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崇祯十七年秋_分节阅读_第582节
小说作者:话凄凉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98 MB   上传时间:2025-05-29 10:30:34

  眼看着火绳枪兵要被突破,城内的蒙古骑兵,在命令中纷纷翻身上马,然后抽出弯刀,夹紧马腹,向城墙垮塌的地方冲去。战马冲上高坡之后,猛然向下冲出,骑兵从坡上冲下,速度极快,但是成下的俄军精锐,显然十分有经验,立刻就做出了应变。

  冲到坡下的俄军方阵,立刻改变阵型,那些长矛手将矛一挺,方阵内心矛手,涌到方才边缘将矛刺出,中间的空位则留给了火枪手躲避。

  俄军顿时变成了数个庞大的刺猬,蒙古骑兵冲出之后,前面的人直接装在矛阵上,人马都被捅死,剩下的骑兵见此,从刺猬阵中间穿过,想拿出弓箭射击,但俄军阵中的火枪手,瞄准他们射击,蒙古骑兵顿时连连落马,没讨到一点儿便宜。

  从间隙冲过的蒙古骑兵,也不轻松,他们穿过俄军第一道线的两个旅,却有遭到了第二道线上三个旅的枪手轰击。

  这时在恒逻斯城后面,列阵的联军骑兵,已经得知了恒逻斯城岌岌可危,玉兹汗没有法子,要是恒逻斯城被俄军打垮,那整个阵线就被俄军中间突破了。

  “大汗,趁着城内的大军还没垮,我们两翼齐出包抄俄军的侧翼,还有机会!不能在等金军了!”

  玉兹汗坐下的战马,躁动不安,他听着部下的话语,一边眉头紧皱,一边勒紧了马缰。

  金军根本不知道什么时间会到,他不能将希望全部押在金国身上。这时他猛然稳住了前蹄悬空的战马,再马蹄重重砸向地面之后,玉兹汗大声命道:“传令,让布哈拉人攻击俄军右翼,本汗攻击俄军左翼,击溃包抄俄军!”

  他一声令下,便拔马奔出,身后旌旗漫天的两万八千骑兵,便绕过城池冲向俄军左翼,与此同时一万五千布哈拉人冲击俄军的右翼。

  联军就像是一个大螃蟹,恒逻斯城是螃蟹的身子,两边的骑兵是两支大钳。现在两只大钳子一左一右的挥出,想要击毁俄军主阵,然后大钳子一合,包围进攻恒逻斯的俄军精锐,取得战争的胜利。

  这个想法很好,可在他们出动时,俄军两翼护卫的骑兵,也开始出击,而布哈拉这支相对较弱的钳子,一撞上俄军骑兵,立刻就折了······

  (求订阅,月票,推荐,感谢大家支持。)

第1295章金俄之战中

  战争催动的这一个国家的军事进步,三十年战争让欧洲的军事有了许多的改变,战法和军种的作用也被重新审视。

  蒙古、玉兹和布哈拉的联军,在装备和军事变革上,已经落后于俄国,而在整个战阵的判断上,玉兹汗也出现了失误。

  俄国左翼虽然人多,但是右翼才是俄军的精锐,偏巧联军的右翼只有一万五千布哈拉的骑兵。

  双方一接战,布哈拉人还是原来的骑射和撞击战术,但是俄军四个精锐的骑兵旅,隔着老远打了一枪之后,立刻散开不与布哈拉人撞击,剩下六个哥萨克骑兵旅,则与布哈拉人缠斗,等他们被缠住之时,远处装好弹丸的骑兵又冲回来,放枪之后抽出马刀杀入战团,布哈拉人顿时被杀得大乱。

  右翼的战线立刻就呈现出崩溃的状态,布哈拉的骑兵被俄军搅乱,数百人主动脱离战场,向撒马尔罕逃散。

  这时冲出城去,阻拦俄军步军靠近的五千蒙古骑兵已经死伤大半,他们无法突破俄军的长矛,去砍杀矛阵中的火枪手,反而不断的被火枪手射落下马,死伤过半的蒙古骑兵,从俄军两条兵线的间隙之间,往左右逃离,并未退回城中。

