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唐山海行_分节阅读_第366节
小说作者:圏吉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55 MB   上传时间:2025-11-26 10:31:25

  罗罗为难道:“也是……”

  就在此时,忽听空中一声凄厉的鸟鸣,罗罗道:“说猛禽就来了!”

  江朔细辨之后,道:“是黑雕,可惜黑雕也是单独行动的,唤来也没什么大用。”

  他话音未落,又听到一声鸣叫,紧接着鸟鸣之声越来越多,竟成连绵之势头,江朔抬头一看,空中黑压压的,竟有无数飞禽正从山头掠过……

第706章 红衣骑士

  江朔心中奇怪,一般而言,素食动物才会成群结队,肉食动物则多单独行动,猛兽如此,猛禽亦是如此,这太白山中怎么会有这么多猛禽同时行动,更奇的是,这些鸟鸣声不同,并非同类。

  罗罗却忽然恍然道:“我知道了,这是禽鸟南迁,我在南诏也见过,只有这个时候,各种猛禽才能和谐相处,不互啄击。现在呀……就看江兄弟你有没有本事把它们唤下来咯。”

  江朔笑道:“看我的!”

  说着嘬口发出一声清啸,空中有一尖啸声相和,江朔又转舌发出另一种声音,果然也有禽鸟相和,他须臾间转了数十种鸟鸣,莫有不和。

  一时间空中各种鸣叫声连成一片,好不热闹,紧接着只见空中无数大大小小的黑点如箭般落下,山坡上立刻传来呼喊声、惨叫声,飞禽的视力更胜野兽,藏在山林中的曳落河武士无所遁形,人人受到猛禽从天而降的攻击。

  这时已经再没有弓矢射向栈道,偶有零星弓弦声响,也是射向山中禽兽的,咆哮声、扑击声渐渐止息,人声也几不可闻,山林中再度静了下来,众人却皆伏低身子不敢轻举妄动。

  江朔侧耳倾听片刻,忽然急喊道:“快举火,快举火!”

  南诏众人原本为了躲避箭矢,熄灭了手中的火炬,此刻听江朔呼喊都是一愣,罗罗却知道野兽的性情,忙跟着喊道:“听江兄弟的,快举火!”

  说着罗罗在地上摸索,找到一个火炬点燃了举在头顶,火光一旦燃起,立见一只不知名的巨鸟从头顶掠过,钢钩般的巨喙几乎贴着她的头顶划过。

  身边的南诏人见状不用吩咐,立刻打火点燃火炬,空中的飞禽迅捷尚且看不清身影,栈道边的山林中那一盏盏灯笼般的眼睛却无比清晰,众人皆未想到这些山中猛兽居然已经离得这么近了,都不禁下了一跳。

  江朔虽然能做虎豹、猛禽之声,将它们唤来,但野兽毕竟是野兽,不可能招之即来挥之即去,只能叫众人尽量多的燃起火把,野兽畏火,这是物性使然,虽然此刻猛兽飞禽的数量远远超过栈道上的众人,但见到火焰,皆躲在阴影之中逡巡不前,却也不肯就去,这却是江朔也无法可想了。

  众人正战战兢兢地伏在栈道山,忽见前方山上天空一片赤红,江朔道一声不好,上前查看,他艺高人胆大,手持火炬避开脚下曳落河武士的尸体前进,转到山后却见栈道上连天火起,料想是高不危退走时点燃了栈道,以阻南诏人的去路。

  眼见面前烈焰飞腾,目光所及之处的栈道皆陷入火海之中,此刻火势已起,就是江朔也毫无办法,只能回去告诉柳汲前面的情形。

  柳汲道:“我们快退,万一引起山火,烧将过来,可就糟了。”

  众人在一片狼藉的栈道上艰难地转身回撤,环伺四周的猛兽早已畏惧山火远远遁去了,各类飞禽也都振翅飞走了。只剩下一众人在栈道上踉踉跄跄赶路。

  江朔和柳汲、罗罗辗转到了队尾,这时背后火光愈盛,照得栈道上甚明,只见前方栈道上东倒西歪躺满了曳落河武士的尸体,这些尸体皆残破不堪,不是被野兽噬咬,就是遭猛禽啄食而死的死状惨烈,叫人不忍猝睹。

  江朔见曳落河武士的尸体不下五十人,虽说南诏人利用栈道狭窄,堆起马匹的尸体作为街垒抵挡曳落河的冲击,但以曳落河的战力,南诏人的损失似乎也忒小了点,由于急着撤退,江朔只是匆匆检查了一下他们的伤口,似乎除了鸟兽的痕迹,再无其他的伤口了。

