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调教大宋_分节阅读_第356节
小说作者:苍山月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35 MB   上传时间:2025-05-22 11:42:50

  至于做的再精一点,不是没可能,但是,也作用不大。

  “第二是,缺人!让朝廷再征五万民夫过来。”

  唐奕闻言,眉头一皱。

  “还缺人?朝廷可是征了十万民夫啊!还不够?”

  沈括一撇嘴,“十万?你去工地上看看,把我都算上,也才三万出点头。”

  ……

第427章 可为状元

  朝廷虽然在修通济渠上没花一个大仔儿,但也是十分积极的,怎么会只拨了三万民夫呢?

  要知道,当初为了这个工程,朝廷别的方面自不多说,可以说是要人给人,要政策给政策,周边几路地方全力配合,物料运输一律畅通无阻。

  而且,单就民夫徭役,就一次性下旨征了十万。

  当时,生怕的民夫不够,又特意从京东北京、河北东、西两路,远调民夫来此修河。

  沈括道:“朝廷有旨不假,但实际上,除了京畿路徭役足数征调两万民夫,其它三路,加一快儿来了一万多人,远不足征调之数。”

  “……”

  “怎么可能?”唐奕一脸的骇然。

  京东北路、河北两路可比京畿路大的多,人口也多得多,竟只征了一万人?

  “谁给他们那么大的胆子?这,这不是抗旨吗?”

  沈括在马背上一摊手,“这你就问不着我了,我也好奇。”一扬下巴,指向上方马车。“车上不是有一位相公吗?你问他吧。”

  唐奕一愣,强压下现在就上前一问的冲动,毕竟他对通济渠的期望很高,早完工一年,他就能早一年受用。

  ……

  一路前行二十余里,河堤上由刚刚的看不见几个人,逐渐开始人多起来,远处也能隐约看见有大批的河工、民夫在挖河作业。

  车马在工地边缘停了下来,唐奕还没下马,就见两个三司的水部员外郎,还有阳桥县令,已经迎了上来。

  迎的当然不是他,而是吴育这位相公。

  吴育下了车做的第一见事儿,不是看修河,也不是接见朝廷属官,而是一脸惊悚地看向唐奕:“你从哪儿找来这么个丫头!”

  唐奕一愣,把要问征夫的事儿都抛到了一边。

  “怎地?青瑶慢待了相公?”

  他哪里知道,吴春卿在车里闲的没事儿干,考了考巧哥。结果,这一考不要紧,差点没把老头自己考懵了。

  要不是眼前是个貌若天仙的小娘,吴育都以为这是满腹经纶、诗词绝艺的才子。

  “慢待谈不上,只不过……”吴育回头看了一眼躲在车里没下来的萧巧哥。“此女若是男儿,可为状元!”

  “呵呵。”

  唐奕尴尬地干笑一声,特么巧哥能考状元,老子却连十三经还背不下来的。上哪儿说理去?

  “相公不是要看这堤是怎么筑的吗?”

  唐奕连忙扯开话题,现在一提读书,他头疼。

  “哦哦,看筑堤。”

  吴育这才发现,一时猎奇,有些失态了。

  这时,阳桥县令与两个水部官员已经迎了上来。见马车上下来的是位年近半百的老人,一身大紫朝服,必是吴相公无疑。连忙躬身相迎,“下官阳桥县吴安,拜见老相公。”

  吴育虚手一托,“吴大令,不必拘礼!老夫西巡只是路过,到此来随意看看。”

  那县令起身,却不敢直腰,依旧是毕恭毕敬的样子。

  “相公能来我阳桥河工之地,乃我阳桥之幸,通河大业之幸也。”

  吴育知道,这些地方小吏多少年也见不到一回朝官,心里难免患得患失。于是缓声道:“那就有劳大令带老夫上堤一观。”

  “相公,请!”吴县令依旧躬着身子,让吴育先行。

  吴育也不矫情,安然受之。

  等吴育开动,吴安才看向唐奕几人,刚刚他可是看得真切,打头的这位年轻人与老相公谈笑风声,应当来头不小。

  “这几位是……?”

