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调教大宋_分节阅读_第876节
小说作者:苍山月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35 MB   上传时间:2025-05-22 11:42:50

  而且,他很清醒的知道,唐子浩之所以圣心独宠,那是因为他有真本事,有掩藏在疯狂之下的大智慧。

  那么问题来了,唐奕到底是有什么真本事呢?他是凭什么得到恩宠,凭什么击败从权贵到重臣,再到一个又一个番邦帝王的呢?

  ……

  以魏国公的资源和认知,他当然不知道唐奕是从一千年后开着挂过来的,当然也不知道这货脑袋里装的东西跟这个时代根本就不一样。

  从他可以得到的信息上分析,他只能找出三点:

  第一,观澜书院。

  这个庞然大物是大宋的文教中心,是所有学儒文官要顶礼膜拜的圣地。

  那里面住着范仲淹、王德用、孙复、尹洙,几乎大宋所有在世的名儒、老臣,还有英雄;

  那里面埋着杜衍和柳七公;

  那里还是赵祯这位皇帝的行在;

  那里培养出来的儒生几乎占了大宋科场的半壁江山。

  这样一个怪物虽然从来没有在明面上给与唐疯子任何帮助,可是谁不知道观澜书院是唐子浩一手建立起来的?谁不知道他是所有观澜儒生行谢师大礼的恩人?

  只此一点,唐疯子至少在整个文坛,外加半个官场,就能永立不败之地。

  ……

  第二,观澜商合。

  如今的大宋,观澜商合已经算是锋芒毕露。魏国公也终于知道了这个看似给唐奕拉拢了将门,给他带来财富的商业巨擎到底打的是什么主意。

  以商入政,这是前人从来没有想过的事情,可是这个疯子居然办到了。华联仓储几乎控制着大宋一半以上的民生百货,观澜运力则是把大宋十成十的航运握在了手中。

  更不可思议的是,观澜商合居然拿到了大宋钱币发行的权力。

  这个近乎可怕的组织就像是悬在所有北方士族头上的鬼头刀,动一动就一定有人掉脑袋。

  ……

  第三,民学。

  这也是魏国公先于所有人认识到的一个可怕之处。

  民学,这个看似“大逆不道”,看似毫不起眼的小东西,却在唐疯子几乎所有的方面默默地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在观澜书院里,民学的学生在某些方面甚至可以是上院儒生的老师。

  唐奕不在京中,则是由民学的两个叫胡林、马阳的童生教谕代替唐奕给儒生们上财税课、战略课,那是在唐奕身边熏陶了十年之下的铁杆。

  而观澜商合之中,从统筹数百家华联分铺的管事,到支配大宋应该印多少纸钞的高级账房,都是从民学里出来的神人。

  这些人虽然无官无职,可是手里的权力却是比绝大多数官员还大,掌管的力量更是让人无法想象。

  还有,远洋海外,带回玉米、番薯的海员是民学一手教出来的。

  当初把汝南王府打入深渊,变成一窝瘸子的根源,更是民学的孩子用半天时间查了三司十年的账簿才引出的祸根。

  而现在,魏国公手里的那堆有炮无药的废铁,也是民学的人在海南的一个叫野猪岛的小岛上鼓捣出来的。

  这个不显山不露水的民学,才是唐奕最厉害的一大杀器!

  ……

  ……

  观澜书院、观澜商合,还有观澜民学,能看清这三点,说明魏国公也算是个人物,最起码对付唐子浩,他知道从哪里下手了。

  不过,他首先想到的不是破坏,而是学习。

  事实上,他就算想破坏也破坏不了,你就说他能动哪一个吧?

  观澜书院?

  呵呵,先别说赵祯、范仲淹、王德用这些人他惹不惹得起,他要是敢对观澜书院下手,整个大宋的文士儒生都不能放过他。

  以观澜书院的仇恨值和威望,别说现在是赵祯当权,就算有朝一日他把赵祯弄下去,由他来执掌天下大权,他都不一定敢动观澜书院。

  那想办法把观澜商合搅合黄了?

  更是扯淡!观澜商合不来动他就不错了。

  远的不说,在他的老家西北,那是华联铺布署最薄弱的地方。可是华联的可怕依然不容小觑,分分钟让他吃不了兜着走。

  所以,破坏就别想了,学习、模仿才是第一出路。用唐疯子的手段打败唐疯子,那才是唯一可行。

  那么问题又来了,学什么啊?

