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唐山海行_分节阅读_第101节
小说作者:圏吉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55 MB   上传时间:2025-11-26 10:31:25

  此刻台上又起了变化,只见围绕着江朔盘旋的香灰原本飞舞得极其轻快,此刻却变得重拙起来,湘儿道:“这是怎么回事?朔哥还真会神仙导引之术?竟然能控制飞灰!”

  韦景昭摇头道:“不然,你看,朔儿的手掌鼓动之际,似乎运用的是极寒的内力,将飞灰凝结在一起了,灰团变大变重,自然就飞舞得慢了。”

  果然江朔正运起至寒凛炁将舞动的飞灰凝成大团大团的灰饼,信行本以为哪怕江朔真是小小年纪身负神功,遇着光明盐也得内力全失,如此他便能立于不败之地了,不了眼前这个少年竟似丝毫不受光明盐的影响,但事到如今,也别无他法,只能勉力推动香屑吹向江朔,只盼药效发作,便能逆转取胜。

  然而看江朔却似内力源源不绝,哪有要衰竭的迹象?倒是信行自己,心中既生惊惧之情,中炁便觉匮乏,掌上发出的内力逐渐减弱,江朔见信行已现勉强之象,双掌猛地一推,那些围绕着他盘旋的灰团忽而合成一道黑灰色的长鞭,向信行抽打而去。

  信行见状大惊,忙出掌相抗,然而来的只是飞灰而已,虽然看着浓重其实有形无质,他双掌击空,身子竟向前冲险些跌落圆木,信行慌忙后仰,努力地稳住身形,但脚下圆木业已倾斜,眼看就要倒下,信行忙摆动身子,带着圆木做圆锥形摆动,圆木便如陀螺般旋动起来,这旋动之力抵消了斜倾之势,一人一木竟而旋转不止,就是不倒。

  江朔却忽然改推为压,双掌向下猛击,掌力直击石台地面,在这巨大内力的冲击之下,整个棋盘山都微微颤动起来,这颤动自然不足以伤人,但信行脚下圆木本已岌岌可危,大地传来的这一丝震动打破了微妙的平衡,锥形摆动的圆木顿时再也难以保持平衡,就此倾倒。

  圆木坠地之际,信行飞身跃下,并未受丝毫损伤,但他坠落圆木,咒禁术的比试却是输了。

  信行盯视着仍立在圆木上的江朔喃喃道:“这怎么可能?莫非……莫非……”

  江朔仍立在原木上,居高临下道:“我与魔教并无瓜葛,也没有光明盐的解药。”

  信行见江朔说破,当下也不再遮掩,道:“那你怎还有内力?难道你用的真是神仙道术?”

  独孤湘在台下大喊道:“不错!朔哥儿得了上清灵宝天尊亲传神功,你区区魔教鬼蜮伎俩如何奈何得了他?”

  此言一出,莫说信行,就连台下一众新罗花郎也都大吃一惊,一齐惊恐地看着江朔,此刻日已西坠,落日余晖从他身后射来,仿佛身上笼罩着一层金光,真如仙人下凡一般。

  韦景昭却笑骂道:“小妮子忒没规矩,怎么能拿三清至尊开玩笑。”又对江朔道:“朔儿,你既已胜了这一场,便下来说话吧。”

  江朔叉手称是,跃下圆木,再看那圆木仍然屹立不倒,原来在他诵经之时,不知不觉催动内力,已将圆木生生踏入石中寸许了。他对信行笑道:“大和尚你却不知,我曾中过一次光明盐的毒,后经高人提点,早已学会了化解之法,因此这光明盐于我是毫无作用的。”

  信行不可思议地瞪大眼睛,道:“这光明盐居然还有化解之法?”

  江朔道:“大和尚,恕我直言,你若不用光明盐,单以内力比拼,此刻尚难分胜负,只因你想借着光明盐取巧,才会贪功冒进,以致速败。”

  信行到底是新罗高僧,听了江朔之言,合十道:“阿弥陀佛,确是如此。”

  独孤湘在台下道:“诸位,今日新罗人三战所凭的功夫,均非新罗所有,移穴术、缩骨功及光明盐,都源自西域,怕是和魔教脱不了干系!”

