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唐山海行_分节阅读_第250节
小说作者:圏吉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55 MB   上传时间:2025-11-26 10:31:25

  这蛋岛上鸟蛋如此密集,岛上的泥婆罗海鸥本来数量极多,几乎占满了小岛,一来尹子奇等人登岛后惊走了部分鸟群,二来吐蕃长弓手厉害,只望空齐射了一轮,岛上的鸟儿便受惊逃了个干干净净,之后海鸥散到了西海别处,江朔他们登岛之际可就一只鸟儿都不见了。

  此刻江朔将海鸥唤回,灰白色的鸥鸟翔集,围绕这小岛盘旋,夜空中如同一片巨大的、灰白色的云朵将蛋岛整个罩住,使得岛上一片昏暗,几乎目不能视物。

  独孤湘正想问江朔这样做又有何用,忽听江朔敦促尖厉的连叫数声,鸥鸟们在空中变换姿态,如箭一般直射下来,冲向岛上的人群!

第496章 四镇节度

  鸥鸟疾冲而下,岛上立时就炸开了锅,尼婆罗海鸥的鸟喙又坚又锐,堪比尖锥,而飞鸟的扑击速度更如绝顶的高手一般,让人防不胜防。

  江朔虽能唤来海鸥攻击,却无法告诉他们攻击何人,不伤何人,因此尼婆罗海鸥此刻的攻击是无差别的,不仅攻击吐蕃人,也攻击尹子奇、安庆绪、独孤湘等人。

  璇玑阵中众人身上没有甲胄,身上被鸥鸟啄得到处是伤,只能勉强护住头脸,后背、臀腿这些皮糙肉厚的地方只能任由鸥鸟的利喙去啄了。

  吐蕃武士全身的甲胄,反而成了劣势,鸥鸟之喙无法穿透鏁子甲,便集中攻击吐蕃人露在甲胄外的双手和眼睛、鼻子。这时候枪盾这样笨重的武器对于快速飞行的鸥鸟都无甚效用了,吐蕃武士扔了枪盾,双手乱挥乱抓。

  但登岛的吐蕃武士不过百余人,尼婆罗海鸥却有数千,每个人要对付十几只鸥鸟,一双手如何够用?不断有人被鸥鸟啄烂了双手、啄瞎了眼睛,发出撕心裂肺的惨叫。

  独孤湘眼见这场景,又听到这骇人的惨叫声,心中害怕,将手中白练在头顶舞做一团,从头到脚全都严密地护住。拓跋乞梅对她高喊道:“湘儿,快往白岩这边躲!”

  江朔发出鸥鸟的鸣叫声,指挥它们攻击岛上众人,更兼他所坐的白石散发出的乌力果的气味,群鸟都当他是鸟王,自然不会往这边攻击。

  江朔和古辛上师、安庆宗三人都没有受到攻击,非但如此,更有不少鸥鸟打得累了,飞到白石上休息片刻,再飞去继续攻击,独孤湘和拓跋乞梅撤到白石边上,海鸥便立刻停止了攻击,方才还在拼命追逐猛啄的海鸥,非但不再追击,更有不少落在独孤湘脚边,啄食砾石间的草籽、小虫。

  岛边滩涂上一片鬼哭狼嚎,岛中白石上却是一片祥和,如此景象反而让人更觉诡异,吐蕃武士本就对古辛上师心存敬畏,此刻见江朔竟有指挥群鸟之能,更以他为神人,哪还有心思恋战?