  南诏使团损失了二三十人,此外更有数十人受伤挂彩,马匹更是损失了一多半,行李损失更大,准备奉献给圣人的礼物丢了一多半。众人此刻已经十分疲惫了,在栈道上本也走不快,江朔望着背后红透的半边天不禁担心,若野火烧来,自己倒是带柳汲、罗罗逃生不算难事,但势必无法救出所有人。

  幸而秋雨忽至,淅淅沥沥的细雨濡湿了山林,山火虽然不至于就灭,却也不再延烧,眼看空中火光渐渐暗淡,转为灰白,烟气和水汽混合在一起,成了一片白茫茫的雾气将山头整个笼住。

  众人终于不用担心被山火追上了,一个个就地瘫倒在地,山火所隔也不用担心高不危带着北地武士杀回来,众人安心歇了几个时辰,直至东方微曦之际,秋雨暂熄之际,江朔和柳汲才转回山口查看栈道损毁的情形。

  这一阵及时雨,虽然将山火扑灭,却也救不了这一段栈道,群山中的连绵栈道此刻只剩下崖壁上的一个个黑窟窿,下面山崖上散落着烧的焦黑的栈道木板,还兀自冒着青烟。

  此地距离骆谷关只有几十里路,站在山口甚至已能远远眺望到远处的骆谷口。只可惜此刻连绵群山成了天堑,再也无法通行了。

  众人无奈之下只能原路返回,栈道上的死人死马既不能带走,也无法焚烧,只能统统推入山谷之中,这二十几名南诏人便此埋骨中原腹地的秦岭山中了。

  一路北上时,蜀道虽险,但每行一日,距离长安便近一分,众人心怀希望便不觉疲累,而此刻居然要沿着险途重新回到起点另觅出路,怎叫人不灰心丧气。

  更兼回程还会不断遇到北上的旅人,还要费口舌告诉他们前面道路已断,回程的人多了,不免山路阻塞,更是难行。

  回程走了十日,终于回到傥谷口的出发点时,却又途遭到官军盘问,见使团并非汉人,又人人带伤,免不了要盘问山火的原因,和受伤的原因,柳汲怕彼等不信,更怕他们和燕军有勾结,不敢说是遇到了曳落河武士,只说撞见盗匪,栈道也是盗匪点燃的。

  柳汲的解释不但前言不搭后语,更是漏洞百出,单说盗匪烧山之说,蜀道上山贼盗匪倒是不敢说没有,但山贼靠山吃山,怎会烧毁栈道毁了自己财路?此说实难取信于人,更何况他们是敌国南诏来的使团,守关军士自然更加怀疑,这样折腾了小半个月,还多亏了崔圆的一纸文书,才替他们解了围。

  南诏使团自然还要去长安,走不来哦傥骆道,照例该走陈仓道,但见众旅人都取道褒谷北上,柳汲不禁奇怪,拉住一旅人问道:“老客,不是说褒斜道早就废弃了么?怎么你们还走褒斜道?”

  那人上上下下打量了他一番,道:“客是第一次走蜀道北上关中吧?褒斜道南起汉中褒谷口,北至郿县斜谷口,借两条河谷而行,沿褒水而行的叫褒谷路,沿斜水而行称斜谷路,褒谷缓而斜谷险,被斜水冲毁的栈道是斜谷路,褒谷路却完好无损,虽然驿路废弛,百姓却自会找出路,顺斜谷道北上至回车,再向北翻越越紫柏山、紫关岭,与陈仓故道相连成为回车道。”

  柳汲喜道:如此说沿褒斜道再走回车道就能到达关中了!”

  那人道:“是了,同样是到散关,走褒斜新道比走陈仓道可进了数百里呢!”