  学观澜书院?

  他没有范仲淹这批名儒重臣给他摇旗呐喊,况且观澜的名声那是实打实经过科举闯出来的,天下间不可能再有第二家书院能达到观澜的高度。

  学商合?

  魏国公自认没有唐奕赚钱的本事,更没有他在商业上那么多疯狂的想法。

  算来算去,只有一个民学尚有可为。

  这东西又花不了多少钱,况且民学所教授的东西并不是什么秘密,只不过在当下不被认可罢了。

  唐奕教什么,我就教什么呗,教材都可以从观澜民学里弄出来,那还有什么难的?

  所以,魏国公先所有人一步,在西北“悄悄的”办起了观澜民学之外大宋的第一家民学。

  老货的想法很正确,一切照着观澜民学来。

  就算培养不出能查三司账目的牛叉账房,那我培养点给我魏国公府管理财务的人才总行吧?

  就算培养不出能管观澜商合财权的大管事,那我放两个在身边防着观澜商合来坑我也可以吧?

  就算造不出火炮,那造点雷火也行……

  于是,这事儿就这么定了,“西北反动民学”正式开门迎客。

  ……

  ……

  西北办民学的事情,在唐奕远征罗马走后不久就发生了。大约一年之后,也就是涯州玉米丰收的消息传回京师的时候,才被赵祯察觉。

  其实,作为官家在宋内唯一需要提防的人物,赵祯怎么可能不盯着他,魏国公这个事情做下了一年才被发现,已经算是晚的了。

  结果……也多亏了发现的晚,或者说叫来的早不如来的巧。

  要是提前发现,这事可能还没什么,毕竟大家对民学都不重视,你爱办不办,与朝廷何干?

  可惜,也活该魏国公倒霉,正赶上贾相爷拿着涯州丰收的玉米、番薯专程跑到京城来显摆。

  于是,魏老国公……悲剧了,让贾相爷撞个正着。

  以贾相爷的德行,那还能放过魏国公?

  这老货不但一肚子坏水儿,不但深深地知道民学的重要性,而且他最恨的人就是魏国公和韩瘸子!!

  当初他老贾虎落平阳是谁踩的最狠?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既然遇上了,那就来一刀吧!

  ……

  ……

  经过是这样的:

  赵祯得知魏国公在西北开办民学,确实没当回事儿,但是心里还是有点拿不准,毕竟这两年魏国公很是老实,一直没起什么幺蛾子,突然学唐子浩弄什么民学……

  为保险起见,把富弼和文彦博叫到福宁殿来,议上一议。

  结果……

  富弼的看法是,有教无类。魏国公能办民学,不管怎么说对西北百姓都是有益无害的,没什么大不了。

  而文彦博则是从朝局的角度考虑问题,现在大宋国内一片大好,可也尚需时日缓口气,四边虽无战事,但也是警钟高悬,这个时候没必要因为一个民学去撩拨魏国公。

  他既然挺老实,那就让他老实下去岂不更好?

  ……

  有这两位肱骨重臣表态,赵祯放心不少,提笔就在西北民学的密奏上面作了批注——留中待办。

  什么叫留中待办?

  就是,先放着,以后再说。

  可能会处理,但是更多的,可能是不处理。

  反正就是一个没有漏洞的废话,你怎么理解都行。

  ……

  办完了正事儿,赵祯也不能马上就赶文扒皮和富弼出去,把密奏放到一边,揉了揉眉心,有一句没一句的道:

  “那小子……来信了吗?”

第884章 挡刀

  “那小子来信了吗?”

  二人当然知道赵祯说的是谁,文彦博回奏道:“暂无。”

  “不过,两个月前癫王的奏报陛下也是看过的,一切都好,陛下不用替他多操心神。”

  赵祯点点头,算是认可文彦博的话,随之又摇了摇头。

  “大宋万里河山还不够他折腾,非去什么罗马……”

  文彦博接话,“其实……也挺好。”

  唐奕不在,大宋反倒挺顺溜,文扒皮巴不得唐奕不回来给他添堵呢。

  富弼听了文扒皮的话,却是一挑眉头。

  他可不是文彦博,和唐奕有那么多不愉快。他在燕云呆了好几年,太知道唐奕对大宋的重要性了。

  而且以富弼的德行,是不允许文相公用这种暗示性的语言来诋毁唐奕的。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63页  当前第87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76/106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调教大宋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