  吐蕃武士向水中退去,通常遇到蜜蜂刺人、飞鸟袭人,只需躲入水中,蜂、鸟便不会再攻击,但尼婆罗海鸥本就是在水中捕食,吐蕃武士退入水中除了陷在水底淤泥之中,减慢了自己的行动之外,丝毫不能减缓鸥鸟的攻击,他们此刻斗志全消,一个个只想着摆脱飞鸟,回到对岸逃命。

  吐蕃人一退,璇玑阵的压力骤增,大量的鸥鸟开始转头攻击尹子奇、安庆绪等人,安庆绪忽然回头望见白岩那边的情景,忙对尹子奇喊道:“江溯之会妖法!这是他使的妖法,飞鸟不会攻击他,我们快撤到他边上。”

  尹子奇自然不会相信什么“妖法”之说,但江朔长啸唤来飞鸟袭人,飞鸟却不伤他们分毫,却又是眼见之实,叫他百思不得其解,此刻也不容他多想,指挥璇玑阵众人退到白石边。

  果然一到了白石边,鸥鸟便立刻停止了攻击,众范阳武士背靠白岩,就地坐倒,大口地喘息,他们虽然人人带伤,好在五官俱全,也没有受致命伤。只有那个腿被箭射中的武士,他被安庆绪替换后一直退在一边,海鸥来袭之际,无人管他,被乱喙啄死了。

  再看吐蕃武士在水中挤作一团,好不容易跑回对岸,忽见一队骑兵如风而至,马上骑士手持环首长刀,向下挥砍,立刻将第一批上岸的吐蕃武士枭首,吐蕃人虽然全身鏁子甲,脖项处毕竟没有护甲,这队骑兵出手极准,人人都是手起刀落,一刀枭下了吐蕃人的首级。

  水中的吐蕃枪盾步卒们这才发现弓骑兵早就如流云星散,主将马祥仲巴杰也已在亲兵的护卫下撤走了,至于大食人更是不知何时撤走了,遁得不知所踪。地岬上除了几十匹无主的战马,就剩下数百具吐蕃人的尸体了。

  这时古辛上师缓缓对江朔道:“江小友,敌兵已退,鸥鸟袭人杀戮过重,快些停了吧。”

  江朔这才止住啸声,啸声一停,鸟群失去了主宰,便自散开了,虽还有零星攻击,却已不成气候了。

  江朔从眼角余光中瞥见滩涂上死了不少人,除了被璇玑阵杀死的,恐怕被飞鸟啄死的也不在少数,他心中虽然不忍,当方才那种情况也实在是无他法可想。

  此刻岸边已经立满了骑兵,这些军士仅穿轻便的札甲,马匹亦不披甲,与吐蕃骑兵皆具装不同,他们在骑兵冲锋时速度更快,也更灵活。从衣甲制式来看,这是一支唐军骑兵。

  吐蕃步卒被困在水中,前有砍头如砍瓜切菜一般的唐军,后有能召唤飞鸟杀人的巫师,更兼领军莽支布早已撤走,他们进退维谷,实已陷入了绝境,众人在前滩水中拜倒,有会汉话的高喊道:“投降!投降!”

  一时间残存的二三百吐蕃人一齐高喊“投降”,地岬岸上骑兵越聚越多,皆横刀立马,冷冷看着他们,没有要受降的意思,吐蕃人心中害怕,叫“投降的声音愈发的响亮、急促起来。

  这时骑兵忽而分开,从中走出一员大将,此人骑在一匹高大的枣红马上,身穿明光铠,背后一条猩红的披风,头上未戴头盔,黑色软裹巾幞头前系着一条红色的抹额。

  再往他面上看,此人约莫四十上下年纪,正值壮年,长须美髯,凤目蚕眉,生得颇有英雄气概。

  那将官将手一扬,道:“缴械纳降!”

  他身后一将闻言忙抢上前道:“王公,不可啊!”

