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明话事人_分节阅读_第676节
小说作者:随轻风去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42 MB   上传时间:2025-10-31 12:34:35

  废话也不多说了,你辞职吧,至于提督四夷馆这个差事,让我来兼领算了!」

  齐世臣:「……」

  林九元转身就看到了鸿胪寺卿何以尚,调侃道:

  「你不是最担心晚节不保?也听我一句劝,现在辞职还勉强来得及。」

  看着根据名单、一个一个点艹敌人的林泰来,众人想道,这才更像是他们认知里的九元真仙。

  嚣张跋扈、咄咄逼人、简单直接、骑脸输出。

  但本该虚弱的林泰来为什么忽然又恢复了本性?他又有什么底气了?

  还是说,林泰来想在献俘典礼上搞事?

  但只要稍微有脑子的人都能想明白,搞事绝对是非常愚蠢的行为。

  皇帝对献俘典礼十分看重,可以说,献俘典礼就是为了满足皇帝虚荣而办的。

  所以皇帝不会容许典礼上出现任何意外,不会容许任何人来破坏心情。

  若是你林九元把献俘典礼当成了个人作秀大舞台,那就大错特错了。

  林泰来正想当众演说几句时,礼部于尚书在前面招了招手,示意林泰来赶紧就位。

  随即凯歌奏起,大典拉开了序幕。

  「天子用虎臣,四夷皆辟易上将指挥归庙略,君王神武赐旌旗。

  乘秋出武威,七见捷书飞……侍臣上寿歌朱鹭,诸将承恩拜锦衣。」

  免费阅读。

  ------------

第六百二十一章 谁是奸臣?(求保底月票)

  在秋日阳光下,万历皇帝身穿皮弁礼服,威风凛凛的站在午门的门楼也就是五凤楼。

  听着下面数百乐舞生的高声齐颂,皇帝的胖脸不禁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铙歌这种词就该与时俱进,如果还是「拳打陈友谅、脚踢张士诚」那一套,和他朱翊钧又有什么关系?

  他便对左右太监说:「外臣总算用心了一次。」

  作为皇帝,不可主动要求更改由自己祖宗传下、歌颂祖宗功业的礼乐,只能靠大臣自觉了。

  东厂厂公孙暹如实奏道:「听说在一开始,主管乐舞生的太常寺还是坚持祖宗之制。

  后来林泰来在文坛大会发起倡议,文坛人士联名向礼部***,才得以更改铙歌。」

  旁边其他太监说着好听话:「这就叫人心所向。」

  随后万历皇帝就看到,讨逆监军林泰来站在城门下,一五一十的上表报捷。

  万历皇帝心里又连连感慨,林泰来这样的人虽然行为出格,但也真是好用。

  西海出了事,到场两个多月就两战两胜稳住了局面;宁夏镇叛乱后,一个月率先反攻,三个月就平定叛乱。

  不知道古代的汉武帝看霍去病,是不是就这种感觉?

  等林泰来念完了捷报后,就是文武百官称贺舞拜,山呼万岁。

  对这个环节,万历皇帝没多大感觉。只要他愿意上朝,天天都可以看到这样场景。

  后面就是献俘大典的高潮了,讨逆总兵官李如松以及数百名官军押着二十多名囚犯,出现在午门外小广场上。

  其中有十几人是宁夏镇追随哱拜叛乱的叛将,包括哱拜之子哱承恩在内。

  至于其余十来人,则是在西宁、甘浚山两战里所俘获的敌酋,稍微有点身份的那种,包括三娘子友情赞助的好几个。

  虽然这次献俘大典是因为宁夏之战而举办,但为了场面更好看,林泰来便把之前西宁、甘肃两场大战俘获的虏酋一起塞进来了。

  每名囚犯身罩红布,由十名官军看守押送。

  被折磨了这么久,俘酋们都没什么精气神了,此刻只能垂头丧气的跪在午门外。

  城门上的万历皇帝饶有兴趣的打量着这些被捕敌囚,甚至还想下去近距离观摩,但被左右阻拦住了。

  「有林泰来在下面守着,还怕有危险?」万历皇帝问道。

  掌印太监张诚竭力劝说:「皇爷乃万金之躯,趋近这些临死之俘酋极为不祥!」

  既然不吉利,万历皇帝只好作罢。

  此时在城门下,刑部尚书孙丕扬出列,一一列数众俘酋的罪状,并宣布刑罚。

  「磔哱拜尸,戮哱承恩等叛将于市!

  其余叛将亲属党羽,各论斩首戍遣!

