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唐山海行_分节阅读_第208节
小说作者:圏吉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55 MB   上传时间:2025-11-26 10:31:25

  金牙匕原来已经给了独孤湘,但独孤湘以此匕扎了叶清杳后离去,拔下来后这匕首便一直在江朔身上,只是没了金鞘,只以鹿皮包裹放在怀中。

  这两把短兵也都是削金断玉的神兵利器,用来戳刺未必不能伤悉诺罗,不过江朔对于悉诺罗的金钟罩功夫偏不信邪,仍想以指掌、拳脚功夫战而胜之,因此两次欺身都只是以手指点他腧穴。

  第二次点穴果然也无效,铁刃悉诺罗居然不随着江朔旋转,而是反向旋转,将肩头的降魔杵往后一翻,极近距离向着江朔攒刺过来。

  若换了旁人十有八九要被戳个对穿,但江朔贴身短打的功夫得东岩子赵蕤的真传,早已料到铁刃悉诺罗会有这一招,他点穴不中之后,怎会在原地等他来刺?早已低头避过,他忽然想到当时睿息说过的那个在西方大力士黄泉中浸浴的故事,心想管他是真是假总是试它一试。

  于是江朔伏低身子,双手抓向铁刃悉诺罗的双脚脚踝,猛地向上一提。

  铁刃悉诺罗的身子何等沉重,竟然被江朔一把掀翻!江朔蜷起食指,用指节去点悉诺罗脚底的足踵穴,虽然悉诺罗穿的靴底极厚,但以江朔的内力,冲炁点穴并非难事。

  不料,这一次铁刃悉诺罗一反此前任由江朔点穴而毫不畏惧的模样,居然在地上一滚,他身子极其高大,却如灵猫般翻转身子,避开了江朔点穴的双指,同时降魔杵贴地平扫,向着江朔打来。

  江朔心道:有门!没想到脚踵真的是铁刃悉诺罗的命门所在?

  江朔原地跃起,避开降魔杵同时先前飞纵,仍然去抓他脚踵,铁刃悉诺罗在地上原地打转,激得尘土飞扬,将他庞大的身躯几乎掩盖在烟尘之中,江朔双眼一眯,只见烟尘中降魔杵尖刺迎面攒来。

  江朔心道此刻不搏更待何时?略一侧身,将将避开杵尖,伸出右手“砰”的一声握住降魔杵,同时左臂一夹,左右手阴阳合把,牢牢握住了降魔杵,双臂一较劲,向怀中回夺。

  铁刃悉诺罗见他来抢夺降魔杵,可谓正中下怀,双臂运劲向上一扬,想要将江朔整个举到半空,有道是“力从地起”,若被悉诺罗举到空中,无论如何运劲发力,也不可能将降魔杵夺过来。

  江朔如何不知,他使个千斤坠的身法,向下猛压,坠住降魔杵,同时亦向上举,竟似乎也要把铁刃悉诺罗举起来。

  他身后的诸葛静虚和坑上中原三教众人见了都心中暗暗摇头,都道江朔太过急于求成,竟以己之短攻彼之长。叶归真喊道:“小子,你糊涂啊!就算你力气比他大,把杆子抬起来,这吐蕃铁将军身子高大,你把他翘起来,他也只不过是站直身子罢了,又有什么用?”

  江朔对叶归真的喊叫充耳不闻,只顾双臂较劲,一边靠左腋下夹着降魔杵往下压,一边双手上抬要将铁刃悉诺罗抬起,此刻二人都站直了,但悉诺罗比江朔高了一头都不止,如此斗力可比江朔夺占了许多便宜。

  悉诺罗只道江朔已经乱了阵脚,心中大喜,双臂用力,全力向上猛抬,想要和江朔在气力上一决胜负,二人各运神功,竟是谁也挑不起谁,风磨铜的降魔杵发出“咯吱吱”的声音,似乎随时会折断一般。

  眼看二人成了僵持之势头,江朔手上却忽然卸力,同时双脚一蹬,铁刃悉诺罗手上忽然一轻,心中毫无准备,双臂猛地向上一扬,降魔杵脱手飞出,同时失去重心向后跌倒。

  江朔凌空折了个筋斗,同时双手一抄,捉住了飞起来的降魔杵,借着降魔杵的沉重,向下猛坠,一扬手,降魔杵的锤头正砸在铁刃悉诺罗的右足脚底心。

  这降魔杵的锤头甚大,一击之下,一砸之下,将铁刃悉诺罗脚底的足心涌泉穴,足跟足踵穴一齐击中,铁刃悉诺罗如遭雷击,居然痛苦地蜷缩起来。

  江朔紧接着落地,抡拳猛砸他左足脚底心,铁刃悉诺罗“啊”地惨叫一声,居然昏死过去了。

  这一下形势突变,别说坑上众人没反应过来,江朔自己都愣了一下,难道这铁刃悉诺罗真的和那传奇故事说的一样,是被倒提双脚在冥河中浸泡过的不成?

