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唐山海行_分节阅读_第206节
小说作者:圏吉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55 MB   上传时间:2025-11-26 10:31:25

  飞鸿子这才将磨镜老人认输之语译给二慕阇听了,二人听了颇为意外,同时也松了一口气,只有他二人和磨镜老人实际交过手,才知道这老人的厉害,若非一开始偷袭得手,重伤了铁筝道元,只怕此刻认输的就是他二人了。

  阿旃大慕阇以右手抚左胸,向磨镜老人一躬,用波斯语说了一句话,塞吉也抚胸行礼,出语附和。

  磨镜老人见二人神态甚恭,却不知他二人说的什么,飞鸿子也不给他传译,但想来是酬答之语,哈哈一笑,亦抱拳拱手向二人行礼。

  江朔和司马青云、诸葛静虚却早已等不及,跳下坑去,三两步抢到铁筝道元身边。

  司马青云一探鼻息,喜道:“还有气在。”

  江朔和诸葛静虚将他扶起,只见道元面如金纸,双目紧闭,虽说没死,生死也只在一息之间了。

  江朔搀扶道元之时,他背后的僧袍还看不出任何破损,但将他扶起之后,却见飘落了一红,一褐两张手掌形的布片,两张布片在空中一旋就化作了两团飞灰飘散不见了。

  再看道元背后,赫然出现了一个手掌形状的破洞,道元穿着褐色僧衣,披着红色袈裟,阿旃这一掌力透两层衣衫,留下两个完整的手掌形的破洞。

  要说在衣衫上印下一个手印形的破洞,江朔也能做到,但布片飘落后竟然化为齑粉,却是闻所未闻,其内力是高深怪异可见一斑。

  再看破洞内道元的身子,居然不红不肿,仿佛没受伤一般,江朔曾见识过飞鸿子和高不危的毒掌,但他们都是掌中夹针的歹毒手段,细看道元受伤处的肌肤没有针孔的痕迹,知道阿旃纯是凭着内力将他打伤,和飞鸿子的武功并非一路。

  江朔见道元所受内伤颇重,立刻盘坐在他背后,想要给他输入内力疗伤,磨镜老人上前拦住他道:“溯之不可,你后面还要对战,不可平白消耗内力,老丈我已经认输了,就让我来输真炁吧。”

  说着随手一提,将江朔拉了起来,江朔此刻内力已颇高深,居然被磨镜老人随意拉扯,虽说江朔并未刻意抵抗,但内力会自生反掷之力,若非老人内力丰沛,实也不可能轻易把江朔拉起来。

  这一拉之间,磨镜老人已掂量出了江朔内力的修为,对他颇为赞许地点点头。

  这时魔教大慕阇阿旃走过来,从怀中掏出一个小银匣,对江朔等人叽里咕噜说了一堆,但众人无一人听得懂波斯语,不知他是好心还是歹意。

  好在景教伊斯也来查看道元伤势,他是波斯皇族之后,自然懂得波斯语,对江朔道:“这位阿旃·达利乌大慕阇说,他的掌中有无毒,这位和尚只是被打得闭过气去了,他这里有养炁的灵药,给老僧服了,再运功七七四十九日便可痊愈。”

  江朔一听,这阿旃的功夫确实和飞鸿子的炎魂毒掌不同,心中也稍感放心。诸葛静虚从阿旃手中接过银匣,打开看是七粒莓果大小的药丸,阿旃又嘱咐了几句,伊斯道:“现在就服一粒,此后每七日服用一粒。”

  司马青云问诸葛静虚道:“使得吗?”