  被俘寇边虏酋皆斩,与哱承恩等一起传首于九边!」

  刑部尚书孙丕扬宣布完毕后,便又向皇帝请示说:「合赴市曹行刑,请旨!」

  万历皇帝金口玉言的下旨道:「拿去!」

  左右站班大汉将军开始传声,二传四、四传八最后数百名大汉将军一起高喊「拿去!」

  这声音回荡在宫墙之间,宛如轰雷,就算是站在宫外的御道上也能听到。

  有心性软弱的叛将,被吓得瘫软在地。

  刑部尚书孙丕扬带领官军,当场押送俘酋前往西市行刑。

  最后万历皇帝颁布了《平定宁夏诏书》,今天的献俘大典就算结束了。

  「今槛致哱承恩等,献俘千里,传首九边,近足以泄忠义不平之心,远足以垂叛乱无将之戒。

  兹特宣示,薄海内外,九边四夷军民人等,安分者为良民,保身者为常道,恪遵王法,共享太平。」

  万历皇帝心情不错,甚至还有点意犹未尽的意思。

  便又传谕,让许久不见的先生们上来说说话,算起来又是一年多没见面了。

  这里皇帝口中的「先生」,特指内阁大学士。

  下面百官都准备散场了,看到内阁大学士们被召上去,大家除了羡慕,也无话可说。

  或许这就是大学士的特殊之处吧,即便平常再怎么说大学士不是宰相,内阁与六部其实是平行的。

  但在皇帝的习惯里,大学士终究还是群臣之首,与其他大臣要区别对待。

  忽然又有人看到,不知何时林泰来跑到了左掖门那里,与守门太监说着什么。

  这是有新情况?于是大家立刻又不想走了,免得错失了现场吃瓜的机会。

  四位阁臣上去后,先做的还是称贺。

  万历皇帝也礼节性的答道:「此皆先生每运筹之功也。」

  如果换成与皇帝接触不多的大臣,猛然面见皇帝时,由于君臣过于陌生,很容易就无话可说,甚至不敢说话。

  历史上成化朝的纸糊三阁老,就是这种情况,万历朝末年也出现过这种情况。

  但这届内阁班子除了赵志皋,都在万历皇帝小时候当过很长时间讲官。

  他们早先与万历皇帝接触很多很亲近,只是近几年交际才少了,所以不至于不敢说话。

  首辅申时行代表群臣问候说:「臣等一年不睹天顔,今日仰知圣体万安,不胜欣慰。」

  万历皇帝迅速愁苦的说:「朕尚头眩臂痛,下步不方便。今日特为献俘之礼出与卿等相见。」

  申时行又说:「伏望皇上万分保重。」

  万历皇帝忽然冷不丁的询问:「朕闻山西、河南等各地多有矿贼啸聚,地方官为何隐匿不报?开矿的事情,就没人管?」

  在场大学士们都没反应过来,皇帝怎么忽然问起「矿贼」之事?

  这话题毫无征兆,未免也过于跳跃了。

  如果不是先知先觉的穿越者,此刻还真猜不到皇帝在想什么。

  再聪明的政客也想不出,万历皇帝在这个时候已经开始产生派内监去各地开矿赚钱的心思。

  正在大学士们琢磨,如何回答皇帝这个询问时,忽然有个内监上来,对司礼监掌印太监张诚低声耳语了几句。

  张诚又对皇帝奏道:「有林泰来在下面上疏。」

  这个奏报,打断了君臣之间的交流。

  万历皇帝稍稍愣了愣,吩咐说:「你们司礼监先收下看看。」

  但张诚却又强调说:「林泰来想要辞官。」

  正准备讨论「矿贼」问题的君臣齐齐愕然,这林泰来又搞什么幺蛾子?

  献俘大典刚结束,你这最大功臣就闹着辞官,是几个意思?

  说不好听点,这不就是打皇帝脸吗?

  感到脸面有点挂不住,万历皇帝便喝道:「将他叫上来!」

  在外面等待的群臣终于看到,林泰来经过「交涉」后,也被召上去了。

  再联想起献俘典礼之前,林泰来那骄横的嘴脸,不是傻子都能预料到,肯定会出事。

  午门上面的五凤楼前,申首辅已经反应过来了,心情忽然有点慌!

  林泰来怎么能辞官呢?如果林泰来辞官走人,自己岂不又成了活生生大靶子了?

  还有,大功臣在献俘礼后辞官走人非常少见。

  如果舆情认为是被自己这首辅逼走的,那自己不就比肩秦桧了吗

  ?

  这样十分影响自己的历史评价啊!申首辅之前真的没想到过,林泰来竟然还可以辞官。

  用辞官要挟别人这种手法,不是自己的特权吗?林泰来什么时候学会了?

  简直就是倒反天罡!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56页  当前第67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76/85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明话事人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