  其实铁刃悉诺罗当然不是在冥河中浸泡的,但象雄这门“金钟罩”的功夫确实是用的浸泡之法修炼的,不过是以秘药浸浴全身,这秘药堪比毒药,人浸在其中,如同万蚁噬咬痛苦不堪,需得运功将这猛烈的药性强行压下,最终从足底排除。

  如此反复拉锯经年,终于能将药性完全压制下去之际,全身皮肤便已变得如铜浇铁铸的一般,刀枪不入了,只是练功时总需留有一个罩门,才能将练功时吸入体内的毒质排除,否则毒气瘀积,刀枪不入的功夫尚未练成,自己就先被毒死了。

  因此这足底便是铁刃悉诺罗的罩门,本不需准确点中哪一处穴道,江朔以降魔杵的锤头猛击之下,他便昏死过去了。

  坑上中原三教的众人一起欢呼起来,江朔与铁刃悉诺罗交手之际,那老僧古辛上师从头至尾都没有出手。江朔这一下兔起鹘落,一招制服了铁刃悉诺罗,古辛上师就是想要援救也是不及,此刻又成了二对一的局面,就算这古辛上师比铁刃悉诺罗厉害得多,此刻也已陷入危局了。

  江朔见果然打脚底板果然有奇效,虽然不明其理,心中却也颇感振奋,此刻面向古辛上师而立,见老僧仍是双目微瞑,似闭不闭,似睁不睁,仿佛入定一般,他不出手,江朔也不好先手进攻,一时不知该如何是好。

  还好,这时古辛上师睁开了眼睛,对着江朔上上下下打量了一番,江朔再次感到那种冰冷的蛇在身上游走,不禁打了一个寒战。

  古辛上师道:“小子,倒有些本事,是我小看你了。”

  原来他非但会说汉话,吐字字正腔圆,竟还是标准雒音,江朔颇感意外,叉手道:“原来老前辈会说我汉人的言语。”

  坑上的章藏榭道:“古辛上师乃吐蕃不世出的奇人,他不仅通晓吐蕃各地的方言,天竺梵语、大唐汉语、西域吐火罗文、波斯文、大食文无不精通。更懂得天下武功……”他顿了一顿,又道:“江少主,你可要小心,上师的武功不是铁刃将军所能比的。”

  众人听了心中都大大的不以为然,就算古辛上师武功高强,天下第一,那也是能是精通自家门派的功夫,如何能遍识天下武功?须知各门各派的功夫都是绝不外传的功夫,他哪能都懂得?”

  章藏榭的言语中,对江朔颇为顾惜,竟然提醒他小心,引发了马祥仲巴杰的不满,呵斥他退下,古辛上师却不以为意,仍是不疾不徐地道:“江小友,老僧我也来领教领教阁下的高招,你请动手吧。”

  江朔忙叉手道:“上师是前辈,请上师先出招。”

  古辛上师哈哈大笑道:“果然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他一震手中铁棒,道:“看你拳脚功夫不过尔尔,阁下身上携带着三样兵器,在老僧面前不可托大,你亮兵刃吧。”

  江朔一愣,他腰间的七星宝剑,背后的玄铁短刀都在明面上,古辛上师注意到也不足为奇,但他第三件兵刃金牙匕用鹿皮包了揣在怀中,并未露头,古辛怎知他还有第三件兵刃?

