分方便。”

  李光弼问张奉璋道:“张裨将,你可知有这么个地方?”

  张奉璋叉手道:“确如这位娘子所言,那里是藁城北岸,称为缝壁,乃河岸如壁相缝,接在一起之意,藁城虽然背靠滹沱河,却无险可守,就是因为河中沙洲的存在,夏季丰水季节,沙洲多没于水下,此刻方是凌汛,水势才起,常山城外虽已成冰河,彼处的沙洲却几乎切断了河流,从那里渡河会方便许多。”

  李光弼皱眉道:“如此重要的地理,你怎不早和我说?”

  张奉璋惶恐道:“是,是,确是标下虑事不周……”

  李光弼旋即改作柔声道:“原也怪不得你,你本非军户,武艺虽佳,却不懂得攻杀战守之法……”

  独孤湘道:“李将军,你且慢教授兵书战策吧,我从那边渡河,却见河对面有一座大城,只是城垣破败荒废,如同鬼城,但城中却有人声传出,我好奇兴起,悄悄潜入观看,见有数千人马正在埋锅做饭呢,城里的房子几乎都倒塌了,野草长得比城外都高,有数千匹马在四处吃草,看来这些人都是骑兵,我看着无趣就走了,如今想来,只怕是燕军的援军,等他们吃饱喝足就要来攻打常山了。”

  李光弼大吃一惊,道:“竟然还有一支燕军?”

  此前朔方军事先做了充足的准备,却也没能一口吃掉史思明的两万步骑,自己的伤亡亦十分惨重,李光弼这才下令网开一面,放走了燕军。若那支燕军的生力军也是同罗骑兵或者曳落河,那可就大大不妙了。

  万幸两支燕军显然互相不知道对方的位置和进展,否则若是方才鏖战之际那支骑军出现在战场上,则后果不堪设想。

  张奉璋道:“滹沱河北岸之城名九门,九门古城,始建于先秦战国,赵武灵王曾在此地平原上筑台,以望齐、中山境,赵惠文王二十八年置城北九门大城,因城池设有九个城门,故得名九门。”

  独孤湘点头道:“似乎确实有很多门,是不是九门我却没数过。”

  张奉璋道:“之后九门历经演变,汉晋时为九门县,到了北魏,道武皇帝拓跋珪将九门城西北的安乐垒扩建成了真定城,迁常山郡治于此彼地,毗邻的九门城便就此没落了,九门城极其广大,因为没有足够的驻军与人口,衰落得也快,数百年来,已成荒城一座。”

  李光弼闻言捻须道:“如此说来,这倒是我军的机会。”

  江朔问:“什么机会?”

  李光弼道:“趁其不备,突袭歼灭,以免史思明突然回返,与这支援军合兵一处不利于我军!”

  江朔道:“可是朔方军刚刚经历了一场恶战,我和湘儿跑三十里倒是毫不费劲,步军的大哥们可就有点勉为其难了。”

  李光弼道:“溯之,你难道忘了我们还有一支生力军?”

第734章 东瀛风土

  江朔先是疑惑,马上就醒悟道:“朔方骑兵赶到了?”

  李光弼笑着点头道:“不错,早一个时辰就到了,我看战场形势用不到他们,就没有让骑兵出击。”

  江朔精神为之一振,道:“派骑兵前往九门,打燕军一个出其不意!”

  李光弼笑道:“我正有此意。”

  独孤湘摩拳擦掌道:“我来领路!”

  江朔道:“我也一同去。”

  李光弼讶异道:“溯之,你苦战了大半日,还是休息一下为好。”他忽然想到江朔可能是不想和独孤湘分开,又补充道:“湘儿娘子也不必去,张奉璋可为向导。”

  张奉璋叉手道:“奉璋愿往!”

  江朔却道:“我不觉乏累,只因先前遇到安守忠等悍将,只怕九门还有高手在,若九门城内尽是曳落河,只怕朔方军要取胜也非易事。”

  李光弼知道江朔所虑绝非杞人忧天,沉吟片刻道:“也好!让奉璋和你们一起去。”又问道:“公孙琼岩何在?”