  诸葛静虚颇通药理,将那药丸凑在鼻下嗅了嗅,但觉一股药草的清香沁人心脾,却嗅不出是什么药物,想来是波斯特有的药物,沉吟道:“应该……”

  磨镜老人却不等他二人商量,直接从银匣中取出一粒药丸,撬开道元的牙关,将那粒药丸塞进他口中,在他喉头一推,将那药丸送入腹中,这一取一撬一塞一送,动作一气呵成,旁人想要阻拦早已来不及了。

  司马、诸葛二人吃惊地望着磨镜老人,老人却笑道:“你们看这药丸放在银匣之中,若是毒药,银匣早就变黑了,可见无毒。”

  诸葛静虚听了心中摇头——所谓“银遇毒则变黑”之说,只有砒霜一类的毒药才有此反应,并非所有毒药都会令银匣变色的,但他自己也判断阿旃所送应该不是毒药,也就不和磨镜老人争辩了。

  其实磨镜老人可不是鲁莽,他是见阿旃甚是真诚,若犹豫不给道元服用,反倒显得中原武林人士小器了。

  磨镜老人给道铁筝元服了药丸,又顺手一抄,横抱了道元,飞身回到原来的台阶之上,扶他坐好,自顾输内力给道元疗伤起来,一举一动浑没将他人放在眼里。

  众人对他的我行我素早已习惯,也不以为怪,对阿旃道谢后,诸葛清虚捡起道元扔在地上的铁筝,跃出坑外回归本位。

  江朔心道:这阿旃倒也算为人坦荡,虽然此前他们偷袭打伤道元,但一没使暗器,二没用毒,全靠的战法巧妙让道元着了道,也不能说他们不对,而他赠药之举也让江朔对他二人刮目相看。

  转头却见伊斯还在身边,忙对伊斯叉手问好,伊斯道:“江少主,多日不见,你的功夫可又精进了,而你不为己甚,不伤耆教二僧性命,颇合仁爱之道,伊斯甚是佩服。”

  江朔忙道:“法王谬赞了,你后面要对战摩尼教二慕阇,他们功夫甚高,你可要千万小心。”

  江朔对景教也好,伊斯也好,都甚怀好感,因此对伊斯的安危也甚是挂心,伊斯淡淡一笑道:“我理会的……”便也回归本位。

  江朔返回时,见铁筝道元经磨镜老人输真炁,面色已经少有血色,也不再是牙关紧咬的模样,面色渐趋平和,看来是无大碍了。

  阿旃、塞吉二慕阇胜了这一场,也飘然跃回本位,一众人只有司马青云和叶归真留在坑内,他们要打下一阵,对战大食伊教。

  飞鸿子站在上面喊道:“下面是第四战,有请大唐道教和大食伊教出战。”

  伊教是所有九教中最年轻的宗教,创教至今不过百年,但其在西方后来居上,依托大食人广为传播,灭了波斯萨珊帝国,驱逐了西方各教,建立起政教合一的大食王朝。

  最初来到大唐的大食人皆穿白袍,唐人称之为“白衣大食”,此后其国内伊教两派内讧,政权更迭,服色亦改尚白为尚黑,唐人不知其理,因其服色而称之为“黑衣大食”。

  这伊本先知就是“黑衣大食”,黑衣大食政教合一,因此他既是先知又是军官,不过他可不是大食伊教的教宗,只是大食呼罗珊总督阿布合里伯手下的祭司兼将官而已。

  呼罗珊就是波斯故地,大食王命阿布合里伯为呼罗珊总督,统治波斯人,江朔遇到的“闹文”也不是什么大王,而是阿布帐下的另一战将,阿布久有不臣之心,一面想要向西弑主自立,一面又想要侵占东方大唐的土地。

  阿布曾许诺手下诸将,先得大唐安西四镇者封“东方之王”,故此安庆绪为了谄媚闹文才称他为“大王”,其实不止闹文,眼前这位伊本,也觊觎着“东方之王”的宝冠呢,只是这其中曲折可就不为大唐三教众人所知了。

  伊本自己却不下场,拿眼一扫,两名黑袍客从他身后出列,此二人整个身子裹在一领宽大的黑袍之中,脑袋上抱着黑色的缠头,面上罩着黑纱,只露出一双射着精光的眸子,二人向伊本躬身施礼,也不说话,转身跳下坑中。

  司马青云打一道稽,道:“在下崆峒山中台紫霄宫为道教玄空门,司马青云。”他见叶归真丝毫没有自我介绍之意,拿手一让道:“这位是南阳玄都观叶归真叶天师。”

  那两名黑袍客只管快步上前,径直冲向司马青云,司马青云一愣神的功夫,二人已经冲到眼前,身上黑袍一展开,露出双手,居然各自握着两把弯刀!二人纵跃而起,手中弯刀径向司马青云脑袋上招呼。

第421章 归真戏战

  司马青云见二人连最基本的礼数也没有,直接动手,不禁勃然大怒,叱骂道:“番子无礼!”

