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唐天将军_分节阅读_第346节
小说作者:落叶凋谢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23 MB   上传时间:2025-04-13 16:51:51

  一番搜寻后,一无所获。

  而仵作验明尸体,被短刀命中胸口致命。

  加上身上钱财不见,很容易被人联想到谋财害命。

  可死者的身份太敏感!

  看到这阵势后,太原令害怕极了,生怕王忠嗣拿他祭旗。

  可那种情况,他唯有立刻向圣人禀告,总不能告知王忠嗣,不了了之吧!

  好在王忠嗣始终未找太原令的麻烦,并约束属下,士兵敢逗留太原县衙前,军法从事。

  在节度使府衙的正堂,王忠嗣久坐后,叹一口气,然后起身将墙上的一个大袋取下。

  这袋子中,储存着他的两石漆弓!

第202章 王忠嗣赠李瑄两石漆弓,墙倒众人推

  “啪啪……”

  王忠嗣拍了两下大囊,将上面的灰尘抖落。

  又看了许久,才将大囊的绳结解开!

  一柄黑色的大弓露出。

  此弓的颜色,和普通的漆不同。是用大漆装饰。

  也就是俗称的生漆。

  大漆是漆树上采割的一种乳白色纯天然液体涂料,以其涂之,不会因为弓臂频繁变形而掉落。

  举起大弓,王忠嗣想起郁标川之战和新城之战,那时,他还像李瑄一样勇猛,两战杀死数百名敌军,名震天下。

  现在,他不再争强好斗,而是以守国安边为己任。

  国家升平之际,为将者抚其众而已,吾不欲疲中国之力,以缴功名耳。

  突厥汗国,已消失在历史的舞台,但王忠嗣没有丝毫懈怠。

  努力训练士卒,随时准备战斗。同时,约束士卒,不得无故寻战。

  另外,王忠嗣不忘经营麾下的两镇,从朔方到云中,边境线长达数千里。

  王忠嗣在要害地段开拓旧城,有的地方则自己制定规则,他让俘获的胡部镇守边关,开拓边域各数百里,做到了和张仁亶一样的事情。

  他又通过边塞互市,高价购买回纥属下胡部的战马,加上河朔两地骑兵的实力,削弱胡部。

  是以,北方宴然,无有争端。

  摇了摇头,王忠嗣左手持弓,右手张弦。

  随着弓臂的晃动,两石强弓被缓缓张开,顿如满月。

  看王忠嗣的表情,拉开两石强弓,似乎不费多少力气。

  已至中年的王忠嗣,虽不再上战场,然依然有勇力。

  “启禀王帅,李将军求见!”

  就在这时,一名亲卫入堂,向王忠嗣禀告。

  王忠嗣又慢慢放下弓弦,将漆弓恢复原状。

  “请李将军入内。”

  王忠嗣回应一声。

  不一会儿,现任河东都知兵马使的李光弼入正堂,他手中还提着一个大袋子。

  “拜见大夫!”

  “咣当!”

  李光弼入殿后,将袋子放在地上,向王忠嗣一拜。

  袋子与地面接触,还发出一道重响。

  “免礼!”

  “李将军有什么事情吗?”王忠嗣将漆弓放在桌上。

  他不再将漆弓装入大囊中。

  “末将找大夫商议军情。”

  李光弼再拱手,但看到王忠嗣的漆弓后,面色一变。

  他早就听说过大夫的两石强弓。

  但自突厥汗国覆灭以来,王忠嗣就将两石强弓装入大囊中,示意不轻易用武力,为国家减少负担。

  至今两石漆弓已被储存两年多。

  “既然商议军事情,提着袋子干什么?”

