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罗佐夫原本的计划是中路突入,右翼精兵先突破右翼敌军,然后包抄敌军的中路和左路,但现在的情况是,他给予厚望的右翼反而被敌军压制住了。
这样一来,俄军原来的计划,就行不通了。
“元帅阁下,如果敌军还有援兵过来,那情况就更糟了!”一名将军提醒道。
这让莫罗佐夫元帅心头一凛,突然杀来的三万敌骑,已经让战场的局势发生变化,要是敌人的援兵再来,那情况只会更加糟糕。
当下莫罗佐夫不在迟疑,喊道:“布拉金斯基,你率五个步军旅,增援伊万克夫,尽快攻下恒逻斯城,击穿敌人的中路。”
现在联军依然是个大螃蟹,两翼的骑兵是螃蟹的大钳子,随着三万金军骑兵的加入,联军骑兵接近七万人,已经超过了俄军五万骑兵,莫罗佐夫元帅见无法折断联军的左右两支大钳子,那么就只有在钳子向他夹来之前,先击溃蟹身,占据恒逻斯城。
等俄军步军占据恒逻斯城,两翼的骑兵就不必护卫,俄军将重新掌握主动。
莫罗佐夫不愧是俄军元帅,既然没法子在左右两翼取得突破,那他就扩大俄军在中路的优势,击溃联军的步军。
命令传达下去,五个步兵旅还是向恒逻斯城推进,剩下一万俄军步军,则从新开始布阵,将线列阵型,变成了一个十字阵型,五个旅的步军,前后左右各一个旅,中间也是一个旅。
俄军这样变阵,自然是怕右翼被联军突破,步军遭受骑兵的突袭。
完成这样的布置,俄军立于战旗之下,莫罗佐夫神色冷峻地目视战场,游牧的时代早已过去,现在是属于沙皇俄国罗曼诺夫王朝的时代。
这时城内五个旅的俄国步军,在最初的伤亡和慌乱之后,已经开始转变了阵型,在玉兹士卒的三面攻击中,依然没有被赶出城去,反而逐渐扳回了劣势。
这时又有五个旅发动进攻,他们还没完全进城,只有两个旅进入城中,城内的局势就失去平衡。
僧格很快就陷入了苦战,玉兹人只能苦苦支撑,被杀得向东城溃退,随着俄军中路增兵,联军被不断挤压,城内血流成河,尸横遍野。
战斗又持续了半个时辰,整个城中的玉兹人已经被赶到东面,俄军再加一把劲,就能攻下城池。
但就在此时,东面通往恒逻斯城的道路上,再次黄尘滚滚,近万金国步军骑着马匹,拖着火炮,从扬尘中冲出。
他们急速奔驰到东城外,马上的步军纷纷下马,士卒迅速列队,各部千总将口哨一吹,金军士卒便端起火铳,从东门杀入城中······
(今天有事,少更了些字,也慢了一些,感谢残剑破奴的1000,承影如梦的打赏。)
第1297章胜局以定
孙可望镇守西域,马匹充足,他手中的一万步军,按着明朝龙骑兵的样式,都备了战马代步,并且配备了二十门野战火炮,由四匹健马拉着飞奔。
这一万人可以说是孙可望的老底,等同于他的私军,几乎有什么好东西都往他们身上使。
虽然金国朝廷并没有给孙可望多少东西,但是在攻灭叶尔羌后,孙可望从这个百余年的汗国内,抄出了大批的财产和物资,而他自然不会全交给金国朝廷,大部分都被他据为己有。
在灭掉叶尔羌后,他又得到了大批的工匠,所以装备不比吴三桂的精骑差。
他们装备了五千支自生火铳,不过其中有一半,是孙可望用重金贿赂兵相韩朝宣和工相孔闻褾,这两年来陆续从关中运到西域的。
三个营的金军步军,加上一个司的炮队,因为骑术不及骑兵精湛,所以迟了近一个多时辰,才赶来战场。
孙可望已经听到东城的铳响,知道罗刹人已然攻入城中,所以没有犹豫,让刚到的步军,直接加入战斗。