  一青年将官出列,叉手道:“标下听令!”

  李光弼下令道:“命你率本部骑军两千,奔袭九门,即刻出发,不得有误。”

  那青年高声唱喏,转身下城楼点兵去了。

  江朔喜道:“这就是当日奔袭马邑的公孙将军?没想到这样年轻。”

  李光弼笑道:“溯之,你道我朔方军都是垂垂老朽么?自然也是有年轻才俊的,别看琼岩年轻,马上功夫可不弱,他的姑母想必溯之你也知道。”

  江朔只认得一位姓公孙的,奇道:“他是公孙大娘的子侄?”

  李光弼点头道:“不过他使的却是环首刀,琼岩所率乃郭节度使帐下最为精锐的骑军,人皆使环首大刀,颇有汉时羽林骑兵之风。”

  江朔想起当年郭子仪所率,在幽燕大地,安禄山眼皮子底下转了一圈的朔方骑兵正是使用的环首刀,原来这是朔方军中最精锐的骑兵。

  正说话间,只见一列列玄甲骑兵从脚下城门走出,他们背后果然背着环首大刀,这些刀形似“千牛刀”,只是配饰简单了许多,刀首亦只有一个铁环,上面系着一尺红绫,红绫在玄甲骑士背后飘动,猎猎作响,显得煞是威武。

  唐大刀比汉时环首刀更长了许多,由于唐代淬炼锻打的技术更为高超,同为“百炼钢”,唐刀更为细长,杀伤力也更强,短兵相接时的战力无出其右。

  江朔向李光弼叉手道:“李将军,我们这就随着去了。”

  李光弼命给张奉璋和江朔备马,独孤湘本想说我和朔哥同骑黄马无妨,却忽然想到先前江朔抱住她,二人紧紧贴在一起时脸红心跳的感觉,不由得脸色一红,话便说不出口了,再看江朔也红着脸正看着她,不禁大窘,转过头去不说话了。

  朔方有良马名叱拨,郭子仪就曾经赠给独孤湘一匹“桃花叱拨”,百里以内几乎不输干草玉顶黄,如今李光弼给江朔和张奉璋准备的却是一青一白两匹马,张奉璋骑了青马,江朔骑了白马。

  这白马灰白色的身上缀满了淡紫色的斑点,有个名堂叫“丁香马”,传说丁香马出生时并无紫斑,后体内精血透于皮下,才有了这些斑点,因此丁香马皆善驰,也是一匹了不得宝马。

  独孤湘见了就要和江朔换马,江朔在西域耳濡目染,此刻也颇通一些相马之术,对独孤湘道:“湘儿,这丁香马虽亦非凡品,但比之老马还是多有不如……”

  独孤湘道:“朔哥,你不懂,我身穿红衣,和老马的毛色却是不太搭配,不若这丁香马白中透紫,正合我的服色。”

  江朔听得一头雾水,实在搞不懂马便是马,怎么还要和人穿的衣服相协?独孤湘却不由分说自骑了丁香马,江朔只能跨上干草玉顶黄之背,黄马再度与主人相遇,不禁欢快的“咴咴”直打响鼻。

  此刻朔方骑兵已出得城来,众人在马上叉手辞别李光弼向东赶路,张奉璋头前带路,公孙琼岩在队中压阵,江朔和独孤湘不是军人,怕在军中扰乱了队列,只在骑队一侧跟着前行。

  江朔终于得空问独孤湘道:“湘儿,你这两年来的所遭所遇可以和我说说了吧?”

  独孤湘捏着自己的下巴道:“嗯……从何说起呢?”

