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唐天将军_分节阅读_第499节
小说作者:落叶凋谢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23 MB   上传时间:2025-04-13 16:51:51

  他要看以后李彭年在朝堂上的表现,如果再吃里扒外,李瑄必然会找机会整他。

  “裴员外,上次你觉得我的策令不达,这次的常平新法何如?”

  吏部官吏回到自己的官署后,李瑄叫来吏部司员外郎裴遵庆,并向他询问道。

  “下官无法评价!”

  裴遵庆低头没有作答。

  实际上他的言语,也已经给李瑄答案。

  “治国先治吏,所以吏部责任重大。但全国地方官吏的吏治和风气,有散漫腐朽,这不是一个好现象。裴员外这段时间想一个整顿地方官吏的方法。”

  李瑄没有再深究,而是对裴遵庆吩咐任务。

  “下官尽力而为。”

  裴遵庆只得点头说道,他觉得李瑄是在为难他。

  但他不得不应,这是尚书的吩咐。

  整饬吏治的法令,哪有那么容易颁布啊!

  不过裴遵庆看出一点,李瑄已经在用常平新法,打击豪强。

  现在还想整饬吏治,似乎想一口吃成大胖子。

  “我期待裴员外的策略!”

  李瑄安抚裴遵庆一声,准备离开。

  “请恕我直言。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李相想澄清天下,但要一步一步来,您如此年轻,却如此激进,这是为什么呢?”

  在李瑄走的时候裴遵庆忍不住叫住他。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世事无常,风云变幻,我又怎么能不抓紧时间呢?常平新法是宰相主持的事情,制定吏治是吏部的事情,这有什么冲突呢?好好做吧!”

  谁也猜不透李瑄的想法,李瑄不会告诉任何人。

  裴遵庆无法再说,他觉得李瑄如迷雾中的人一样。

  无法揣测李瑄的行事风格。

  在正堂之中,李瑄开始书写常平新法和常平新军的草稿。

  接下来,李瑄还要考虑用人事宜。

  他要将他的一些幕僚调回长安,任以雄职。

  同时,提拔一些觉得靠谱的官吏。

  如王昌龄、杜甫这类人。

  高适、刘晏、杨绾,还有一些长史,别驾等,都是刚任职的官吏,不可调遣。

  青海、积石、柏海三郡,需要他们治理稳定,传播李瑄的影响力。

  其他如岑参、刘单、吕諲、李希言等僚属,可以调回长安任职。

  至于新的判官、行军司马,就让王难得和哥舒翰提拔吧!

  想到此,李瑄向哥舒翰、王难得等写信,让他们放这些僚属回长安。

  同时,吩咐李瑄在湟水城的管家沈籍,带着奴婢,护送长离回长安。

  如果王难得有心,会派遣兵马护送。

  信件写完以后,已经到下班的时刻。

  外面的积雪已经有一指之厚,在李彭年的护送下,李瑄离开吏部衙门。

  天色微微暗,李瑄的马车到达宋国公府。

  雪是白色的,显得路途清晰。

  “相公,阿郎已经在前廊等待您一下午了……”

  在门前,管事赵宗迎接李瑄下马车,并向李瑄说道。

  作为李家的老奴,赵宗心中感慨不已。

  四年前,他要叫李瑄为“七郎”,叫李适之为“相公”。

  现在则是称李瑄为“相公”,李适之为“阿郎”。

  一切都如梦幻一般,当年好勇斗狠的七郎,变成如今的天下英雄。

  “好,我立刻过去。”

  李瑄回复一句。

  他成为吏部尚书以后,当然要留在中书门下堂和吏部衙门。

  另外集贤殿和修国史的部门李瑄还没去呢!

  还有领的诸使,都要新组僚属,设衙门,这些都是他要考虑的。

  他能体会李适之的心情。

  只是感慨下着大雪,李适之还在前廊等他。

  朱红的大门缓缓敞开,李瑄入大门,进入仪门以后,就到达前廊。

  李瑄还穿着紫色朝服,腰间挂着飞鸟衔花的玉佩。

  他虽然连胡子都没开始蓄,但相位加身后,自有一股威严。每一步就如脚踏实地一样。

  四年时间,军功入相,终登高位。

  仪门内的前廊,几株树木都被雪覆盖。

  李适之自得知李瑄拜相后,一直在此等待,他本来想要出门的。

  但是被李霅和李季卿拉了回来。

  被人看见不太好。

  李瑄虽然拜相。

  但李适之是父亲,更何况曾也为相。

  传出去,会有人非议李瑄。所以李适之只能在仪门内的前廊,在李霅和李季卿的陪同下,看一下午的飞雪飘落。

  李瑄进入仪门后,李适之身体一下直了,他看着英武的李瑄,目光中满是欣慰与自豪。

  父子二人的目光交汇,这一刹那,时间仿佛凝固。

  李瑄看到李适之脸色通红,快步向前,在李适之面前恭敬地在雪地中跪下,叩头道:“父亲,孩儿不孝,让您久等了。”

  李适之眼中泪光闪烁,双手颤抖着扶起李瑄,声音略带哽咽:“吾儿今日之成就,古代名将名相皆不足道,为父甚是欣慰。相信先祖在泉下有知,也会瞑目。”

  “今新为相,孩儿一定加倍努力,让父亲更光耀。”

  李瑄起身后,向李适之承诺道。

  他知道祖父李象可能会在阴间瞑目,但曾祖父李承乾一定无法安息。

  “好七郎!为父相信七郎迟早能成为首席宰相!”

  李适之以为李瑄奋斗李林甫的位置,之前李瑄还未从军的时候,说过这一世的愿望是执政事笔。

  “大兄,四兄!”

  李瑄又拱手向李霅和李季卿一礼。

  他们应该在这里陪李适之一下午。

  “我们是真的惭愧,几年时间父亲和弟弟都是相公。”

  李霅摇头一笑。

  他们也没有多纠结,七郎这样的人,千年才出一位。

  他们庆幸自己有这样的弟弟。

  “父亲,我们回屋。”

  李瑄感受到李适之手的冰凉,拉着李适之回屋再谈。

  酒已在温,等李瑄回来后,可以直接饮用暖身。

  李瑄回到宋国公府才不到一刻钟,华清宫中就有中官出现,携带者御膳珍馐,送到府邸中。

  在这种天气下,还送来御膳,代表李隆基对李瑄厚爱。

  李瑄拜相的消息,在下朝不久,就传遍华清宫周围的宅子。

  当天下午,快马将李瑄拜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监修国史、集贤殿大学士的消息传至长安……

第270章 变革派领袖李瑄,保守派领袖李林甫

  又是一日。

  长安城中,依然飘荡着雪花,这一场雪大小交替,下了很久。

  对应着一百零八星宿的一八零八坊,不论是神圣威严的太极宫、兴庆宫、太明宫。还是朱门绣户的豪贵,亦或者普通的茅草房屋,都覆盖上厚厚的积雪。

  寒冰封住了朱雀大街,掩盖了过往的喧嚣。

  看似万籁俱寂,实则长安不平静。

  因为李瑄拜相和李瑄变革的消息,经过一夜时间,在长安酦酵。

  那些文武大臣们,派人将朝堂上的细节,包括李瑄所作的两首《悯农》,传到长安城。

  试图引起更多权贵对李瑄的不满。

  在雪花纷飞中,一名看起来落魄,头发微微凌乱的男子,穿过永阳坊寂寥的深巷。

  积雪之下的路上,有不少或深或浅的脚印。

  男子顺着这些脚印,慢慢向前。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47页  当前第49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99/104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唐天将军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