城内,在俄军火枪手的压制下,周围没有敢于冲击矛阵的玉兹人,俄军士卒挺着长矛,向东城脚下突进,而就在这时,忽然大队的金军冲入城中。
金军每队十三人,六名自生火铳手站在右侧,列三排,每排两人,配有腰刀和铳刺,必要时可以近战。
左边是七人,为首的是持刀盾的队正小旗官,装备盾牌、苗刀,背插三角小旗,根据营号不同背旗的颜色会不同。
小旗后面是两名长枪手,再后面是两杆抬枪,由四名金军操作。
这个阵形是由明军的鸳鸯阵演变过来,基本是参考戚家军和《纪效新书》来编练,他保留了机动和灵活性,同时又顺应时代,加强了小队的火力。
增强军队的火力,几乎已经成了明军和金军的共识,不过明军主要是加强了火炮的配备,但金军却增加了抬抢。
两国选择不同的路子,则是根据他们的国情和财力决定的。
明军装备了大量的速射青铜炮,金国财力不够,也不像明朝货币改革之后,五德号开始发铜币和纸张铜钞,国内铜锭充足,可以大量铸造铜炮,金国少铜,民间铜钱还不够用,便没有那么多铜来铸炮,也铸不起。
为了应对明朝军队强大的火力配备,金国也不是一味的参考明朝,他们自身也想了增加金军火力和射程的办法。
铸炮根不上,金国便盯上了对火铳的改造,除了仿造明朝的自生铳之外,金国的目光落在明朝的“九头鸟”和“杨鹰铳”这类大鸟铳身上。
像九头鸟这类大鸟铳,原本重二十多斤,用药一两二钱,大弹一个,小弹若干。
大铳距离敌远时,发大弹,距离敌近时发散弹。
这种对于明朝而言,威力不上不下的大铳,并不受军队的追捧。毕竟明朝有大炮可以一炮解决问题,并不太需要这种大铳,但对于国力较弱的金国来说,这种大铳却能弥补金军火力的不足。
金国对这种大铳进行改造,将这种大鸟铳造的更大,每个杆重三十斤,枪杆也分为两种,一种细孔,发射实弹,另一种是粗孔,发射散弹。
细孔能打三四百步远,粗孔也能打一百五十左右,正好给打二百步远的自生火铳,提供火力支援。
这时挺矛而进的俄军矛手,刚接近城门,就遇见进城的金军,他们见有大批军队入城,本能的想要用矛阵将金军捅出城去,封堵住城门。
率先进城的是金将李企晨,他在伏尔加河畔见过俄军矛阵的利害,要是贴上来,金军铳手都得被捅成筛子,他顿时挥刀大喊,“火铳,放!”
进城的金军撞见俄军也是一愣,自生铳手立刻开火,抬枪手快速装填,然后将枪杆架在了同伴的肩膀上。
一阵“砰砰砰”的铳声和硝烟弥漫,前面的第一排俄军,倒了大半。
这让他们一惊,但是很快就填补上来,继续向前,挺进到百步之内,而就在这时,粗孔的抬枪开火,这东西就是古代的散弹枪和来复枪,顿时就把俄军打倒大片。
刚进入西城,还没翻过城墙的俄军援军,只听得一阵连续的枪响,城内忽的响起一阵欢呼声,俄军不禁纷纷停下了步子。
站在土坡顶上的俄军将领布拉金斯基,抬头望向城中,眼中顿时满是惊愕,他只见先前入城的俄军,居然仓皇的而退,敌军士卒正从三面碾着俄军出来,
五个旅的精锐俄军,已经在城中激战许久,他们忽然撞上金军,长矛手轻敌前冲,被打倒大片,让火枪手失去了保护。
这时见援军到来的玉兹人士气大振,开始在僧格的带领下反击,再加上金军的战斗编制比较灵活,而俄军的方阵在城内不好施展,金军在城门处站稳脚跟后,小队立刻从左右迂回到俄军方阵的两翼,俄军被三面夹击,只能从城内边放枪边退。
布拉金斯基见城内俄军后退,但他的五个旅挡住了退路,很容易被城中撤退的俄军撞散,俄军很强调阵型,长矛手要结阵才有威力,他当下即令道:“退!”