  众唐医听了都纷纷点头,巢承业道:“不错,新罗人以西域魔教的法子来和我们比试医道,实在可恶,若非江少主戳穿,连破三阵,我们今日大抵要被诓骗,不明不白地输了。”

  江朔心里却道:湘儿今日看似插科打诨、嬉笑怒骂与平日无异,但她逻辑清晰,每一句话似乎都环环相扣,这可有点不像湘儿了。

  信行一来一败涂地、二来确实理亏,把头一低,竟不反驳。此刻光明盐早已焚烧殆尽,香气飘散,再伤不得人,秦越人等人重新上台,秦越人对信行叉手道:“其实不靠魔教的伎俩,新罗医术本也不弱,大和尚又何必非学这些歪门邪道呢?”

  信行冷哼一声道:“今日事败矣,多说又有何益!”

  秦越人道:“大和尚此言差矣,天下之事,争强斗胜还在其次,明辨公理正义才是第一要务。魔教的伎俩虽然看似方便法门,却并非正道,溯之以汉家玄门正宗功夫,连克三阵,难道还不足以说明邪不胜正的道理么?”

  信行道:“汉人狡诈,视我等为化外蛮夷,纵有神功妙法怎能传授?”

  独孤湘道:“嘿嘿,魔教倒是传授了你们‘神功妙法’,还不是想假手新罗,挑衅大唐?”

  这时大无信走上前来,叉手道:“《春秋》云‘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可见华夷之辩在于礼仪、制度,而非血缘亲疏。以诸夏以夷狄礼则夷狄之,夷狄以中国礼则中国之。”

  这时众新罗花郎也上得台来,信行身后的世子乾运喝道:“你又是何人?在此侃侃而谈”

  大无信道:“我乃渤海国扶余侯大无信,鄙国上代国主曾与大唐多有龃龉,互相攻伐多年,以致国穷民弱,险些灭国,如今国主改与大唐亲近、礼仪制度皆学唐朝,才令国泰民富,百姓安居乐业。新罗建国全仰大唐之力,如今不向大唐虚心学习,却借着西域异术来挑衅大唐岂是正途?”

第219章 黑骑来袭

  那位新罗世子乾运道:“师父,这位渤海君侯说的似乎不无道理,难道是我们真的是被摩尼教的人骗了呐?”

  信行叱道:“住口!他靺鞨人自己骨头软,向唐朝卑躬屈膝,讨得大片高句丽、百济的故地。三韩既已一统,高句丽、百济之地本应尽归新罗,然而如今却被渤海国占了大半,还不是唐人捣鬼呐?新罗说是一统三韩,实则丧民失地,岂非恨事呐?”

  大无信吃了一惊,道:“高句丽起自西汉玄菟郡,初代国主朱蒙乃是扶余人,高句丽本非韩人,魏晋以降,高句丽趁中原乱战,袭取辽东,这才南下韩地,占了平壤,奴役新罗、百济百年,如非隋唐两代与高句丽作战,新罗现在还是只有受其欺压的份呢,百济与高句丽狼狈为奸而被灭国,新罗与大唐亲厚而得一统韩地,现如今怎还贪心不足,要占辽东、扶余之地呢?”

  乾运讶异道:“大君侯,你说高句丽本非韩地?这我可从没听说过呐。”

  大无信道:“如今渤海国乃大唐羁縻州,为靺鞨和高句丽两族共治,所辖十五府、六十二州皆是大唐北地之民,与韩人何干?”

  信行却仰天大笑道:“大君侯本末倒置实在好笑,高句丽、扶余人本都是韩人呐,汉代武帝灭卫满鲜国之后建了乐浪、玄菟、真番、临屯四郡,此皆我韩地,高句丽、扶余皆起自玄菟,怎不是韩人呢?”

  大无信道:“大和尚,你这才叫本末倒置,颠倒黑白,卫满本是燕人,姬姓卫氏,他所建之国怎能都算作韩地?”

  信行道:“凡建都平壤之国,皆我韩地,卫满占辽东,辽东就是我韩地哒,高句丽占安东,安东就是我韩地哒,莫说辽东,就是齐鲁也是我韩故地呐!”

