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_分节阅读_第728节
小说作者:见月明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23 MB   上传时间:2025-04-13 16:56:07

  尤其是他们得到的,还是朝廷给的‘加料版’信息。

  其中就有,百姓如何感激神机营将士们,神机营的人在东南是多么受欢迎等等。

  这更是让大家感到羡慕了。

  什么感激欢迎,自从当兵之后就和他们没关系了。

  百姓见了他们,都是远远躲开。

  有些过分的,直接喊丘八来了快跑。

  这种万民爱戴的感觉,他们从来没有过。

  不过神机营赈灾以及朝廷的相关宣传,还是让他们享受到了一定的好处。

  百姓见他们虽然还是很畏惧,可不再如避蛇蝎。

  也没有人再喊‘丘八’这样带有侮辱性的称呼了。

  将士们终于体会到了,护民的好处。

  对于以前无法理解的思政课,也有了新的体会。

  不少将士开始鼓动自己的上级,让他们主动请求去灾区。

  我们也要享受这样的待遇。

  封赏不封赏的不重要,主要是我们也想体会一下被万民拥戴的感觉。

  但很显然,朝廷并没有让他们去赈灾的打算。

  只是加强了相应的思想教育,让将士们熟悉护民的概念。

  当然,这只是理想状态,实际上很多将士对此依然不以为然。

  其中以将领居多。

  我们当兵就是为了上阵杀敌,这才是军队的职责。

  什么护民,什么万民感激……有什么用?

  抗险救民就是不务正业。

  而且这么做也会增加将领的危险性。

  百姓都感激你,咋地你想造反啊?

  不过抚慰使体系是朱雄英亲自负责,大家都不想得罪未来的皇帝。

  而且老朱重新掌权,将士们知道他的手腕,不敢阳奉阴违。

  在军中的宣传,总体上还是比较顺利的。

  -----------------

  当这份讣告版报纸传到神机营,将士们沸腾了。

  少数还心存不满的人,也彻底没了意见。

  在华夏这个传承有序,讲究生前身后名的族群,‘名’在大家心目中实在太重要了。

  就算大字不识一个的老百姓,都知道名的重要性。

  和别人交朋友、结亲之前,也会先打听一下对方的名声。

  当救民就是‘大义’,且能获得‘名’的时候,意义就不一样了。

  虽然这种思想,依然难逃‘名利’二字,可陈景恪最初的目的还是达成了。

  百姓对军队有了新的认识,而军队也正逐渐接受救灾护民的职责。

  灾难总归会过去,又过了十余天,大面积暴雨结束,洪水逐渐消退。

  所有人都松了口气。

  不过神机营的任务依然没有结束,他们要带领当地青壮,抓紧时间对江河决口进行填堵。

  以防止后续还有灾害。

  朝廷心头那根绷着的弦也终于松了下来,接着就是赈灾和安民。

  粮食好说,大明不缺粮。

  只是灾难来的太突然,来不及调拨。

  现在灾情过去,粮食也陆续送到,基本不用担心百姓挨饿。

  真正困难的是灾后重建。

  如此大面积的受灾,不知道多少房屋被冲毁,重建工作将会变得非常庞大。

  换成之前的朝代,重建是百姓自己的事情。

  大家各自回户籍地,自己想办法修房子,重新修缮被冲毁的土地。

  没钱?

  可以把地卖给大户啊,不就有钱了吗。

  地卖光了钱还是不够?

  卖儿卖女啊,实在不行卖自己。

  这也是为何,天灾是百姓的地狱,却是大户的天堂。

  大明不会放任不管。

  可如此大面积的重建,朝廷又如何能管得过来?

  于是陈景恪提出了三条建议:

  “其一,为防止土地兼并,两年内禁止灾区土地买卖,一旦发现从重处罚。”

  这条建议一出,几位内阁学士都有意见了。

  尚羲韶说道:“我知道安平侯是为百姓长远计,可如此一刀切恐会影响正常交易。”

  “况且,灾后重建需要钱财,如果不许百姓出售土地,那就是逼着他们卖儿卖女。”

  其他几位内阁学士也都是一样的看法。

  还有句话他们没说,此举还会得罪地方大户。

  到时候他们阻挠重建工作,就更麻烦了。

  说白了,他们还是无法摆脱旧有的思想,认为治理百姓离不开士绅大户的帮助。

  大家都是老狐狸,大家自然都能明白他们的想法。

  不过陈景恪也知道,他的顾虑确实有道理。

  虽然朝廷设置的乡令等官职,可地方士绅大户,依然拥有极强的话语权。

  这是实际情况,必须要遵守。

  所以他也没有直接反驳,而是含笑道:“尚学士莫急,且听我说完。”

  “我的第二条建议就是,金钞局向灾区百姓发放无息贷款。”

  “不需要太多,还款周期为五年。”

  众人都不禁楞了一下。

  金钞局直接借钱给百姓,说白了就是由国家发放贷款给百姓。

  这不禁让他们想起了王安石的青苗法。

  不过很明显,金钞局房贷和青苗法完全不同。

  青苗法最终还是要依赖地方衙门去执行,最终结果就变成了强行摊派。

  衙门开始变着花样的提高税率,最后变成了官方放高利贷。

  这不禁让众人担忧,金钞局放贷会不会演变成第二个青苗法?

  还不等他们将疑问说出来,就听邱广安击掌叹道:

  “妙,实在是妙啊。”

  尚羲韶不禁问道:“敢问妙在何处?邱学士岂不闻青苗法乎?”

  邱广安笑道:“我就知道,诸位肯定想到了青苗法。”

  “然陈侯此法看似与青苗法相似,实则完全不同。”

  尚羲韶问道:“哦?有何不同?”

  众人都向他看来,想听听他有什么见解。

  就连朱元璋都不例外,他刚开始听到金钞局放贷给百姓,也是第一时间就想到了青苗法。

  心里担忧会不会酿成祸患。

  邱广安解释道:“王公变法首先不得人,他的青苗法虽好,然执行依然要仰仗地方衙门。”

  “这些衙门的官吏本就反对变法,自然变着花样的破坏新法。”

  “最终让良法变成了害民之法。”

  “大明不同,我们有金钞局,可以不依赖地方衙门放贷。”

  “这就能让百姓少遭受一层盘剥。”

  “其二,金钞局本就承担着向工商业放贷的任务,他们对这方面业务非常熟练。”

  “能更好的执行这个任务。”

  这是之前扶持工商业发展时候制定的政策,金钞局向工商业住发放小额贷款。

  虽然存在着很多灰色交易,但总体效果还是不错的。

  “其三,金钞局放贷,相当于是抢了贪官污吏和地方大户的好处。”

  “他们必然会盯着金钞局,真出现私下放高利贷之事,他们会积极举报的。”

  王祁反驳道:“如果金钞局和地方衙门、士绅勾结呢?”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38页  当前第72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28/103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