  但此刻也不及细想了,江朔知道若此刻再不亮兵刃,可就有了小觑之意了,此外,古辛上师是铁刃悉诺罗的师傅,想必功夫更胜其徒,确实也不敢托大,于是抽出七星宝剑,对古辛上师道:“好叫上师知晓,我这把长剑乃汉末神兵,七星宝剑,削金断玉,非寻常兵器所能招架,还请上师小心。”

  此前章藏榭和古辛上师言语中都叫江朔小心些,江朔甚是感念,故也将七星宝剑之能对古辛说明清楚,以免有胜之不武之嫌。

  古辛上师闻言大笑道:“你这小子倒也有趣,有趣得很……小子,那我也叫你知晓,此棍亦是神兵,只怕你的宝剑砍斫不断,你可也要小心咯。”

  话音一落,古辛上师便一拍棍身向江朔攻来。

第425章 古辛上师

  古辛上师手中铁棒长约六尺,比寻常梢棒略长,但由于古辛上师身材甚是高大,这铁棒在他手中也只是和齐眉棍类似,只是这铁棒太粗了,比鹅卵更粗,古辛上师的巨掌也堪堪能持握。

  棍棒太粗会大大影响灵活性,而古辛上师所使的棍法却是江朔见所未见。赵蕤曾教他天下兵器之理,所谓“枪扎一线,棍扫一片”,寻常棍法以横扫、竖砸这样的刚猛招式为主,古辛上师却竖持铁棒径直向前,与汉地童儿骑竹马的动作类似。

  因为古辛法师手中铁棒始终竖着,因此虽然他趋步上前,却并不攻向江朔,江朔知道他摆明了是要自己先进攻,当即也不再客气,挺剑向前,直刺古辛上师的前胸。

  古辛上师将铁棒一头抵在地上,手腕转动轻轻一拨,铁棒的棒身摆动起来,砸向江朔的剑尖。

  江朔这一刺本就是试探,见古辛上师的铁棒砸啦,手腕一振,剑峰一转,避开铁棒,向古辛上师的肩头刺去。古辛上师一笑,手上轻巧一拨,铁棒摆回,仍是砸向江朔手中的长剑。

  铁棒靠近长剑之时,江朔竟觉似乎有一股巨大的吸力,使得他手中七星宝剑微微变向,不由自主地靠近铁棒,这古辛法师的内力竟然高深至此,江朔也不禁心惊不已。

  但他见机亦快,剑锋一转,贴着铁棒削了下来,这是刀剑破枪棒的常见招术,对方若撒手避开剑锋,就失去了武器,往往只能撤棒后退。

  然而古辛上师却居然立刻松手,放开了铁棒,这铁棒一头杵在地上,放手后,沉重的铁棒便“呼”地斜砸向江朔。

  铁棒何等的沉重,江朔也不敢硬接,只能侧身避让,他侧身的同时,长剑改削为刺,向前疾刺。

  古辛上师却抢步上前,和江朔的剑尖擦身而过,一伸手抓住了铁棒,棒梢仍是斜斜地悬在江朔头上,二人各自侧身换位,攻守之态却仍无任何变化。

  古辛法师仍不进攻,只是斜持铁棒,等江朔来攻,江朔心念一动,施展北玄武室、壁二宿的步法,绕着古辛法师跑起来。

  室宿、壁宿古时称为东西二壁,如墙垣左右围合,江朔快速变换身法,想要绕到古辛上师的身侧。

  古辛上师脚步看来甚是笨拙,手上也只是轻轻左右拨弄铁棒,却将江朔的去路牢牢封住,无论他如何闪转跳跃,都绕不过去。

  江朔先前见古辛手中铁棒甚粗,不舍得以七星宝剑去砍,现在见他功夫诡谲高妙,不试一试宝剑的神锋了。

  他佯装挺剑刺击,古辛上师若然挥棒来挡,江朔却手腕一翻,向着铁棒平削过去,古辛上师不知七星宝剑的厉害,仗着铁棒沉重,见江朔横剑削来也不闪避,将铁棒一立等着他削来。

  眼见七星宝剑就要斩上铁棒之际,江朔忽觉铁棒上生出一股怪力,手中长剑的剑刃不由自主地偏转过来,剑脊“当”的一声,竟然吸在铁棒之上。

  原来古辛上师手中的铁棒是一天坠陨铁所制,因其带有极强的磁性,因此浇筑之后无法捶打,便成了这副疙里疙瘩的粗陋模样。

  古辛上师长笑一声,忽然将铁棒就地一插,双掌平推向着江朔打来,他此前动作端凝如象,此刻却迅捷如游龙,双掌一上一下,向着江朔胸口、小腹拍来。

  这一下变故横生,江朔不及细想,放开剑柄,双手亦上下一分,迎向古辛上师的双掌,只听惊天动的一声巨响,古辛上师身子只是晃了一晃,江朔则向后飞出丈许才落到地上,七星宝剑却还牢牢吸在铁棒之上。