  这话说得太过强词夺理,一众唐人听了都哄堂大笑,信行却傲然昂首闭目,不为所动,亦不作辩解。

  独孤湘讥讽道:“要按大和尚你这么说,齐鲁都是韩地,那孔夫子岂不也成了新罗人?”

  世子乾运道:“啊?孔夫子本就是韩人呐。”

  独孤湘气极反笑道:“甚?甚?甚?孔子是韩人,亏你说得出来!”

  信行睁眼道:“新罗人之祖箕子,子姓,名胥,乃商王文丁之子,商王帝辛之叔父,封于箕因名箕子。孔子亦商人之后,子姓,孔氏名丘,可不就是我新罗人同宗呐?”

  独孤湘不可思议地道:“这……这也只能说明新罗人乃我汉人之后啊,怎么反过来说孔子是新罗人呢?这可太牵强了。”

  信行摇头道:“箕子原居箕山,商为周所灭之后,箕子先率族人东迁至齐鲁,后方渡海韩地哒,定都平壤,为三韩之祖,可见齐鲁与新罗同源呐。商人在中原之地早已堙灭,其文脉在新罗,商人尚白,至今新罗服色仍为白色,因此说孔子更像新罗人而非大唐汉人呐。”

  独孤湘咋舌道:“乖乖,经过的就算啊……还好箕子去的地方少,他要是去过西域,只怕现在波斯国都是韩地了呢。”

  大无信道:“大和尚所言恰证明了新罗与大唐渊源之深,同文同种,但文化之根基在中原,新罗不思勤勉治学,却来争什么正朔岂不可笑?”

  韦景昭亦打一稽首道:“福生无量天尊,说得不错,周灭商,汉亡秦,唐代隋,中华之传承并非依托血脉,而是文化传递。新罗人既然仰慕先贤,便应勤学书经,何必作此无谓的源流之争呢?”

  乾运低声对信行道:“师父,他们所言似乎有些道理呐。”

  信行骂道:“混账!你懂什么?”

  乾运道:“那位大人说了,瓜分大唐之后,新罗为东北之主,可是我们自称商人后代,若与中原割裂,岂不是自断文脉呐?”

  信行喝道:“住口!”

  独孤湘道:“那位大人!嘿……难道又是安禄山那老贼吗?”

  安禄山素怀反志,可谓天下皆知,唯有圣人不信,谁若进言安禄山要反,还往往因言获罪,那禁中中官辅趚琳忙拦住独孤湘道:“啊哟哟……小女子,可快别瞎说了……”

  独孤湘一瞪他道:“我为什么不能说?老公公你也怕安贼么?我可不怕!”

  辅趚琳道:“我怕与不怕又有什么打紧?平卢乃安中丞发迹之地,人多眼杂,小女子可不要胡言乱语,小心白白丢了性命。”

  独孤湘还待要回嘴,忽然一拍大腿道:“啊哟,不好!”

  众人皆惊,江朔问道:“湘儿,什么不好?”他忽然瞥见独孤湘身后站着一个矮小的医师,那医师全身裹在一个白色的大袍子内,头戴白布缠头,面罩白纱,那医师见江朔看着他,便后退一步,闪入一堆类似衣着的医师之中,李腾空曾和江朔说过这是蜀地羌医,羌族乃姜姓祖先,早已融入中华民族,因此羌医也有医师参加本次大会,但那人的身形却给江朔一种觉似曾相识的感觉。

  独孤湘见江朔张望,忙道:“朔哥儿,既然新罗人今日挑战汉医的幕后黑手是魔教和安禄山,那今日的北镇山大会,会不会也是安禄山布下的陷阱呢?”

  此言一出,不止江朔,秦越人、韦景昭都不禁一愣,辅趚琳六神无主道:“这……这……此次大会是奉了圣人口谕召集的,难道安中丞还能对众位名医大贤下手不成?”

  正说话间,忽见信行身后一花郎抬手向天打出一支甩手箭,那箭头空心,发出凄厉的啸声,乾运回头对那人怒喝道:“你做什么!”