  但他有了刚才铁筝道元大意轻敌,栽在摩尼教二慕阇之手的教训,心中虽怒,却不敢托大,将手中铜弦铁瑟望空一举,去架二人手中的四柄弯刀。

  眼看弯刀要砍上铁瑟之时,那两个伊教徒忽然在空中横滚,各出一刀,划出两道圆弧,向司马青云胁下砍来,司马青云忙沉肘将铁瑟横砸来下。

  这铁瑟颇为沉重,若被砸中,两柄弯刀势必摧折,那两个伊教徒同时收刀,避开这雷霆一击,同时人在空中横滚之势不减,另一柄弯刀又当头砍落。

  司马青云从没见过这种在空中翻滚,双刀连砍的招数,只能向后退了一步,二人在双刀走空,二人足尖落地,又复跃起,向前抢攻。

  司马青云怎能容他们如此从容进攻,他将收回怀中的铁瑟一招横推铁门闩,向二人当胸砸去,铁瑟远较弯刀长大,若正面对攻,二伊教徒的弯刀还没砍上司马青云的身子,自己就先被砸得骨断筋折了。

  然而二人这次却一左一右平地打起旋来,像两个陀螺一般,一左一右绕过司马青云的铁瑟,双臂伸直,旋风双刀向司马青云两侧砍来。

  司马青云出招到半途,只得生生收回,又向后退了一步,他心中亦奇怪——这二对二的对阵,自己独自接了伊教二人三招,叶归真去哪儿了?

  司马青云边退边向后回头去找叶归真,一瞥之下,只见叶归真早已远远退到十步之外,手扶着那算命幡儿,好整以暇地看着他们打斗,丝毫没有要上来帮忙的意思。

  司马青云耳听得脑后恶风袭来,知道伊教二人已然扑近,立刻回转身子将铁瑟抡出,铁瑟长大,而弯刀短小,伊教二人也不硬拼,旋转着退开,又复腾跃而起,又向着司马青云当头斩落。

  司马青云边退边喊道:“叶天师,此战是以二对二,你老人家别再歇着了。”

  叶归真道:“他们两个小辈,加在一起还没我一个年纪大,我们一起上岂不是欺负人?况且我看这两个小辈,又是旋转,又是腾跃,好像胡旋舞一般,煞是好看。”

  这时司马青云以铁瑟向上连杵,空中二人却抱膝翻滚,从他头顶掠过。

  司马青云的铁瑟既长又阔,对方的弯刀本身不长又弯如新月,看来司马青云占尽优势,只要他一挥铁瑟就能击退二人,但铁瑟沉重,弯刀轻灵,以沉重的铁瑟去迎击二人轻灵的招数,犹如以棍棒打蚊蚋,全是白费力气。

  司马青云固然内力悠长,一会儿的功夫不至于挥不动铁瑟,但他不能取胜心中焦急,不禁有些冒汗了,却迟迟不见叶归真出手,叶归真和他年龄相若,但辈分却高,司马青云也不能大声吆喝他前来助战,只能边打边向叶归真这边引,以期将他拉入战团。

  然而百忙中偷眼一扫,却见叶归真居然随着他退而退,仍是保持了十步左右的距离,饶是他涵养极好,都不禁有些气恼,喊道:“叶天师,你退什么?”

  叶归真道:“离得近了看不清,这两个小辈跳来跳去,可太有意思了。”

  那两个伊教徒上蹿下跳,左旋右绕,围着司马青云转动,无论司马青云的铁瑟是挡,是砸、是抡、是杵,二人都不接招,只是旋转着避开。

  司马青云急道:“天师,你再不出手,我们可就要败了!”