  江朔甫一落地,古辛上师身形晃动,以到了他身前,他一振铁棒,棒上吸着的七星宝剑如鸡啄米向他当头凿来,江朔失了兵刃,却不慌张,不退反进,向前猛扑,避开剑刃,展开空手入白刃的手法去夺古辛上师手中的铁棒。

  古辛上师竟然不闪不避,已撒手将铁棒送入江朔手中,这铁棒入手极其沉重,江朔虽有内力加持,却也颇觉吃力,无法像古辛上师一样挥动自如。

  就在江朔一愣神的功夫,古辛上师双掌横推,又一次拍来,江朔只能放开铁棒,双手平推,与古辛上师又对了第二掌。

  这一次江朔只退了一步,古辛上师则牢牢钉在原地,伸手接回铁棒,手腕一振,又向江朔当头砸下来。

  江朔知道一旦退开,距离越远,古辛上师的铁棒威力就越大,但向前比拼内力又不是他的对手,江朔左手虚晃一掌,右手拔出腰后的玄铁短刀,向古辛上师刺去。

  古辛上师尚未动手时就已点出江朔身上带了三件兵刃,眼见江朔持短刀袭来,一点也不意外,摆动铁棒去格短刀。

  江朔知道他铁棒有吸附兵器之能,又知他内力深厚,不敢力敌,施展赵蕤所授袖里乾坤的短打招术,贴身游斗起来。

  东岩子赵蕤所授短打功夫名为“袖里乾坤”,说的是手上功夫之巧妙,仿佛藏在袖中一般难以捉摸,并不是说非得将手藏在袖中才能施展。此刻施展起来,无非就是化掌为刀,威力更大。

  然而饶是赵蕤所授功夫虽然神妙,古辛上师却也不惧,他一边运杖格挡,间或运掌拍击。忽而如象沉稳,忽然如龙灵动,始终对江朔处处压制。

  江朔自从茅山积金洞中出世之后,身兼玉诀神功的无上内力,袖里乾坤与神枢剑的拳剑功夫,飞燕穿星步的轻功腾跃之术,有这三艺傍身,除了北溟子之外,从未遇到过敌手,更不要说他还有七星宝剑这样的神兵利刃。

  而近日与古辛上师交手,内力稍有不如,拳脚、剑法处处受制,轻功虽妙也无法突破那看似朴实无华的步法,长剑又被铁棒吸走,竟然处处受制,实是出世以来所未有过之事。

  苯教是吐蕃的原始泛灵信仰,与北地“珊蛮教”有颇多相通之处,但也受到南面天竺功夫的影响,其术曰“苯”,多有神秘的修炼法门。

  比如铁刃悉诺罗所练“金钟罩”的功夫称为“象苯”,吐蕃高原无象,其形象来自天竺,象雄人认为大象皮糙肉厚,不避刀剑,因此称这门铜皮铁骨的功夫为“象苯”,而像马祥仲巴杰这样以内力震飞对手的功夫,被称为“赞苯”。

  一般人只能练成一种“苯”术,而古辛上师却是高原上不世出的人杰,身兼数“苯”,他所使的以拙破巧的铁棒功夫便是“象苯”的一种,而双掌拍击的内力源自“赞苯”,脚步与灵便掌法却是“龙苯”的功夫。

  正因为如此,古辛才被尊为“上师”,他自创的这一门铁棒与掌法结合的功夫,便是“龙象般若功”。

  江朔转眼间已与古辛上师剧斗了上百回合,虽然不知这门功夫的名称,但亦能悟出他这本功夫兼有凝重与灵巧,其实就是铁棒与掌法中也是刚柔相济、龙象兼有。

  铁棒看似沉重却以小巧灵便的手法拨动来格挡,掌法看似轻灵其中蕴含的掌力却深沉厚重,这刚中带柔,柔中有刚的功夫,令江朔一筹莫展。

  江朔所不知道的是,古辛上师心中对江朔也暗暗点头,他的功夫独步雪域高原,自从神功练成以来从没人能在他面前走过是个回合,别说他的掌法,单这一条铁棒,就没几人能接得下一招半式。

  没想到第一次出手,遇到这大唐少年的功夫竟已如此了得,非但兵器、拳脚打了个有来有回,更为难得的是,他内力修为上居然与自己也难分伯仲。古辛上师不禁心中暗忖,不知这少年的师父是谁,能将一个二十岁不到的少年调教得如此厉害,江朔的师父怕不是大唐第一高手?