  不待那人回答,只听一阵隆隆雷鸣之声由远及近的传来,紧接着四周围墙纷纷坍塌,墙外尘头大动,无数黑衣骑士冲破烟尘冲了进来。

  棋盘山四周是一片宽大的草地,外围以一圈土墙围住,土墙外四面皆是山坡,看来这些骑士都预先躲在坡下,此刻一齐冲上山坡,以钩索拉塌土墙,冲了进来。

  韦景昭毕竟江湖经验丰富,一片混乱之中他自临危不乱,高喊道:“众茅山弟子,朔儿、湘儿,快将各位医师大贤送上石台!”

  江朔立时醒悟,骑兵冲击之下,莫说这些医师多不会武功,就算是训练有素的军卒,也难免死伤惨重,棋盘山石台离地约有丈许,颇为陡峭,骑兵难以跃马上山,将众人送上石台,至少能稍微抵挡些时候。

  江朔忙跃下石台,他内力深湛,跃下石台随手携起一名医师跃回石台速度极快毫无迟滞,但他速度虽快,眼看骑兵须臾间就要冲到眼前,又能救得上来几人?独孤湘道:“朔哥儿,你不要上上下下地浪费力气,只在下面把人抛上来!”

  江朔不明就里,但想来湘儿聪颖,她这样说定然有她的道理,于是又跃下台去,随手提起一位医师向上一抛,那人飞在空中,孤独湘甩出长索,施展“月影素寒流”的功夫,在那医师腰间一卷一拉,便将他稳稳接回石台之上,独孤湘内力不比江朔,要她下场救人实是勉为其难,但如此江朔抛来她以长索接回,气力都是江朔出的,独孤湘只需施巧劲即可,这样一来,他二人随抛随接,速度可就快得多了,不一会儿就将数十人送上棋盘山石台。

  另一边,十几名茅山道士也均是好手,在韦景昭带领下也已经将几十人救上了石台,更有不少医师本就身手矫捷,自己手刨脚蹬爬上了石台。这时那些黑衣骑士已冲到了面前,江朔看这些武士黑衣黑甲,戴着面甲,又是燕军曳落河武士!

  江朔向前抢出,挡在医师们的身前,道:“诸位快爬上石山,我来抵挡一阵!”

  一武士迎面跃马冲到江朔身前,喊道:“小鬼找死!”挥刀就砍,江朔怒气勃发,上来就下了死手,身形一晃,早已闪开这一刀,同时出掌拍在那武士腰间,将他连人带马打得横着飞了出去,那武士撞到边上并行的骑士身上,将那一骑撞翻之后,其势不减又飞出撞在第三名骑士的肩头,二人一齐摔在地上,带着马匹也翻倒在地。

  曳落河武士本以为这是一场一边倒的屠杀,策马奔驰之际,全无防备前排人马翻覆,后面的人马直撞上去,一时间人仰马翻,倒了一大片。江朔见这边阵型已乱,便不管他们,绕着棋盘山跑起来,遇人就打,掌风到处,无论人马,立时格毙当场,他绕着棋盘山飞快地杀了两个来回,愣是止住了蜂拥而来的骑兵,无人再敢上前,而地上已倒毙了数十人了。

  独孤湘在棋盘山上喊道:“朔哥儿,医师们都上来了,你也快上来吧。”

  江朔回头一看,果然众医师都已上到棋盘山石台之上,这棋盘山不大,方圆不过五十步,一百多人挤在上面几乎将那小山占满了。他转身跃回山上,与独孤湘并肩而立,向下看去,约莫两三百曳落河骑兵将小山团团围住,为首一人摘下面具,嘿嘿冷笑道:“我道是谁来捣乱,原来又是江少主!”

第220章 斩草除根

  此刻曳落河武士已退到了一百步外,围绕着棋盘山合围成圈,那将领身在阵中说话,并不前出,但江朔目力极佳,早看清了那人的面目,此人生得獐头鼠目,留着三缕狗油胡,看着让人说不出的厌恶,江朔冷笑道:“我当是谁,原来是‘君子豹变’的孙孝哲孙都尉。”

  此前安禄山侧室段夫人命孙孝哲在小金城设计害死安庆绪,不了恰被江朔撞破擒住,孙孝哲为求活命临阵倒戈,又投靠了安庆绪,不知怎得现在又出现在营州北镇。江朔对此人甚是鄙夷,知道他吃了安庆绪给的“豹丸”,因此讽刺他是“君子豹变”。