  叶归真嬉道:“怎么会,我看这个两个小辈只是围着你打转,一刀都没砍实,只是和你闹着玩,无意伤你呢。”

  司马青云守御极严,若是不懂武学的人看来,二个伊教徒只是围着他打转,每一刀均为砍实,更有数刀只是刚一起意便即收招,确如闹着玩一般,但其实情境极其危险,只要司马青云慢得一星半点,每一招虚刀都会立时变实,将他斩为两段。

  坑上中原三教众人看得目眩神驰,江朔道:“这两个大食人招数好诡异,尹子奇手下二何兄弟也用的圆月弯刀,但却比此而人差的远了。”

  睿息道:“我听说大食王庭专门豢养了一批刺客,专行暗杀之事,说他们能飞檐走壁,专以轻灵诡谲的功夫取人性命,这二人恐怕就是此中高手。

  磨镜老人给铁筝道元输入内力之时,竟然还有余闲向下观看战局,也道:“这大食的功夫与我中原武术大异其趣,中原武术不管哪一教哪一派,都讲究力从地起,少有连续纵跃的功夫,高手对决更是鲜有双脚离地的,这两个大食人却是飞腾不断,看似脚步虚浮,却偏偏灵动异常,出刀也是又准又狠……”

  又看了一阵,老人道:“青云不愧是崆峒三圣之首,尚若不是青云,换了别个,这般以一敌二,早就败下阵来了。”

  众人见叶归真迟迟不出手,也均感奇怪,司马青云更是有苦难言,心道这叶天师也不知是真疯还是装疯,怎么偏偏在这个时候犯起浑病来了,他一边继续打退伊教二人,一边心中飞快的盘算如何才能说服叶归真和他并肩作战,却不料叶归真忽道:“哎……没意思,没意思,我说你们两个怎么打来打去,就是跳来跳去,转来转去的,就没有什么新鲜花样了吗?”

  那两个伊教徒压根听不懂汉语,初时听司马青云和叶归真你来我往,不停说话,又见叶归真一直不出手,心中也有疑虑,与司马青云缠斗之际,仍留心关注叶归真,怕他忽然暴起突袭。

  然而叶归真始终退在十步之外,只动口不动手,二人虽然心中奇怪,但也慢慢放开手脚,不再管叶归真,心道不管这老儿搞什么鬼,只要先砍翻了这用铁琴的老道,量这老儿也掀不起什么风浪。

  想到此处,二人互使眼色,纵跃愈勤,四柄弯刀舞的愈加严密,织成一道光网,将司马青云团团围住,他们原本只从正面攻击司马青云,此刻却是一人正面攻击,一人绕到司马青云背后夹击。

  司马青云功夫也真了得,他一手用铁瑟格挡逼退正面对手,一手施展小擒拿的手法,去拿夹攻对手持刀的腕子,但伊教二人使用的是双刀,可以挥刀自解其围,司马青云能做到的也不过就是逼退对手而已,却难以夺下对方的兵器。

  伊教二人一旦展开夹击,司马青云更是左支右绌、险象环生起来,不过这样一来夹击之人便在叶归真和司马青云之间了,这两个伊教徒仍加着小心,纵来越去频繁变换方位,留心提防着叶归真。

  叶归真自顾自咕哝道:“既然就这么些变化,我老人家可就不想再看咯。”

  说着忽然一扬手,那简陋的算命幡儿脱手飞出,正好有一名一教徒刚刚绕到司马青云身后,撑起幡儿的长木棍如没头的长矛一般向他后心飞去,那人一惊忙反向旋转避开幡儿,不料叶归真来的好快,追上来高喊道:“开碑裂石掌!”