  古辛上师却不知江朔的功夫得自于天授与机缘,并非全靠师父传授,赵蕤、李含光、裴旻、神会、北溟子、张果先生都曾指点过他功夫,更甚至于从张旭、吴道子、王维等文人雅士身上都体悟到了不少武学的真髓,才有今日的武功。

  古辛上师忽然朗声道:“少年,你的师父是谁?你不是我的对手,请尊师出来相见吧。”

  江朔听了一头雾水,问道:“我师父?我没有师父……”

  古辛上师心想这少年年纪尚幼,他师父定然不放心他一个人闯荡江湖,只怕此刻正藏身斗极峰上某处,一般武学之士说到自己师父都颇尊敬,怎会说出像江朔这样目无尊长的言论?他敢这样说,估计就是他师父教他的。

  于是继续高声道:“少年,你我之间差着辈分,老朽不与你一般见识,不若请尊师下场吧。”

  江朔心中更加糊涂,道:“倒是有不少前辈高人,指点过我的功夫,可要说师父……”他心道,和自己说得上师徒名分的,恐怕只有东岩子赵蕤了,但东岩子以死,又怎么可能现身一见。

  古辛心道:原来这少年的师父不止一人,果然,此等武学奇才,中原武林定然也十分珍惜,有好几个师父倒也是人之常情。他自以为睿智,却不知道自己全完想错了。

  古辛道:“嘿,看来不施展点手段,你还以为老朽只有这些本事了,尊师再不现身,就别怪老朽不客气了。”

  江朔百口莫辩,正不知如何解释时,古辛突然变招,他手中铁棒不断杵地,搂膝拗步反客为主,向江朔步步近逼过来,同时口中念念有词。

  江朔只听耳中嗡嗡作响,古辛上师念咒的声音,如同一支勺子转着圈刮擦着铁腕,又如一块砥石摩擦着铜盆的口沿,顿觉心烦气郁。

第426章 落雁平沙

  古辛上师念咒之法和崆峒三圣以琴瑟筝奏曲之理相同,都是用内力来扰乱人的心智,不过古辛上师的内力比崆峒三圣更高,更兼他念咒的声音苍老神秘,更加强了对江朔心智的扰乱。

  江朔若能全力以内功相抗,应当还能自持,但古辛上师一边持咒,一边挥动铁棒与江朔缠斗,江朔招数上本就落了下风,再听他的咒声更觉刺耳,胸内气血翻腾,头脑逐渐昏乱,越战越觉胸闷气短、心浮气躁。

  诸葛静虚见江朔行动已有迟滞之相,也不等江朔出声求援,直接操琴鼓奏起来。他弹的是《落雁平沙》曲,此曲原并非古曲,乃本朝则天女皇时麟台正字陈子昂所作,曲子描摹的是雁群降落沙洲前在天空盘旋顾盼的情景。

  诸葛静虚不仅内力深厚,琴技亦高,初奏此曲时,只是悠扬地轻声弹奏,琴声逐渐渗透过来,江朔和古辛上师几乎都未察觉。

  江朔正被古辛上师念咒声搅得心浮气躁之时,忽听一声琴音如同雁鸣,他心中一惊,如同一束光刺破重云,将他脑中此刻这一片混沌昏暗照亮,灵台忽而一阵清明,这时才发现诸葛静虚的琴音已如细流汇聚成大江大河,将自己裹挟在其中了。

  古辛上师的咒声如同潮湿黏腻的流沙,原本江朔的神志已然深陷其中难以自拔,闻诸葛静虚之琴声却忽如抬头见天,只觉有秋高气爽,风静沙平之感,登时身上的黏滞感大减,脚下的穿星步也变得轻灵多变起来。

  诸葛静虚不断轮指,反复弹奏前奏,如天高水阔云程万里,雁群则在天际飞鸣,间或以强音作雁鸣,来唤醒江朔的神智,此刻见江朔精神大振,脚步已见轻灵,便指法一变,进入第二段。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23页  当前第20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08/42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唐山海行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