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_分节阅读_第775节
小说作者:见月明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23 MB   上传时间:2025-04-13 16:56:07

  陈景恪一脑门的黑线,这要求还不高?你这比五彩斑斓的黑也差不到哪去了。

  但朱雄英也有自己的理由:“大明从皇爷爷就确定的规矩,一人一个年号。”

  “以后别人称呼我,就不是名字了,而是用年号。”

  “难听了肯定不行,没内涵也不行……”

  “就算我不提这些要求,确定年号的时候他们也得考虑这些吧?”

  “我真正的要求其实就一个,年号里带‘明’字。”

  “如果这点都办不到,他们可以回家卖殷薯去了。”

  自从殷薯传入,陈景恪就经常用殷薯吐槽某些人。

  比如,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殷薯。

  比如,就这能力,都不如大街上卖殷薯的。

  他身边的人受他的影响,也经常用卖殷薯吐槽别人。

  对于朱雄英的狡辩,陈景恪表示懒得搭理。

  反正‘乙方’又不是自己,头疼也是礼部和诸位内阁学士的事情。

  爱咋滴咋滴去吧。

  然而,要不人家能当大官呢,能力就是不一般。

  就这苛刻的条件,第二天礼部就拿出了年号,还是足足三个让朱雄英挑选。

  明昭、明章、皇明。

  看到最后那个‘皇明’,陈景恪不禁笑了:

  “真是难为他们了,估计头发都要掉光了吧。”

  朱雄英故作气愤的道:“这些人就会糊弄我,等我登基了再和他们算账。”

  他也只是嘴上吐槽一下,实际上也知道下面的人不容易。

  主要是,前两个确实很用心。

  明昭有明智聪察之意,出自《诗经·周颂·时迈》。

  【明昭有周,式序在位。载戢干戈,载櫜弓矢。我求懿德,肆于时夏,允王保之】。

  大意就是,称赞周王室为天下之主英明神武,分封诸侯王统驭天下。

  还盛赞周王室德行高尚,天下咸服之类的。

  正好照应了大明目前推行的大分封制度,吹捧大明能开创不亚于大周的辉煌盛世。

  同时也是对新皇的殷切期望。

  希望朱雄英登基后,能德行兼备,带领天下重现三代之治等等。

  至于明章,则更有讲究了。

  东汉明章之治,是史书上排在前列的大治之世。

  用这个年号,就是以这两位皇帝为榜样,称得上是目标远大了。

  而且这个年号,刚好还能和朱标的年号联系起来。

  朱标的年号是建章,为大明确立规章制度的意思。

  至于明章……明有有彰显、发扬光大的意思。

  明章用在这里,就具有了一层特殊含义,继承发扬光大父祖辈的制度。

  对大明和皇家来说,这个年号都更有意义一些。

  至于第三个皇明,明显是拍马屁兼凑数的不用当真。

  分析过后,陈景恪心里大致有了数。

  他敢肯定,群臣都希望朱雄英选明章。

  东汉明章二帝的功绩,就是整顿吏治,修补完善了刘秀留下的制度漏洞等等。

  说白了,这两位主要是休养生息。

  群臣也希望朱雄英能这样,不要再大刀阔斧的变革了,大家跟不上步调了。

  然而,陈景恪知道,朱雄英肯定不会如他们的愿。

  事实也确实如他所想,了解过三个年号之后,朱雄英毫不犹豫的选择了明昭。

  “我大明要开创的是远超两汉的大事业,明章之治虽为明君典范,然我不取也。”

  “明昭方才是我大明的追求。”

  陈景恪笑道:“我以为你连明昭都看不上呢。怎么,不想在功业上超越周王朝?”

  朱雄英却认真的说道:“以往我以为,所谓三代之治不过如此。”

  “我大明现在的制度、生产力,都是远超三代的。”

  “百姓的日子,也是要远远超过三代。”

  “但越是了解历史发展规律,越是了解文明发展史,就越能感受到周王朝的伟大。”

  “他承前启后,正式确立了华夏文明的主基调,树立了华夏的天下观,人心在周礼的影响下实现统一。”

  “从此之后,不论世道如何变换,不论统一还是分裂,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认知。”

  “我们是华夏,是一个共同的群体。”

  “即便我们分裂数百年,也能再次完成一统。”

  “西方曾经也诞生过很多强横一时的国家和文明,然而那些文明一旦分裂,就再也粘合不起来了。”

  “……这就是周的伟大之处。”

  “我们的制度、国土等等,都比周王朝要先进要庞大。”

  “或许我们将要开创一个,远比周王朝更加强盛的时代。”

  “但功业上的超越,并不意味着就比他们伟大。”

  “因为我们有着先贤留下的基业,又有着几千年的经验可以借鉴。”

  “超越前朝,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超越不了,说明我们做的不合格……”

  “但对华夏文明来说,周王朝的贡献是无法复制的,更别提超越了。”

  “我们现在所做的一切,从某个角度来说,也不过是在重走周王朝走过的路罢了。”

  “所以,我又怎么敢对‘明昭’不满,反而会觉得自己现在还配不上这个年号。”

  陈景恪非常欣慰:“咱们认识这么久,今天你是最让我意外的一次。”

  “我穿……出山至今,最正确的事情,就是培养出了你。”

  “希望你能永远保持这份清醒和谦虚。”

  朱雄英本来被自己一席话说的心潮澎湃。

  看看,看看……什么叫雄主明君的气魄。

  然而陈景恪一席话,却让他非常的无语,恨恨的道:

  “你……真会扫兴啊。”

  陈景恪大笑道:“哈哈……要说鼓励的话,也有。”

  “我觉得你不用妄自菲薄,周王室的功绩虽然伟大,但伟大又不是只有一种。”

  “我们可以在别的地方,做出同样前无古人后难有来者的伟大功业。”

  朱雄英高兴的道:“你知道前路怎么走了?”

  陈景恪笑道:“你糊涂了,我们不是已经在路上了吗。”

  朱雄英一愣,然后郑重的道:“是的,我们已经在路上了。”

  没有人知道前方是什么样子的,我们能做的就是砥砺前行。

  然后将一切交给历史去评价。

  最后回顾一生,能做到无愧于心就足够了。

  当年周公代掌天下制定礼法的时候,想必也是抱着这般的心态吧。

  之后朱雄英拿着这三个年号,象征性的去征求了老朱、马娘娘和朱标的意见。

  他们三个不约而同的将‘皇明’给划掉了。

  然后告诉朱雄英,剩下两个随你心意吧。

  朱雄英就将自己的选择告诉了他们。

  对此三人并不觉得意外,这小子可从来都不是墨守成规的人。

  他要是选明章,那才有问题。

  不过对明昭这个年号,以及朱雄英的志向,他们还是很满意的。

  基础已经打好,大明必将在他手上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时代。

  如此才能对得起陈景恪经常挂在嘴边的那句话:

  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晚上回到东宫,朱雄英就拿出这三个年号,非要让徐妙锦猜他选的是哪个:

  “你要是猜中了,今晚我服侍你。要是猜不中,今晚你服侍我。”

  徐妙锦:“……”

  不过她分析了一番之后,还是很确定的将明昭圈了出来。

  这让朱雄英非常开心,什么叫夫妻一心,这就是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38页  当前第77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75/103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