  众人听了都暗暗好笑,世上哪有一门功夫教“开碑裂石掌”的,就算有又何必喊破,好叫对手加以防备?况且那伊教徒是个大食人,哪里听得懂叶归真说的汉语。

  然而那人虽然听不懂,却见刚才还嘻嘻哈哈退在一边的老人忽然须变得发戟张,势如疯虎一般扑了上来,却是心中一凛,忙向后退,双刀舞成一片烂银,当真是密不透风地护住了全身。

  不料叶归真这“开碑裂石掌”根本就是虚招,他喊的虽响却压根没有向他攻来,而是腾身跃起,也从司马青云头顶越过。

  叶归真选择突袭的时机选的极好,正是伊教二人和司马青云成一直线之时,他在一旁观察了半天,发现只要是这种时候,正面之人就会腾身跃起,从上向下劈斩司马青云头顶,而另一人却是横着旋转包抄司马青云背后。

  因此叶归真逼退包抄之人之后腾身跃起,在半空中正遇上飞来另一名伊教徒,先前叶归真突袭之时,因为隔了司马青云和包抄之人,因此正面这教徒一时没见到叶归真的行动,跃到半空中才发现叶归真迎头撞来。

  叶归真飞在半空,双手如鹰爪一般,高喊:“剜目碎颅手!”

  众人此刻都知道他定是自己编的这些个招数,胡乱喊出来扰乱人心之用,伊教大食人虽然听不懂,但见他喊声如雷,双手舞动呼呼有声,更兼忽然撞见毫无准备,竟也被他吓得不敢接招,在空中忽然变前冲为侧翻,打着旋儿闪到一边。

  叶归真落到司马青云身前,随手一抄,真接住方才自己抛出的幡儿,紧接着挥出,追着那人的双腿扫去。

  这时刚才闪开的那人重又旋了回来,挥刀去砍叶归真手中幡儿的木杆。

  叶归真却似乎早已料到他有这一手,突然放手,旗幡落地,那伊教徒从没见过有人扔了手中武器来避开自己这一击的,不禁稍微一愣,叶归真却大喊着:“摧心裂肺拳!”

  他右手平伸立掌如刀,但五根指却都弯曲着,这一招拳不像拳、掌不像掌,名称虽然嚇人,却很难让人相信能有摧心裂肺的效果,但伊教大食人听不懂汉语,只觉这一拳看着诡异,忙舞着刀花退开。

  叶归真甫一下场,和二人连着交手三个回合,竟然一扫此前司马青云边战边退的颓势,把两个伊教徒逼得连连后退。

  站在坑上观战的伊教先知伊本见状大怒,大声呼喝咒骂,不过他说的是大食语,别说江朔等汉人,就是睿息、伊斯也都听不懂。

  二伊教徒听了,同时发狠应和,忽然将各自右手中弯刀向着司马青云与叶归真脱手掷出。

第422章 胜之不武

  大食人的弯刀本身就是如新月一般的弯刃,因此在空中旋转起来好似两个光轮,向着叶归真和司马青云飞来,只是这两柄飞刃飞行线路笔直,速度也不甚迅捷。

  叶归真在前,他侧身避开,飞刃打着旋儿从他身边掠过。

  司马青云则直接拿铁瑟向飞刃砸去,这圆月弯刀远没有铁瑟厚重,挈在伊教徒手中,司马青云尚且不惧,何况脱手飞来?

  不料两名伊教徒忽然手上往回一扽,已经掠过叶归真的飞刃,忽然旋回,直取他后背,而飞向司马青云的弯刀更是吊诡,居然忽然昂头扬起,从上越过了司马青云的铁瑟,再次下坠向他头顶斩来。

  原来两柄弯刀都系着极细的丝线,不仔细看无法发现,这丝线非金非丝,不知用的什么材质,做得极其坚韧。

  弯刀的刀镡上开了贯通的小孔,那特殊的丝线穿过小孔系紧,弯刀可以小孔为中心旋转无碍。丝线的另一头则系在手腕上,伊教徒的黑袍甚是宽大,袍袖内想必是藏有轱辘,可以收放丝线。

  叶归真听到背后弯刀飞回的风声,忙侧身就地一滚,这下虽然避开了刀刃,但搞了个灰头土脸,好在叶归真原本就疯疯癫癫,邋里邋遢,倒也不显得特别狼狈。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23页  当前第20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06/42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唐山海行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