  孙孝哲白白起了个好名字,其实为人既无忠孝更不明哲,他只是一介武夫,自然不知《易经》中“君子豹变”之说,但听到一个“豹”字、一个“变”字,想也知道不是好话,孙孝哲嘿嘿冷笑道:“江少主今日深陷绝地,还有功夫揶揄本都尉,在下佩服啊。”说着望空抱拳,懒洋洋地作了个揖。

  江朔知他武功只是稀松平常,并不惧他,但三百曳落河若组成阵势,虽然困不住自己和湘儿,韦道长这样的高手,棋盘山上还有一百多不会武功的医生却实在难以脱身。

  江朔心道擒贼先擒王,先激这孙孝哲来攻山,再突施手段将他擒了,以他为质,或许可以带众医师离开,当即朗声道:“孙都尉,不是我看你不起,就凭你这两下子怕不行吧?你敢与我较量较量吗?”

  信行却对孙孝哲喊道:“这小子会茅山妖法,邪门的很,孙都尉不要受他挑衅,以免着了他的道呐。”

  这时信行等一众新罗人早已趁乱下台,向着曳落河军阵走去,只有世子乾运留在台上,独孤湘奇道:“世子,你怎么不跟着你师父一起下去啊?”

  乾运低头道:“我……我觉得师父他老人家说的不对呐……大君侯和韦道长说得有理。我决意在此与诸位共进退!”

  江朔听了回过头看了他一眼,方才乾运也帮忙拉扯医师上台,但他武功不济,累的呼哧带喘,衣衫都已凌乱,敷着粉的脸更是被汗水冲得沟沟坎坎,成了一张大花脸,不过这也显露出了他本来的面貌,原来乾运年纪亦不大,是个二十出头的青年,江朔倒觉他脸上没了粉妆看起来俊俏了不少。

  独孤湘却大大咧咧地啪啪乾运肩头道:“不错,不错,孺子可教。”

  信行哪里知道孙孝哲早在江朔手里吃过大苦头,怎敢与他交手?孙孝哲一摆手止住信行,道:“江少主,不用白费唇舌了,本都尉没这闲情逸致和你摆弄拳脚,全军听令,张弩!”

  每个曳落河武士都随身携带三样武器——横刀、啄锤和臂张弩。横刀用于挥砍,啄锤是破甲的兵刃,臂张弩则是远程骑射之用。曳落河所装备的劲弩可射两百步,比之长弓射程稍显不足,但用来射杀棋盘山上的医师却是绰绰有余了。

  江朔倒是不惧弓矢,但若三百张弩机齐射,他虽能自保,但这百名医师又能救得了几人?他一时头脑发木,低声问独孤湘道:“湘儿,这可怎么办?”

  独孤湘的反应大大出乎他的意料之外,以无所谓的口气道:“朔哥儿莫急,谁生谁死还说不一定呢。”

  江朔道:“啊呀……湘儿,我们自然不怕,就是要取孙孝哲狗头也非难事,但这么多名医大贤,任折损了谁我都于心不忍啊!”

  独孤湘道:“朔哥儿,你别急么,有宫里的老公公在此,只怕孙孝哲也不敢就射。”说着她一把将中官辅趚琳提了过来,辅趚琳生的肥壮,独孤湘却随手提来毫不费力,以辅趚琳挡在身前,将她和江朔挡了个严严实实。

  这下辅趚琳可不干了,杀猪似的大喊:“小女子……不,不……女侠饶命啊!咱家不会武功,当不得箭矢啊!”但独孤湘捏着他后腰督脉筋缩穴上,任他手刨脚蹬,却挣脱不得。

  这时信行一伙人终于发现世子竟然没有下山,信行回身道:“世子,快下山!否则难免玉石具焚。”

  乾运却不动步子,坚定的摇头道:“男儿大丈夫死则死矣,此番是我们新罗人无理,又怎能输了耍赖?我决意与江少主一起保护各位唐医大贤,虽死不恨!”

  信行摇头道:“汉人贯使诡计,他们的话可信不得啊。”

  孙孝哲懒洋洋地道:“怎么还聒噪个没完了?本都尉可没这闲工夫再等了,放箭!”

  信行听了忙回头道:“都尉不可……”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23页  当前第10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01/42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唐山海行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