  失去骑兵纠缠的俄军再次恢复阵型,向前推进,刚稳住防线的玉兹士卒,又被打的滚落。

  僧格咬牙登上破顶,在呼啸的弹雨中往下看去,眼前的景象足以让他胆颤心惊。俄军的矛阵这时前突上来,那如林的长矛,联军无法抵挡,防线肯定会被突开。

  这时,王进宝突然跑过来,急声道:“台吉,正面顶不住了,不如让第一道和第二道防线都撤开,退向两边,放罗刹人进来然后两面夹击。他们列成一道直线,正面火力强大,侧面弱一些,我们只留最后东城墙作为最后一道防线,来抵挡罗刹人的矛兵。”

  僧格脑子急转,俄军一线排开,正面火力太强,但侧面火力就不行了,反正第一道防线已经濒临崩溃,第二道防线比第一道还不如,没有土墙的依托,肯定也挡不住,第三道防线是东城墙,他没有像西城墙一样,被俄军的炮兵打烂,防御力最强。

  如果将前两道防线的兵力往南北两个方向撤退,放俄军进城,然后利用俄军阵线的缺点进行反击,确实可以一试。

  僧格不禁看了王进宝一眼,随即一挥刀,下令道:“命令第二道防线的士卒先向两侧撤退,在左右稳住阵脚,第一道防线的士卒再坚持片刻!”

  第二道防线,是僧格在城内布置的人马,僧格让他们先让开通道,是怕第一道防线撤退时,形成溃败,冲垮同样撤退的第二道防线,使得战略性的撤退演变成溃败。

  城内的士卒很快向两边退去,而这时俄军长矛阵已经冲上了土坡,第一道线上的玉兹士卒顿时向两边溃败。

  俄军第一线的两个旅,很快平推至第二道防线的位置,第二线的三个旅也刚从变成土坡的西城墙上下来。俄军的两条阵线,就像两根面条,竖在退到两边的玉兹士卒面前。

  这让僧格瞬间大喜,高呼一声,“杀!”

  俄军的矛阵需要火枪手的掩护,压制联军的远程兵器,他们才能横冲直撞,如果不能压制联军的远程兵器,那就算长矛再锋利,联军照样可以用鸟铳和弓箭将他们射死。

  现在俄军的阵型是一条长线,正面火力强大,但是线的两头,火枪兵就少了,大概也就三十多个人,两侧各两千多玉兹人怒吼着冲锋,弓箭和鸟铳打来,凭借数量的优势,顿时杀了俄军一个错手不及,慌忙变阵。

  僧格见此不禁大喜,但就在这时,右翼的布哈拉骑兵,却忽然轰的一声彻底溃败了。

  一万五千步哈拉骑兵,被两万俄军骑兵击败,开始四散于野,有的往南,有的往东面的营地溃散。

  佐洛塔连科这时正领着骑兵风驰于前,他的长矛早已饱引鲜血,同他背后的哥萨克骑兵一起,撵着败军冲向布哈拉人的营垒。

  僧格正站在南城上,正好可以看见俄军骑兵正追杀布哈拉人,两支骑兵一前以后,铁蹄滚滚,扬起滚滚的黄尘。

  他见右翼溃败,顿时大惊失色。如果俄军击败布哈拉人,攻破东南面的营垒,就能绕道联军的后背,包抄恒逻斯城和左翼骑兵的后路,同正面的俄军形成前后夹击之事。

  “完了!”僧格身子一踉跄,险些一屁股坐道地上,脑袋里只剩下这两个字。

  南城上的一些玉兹人也发现了右翼被突破,俄军骑兵将包抄后路的事实,军队瞬间就形成了恐慌,不少人准备夺马逃走。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呜呜的号角,僧格与城上的士卒向东一望,不禁变了脸色,顿时从惊惶变成了狂喜。

  在沙漠与天山山脉之间通道上,入目俱是一片密密麻麻的骑兵成千上万骑飞驰而来,他们龙旗翻飞,黄尘滚滚,万蹄践踏大地,如同洪流一样壮观。

  无数金国骑兵,高举着闪亮的骑枪,从东面赶来,骑兵仰头吹响银色的号角,尖锐而嘹亮的号角声,在战场上回荡。

  正志得意满的莫罗佐夫元帅,听见战场东面传来的号角声,脸色不禁一变,惊愕的站起来,“还有人过来?”