  江朔问:“那日我看你所在的船只摇摇晃晃向着东北面去了……”

  独孤湘似乎也回想起来了,道:“是了,是了……那日遣唐使船忽然吃着海风飘向东方,后来经过了那个什么捉鱼岛。”

  江朔道:“是钓鱼屿……”

  独孤湘道:“不错,正是钓鱼屿,后来又经过一众什么黄尾巴、红尾巴的岛,船上东瀛人说过了此岛就算出了大唐国门了。”

  江朔道:“是黄尾屿、赤尾屿,藤原清河大使都对我说了。”

  独孤湘点点头,道:“后来我们见一直拖着小鲸也不是办法,设法割断了绳索,放他和他阿娘团聚了,之后呀就赶上了什么窟窿潮……”

  江朔道:“大概是东瀛语,黑潮之意。”

  独孤湘道:“对,对,对,正是黑潮,朔哥,你说奇也不奇,碧蓝的大海之上忽然有这么一段黑色,如同海中一条巨河一般,船一旦驶入黑潮,就算不扬帆,不打桨,也会不由自主地往东北方向驶去……后来我们又遇上了先前走散的吉备真备坐船,结伴东去,经过了一众古古怪怪的大小岛屿。”

  独孤湘连珠价地报出一连串的岛名,这些岛名唤“阿儿奈波”“奄美”“益救”“多褹”等名,独孤湘一个也没说对,但江朔既没去过也没听过这些岛屿的名字,虽然心中生疑,却也不好反驳。

  独孤湘忽然神色黯然,叹了口气,低声道:“我也想回头来找你们,只是大海茫茫,我又不会操舟,无论如何相逼,东瀛人就是不肯回转……”

  江朔知道独孤湘说的是实情,柔声道:“我知道,东瀛人为了迎鉴真大师东渡,前后一十二年,他们连自己的正副大使都可以弃之不顾,更别说其他人了。”

  独孤湘道:“后来也并非一帆风顺,十几日后,另一艘船不慎触礁翻覆,好在大部分人都被救起,遣唐使船装满了人,食水尽皆匮乏,东瀛人在海上捕鱼生食,才不至于饿死。”

  江朔笑道:“这叫鮨,我们在南海上漂着的时候吃的也是这个。”

  两人一想到当时二人虽远隔千里,却同食东瀛人东瀛人的古怪吃食,不禁相顾莞尔。

  独孤湘道:“又过了十几日才到了一个大岛,东瀛人说是到家了,从一个叫秋妻屋浦的地方上岸。”

  江朔听这地名古怪,只道又是湘儿杜撰的,却不知日本国矇昧未开,地名多是此等粗鄙不堪的名儿,这次湘儿却没有说错。

  独孤湘续道:“我随着鉴真大师一路北上到了西都大宰府,朔哥,你可别被这名字给唬住了,东瀛人的西都比大唐的县城都不如。不过他们对鉴真大师却是极好的,一路箪食壶浆跪在道路两旁,只为见大和尚一面。”

  江朔动容道:“东瀛人渴慕大唐制度竟至于斯。”

  独孤湘道:“离开了大宰府却又要换舟行船,不过这次渡过一条窄窄的海峡之后,便一直贴岸而行,数日后到了东瀛第一大港难波,据说难波之名源自此处风高浪急,要我说比东海可差远了,说是第一大港,其实也就和大唐的渔村相仿,你可千万别以为是扬州、明州这般景象。”

  江朔笑道:“湘儿,被你这么一说东瀛日本国是要不得了,日本国王比咱这边的县令都不如。”

  独孤湘笑道:“朔哥,我正要说他们的国王呢,从难波到京城奈良却没多远,东瀛国主孝谦天皇亲自出迎,却居然是个女子。”

  江朔奇道:“居然和我大唐一样,有女主当国?”

  独孤湘道:“不过她可不是媳妇儿抢了夫君的江山,而是耶耶传给了女儿。”

  江朔道:“这倒是闻所未闻之事。”

  独孤湘道:“在日本国却早有先例,这位女皇之前,两百年间曾有过五位女主,不过她父皇竟然还活着,称为圣武上皇。”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23页  当前第38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81/42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唐山海行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