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调教大宋_分节阅读_第118节
小说作者:苍山月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35 MB   上传时间:2025-05-22 11:42:50

  范公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唐奕足足把《左氏春秋》抄了一遍才算过关!

  近二十万字的儒学巨著啊!要不是尹先生求了情,范师父宽限他半月抄完,唐奕非累死不可。

  曹佾第二天来到了回山,显然,潘丰要入股之事官家已经有了计较。但这货一见面先不提正事,反而一脸便秘地劈头就问:

  “那最后一句是什么!?”

  唐奕让他问得莫名其妙,一边提笔抄书,一边道:“什么最后一句?”

  “你在桃园居留下那三句诗的最后一句!”

  呃……曹佾这就知道了?

  他哪知道,那三句诗只一夜就传遍了开封,肚子里有点墨水的,都在琢磨这最后一句是什么。

  “快说,快说,某昨晚想了一夜,发现最后一句放什么句子都少些意境,快些给为兄解惑!”

  唐奕尴尬一笑,故作神秘道:“不可言……”

  说了就露馅了。

  “……”

  “说了就没意思了,大家猜着玩才有趣嘛!”

  “你!”曹佾直瞪眼。“你不会是也没想好最后一句吧?”

  “嘿嘿。”唐奕干笑两声,“你就当我没起好就行了。”

  在曹佾狐疑的目光中,唐奕急忙扯开话题,“说正事,官家是什么意思?”

  “官家自然是同意的,而且官家说,有什么困难尽管开口!”

  唐奕点点头,这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你说,咱们是不是把官粮的事情趁现在和官家通个气?”

  “不行!”唐奕断然回绝。“时机未到,还要等上几个月。”

  “还等……”曹佾扁着嘴。

  现在他看汴河上的粮船,好像每一艘都是观澜商合的一般。

  “那官家还让我给你稍来两字……”

  嗯?唐奕一怔,“什么字?”

  “官家说……‘藏匿’!”

  “我靠!好端端的,官家说这两个字做甚?”

  呃……曹佾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把事情的经过一说。

  曹佾跟官家说唐奕说了两个字“聚势”,于是,官家就回了两个字——藏匿。

  “你这不是坑我吗!?”唐奕都快哭了,让皇帝对一个草民说出这两个字绝对不是什么好事啊!

  ……

  更要命的还在后面呢,这事让范仲淹知道了,老头儿浸淫官场一辈子,太了解其中的深意了。

  回想唐奕随他入京这一年多,官家这意思是说他锋芒太露,让他低调做人啊!

  于是,范仲淹当下下了严令,不许唐奕出回山一步。

  唐奕被彻底禁足了。

  对此,唐奕出奇的没有抗争,皇帝说要你藏匿,那可不是闹着玩的。回想这一年多的,确实有些太过出风头,而且因为性格使然,这些所谓的‘风头’还都是些有碍名声的坏事。

  也应该隐藏一段时间,让京中不好的言论逐渐归于平静。

  况且,他呆在回山也不是无事可做,一来,要跟着几位师父学习课业;二来,终于能沉下心来做一些以前设想过,但却一直没时间去做的实验了。

  别忘了,唐奕后世所学的可是化学。

  三来,则是随着书院的建成,观澜民学也要开始运作。

  而第四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范纯仁、尹文若决定要参加明年的春闱。

  ……

第147章 师侄

  尹文若是尹洙长子。

  之前,尹洙牵扯庆历之争,漂泊不定,两个儿子尹文若、尹文钦一直安置于相州祖地兄长家中。如今,尹洙大难不死,且定于回山,就想把两个儿子接到了京城,现在二子已在路上,不日即到京师。

  那范老二要考试,关唐奕什么事?

  呵呵,还真有关系,因为唐奕现在算是范老二的老师之一!

  范纯仁绝对是个书呆子,这是唐奕早就给他下了定论的事情,说白了,就是勤勉有余,灵性不足。

  说起儒学诸经的来,范老二绝对的扎实,说是倒背如流也不为过。而且,范纯仁早几年曾随孙复学经,深得泰山先生真传。

  但要论起自由发挥的诗赋、策论来,范纯仁总觉得少了那么一点灵性。

  如今的进士考试,诗赋为重,策论次之,而经义最轻,这是当下大宋科举的现状。

  范纯仁最为擅长的经义所占的比重最轻,那能不能考上,考个什么名次,就得看诗赋、策论的水平了。

  诗赋的培养有范仲淹、尹洙两位大儒相佐,不说是大宋最好的老师,但也差不多了。

  而且,范仲淹还找了一位专精诗词歌赋的能人,只是还未到回山。相信等他一到,范纯仁在这方面的能力会有一个长足的进步。

  至于策论的养成,范老二也有两位师父——杜衍和唐奕。

  杜衍就不用说了,这老头的政治眼光比范仲淹还要独到,对策论行文的把握,大宋朝现在还在世的人中,没人比他更精于此道。

  且杜老头有个特点,其人中正谦和,这种性格亦反应在他的时文之中,与范纯仁刻板、少谋的性格正好相合。

  至于唐奕,完全是尹先生推出来的。

  在邓州的时候,尹洙就发现,唐奕虽不懂行文,亦文笔潜白,但其观点新奇,眼光高远,往往一偏范纯仁的作文,唐奕看一眼就能找出其中不足,且点评一针见血。

  于是,在训练范老二的策论方面,唐奕的任务也是十分特别,别家书院绝对没有!