  此人看起来比主将还年长一些,胡须已见花白,却生得异常高大威猛,全身黑色山纹札甲,胯下一匹黑色高头大马,手中提着一杆马槊,只是这马槊不若高秀岩的马槊队所使用的一丈八尺长槊,而是丈许长的短槊,此槊虽短,但从槊头来看无疑是槊非枪。

  先前这将独孤湘不认得,后面说话这将,独孤湘却认得,正是当日她在灵州遇到的大斗军副使哥舒翰,当时她不懂兵刃的差别,和江朔说哥舒翰用的是大枪。

  只听哥舒翰道:“我等奔袭两千里到此,可没有闲置的马匹带这么多俘虏回去。”

  那主将道:“那便收缴了兵器,放他们走吧。”

  哥舒翰瞠目道:“他们回去重新领一副甲胄不就又是兵了么?他日战场之上……”

  “他日战场上便再杀败他们一次!”主将打断哥舒翰道:“杀降不吉,翰郎勿复多言。”

  他神色甚有威严,别看哥舒翰为大斗军副使时,对安思顺颇为不服,屡屡出言顶撞,对此公却事之甚恭,低声唱喏道:“是……”

  转头喝道:“通译何在?”

  军中通译都是士卒充任,并非专职文官,一骑兵策马而来,道:“标下在,衙将有何吩咐?”

  哥舒翰道:“叫这帮吐蕃狗缴械,王公仁善,放他们一条生路。”

  这通译是个天生大嗓门,看来军中传令的也是他,他在马上向吐蕃步卒高声喊话,众吐蕃人死中得活,竟然欢呼起来。

  唐军士卒让吐蕃人排队逐一登岸,将手中武器堆在一起,再将衣甲脱下堆作另一堆。这些吐蕃人一个个垂头丧气,脱下衣甲,大部分人的武器早已丢失了,唐军也不追究,让他们脱得只剩中衣,便放他们自行离去了。

  独孤湘对江朔道:“朔哥,这位将军倒和你差不多,仁善得很呢。”

  拓跋乞梅道:“湘儿,别人你朔哥或许比得,此公江小友可还比不得。”

  独孤湘撅着嘴道:“他是何人?好威风的么?”

  安庆绪冷冷的插话道:“此人便是清源县公,河西、陇右、朔方、河东四镇节度使,王忠嗣公!”

  此言一出,莫说独孤湘,江朔都不禁浑身一震,险些走叉了炁,古辛上师左手掌传来内力,帮助江朔稳住心神,道:“紧要关头,不可分心。”

  江朔点点头,继续凝神用功。

  那边百余吐蕃人不多时已走得干净了,王忠嗣让哥舒翰在对岸戒备,自己带着数骑,策马淌过浅滩,登上蛋岛,此时的蛋岛与先前大为不同,江朔召唤回来的海鸥,占满了小岛,见岛上鸟蛋被箭射、脚踩,几乎破坏殆尽,海鸥虽是禽类,但物伤其类,也不禁仰头哀鸣不已。

  王忠嗣踏马到白岩前,在马上对尹子奇拱手道:“尹将军,你不在范阳好好待着,跋涉万里到此作甚?我可是听说安禄山又报奚人、契丹叛乱,问朝廷要兵要粮呢。”

  王忠嗣说话时自有威严,尹子奇虽然倨傲,对王忠嗣竟也不敢造次,恭敬叉手道:“王公,我等此来不为军务,乃是替安中丞长子庆宗求医来的。”

  王忠嗣在马上往白岩上的古辛上师和江朔一看,哂笑道:“我大唐这么多名医大贤都治不好安大公子的病?要到此找一老僧和一吐蕃小儿来给他做法?”

  独孤湘在一旁抢白道:“王公,朔哥可不是吐蕃小子,是如假包换的大唐子民!”

第497章 残忍真相

  王忠嗣在马上手扶鞍桥饶有趣味地看着独孤湘道:“你就是独孤家的孙女么?”

  独孤湘一愣道:“咦……王公,你怎么认得我?”

  王忠嗣手中马鞭一指江朔道:“不止你,我还认得他……江朔江溯之。”

  独孤湘扮个鬼脸,嬉笑道:“原来王公还认得朔哥,先前是逗我们玩呢,可是你怎么会知道我们呢?”

