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明话事人_分节阅读_第675节
小说作者:随轻风去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42 MB   上传时间:2025-10-31 12:34:35

  只能说有得有失吧,林泰来没好气的说:「跪!跪!过几天就跪!」

  而后人到全了,部议开始。王天官在开场简单先说了几句:

  「近日朝廷正职缺额甚多,今天将缺额正职的提名列出来,然后上廷推,就从户部尚书开始吧。」

  左侍郎刘虞夔开口推荐说:「户部右侍郎杨俊民足堪大用。

  他曾做过凤阳巡抚兼漕运总督,这个职位本就有升为户部尚书的惯例。

  只不过朝廷未有空席,杨俊民只能一直屈居户部右侍郎,如今补为尚书也是顺理成章。」

  刘虞夔说完了后,众人没有看王天官,却都看向考功司郎中林泰来。

  众所周知,林泰来可是杨俊民的老仇家了。

  当年林泰来「白衣渡江」,偷袭江北巡抚察院,活捉杨俊民的段子,至今还在流传。

  在众人的目光里,林考功眼观鼻、鼻观心,仿佛泥塑木偶一动不动。

  这就让众人都很奇怪了,有人提名你的仇家,你都不说几句?

  一个平时发言最积极的人,突然就闭嘴了,这其中肯定有事啊。

  难道是因为申首辅的威力和影响?

  而王天官虽然注视着右侍郎王用汲,嘴里却仿佛在询问众人:「还有没有其他提名?」

  在最近这段时间,已经暂时被首辅拿捏的王用汲大概就相当于传声筒。

  王用汲纠结了半天,蹦出一个名字:「大司徒非声望隆重者不可,兵部左侍郎石星已入朝三十余年,素有名望,该升为户部尚书。」

  听到这个名字,众人都很吃惊。

  部议上出现石星的名字并不奇怪,毕竟这是一个嘉靖三十八年的老牌进士了。

  但王用汲提名石星,这就很意味深长。

  尤其是石星先前非常积极张罗文坛大会,然后却又在当天消失,实在是让人印象深刻。

  想到这里,众人忍不住又看向林泰来。但回应众人的,还是只有沉默。

  林泰来不在人选问题上说话,王天官便也不表态。

  大概在王天官心里,这样也挺好的,卖首辅一个面子,缓和一下形势。

  该怂就怂,看开了就能海阔天空。人生在世,真没什么想不开的。

  而后王天官淡定

  的继续主持:「上次提名的工部尚书廷推未能通过,今次继续提名。」

  刘虞夔坚持说:「我仍然以为,工部左侍郎曾同亨最为合适。

  如果连资深久劳的曾同亨都不能升为工部尚书,那又何以让人信服?」

  王用汲质疑说:「上次提名曾同亨,廷推没通过。这次又提名他,合适么?」

  刘虞夔也不废话,直接说:「那你认为谁合适?」

  王用汲便提了个意料之中的名字,「以工部尚书衔总督寿宫修建的周采。」

  林泰来还是不说话,王天官就快速往下进行:「都上廷推就是了,下面提名大理寺卿。」

  还是左侍郎刘虞夔率先发言,提出了一个很久没有出现的名字。

  「原南京吏部尚书李世达为钦差时,因处置苏州民变不当而罢官。

  当时本来罪不在他,罢官之处分稍嫌过重。

  如今已经过去四年,可以稍加宽宥,将李世达降级起用为大理寺卿。」

  众人再次齐刷刷的看向林泰来,这可是李世达罢官事件的另一个当事人。

  不过林泰来还是面无表情,一言不发。

  众人便暗暗想道,看来林泰来今天真打算沉默到底了。

  接下来王用汲还是意料之中的说:「太常寺少卿齐世臣,为人正直,遇事不盲从,可以升为大理寺卿。」

  王天官今天效率很高,不做任何争论,「李世达和齐世臣还是一起上廷推,下面提名太仆寺卿!」

  太仆寺卿虽然是一个二线官职,但也是二线里的小极品了,值得放在吏部部议上讨论。

  这次是右侍郎王用汲先说话:「鸿胪寺卿何以尚年高德劭,一生刚正,十分适合去太仆寺任职。

  同时也算是嘉奖,为朝廷树立一个榜样,鼓舞举人出身之官员。」

  本来大家以为,今天一直代表清流势力提名的左侍郎刘虞夔这回不会再发言,

  毕竟何以尚是和海瑞一起下过狱的老战友,清流势力在道义上不可能去否定海瑞和何以尚这样的人。

  但是刘虞夔还是说了句:「江西巡抚陈有年现在只有四品,与年资不匹配,可以升为从三品太仆寺卿。」

  连心态很好的王天官都有点侧目,你们清流势力实在有点太贪了啊。

  这是被首辅抽打之后,打算和首辅硬刚到底?