“怎么回事?”莫罗佐夫见进攻的步兵后退,顿时大惊。
随着俄军全部退出城中,城内的敌人的身影开始出现,他们不像玉兹人那样衣甲混乱,所有的士卒都是黑色的棉甲,每三四百人就有一面旗帜,可以看出编制十分清晰。
金军各部士卒,从坡上走下,小队汇集成旗,旗汇集成局,开始在城外列阵。
二十门火炮,被士卒推上了土坡,率先像俄军开火,天空一阵呼啸,二十余道白烟腾起,炮弹落入俄军的方阵中,立刻打死数十人。
这时莫罗佐夫元帅才反应过来,下令炮兵还击,一百五十们火炮纷纷开火,金军的方阵被命中数十发,但出现的缺口很快被士卒填满,阵线依然完整。
金军列成横阵,以求控制更大的正面,共两条线,第一条线列三排士卒,都是自生铳和抬抢,每三十六人之间,留有一个两米左右的空隙,以便第二条线上的刀盾和枪兵冲出反击。
第二道线也是三排,有近战兵种和自生铳手,刀兵和长枪手用来最后冲阵或者冲击接近第一线的敌军,铳兵则用来填补前面的损失。
俄军火炮虽多,但是金军列成横阵,纵身两线加起来只有六列,不容易击中,而且一炮打来最多连伤六人,但俄军改变阵型之后,聚集在一起,那中一炮,损失就大了。
金军列这样的阵型,自然是为了发挥正面最大的火力,撤退的俄军,同样正面展开了阵型,同样列成了线阵。
前线的指挥官,布拉金斯基知道敌军的火器厉害,他不展开阵型,就只能被敌军优势的火力屠杀,俄军只有变线阵,同金军对射。
一声哨响,金军与从新列阵的俄军,几乎同时冒着炮火向前推进,到了一百五十步,纷纷抬抢。
“砰砰砰”的排枪声和轰隆的炮声,顿时响成一片,两军的阵线上,士卒不断的栽倒,俄军火炮猛烈,但金军的抬枪也是一打一片。
不过总体而言,金军人少,损失大一点。两军在士卒不断接近之中,阵线都被打出了缺口。
随着距离接近,两军近至五十步,俄军的长矛手已经挺矛前出,超过了火枪的兵阵线,准备上去屠杀金军,金军阵线也已经停下,二线的刀矛手准备前冲,但就在这时右翼的金军骑兵,分出万人,在吴三桂的带领下,呼啸而来,对俄军线阵发动雷霆一击。
俄军与金军同样阵成一线,正面长而纵深浅,转动不灵活,很容易被骑兵突破,金军两翼的骑兵都不在劣势,右翼更是处于优势,没有这样的担心,但是俄军就不行了。
这时因为两家接近,俄军长矛手前出,已经与火枪兵分开,这给金军骑提供了绝佳的机会。
当金军骑兵冲过来时,见排山倒海般的敌骑突然出现在旁边,俄军火枪手不免慌乱,他们纷纷转向,将火枪射向了敌骑。
可是他们纵深稀薄,金军从侧翼杀过来,火枪跟没有射下几骑,就被金军撞上,而没有重甲,没有长兵护卫,俄军火枪手,已经成为待宰的羔羊。
迅猛冲来的金军铁骑以万钧之势突入了阵中,飞驰的战马带着巨大的重量,不断地撞飞面前的俄军,骑兵们战刀上下翻飞,顺间就砍得俄军火枪手奔溃。
前出的俄军长矛手见此,想要调转矛头,想要保护火枪手,却为时已晚,他们不仅被金军的铳手轰击,转向也不方便,而金军骑兵在杀溃火枪手之后,骑兵直接撵着败军,扑向俄军的炮阵。