  这时王忠嗣身后一矮个子蜡黄脸的亲卫催马上前,伸手往脸上一抹,卸下一张人皮面具,露出雪白的脸庞和秀丽的容颜,对独孤湘道:“湘儿妹子,好久不见。”

  独孤湘惊呼:“珠儿姊姊,怎么是你?”

  李珠儿虽是燕军的谍者,但她曾向西军透漏东军情报,因此王忠嗣认得她毫不奇怪,不过她的身份是可以当着安庆绪、尹子奇面表露出来的么?独孤湘不禁有些迷惑。

  李珠儿见她不说话,笑道:“湘儿妹子,你一定在想,我怎会和王公在一起,其实是安二公子让我给王公领路来此的。吐蕃曾想引诱安中丞反叛,东西夹击大唐,安中丞假意应允,派我到吐蕃来以为联络,这才摸清了吐蕃人在边界的兵力调度,王公方能长驱直入,深入吐蕃腹地。”

  这显然是一句谎话,所谓“五路攻唐”完全是安禄山主动提出的,在李珠儿口中却颠倒成了吐蕃人提议,但她说安禄山派她来吐蕃作为联络人,并窃得了吐蕃军的情报应该也是事实。

  独孤湘脑袋有点发懵,舔了舔发干的嘴唇,道:“拓跋大哥说祁连山连绵高耸,难以翻越,王公何以能神兵天降,直抵西海?”

  李珠儿道:“祁连山确实没有缺口可以进入西海,不过王公可是从瓜州奔袭而来的。”

  独孤湘大吃一惊:“瓜州远在千里之外吧……”

  王忠嗣补充道:“瓜州距此可不止千里,而是两千里!瓜州四面沙漠环绕,晋昌城东北却有一处大泽,相传大泽之水是吐谷浑之地来的冥水灌注而成,却从未有人成功翻越大雪山进入高原,若非李娘子探得情报,我们也无法找到路径。”

  独孤湘道:“可是东西军素来不睦,王公你怎会如此相信珠儿,凭她一句话,就孤军深入二千里?”

  王忠嗣道:“独孤娘子,你搞错了,李珠儿给我的情报,并非进入高原的路径,大雪山何其险要,就算知道路径,敌军只需一支偏师就能拦住千军万马。”

  独孤湘道:“那我可不明白了……”

  王忠嗣道:“李珠儿送来的情报是,吐谷浑小王率精骑五千,想趁我军与吐蕃在石堡城鏖战的机会,偷袭瓜州晋昌郡。这一击确实出乎意料,晋昌郡只是下都督府,麾下只两军,若非事先得到消息,被吐谷浑精兵占据晋昌,左右沙洲敦煌郡和肃州酒泉郡的联系将被打断,整个河西镇便会陷入混乱。”

  独孤湘道:“原来如此,唐军也认为吐蕃军要进入河西只能通过石堡城,若非珠儿姊姊提醒,被吐谷浑小王偷袭瓜州成功,可能会左右整个战场的局势。”

  王忠嗣道:“不错,这吐谷浑小王也是个将才,去岁皇甫惟明之所以败北,也是因为吐谷浑小王穿插迂回,偷袭得手,阵斩褚诩,才不得不退兵。”

  众人多知听说皇甫惟明去岁大意轻敌败于石堡城下,现在才知原来也是这吐谷浑小王所为。

  王忠嗣接着说道:“我得到消息时,陇右的兵将已经来不及调动了,这才以大斗军副使哥舒翰为衙将,率领大斗、玉门二军各一部精锐骑兵奔袭晋昌,这一下反而打了吐谷浑一个措手不及,全歼敌军,生擒小王,这五千人是吐谷浑最后的精兵,经此一战吐谷浑已不复存在了。”

  独孤湘叹道:“那吐谷浑可真是偷鸡不成蚀光了米啊……难怪王公你会如此信任珠儿姊姊。”

  王忠嗣点头道:“我挑选一支精兵,溯吐谷浑下山的道路,进入高原,此时吐谷浑西方墨离之地数千里没有一兵一卒防守,我们才能如此顺利一直杀到西海。”

  独孤湘道:“我还是不明白,安禄山为什么这样帮西军,这对他也没什么好处啊?”