  王忠嗣不解地问。

  看刚才李光弼提的颇为费力,知道里面必为重物。

  “日前太子奴仆死在太原,无有根据。那奴仆来太原几日,一直住在节度使府衙不远处的酒肆中,他每天都在节度使外踱步,他突然死了,我们没有线索,这对大夫来说是飞来横祸。我相信大夫是正直公平的;军中的佐吏相信大夫是无私清白的;将军们无不信服大夫的勇毅厚重;士卒们皆敬重大夫的为光明磊落。”

  “但大夫远离长安,那些谗言与妄言,那汹涌的弹劾,您无法辩驳啊!属下等都是聪明人,知道在这当今政局下意味着什么!如果处理不当,圣人将归罪于你。”

  “袋子中,是将军们用战功换来的金子和珠宝,大夫一定有门路将这些金宝送至杨家姐妹手中,有她们帮你说话,大夫一定能得保全自己。”

  李光弼将金银珠宝献上,请王忠嗣想办法送到宫中,贿赂虢国夫人、韩国夫人、秦国夫人。

  类似的例子,已经传到太原,河东的将士们想效仿一下。

  “哈哈,我自己也得到圣人的丰厚赏赐,不缺黄金,玉器。您们的心意我领了,这些金宝你们分还回去吧!”

  王忠嗣爽朗一笑,推开黄金和珠宝。

  他不会为杨氏姐妹送金银,他也知道这件事情不一般。

  这件事太复杂,杨氏姐妹也不傻,就算送,她们也不一定收,还会落下更大的把柄。

  “可是……”

  “不用那么悲观,或许这只是一件小事,死者的身份还有待商榷。”

  王忠嗣将李光弼的话打断,看起来很乐观。

  “难道大夫就不担心禁军就在路上吗?总要试一试啊!”

  李光弼焦急苦劝。

  圣人一日杀三子,皆因威胁到皇位。更何况王忠嗣只是圣人的干儿子。

  “李将军如果与我议论军事,我欢迎之至。其他就不要再说了,我意已决。平生的初愿,难道是追求显贵吗?兵权都在监军之下,军中征伐,皆奉国命;该做的我已经做了,北方已经平静,短时间不会用祸乱,这一生尽职尽责,无愧于心。如果圣人责怪,不就是失去一个金吾羽林将军,回朝廷做侍卫吗?其次,难道还缺少一个在黔中辅佐的人吗?这些我也心甘情愿。”

  王忠嗣语重心长地说了一句。

  他也知道,这件事情要么是意外。要么就是有人陷害。

  如果有人陷害,是针对他,还是针对太子呢?

  其他后手一定会有的!

  坦然面对就是了!

  “末将担心大夫被误,因而向您提出忠告,大夫能行古人之事,不是我能做到的。”

  李光弼暗叹一口气后,提着袋子恭敬退去。

  “如果我回不来了,将此强弓赠给河陇节度使!”

  李光弼走后,王忠嗣向一名亲卫吩咐一声。

  他认为李瑄是天下将领中最独特的人。

  孙子兵法上说,进不求名,李瑄提出将领安边守土的理念。

  李瑄自始至终未攻击石堡城,而是先剪除石堡城周围的障碍。

  若石堡城两翼,九曲和青海被夺,石堡城就成为一座废城。

  王忠嗣希望李瑄在平定吐蕃后,完成“吾不欲疲中国之力,以缴功名”的誓言。

  至于会不会将两石强弓封存于袋中,那是李瑄自己的事情。

  ……

  仅仅数日,一名叫董延光的羽林将军率领数十名羽林军前来太原,宣布圣人的旨意。

  旨意中由羽林军带王忠嗣回长安。

  怕河东、朔方骚乱,李隆基没有立刻罢免王忠嗣的职务。只是让副使暂代军中事务、防务。

  王忠嗣没有反抗,任由董延光将他带着出太原城。

  麾下将领一个个义愤填膺,他们拍打栏杆,但无法制止王忠嗣被带走。

  抵抗羽林军,等同于谋反,李光弼等将领只能眼睁睁地看着。

  董延光见王忠嗣没有反抗,也不敢加以绳索,他们需要骑马迅速回去。

  死亡奴仆的尸体已经腐烂,无法带回长安。董延光只能将尸体上的“籍牒”和验查尸体的信息带回去。

  有“籍牒”对手,很容易确认这是否是太子府的奴仆。

  回程的时候,羽林军带着王忠嗣通过驿站快马,日夜兼程,每天只休息三个时辰,就继续赶路。

  王忠嗣很配合,一直在羽林军的中心。

  实际上,王忠嗣若想逃跑,可以轻易离开,但他要弄清楚一切,证明他的清白。

  十天后,王忠嗣回到长安。

  但是在长安弘化门前的时候,更多的羽林军涌出,将王忠嗣五花大绑。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47页  当前第34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46/104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唐天将军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