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调教大宋_分节阅读_第795节
小说作者:苍山月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35 MB   上传时间:2025-05-22 11:42:50

  可惜,一是因为产量,二是因为生长周期和技术的缘故,水稻一直无法取代小麦,打破粮食对中原文明的制约。

  产量就不用说了,中原原始的稻种产量不比小麦高,而且从插秧到成熟,要五个月的时间。再加上育苗期一个月,也就是半年的时间,一年只能种一季。

  所以,水稻只在江南地区是主要粮食作物,在北方,仍然是小麦的天下。

  直到占城稻的出现……

  后世的人们对这种来自古代越南的水稻有一个误区,那就是,以为它比中原的原有水稻产量高。

  其实不然。占城稻的产量就算高,也没高到哪去,还不足以高到让华夏大暴人口的程度。

  它最大的优势也不是产量,而是成熟期。

  从下地到收割,只要三个月,有些地区甚至可以两个月就完成从种到收。

  这就太关键了。

  江南地区完全可以种两季,像海南这种地方可以种三季。

  而且,正因为生长周期短,完美的避开了南方的梅雨、台风季节,规避灾害更加稳定。

  最最重要的是,在北方,原本只能种一季小麦的情况被彻底颠覆,时间足够种一季水稻,再种一季小麦。

  这是一个从“一”到“二”的质变!

  也是两宋为什么强敌在侧,三冗难消,且天灾不断,还能凑和着过……而且过的还不错,甚至混成了历史上最富的朝代的原因之一。

  因为,它赶上好时候了。

  如果从粮食的角度来解读华夏历史,那么小麦是第一个台阶,占城稻就是第二个。

  ……

  老贾发现,深入的和唐奕聊天是一件很享受的事情。这个小疯子有一种异于常人,却能发人深思的本领。

  做当大宋曾经的宰相,他想过粮食的重要性,想过怎么多产粮,想过前人的经验教训会给今天带来什么启发。

  可是,他却从来没想过把粮食放在全局的角度,来审视整整一千多年的历史……

  长叹一声:“如些说来,我辈无能啊!”

  “等到了一个千年之机,却还是把国家弄到了今天这个地步!”

  ……

  唐奕看着老贾,“不是一个千年之机,是两个!”

  “两个?”

  “对,两个!一个正在发生,一个……已经到来。”

  站起身来,“相爷移步说话。”

  把贾昌朝请到桌案前,取出一张大大的山河图,缓缓展开。

  老贾一搭眼,上书几个大字:大宋疆域图。

  可是,图挺大,字也挺大,大宋好像……有点小啊?只在图中间画了小小的一点。

  唐奕一指图上最右,几乎十数倍于大宋的一大片土地。

  “相爷现在应该已经知道了,海的那边不是尽头,而是另一片陆地。”

  贾昌朝点头,“嗯,虽然只有两天,但涯州处处都是那片大陆的离奇传说。”

  “那相爷也应该知道,船队带回了那边的东西。”

  “你是指玉米?土豆和番薯?”

  “对。”唐奕重重点头。

  “这几样东西,单论产量,可以把大宋的粮产最少提升一倍!”

  “而且,若是实际推广开来,远不止一倍,三倍、四倍也非不可能!”

  “哦?”

  唐奕解释道:“相爷还不知道吧?玉米、土豆不但产量惊人,而且不挑地。”

  “耐汗、耐寒、耐热、耐盐碱,适应性极强,连山地、石头缝子都种得出来。”

  “相爷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

  贾昌朝瞪圆了双眼,万没想到,那小小的百艘巨舰之中,最不起眼的一艘小船里的种子竟是如此至宝。

  “人口!”

  老贾几乎是嘶吼而出,眼中直冒绿光。

  “若是如此,天下之间,无处不可耕,无处不可种,必然户籍暴增!”

  “如今大宋有户六千万,近亿人口(宋时一户平均不到两个人)……”

  “若能暴涨四倍,就是四亿多啊!”

  “呵呵。”

  唐奕笑的极为开心,问出一个让贾昌朝之后三天都睡不着觉的问题:

  “上一个千年之机我们并没有把握好,那么这次若是给相爷相当于四个大宋的一局好棋,相爷打算……”

  “如、何、落、子!?”

第828章 野心太大

  这个诱惑太大了。

  四倍于现今大宋的粮食产量,四倍于现今大宋的人口基数,这盘棋……

  如何来下!

  贾昌朝只觉自己呼吸急促,心跳骤升,砰……砰,胸口撞击的声音在耳朵里震响回荡。

  四个大宋……如何来下?

  如何来下……

  老贾知道,他赌了一把最大的,也赌对了。

  这个局,他没遇到过,范仲淹也没遇到过,上述几千年历史,没有一个人遇到过!

  好牌,这是一手绝对的好牌!

  即使在他的有生之年很可能看不到那四个亿的局面,可是,能为其筑下基石、定下方针,贾昌朝已经心满意足了。

  这对于任何一个有欲望的读书人来说,都是致命的诱惑。

  ……

  不行,老贾开始患得患失起来。

  现在想这些还太早,唐子浩在问他,问他要如何来下。

  这是考校,若答的他不满意,那可能这四个亿好棋就落到别人手里了。

  想到这里,贾昌朝几乎是趴在那偌大的山河图上,心智飞快的转动起来。

  “岭南!”

  贾昌朝那是有真本事的,稍一看图,就已经有了轮廓。

  指着图上“小小宋朝”的最南边开口道:“玉米、土豆到处地可植,那么五岭之外的贫瘠山地也将再不是问题。”

  “所以,岭外蛮荒之地也将很快成为历史,甚至……”

  老贾飞快的思考着:“甚至在不远的将来,五岭之外这片土地会比北方更加的富庶。”

  难怪唐奕先跑到岭南来了,他就是早有准备?

  ……

  “还有!”老贾说到兴起,指着图上一角。

  那里是大辽,虽然只有轮廓,没有写明是大辽,可是老贾认得,那就是大辽。

  “四亿的人口已经不需要任何阴谋诡计!大辽将不再是威胁,大军压进,足可把辽人赶到沙漠里去!”

  “不对。”刚刚说完,又自己把自己推翻。“不用这么麻烦。”

  “玉米、土豆是耐寒耐旱的,也就是说,大辽五京范围之内,包括极北苦寒之地,皆可耕种。”

  “我们只要用农耕把辽人拉下马背,拿起锄头就好。”

  “农业会慢慢蚕食大辽,根本不用打。”

  “还有西夏!”又指向同样没有名字的西夏疆域。

  “吐蕃……”

  “大理!!”老手在图上猛的一盖。

  “只要稍加征服,把中原的农耕文化渗透进去,这困扰了汉人千年的番邦异族都将成为历史!”

  “很难。”唐奕平静地看着贾昌朝,竟泼起了冷水。

  “即使这些地方尽数被汉化,亦被农耕所占领,我们也很难掌控这么大的疆域。”

  “诶~!”贾昌朝嫌弃地一摆手。

  “都这个时候的,子浩也不用藏着掖着了吧?”

  “你的观澜商合不就是干这个的吗?”

  抬起头来,“这十年间,老夫无时无刻不在看着观澜一步一步铺满大宋,于是老夫发现一个问题。”

  “什么问题?”

  “就是华联铺和运网的重点不在于开了多少家分铺,也不在于给官家和你创造了多少财富。”

  唐奕更加玩味地问道:“那在于什么?”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63页  当前第79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95/106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调教大宋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