  李珠儿道:“那是因为这不是安中丞之意,全是二公子的意思。若安中丞一时受到蒙蔽,真的做出什么不臣的举动,那么待在长安的大公子必然第一个受牵连。二公子与大公子感情甚笃,为保大公子周全,他让我向西军泄露吐蕃军的情报,只要西军尽快挫败吐蕃,大公子便可保万全。”

  这显然也是一句谎话,安庆绪虽爱其兄,却绝不可能因此阻止自己阿爷的叛唐举动,恐怕是他和严庄、尹子奇等人认为现在叛唐时机未到,更因为吐蕃与三公子安庆恩的生母段氏勾连,他们才让李珠儿设法破坏吐蕃的军事部署。

  独孤湘道:“难道打伤安庆宗的是吐蕃人,好让安禄山断了念想,尽快叛唐自立?”

  紧接着她又否定自己道:“不可能,安庆宗不会武功,若真是如此,一掌打死他便了,何必用如此怪异的手法把他打得半死不活?”

  安庆绪道:“打伤安庆宗的人,意在古辛上师。”

  独孤湘道:“我还有一事不明,你们怎么知道安庆宗的伤只有古辛上师能治呢?”

  安庆绪冷笑一声,道:“因为打伤阿兄的人留了字条。我和师父都曾尝试给阿兄疗伤,却只会加重他的伤势,我们知道留字条之人所言非虚,这才冒险穿过石堡城,进入西海之地来寻找古辛上师。”

  独孤湘道:“那边引王公千里奔袭,这边安庆宗遇袭重伤,两头各跑各的,却在西海之畔恰巧聚首,这可太巧了吧?”

  王忠嗣道:“我们来之前,尚不知安庆宗重伤之事,本来想在吐蕃腹地制造一番混乱之后便撤兵的。”

  独孤湘道:“这么费劲吧啦,好不容易杀上高原,何不前后夹击,占领石堡城?此处距离石堡城不过两百里,比之此瓜州至此的两千里,不过是个添头罢了。”

  王忠嗣道:“吐蕃一路荒凉,无从补给,如与吐蕃守军扎下阵势,正面对决,绝占不了多少便宜,石堡城在群山之中,无论从哪个方向都极难攻克。故而我原也没做攻打石堡城之想。”

  独孤湘想起来,传言王忠嗣曾因反对攻打石堡城,不惜触怒了圣人。

  王忠嗣继续说道:“没想到莽支布围岛,正给了我们‘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机会。”

  独孤湘这才发现这一支唐军数量并不多,约略千人不到,但是一人配有两三匹马,一来可以换乘歇马,二来可以可以驮大量补给,人少马多,军队行动起来烟尘滚滚,阵仗之大仿佛有两三千人一般。

  独孤湘忽然醒悟,道:“原来你们早知围岛之事,却把我们当成了诱饵!”

  李珠儿道:“湘儿妹子,这你可不能怪我们,我为王公前驱,早大军几日到了河曲,遇到尹先生等人,才知道安庆宗重伤之事。

  我素知莽支布久欲不利于古辛上师,才和尹先生定下计策,在此设饵,钓莽支布率军前来,尹先生和安庆绪是甘愿以身涉险,只是没料到你和溯之居然会这么巧出现在此地。。”

  独孤湘道:“原来你们早知道求古辛上师给安庆宗疗伤会引来大军围岛……不对……恐怕莽支布那边也是珠儿姊姊你给通风报信的吧?”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23页  当前第25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50/42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唐山海行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