  唐奕没说话,倒是宋楷接道:“不用管我们是谁,去陪吴相公便是。”

  吴安一愣,心说,说话倒不客气。

  能客气吗?宋楷的老子是什么身份?像这种地方小吏,他见多了。

  倒是两个水部朝官上前拉走吴安,“大令,就别管了,跟着吴相公便是。”

  别管官大官小,怎么说也是京官儿,这几位的大名,他们怎么会不知道?

  吴安让两个朝官拉走,宋楷才一拍唐奕肩膀,挑着眉毛,怪声怪气道:“可为状元哦!”

  说完,逃似的跟在吴育与几个官员身后,看河去了。

  他一走,庞玉也走过来,有样儿学样儿,“状元哦!”

  “日!”唐奕脸都绿了。

  却闻唐正平道:“我看,让她帮你去考算了。”

  “滚!!”

  嘿嘿,唐正平笑着跑开。

  损友嘛,怎么会放过任何一个挤兑唐奕的机会?

  ……

  而此时。

  前面的吴安心中好奇,一边走,一边小声问人,“那几个年青的是谁啊?”

  水部属官一笑,“别管是谁,都是你我开罪不起的。”

  吴安一怔,试探道:“皇亲?”

  属官摇头,“皇亲倒还好办,看见打头后面那几个没有?”

  “嗯,看见了。”

  “把他们的父辈摆在一块儿,差不多就是大宋东西两府的大半套班子了!”

  “嘶!!”吴安倒吸一口凉气,还真是比皇亲还不好打发。

  “那,那打头的是谁?”

  “来头更大!”

  “听过唐疯子吗?”

  ……

  且不说,这个吴大令心里怎么惊骇,恶名远播的唐疯子竟然到了他的阳桥。

  只说吴育来到堤前,见到河道之中数万人齐力赶工的场面,让他这个在朝多年的相公都有些不敢相信。

  不说河道里挖土掘道的民夫,只是河岸上筑堤的场面,就足令吴育震撼半天的了。

  若是按老办法修河,是只清河道、平地深槽,再将河道掘出来的土石就地培在河堤,起到固堤高筑的做用。而这条新的通济渠,却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儿。

  河道挖的深,河堤的地方挖的更深。

  起出来的土方也不是夯于堤岸,而是用人力运到百丈之外,生生用挖河土在两岸又起出来一道“二道坝”。

  而正经的河堤,是在挖完之后,先夯实,再回填。巨石、水泥中间插入铁条、竹筋,垒到与河底平齐,是为河基。

  然后,在岸基上用木板建模,用混凝土浇筑一体成形。

  吴育忍不住嘟囔出声:“这……这要是建完之后,得多坚固?”

  唐奕行到他身边,“还可以再坚固一点。”

第428章 缺人

  唐奕张嘴就说,还能再坚固一点,倒是把吴育惊的不轻。

  “还能坚固?”

  唐奕点头。

  “本是想全用铁筋加固河堤,但是算下来成本实在太高,就算是我,也承受不了那么大的开销。所以,只得用铁条与竹条间置的方法来代替,在坚固程度方面,倒是打了折扣。”

  吴育闻声,连忙摇头,“子浩,莫要过于苛求,这就够足了啊!”

  汴水说到底也只是一条运河,而非黄河、长江那种天上天水的大河。能修到这一步,在吴育看来,已经足够了。

  再次望向河堤工地,吴育感叹道:“汴水一段、洛水一段,共要耗资千万贯。原来,满朝文武都以为子浩有些夸大了,哪用得了那么多钱呢?若有一千万,把黄河从头修到尾都够了,何况这么一条运河?但是现在看来,还真得这个数儿啊!”

  吴安在身后听的直乍舌,望着唐奕的背景直迷糊,这位就是唐疯子啊?

  千万贯修河!大宋除了这位财神爷,好像也没谁有这个本事了。

  ……

  “咦?”

  前面的吴育猛然出声,吸引了众人的注意。

  他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好像……

  好像河堤上的用工,比挖土掘河的用工人数上要多,而且多的不是一星半点儿。

  “修河最大的工程不就是掘土吗?怎么河岸用工好像比河里还多似的?”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63页  当前第35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56/106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调教大宋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