“好!”人在后面的孙可望见此,不禁为吴三桂喝彩。
击溃了俄军的火枪手,俄军的矛阵不足畏惧,只要不往上面撞,金军胜局以定。
(更迟了!感谢大家的支持。)
第1298章大败沙俄
右翼的三万金军骑兵和六千多回身作战的布哈拉人,将不到两万的俄军骑兵压制住,是整个战场上,联军占据明显优势的一处战场。
不过虽然占据优势,但是俄军在撞击失利之后,不在与金军硬拼,而是尽量缠斗,联军也一时奈何不了俄军的轻骑兵。
吴三桂虽然一直指挥着右翼的骑兵与俄军骑兵厮杀,但事实上他的注意力并不只是在右翼,他一直抽出了部分精力,注意中路的情况。
吴三桂可以做到这一点,如果不是中路挡住了左翼,他甚至能在脑子中,勾勒出整个战局,注意战场局势的细微变化。
在领兵打仗上,他的能力其实强孙可望很多,所以当俄军矛兵前突,准备冲击金军步军阵线时,他立刻就察觉了机会,率领一万铁骑,将排成一条阵线的俄军火枪手,杀得瞬间崩溃。
在火枪兵溃败之时,他又做出了正确的决断,扑向了俄军的炮阵。
金盔金甲的吴三桂,被骑兵簇拥在中间,左右无数马头涌动,骑兵背后插着的背旗在奔驰中鼓荡,猎猎作响。
金军骑兵呼啸着前冲,不时抡起三眼铳,将逃跑的俄军火枪手打翻在地,俄军的脑瓜一砸就碎,鲜血和脑浆糊了一地。
骑兵在奔驰中不断砍杀奔跑的俄军,而俄军的炮阵见金军奔来也是大惊,开始仓皇的发炮还击。不过他们要调整炮位,第一轮炮时,只有几声火炮轰响。
铁弹刮破天空,落入金军阵中,战马中弹的惨嘶声在吴三桂的左右响起,骑士瞬间人仰马翻,但片刻间就被前进队伍甩在身后。
吴三桂紧盯着前面慌乱的炮阵,看着俄军士卒在炮阵上疾走乱窜,后面五个俄军旅,急忙上前,但同千军万马一起奔驰的吴三桂信心满满,感觉没有任何人能够阻挡狂奔中的金国铁骑。
金国骑兵骑术精湛,很快就突袭到俄军炮阵前,但俄军的护兵却少得可怜,炮阵并没想到会遭受突袭。
来不及增援的俄军步军,慌忙放枪,冲到阵前的金军同样点燃三眼铳,一名矛兵直接被打得倒飞,骑兵从他尸体上跃过,飞入慌乱的炮阵,便开始砍杀俄军炮兵。
看到这一幕的莫罗佐夫元帅肝胆俱裂,前面十个步兵旅和炮阵都要完蛋,他顿时急声喊道,“防御!”
见救援已经来不及,莫罗佐夫果断制止了最后五个旅继续向前,停止前进支援,就地防御,而就在这时,如旋风一般冲上俄军炮阵的金军前锋,已经呼啸着向俄军方阵冲来。
俄军在铜号声中迅速列阵,五个旅列成五个正方形的方阵,外围的长矛手脚踩住矛尾,蹲着身子将一丈五尺的长矛斜刺出去,内圈则是端起火绳枪的火枪兵。
方阵立刻就变成了一个刺猬,骑兵从任何一个方向冲上去,都要撞上矛阵。
果不其然,快速奔驰的金骑,跃过炮阵之后,冲势不减的想要直接乘势击败俄军的中军,几名骑兵没有反应过来,直接撞上了矛阵,人马都被长矛洞穿,矛阵也被撞的微微凹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