  此刻耽搁了这么久早已过了八月初,万长节是赶不上了,但听闻唐皇圣人十月会去骊山华清宫驻跸,若再错过,就要等过了正月圣人回朝了,于是众人急急赶路,沿着褒斜道北上。

  不料这一年秋雨连绵不断,褒斜道北段早已被斜水冲毁了,南段褒谷道下的褒水日益高涨,栈道最高处在距褒水百丈的高崖之上,但低矮处只有几丈而已,不少栈道下有木柱支撑,连日秋雨,河水暴涨,冲毁了多处栈道,众人一路行,一路与旅人、官军一起修路,这样边修便走,走走停停,走到褒谷道中枢褒谷城时就已经用了一个多月。

  九、十月山间已经十分寒冷了,翻越紫关岭时就已经下了第一场冬雪了,回车道是简道,风雪之下更是难行,一日也行不了二十里路,到达凤州河池郡时,已经是冬月了。

  冬季走栈道也有好处,就是没人,十一月的栈道上早没了商旅行人,眼看天地间一片白茫茫,南诏人来自四季如春的南中,虽也见过雪山,但这般冰雪世界却是第一次见,众人皆十分兴奋,更兼过了凤州就是散关了,入了散关便是入了关中了,蜀道之行终于要结束了。

  这一日走在蜀道上,距离散关也就一二日的路程了,却见对面山路上出现了一骑马旅人,那人身穿红袍,长长的雉鸡尾在头顶突突乱颤,在雪地里十分醒目,这时节鲜有遇到旅人的,众人心中正感到奇怪,却见那人来的好快,他居然在积满冰雪的栈道策马飞驰!

  须臾红衣骑士便到了面前,柳汲上前一叉手正要询问,那人却连连挥手,高呼道:“闪开!快闪开!八百里加急!八百里加急!”

第707章 潜行散关

  江朔等人心中都是一惊,时值冬月,何来如此急务?吐蕃也好,东西各番夷也好,均在冬季苦寒之地,从没听说过冬季入寇的。

  可是除了军情又能有什么事值得以八百里加急传递呢?

  要看红衣骑士到了眼前,江朔一伸右手,挽住了奔马的辔头,道:“上差且住!”

  那红衣骑士鞭鞭打马,根本没有要停下来的意思,江朔突然闯出,他虽然意外却也没有勒马。

  百姓冲撞八百里加急快马,可不问而斩,因此红衣骑士只管策马向江朔撞去,却不料江朔一伸手,竟然让飞驰的骏马突兀地停了下来。

  马上骑士猝不及防,身子向前冲势不停,险些从马脖子上滑下来,幸而江朔手疾眼快,左手一托扶住了骑士。

  那骑士惊怒交加,举马鞭向江朔劈头抽来,口中喝道:“小子不要命了!”

  江朔右手挽住缰绳不放,左手却顺势一带,将马鞭从那骑士手中劈手夺过。

  他所用袖里乾坤的手法极其巧妙,以至于在旁人眼里,便似那红衣骑士手递手将马鞭交到他手中相若。

  江朔手中施展神技,脸上却陪笑道:“上差辛苦了……”

  红衣骑士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将马鞭递到了对方这位青年公子手中,一时愣在原地,听江朔道“辛苦”,顺嘴答应“嗯”了一声。

  江朔问道:“上差如此匆忙是出了什么事吗?”

  那红衣骑士定睛看了一圈,反问道:“诸君看来不是汉人,冬月在蜀道上跋涉,却是为何?”

  柳汲叉手道:“我们是南诏来的使团,要入长安拜谒圣人。”

  红衣骑士道:“哎……我劝你们先回去吧,圣人定无暇接见番邦使者了。”

  柳汲一惊,道:“这却是为何?”

  红衣骑士道:“安禄山造反啦,二十万大军横扫河北,叛军所到州县,无不望风瓦解,或开门迎接叛军,或弃城逃跑,或被叛军擒杀,安贼的兵锋已抵达河水北岸了!”

  此言一出闻者皆惊,江朔不自觉地放开了马缰,道:“安禄山终究还是反了。”

  回想前先遇到尹子奇和高不危的情景,才蓦然惊觉他们是在破坏唐军的后援与退路。

  江朔此刻尚未意识到高不危率军藏于太白山中,其实是为了伏击撤向蜀中的唐军。

  不想他为了拦击江朔暴露了自己的行藏,又被江朔唤来鸟兽,令其损失惨重,几乎全军覆没,才不得以焚毁栈道退走了。

  他在七月烧毁傥骆道,发难过早,唐人得以能够有时间抢修复通栈道,之后这条栈道救了多少人的性命。只是当时谁也没想到安禄山的叛军能通过潼关天堑进入关内道。

  红衣骑士见江朔松手,一鞭子打在马臀之上,再度纵马前行,南诏人默默让到山崖一边,看着那人策马飞也似的走了。

  南诏使团中有人问柳汲:“邑君,我们还去长安吗?”