  就是……

  聊天……尹洙的办法就是让范纯仁和唐奕多聊天,汲取其独到的眼光和一些看法为己用。

  如此算下来,唐奕的日子其实还真不轻松,又要管好自己的学业,又要开课民学,还有管好范老二……

  不过比起去年来,已经是轻松太多了。

  日子也在这种看似忙碌,却还算惬意的生活中缓缓而过。

  当然,唐奕除了这些‘正事’,又干了一件不算正事的正事。

  锻炼身体!

  早就说让君欣卓帮他打熬一下筋骨,像去岁那般的忙碌差点没把唐奕搞垮。十六岁的年纪,七尺身量的半大小子,瘦得只剩一把骨头。跟个病捞鬼似的。

  唐奕是真怕了,以大宋的医疗水平,一个不好,他就得来个英年早逝。

  所以,现在闲下来了,唐奕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锻炼身体。不求提枪上马,最起码也得结结实实的,别一点小病就要了命吧?

  起初是君欣卓陪着他,每天一早从望河坡跑到回山码头,再从码头一路奔回。一来一回七里有余,回来之后,二人再到小树林里练一些基本的强身招式。

  后来,唐奕觉得凭啥我自己天天累得跟狗似的,贱纯礼、宋楷他们却能睡到吃早饭?于是,唐奕连蒙再骗,带吓唬,把那几个懒货全都拉上一起受累。

  再后来,习惯了这种每天晨练一番的生活,大伙也都自觉了,唐奕又把目光放到了范仲淹、尹洙的身上。

  古人的养生之道……

  恩……不动就是养生。

  这是不对的,生命再于运动嘛!这帮‘老干部’更应该多多锻炼。

  这一点得到了孙郎中的认可,药王孙思邈的养生法中就提到朝阳初升,采天地之精的秘法。

  于是,整个观澜书院,上到范仲淹、赵德刚、尹洙、杜衍,下到烧火做饭的火夫,太阳一擦天边儿就都起来活动,整个观澜一派生机盎然,就连不满两岁的小幺儿,都被甄姨带出呼吸一下新鲜空气。

  ……

  四月初。

  泰山先生孙复进京,一并而来的,还有泰山书院学子四十三人。

  自庆历五年,石介西去后,泰山书院失去了徂徕先生的辟护,日渐凋零。后幸得孙复罢官之后念往昔与泰山书院旧缘,重归授业,书院才能得以再现昔日荣耀。

  此次,孙复得恩师范仲淹之请前来观澜,干脆就把书院愿随他而来的仕子一并带来,算是除了宋楷那帮官二代之外的第一批学生了。

  据孙复说,这其中还真有几个算是好苗子,将来很可能成为经国之才。

  ……

  泰山先生在文坛的地位,仅次于一代文坛领袖欧阳修和其师范仲淹,文名尤在胡瑷之上。

  他一来,回山就热闹了起来,各地举子皆慕名而来,一些朝中后辈也来拜会。

  其中最大牌的,当属参知政事文彦博了。

  唐奕之前一直在奇怪,这位文相公好像一直在躲着他。赵祯在回山住了半个月,文相公每次来觐见,若遇上唐奕,必是目光闪躲,从不与之照面。

  现在,唐奕算是知道为什么了。

  原来,算起来,文相公……是唐奕的师侄!

  哈!

  唐奕是范仲淹的弟子,泰山先生未成名之时,曾在应天多次受范仲淹的接济,感念其恩,一定要以师礼事之。

  所以,孙复见了唐奕,从不以年龄论辈,坚称其为师弟。

  这可把唐奕美坏了,泰山先生啊,宋初三先生之一啊!而且泰山先生还有个弟子很出息,已经当上了副宰相,当然就是文彦博。

  按说,文相公真不用从师长那里论辈份,要是真较真那可是乱得很。

  当年,石介以师礼拜孙复,而石介年轻的时候,也尊范仲淹为师。那你说,这怎么算吧?石介和孙复说是师兄弟也行,说是师徒也行。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63页  当前第11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18/106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调教大宋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