  最后王天官做了总结发言:「四个正职的提名就这样,等过了献俘礼后,再组织廷推,散会!」

  其他心里吐槽,王天官和林考功的立场真是高度一致。林考功不发言,王天官也就跟着不表态。

  这次吏部部议可能是关注人数最多的一次,几乎朝廷所有官员都在关注。

  看到「杨俊民、石星、曾同亨、周采、李世达、齐世臣、何以尚、陈有年」这份名单后,很多人都感到了非常古怪。

  很多人第一时间都以为是假名单。因为大部分在名单上的人,不是林泰来的老仇家,就是最近得罪过林泰来。

  有林泰来在吏部,怎

  么可能搞出这样的名单?就算林泰来正处于虚弱状态,那还有王天官。

  仔细打听过后,得知林泰来开会时从头到尾一言不发,朝臣们都觉得这次部议充满了诡异,但又说不上到底为什么诡异。

  先前是申首辅发飙,把清流势力和林泰来压着一起打。

  现在这份名单,却又像是申首辅和清流势力产生默契,一起瓜分林党战略收缩后所让出的利益。

  莫非是林泰来底子薄,先扛不住了?

  反正上了名单的人,获得希望之余心情反而忐忑不安;

  没上名单的人,都在期盼下一次廷推失败,也好重新来过。

  在朝廷大臣大多心思不定的时候,终于迎来了献俘典礼。

  这是一项筹备了将近一个月的大典,主要是皇帝非常重视。

  万历皇帝虽然身形肥胖、腿脚也不便利,基本已经放弃上朝。

  但对献俘典礼却格外热衷,并亲自参加。

  可能在万历皇帝内心深处,对武功还是有一定向往的。

  前几年,年轻的万历皇帝还经常命内监披甲持锐,兴致勃勃的

  在西苑内校场演武,声震宫阙,但是却被大臣们硬是劝住了。

  献俘礼当日,天气晴朗,秋高气爽。

  典礼在午门进行,所以也称作午门献俘。

  负责烘托气氛和充当背景板的数百乐舞生和数百大汉将军提前到达现场,在固定位置上静静等待。

  文武百官身穿礼服,三三两两的踱步走入场内,按照东文西武的规矩列班。

  当林泰来到达的时候,受到了集体注目礼。

  人人都知道,这位七战七捷、先登破城的功臣就是今天献俘礼的主角。

  虽然近期林九元遭遇了大逆风,表现很不像是主角。

  但在献俘礼上,没人能抢走这位九元真仙的风头。

  不过也就这样了,所有功劳都会成为过去式,没有人可以永远躺在功劳簿上。

  林泰来本该站在前面,等着皇帝在午门五凤楼上亮相后,负责向皇帝报捷。

  可是林泰来这时候却不安静了,在人群里转来转去,鹰视狼顾的寻找着目标。

  不知道的,还以为林泰来担当了纠仪御史的工作。

  自从皇帝不上朝后,很难有这样能一下子就能看到所有主要官员的场合。

  林泰来越过了阁臣、尚书,直接来到侍郎这排,在兵部左侍郎石星、礼部右侍郎李春、工部右侍郎衷贞吉之间来回扫视了几眼。

  然后林泰来淡淡的问道:「石少司马、李少宗伯、衷少司空,为何缺席前几日的文坛大会?

  尤其是石少司马,一直在尽心尽力的操办文坛大会,最后却悄然功成身退。

  连个感谢机会都不给我,真是叫我情何以堪。」

  林泰来的语气非常正经,但大家还是认为这是讽刺。

  石星的脸色十分不自然,虽然他的选择没有错,在大部分官员眼里也不算错。

  但道义上确实说不过去,就算自己能当上户部尚书,只怕身上也要多一个污点了。

  真是该死,文坛大会为什么要在前几天举行!

  为什么偏生在文坛大会召开时,朝廷就发生了这么些风风雨雨!

  不然的话,自己何至于两边不是人。

  「你就那么想当户部尚书?」林泰来的语气忽然锋利起来。

  石星不得不答道:「本是无意,但也要听皇上和朝廷的。」

  林泰来笑道:「看在过去相处还不错的面子上,好心告诫你一句,你现在辞官还来得及。」

  理亏的石星咬牙道,「不劳九元君费心了。」

  这心态就像是一个下了重注的赌徒,怎么可能懂得收手?

  林泰来又越过侍郎班位,来到寺卿班位这边。

  找到了太常寺少卿、提督四夷馆齐世臣,林九元说:「你说你蹉跎数年,我看也不真,都有人帮你在吏部提名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56页  当前第67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75/85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明话事人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