  柳汲犹豫半晌,道:“就算安禄山真的反了,要打到长安终究是不太可能吧?中原板荡之际,正是南诏表达忠诚的机会。”

  罗罗喜道:“那我们还是去长安咯。”

  她一心想着要去长安,要看即将抵达关中,怎肯就回?其实南诏人多作此想,此番穿越蜀道实在是太艰难了,就此回返实在是心有不甘。

  众人沿着栈道行不一日,又遇到八百里快骑,他们知道定还是向剑南道传递河北战事的,也不阻拦,让他过去了。

  第二日散关关城在望之时,遇到了第三匹快马。江朔问柳汲:“大匠,你曾在大唐朝中供职,这八百里加急都是如此频繁吗?”

  柳汲摇头道:“这我可也不知道了,大唐不知道有多少年没有过如此紧急的军情传递了……”

  江朔不禁怅惘道:“不错啊……边关倒是年年有战事,中原却承平日久,百姓多不知战,这安贼忒也得可恶了……”

  柳汲道:“我们先进散关,再设法打探目下的战事如何。”

  然而到了散关城墙下,却见城门紧闭,此刻天光尚早,根本没到关闭城门的时候,城上守将却无论如何不肯开门,问其缘故,却说朝廷有令,所有胡人均不得入关。

  安禄山虽在河北起兵,但他是西域康国人,手下将领除了契丹,奚人,也有突厥,康国,石国人。唐廷唯恐东西勾连作乱,也情有可原,但柳汲他们是南诏人,和安禄山并无关系。

  柳汲哭笑不得,对守城将领道:“我们是南诏来的,并非北地胡人。”

  没想到不说还好,一说是南诏人,城头顿时探出无数弓弩,那守将道:“听闻去岁南诏叛乱,杀了七万唐军,尔等此刻要入关意欲何为?”

  且不说是唐军三路主动攻打南诏,何履光三四万人压根没有出发,李贞元两万人带回了一万多,李宓中军全军皆没也不过两三万人,唐军的损失被夸大了一倍有余。

  自来都是夸大敌人的损失,缩小自家的损失,原来是记述的文官厌恶杨国忠,故意夸大杨国忠力主的讨伐南诏之战的损失,逐级放大,以讹传讹,到了关中已成了南诏叛乱斩杀唐军七万了。

  柳汲还待要解释,那守将却已经失去了耐心,一挥手道:“还不滚回去,休怪本将手中长弓无情。”

  说着他“咻”地放出一箭,只是这一箭绵软无力,远远飘落在距离柳汲数丈远的地上,甚至都没插入土中。

  大唐边军十镇与中原腹地简直是两个世界,十镇节度使以长征健儿为基础,加入边地番兵,军械齐整,战力极强。

  而中原腹地,承平日久文恬武嬉,加之府兵制崩溃,不修军备久矣。这守将手中长弓松弛,本人武艺更是拙劣,靠这样的官兵如何抵挡如狼似虎的河北燕军?江朔和柳汲都不禁暗自担忧。

  以江朔的武功,自然可以跃上城头,揪住那守将,逼迫他开城门,但南诏人是来求和的,总不能用强过关。

  众人只能先退到城外三里,关中号称四塞之地,是一群山拱卫下的一片平原,东南西北皆有关城控锁,散关就是西方的关隘。

  江朔固然可以视群山为无物,来去自如,但南诏这么多人、马、行李,却无法飞度。

  江朔只得道:“我先潜入城中,看能否设法放你们入关。”

  柳汲此刻也无法可想,只能答应,罗罗却嚷着要与江朔同去,江朔早已看出她的轻功得自空空儿传授,本领已远在自己阿爷柳汲之上,心道有个人从旁相助也不是坏事,就答应了。

  二人也不往关城去,直接钻入东面山中,秦岭横亘关中之南,东西向的大山中有颇多南北向的沟壑河谷,二人想寻一处小径能让南诏使团通过,找了大半日却不一无所得。

  罗罗道:“江兄弟,天色已暗,我们先进城看看,或许可以说服守将放阿爷入城……”

  江朔知道她又在打歪主意,但此刻实也无他法可想,只能点头答允,却对罗罗道:“姊姊进城后徐图通关之法,千万不要用强。”

  罗罗满口应允,江朔却知她虽是女流,却与中原女子大不相同,要她守规矩了太难了,到时候也只能随机应变了。

  二人翻山越岭,到了散关之东,此刻天色已然全暗了,可以清晰看见城头士兵手持火炬巡逻,二人轻松避开巡防,翻过城头,进入城内。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23页  当前第36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66/42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唐山海行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