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_分节阅读_第776节
小说作者:见月明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23 MB   上传时间:2025-04-13 16:56:07

  钦天监那边也很快给出了吉日,腊月二十一日,并且明确表示这是本月唯一的黄道吉日。

  于是,皇位更替就被确定在了这一天。

  朝野上下开始为此做准备。

  布置宫殿、邀请观礼人员名单、大赦天下之类的,这些事情就略过不提了。

  不过比起朱标继位那一次,是没法比的。

  这也正常。

  朱标登基那次光筹备都用了好久,有充足的时间策划布置,能多隆重就有多隆重。

  朱雄英这次,总共就只剩下九天时间,可谓是非常仓促了。

  这倒也符合朱雄英的意思:“没必要大操大办,太繁琐了累。”

  “下旨给各边军统帅和封疆大吏,上一封贺表就可以了,人不用来。”

  “严禁献贺礼,我不缺他们那点东西。”

  他这样表态,自然是皆大欢喜的。

  群臣更是非常赞赏,皇帝不喜奢华,这是好事啊。

  在此期间,也有一个小插曲。

  朱元璋给嫡长孙取了个正式的名字,朱文基。

  用朱元璋的话来说就是:“这个‘基’字咱可是留了好些年了,一直都没舍得给别的孩子用,就等着这小子呢。”

  为何?

  基有基业之意,就是希望这小子能继承守护大明基业。

  而且老朱为何要在这个节骨眼上,提前给嫡长孙取名字?

  这都是有深意的。

  朱雄英登基后,肯定要册封皇后皇太子的。

  皇太子人选总不能连个名字都没有吧?

  现在取名字,就是为了给后续册立做准备。

  但凡看明白这一点的,无不感叹这嫡长孙的地位,真的是稳如泰山啊。

  然后纷纷去徐家和陈家送礼。

  老朱也没有厚此薄彼,给朱文基取名字的同时,还没忘了给团团圆圆取名。

  马娘娘则认为,这么大的事儿不能将孩子的祖父祖母给忘了。

  于是把陈远和冯氏也叫过来,大家一起闲聊,顺便把孩子的名字给取了。

  至于陈景恪和福清……这俩谁啊,边玩去。

  陈远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准备从草药里选取两个寓意不错的,为孩子命名。”

  这倒也符合他们家的家学,老朱和马娘娘也觉得不错。

  经过商议,最终确定姐姐叫白芷,弟弟叫子芩。

  白芷蕙兰,在中国传统文化里,被赋予了很多美好的寓意。

  子芩也同样如此。

  这两个名字,也寄予了长辈对他们的关怀与期望。

  陈景恪也是事后才知道孩子取名的事儿,得知是根据药材来取的,心中不禁有些吐槽。

  干脆取名叫雪见、重楼,朱文基改名叫景天,多好。

  直接上演仙三。

  当然,他也只是吐槽。

  雪见、重楼、景天是好听,但寓意完全没办法和白芷、子芩相比。

  老朱他们选的这两个名字,确实很不错。

  时间很快就到了腊月二十一,登基大典在奉天殿举行。

  老朱为朱雄英换上了皇冠,朱标则将玉玺放到了他手里。

  群臣参拜之类的就略过不提,之后朱雄英首次以皇帝的身份,祭祀的苍天和宗庙。

  如此流程才算走完。

  接下来就是大赦天下之类的,这些都很好说,按照流程走就行了。

  关于朱元璋和朱标的尊号变动,这才是大事。

  事关孝道和礼法。

  朱标成为太上皇,这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难的是老朱的尊号。

  三皇在世,这是亘古未有之事,尊号自然也出现了空白。

  倒也不能完全说是空白,历史上确实有这么一个独特的例子。

  南北朝时期,北齐皇帝高纬,眼看就要亡国了就赶紧禅位给太子,自己当太上皇。

  然后他又来了个骚操作,让儿子再次禅位给任城王高湝,他自己自称无上皇。

  只不过他的圣旨还没送到高湝手里,北齐就亡国了。

  所以他这个无上皇,事实上就没当成。

  不过无上皇这个尊号,倒是因此被发明了出来。

  群臣就准备给老朱上无上皇的尊号。

  这老朱哪愿意啊,气的饭都吃不下了:

  “欺负咱老了是吧,竟然将咱和高纬那等亡国之君相提并论?”

  “无上皇这破称号,谁想要谁要去,反正咱不要。”

  “谁要是想给咱上这个尊号,咱就给他的墓碑刻上大奸臣三个字。”

  这下群臣束手无策。

  无上皇不能用,别的尊号也不能随便乱取啊。

  问朱雄英,他说这是群臣的事儿,摆明了故意刁难人。

  于是众人就求到了陈景恪头上:“安平侯,这事儿你可得拿个主意才行啊。”

  陈景恪也是无奈,这事儿还真不能说老朱无理取闹什么的,而是很多东西真的要看人。

  “宋真宗之后,再没皇帝提封禅泰山之事。”

  “宋高宗之后,再没帝王想用高宗当庙号。”

  “秦桧之后,这个名字也没人用了。”

  “无上皇这个尊号,是高纬发明出来的,他老人家不愿意用实属人之常情。”

  “你们啊,确实欠考虑了。”

  邱广安仗着和陈景恪关系最近,说道:“陛下……嗯,陛下刚登基政务繁忙,将此事交给了我们。”

  “可这是给他老人家的尊号,哪是我们做臣子的能决定的?”

  “只能从古人那里找经验,可他老人家又不满意……我们还能怎么办啊。”

  其他人纷纷恭维道:“都知道安平侯圣眷冠绝天下,我们只能来求你帮忙了。”

  “是啊,劳烦你去问问陛下、太上皇和他老人家的意思。”

  陈景恪倒也没推辞:“也好,你们先回去等消息,我问过陛下之后,自会通知你们。”

  于是群臣千恩万谢的离开了。

  然后陈景恪就去东宫见朱雄英。

  离过年也就剩下几天时间,这时候让老朱从乾清宫搬走,显得太急切了一点。

  目前老朱依然住在乾清宫,朱雄英暂时在东宫办公。

  等过完年,老朱再将乾清宫腾出来。

  他到的时候,就看到朱雄英在一大堆文案里奋笔疾书。

  不分古今都是一样,年底的时候各种汇总、计划什么的,那是一大堆。

  目前朱雄英要处理的,就是此类工作。

  这还是内阁帮他分担了一大批的缘故,否则不敢想有多忙。

  都说老朱上辈子死于孤独和劳累,那是一点都不假的。

  也有人说雍正是累死的……有一说一,这是被《雍正王朝》影响了。

  真实的雍正,是一位长生丹药爱好者,长期服用各种丹药。

  还在圆明园养了一大批的道士、和尚为他炼丹。

  众所周知,长生丹基本都是金石入药……重金属中毒了解一下。

  说他是累死的,不如说他是吃长生丹吃死的。

  只不过他有个孝顺的儿子,帮他将这个污点给洗了洗。

  言归正传。

  见到陈景恪过来,朱雄英放下手中的笔,长吁口气道:

  “如何,那些人是不是求到你那去了?”

  陈景恪在他身侧坐下,说道:“刚把他们送走,我就到你这里来了。”

  朱雄英笑道:“态度是不是很恭敬?”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38页  当前第77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76/103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