  俄军众多将官都以为板上钉钉,他们看到右翼被突破,已经准备欢庆胜利,不想敌人居然还有援兵过来,他们一个个也十分茫然。

  号角声同样引起了佐洛塔连科的注意,他抬头望见突然杀来的敌骑,心中有些震惊,但是并没有回撤,而是纵马上前,又从背后将一名逃窜的布哈拉骑兵砍落下马。

  滚滚而来的骑兵正是吴三桂率领的三万铁骑,是金国花费大力气打造的一支骑兵,装备了大量的火器,还有明军制式的胸甲,不过明朝的冲压锻打技术,金国两年前才弄到手,所以只有七千五百人装备,剩下都是棉甲轻骑。

  吴三桂在战场四里外勒住战马,身后的骑兵全部停下,但是黄尘弥漫,金军骑兵在扬尘之中,若影若现,让人看不真切,仿佛妖兵,让人不知道有多少人马。

  孙可望得到消息,让吴三桂先行,他没想到正好敢上大战,而且到了关键时刻,心中不禁有些庆幸,幸好赶上,不然金国这次又算计落空了。

  这时吴三桂急忙掏出千里镜,扫视战场,很快他就做出了正确的判断,他一扬大刀,夹马前冲,身后三万马军亦步亦趋,骑兵再次吹响号角,指引大军向着右翼迎击而去。

  三万铁骑纵马猛冲,前面几十骑迎面撞上来的布哈拉骑兵,被金军毫不犹豫的放铳射落下马,然后被后面的骑兵踩成肉泥,溃败的布哈拉骑兵见此,顿时边跑边往两边散开,给金军骑兵让开一条通道。

  当这些溃兵全部散开之时,佐洛塔连科的一万多哥萨克便出现在了金军面前。

  “杀!”吴三桂一声怒叫,阵前的金军便引燃了药线,前锋攻击阵中腾出一片硝烟,数千支三眼铳引火待发。

  追击上来的哥萨克骑兵,抬头就撞上了金国骑兵,他们丝毫没有停下的迹象,笔直地冲向了金军。

  万蹄践踏大地,溅起片片尘土,双方的战马都开始地动山摇的冲击,两条洪流撞击在一起,震撼整个西域。

  一片密集的铳声响起,三眼铳连发三响,藏于管中的弹丸,喷射而出,迎面而来的哥萨克连连坠地,而金军还没有来得及欢喜,两军就已经撞在了一起。

  长矛穿刺,钝器挥打,马刀乱砍,两条钢铁洪流激烈的碰撞,战马声声悲嘶,惨叫声和兵器交击的声音汇合在一起,几乎令人发狂。

  片刻之间,两军的前锋就在激烈的碰撞中消耗干净,本退到前锋之后的吴三桂,已经到了第一线,他一刀将一名哥萨克砍死,一名俄军将领却提矛向他刺来。

  吴三桂的金甲很显眼,他早已发现自己被人盯上,抬头一看,同佐洛塔连科四目相对,两人眼中都透露出杀意。

  佐洛塔连科知道吴三桂身份不一般,举矛便刺,但吴三桂却身子一侧,在两人交错的瞬间,猛然抓住矛杆,就是一扯,佐洛塔连科还没反应过来,就被一股巨力拖离了马鞍,吴三桂回头一刀,就将他砍成两段,然后又连杀几人,还夺了一面大旗。

  关宁第一猛将,几十骑就敢冲八旗大阵的吴三桂,十多年后,依然勇猛异常,一合就斩了俄军将领佐洛塔连科。

  就在佐洛塔连科被杀之时,对冲的哥萨克骑兵,开始向两翼逃散,后面的骑兵也纷纷调转马头,不敢再冲。

  这不仅是因为佐洛塔连科的将旗没了,而是哥萨克本质上是轻骑兵,武器也就是刀矛,与穿着胸甲的金军前锋对冲有些不划算。

  吴三桂见敌骑要跑,顿时大喜,扬刀指挥追击,金军骑兵紧追着哥萨克骑兵,而就在这时,四个旅的俄军精锐骑兵,却忽然冲了上来,停在远处对准金军就是一轮爆射,射完之后,便马上离开。

  追击的金军猝不及防,近百人被打落下马,哥萨克立刻拉开距离,重新组织队形······

  (求月票,订阅,推荐)

第1296章金俄之战下

  整个战场上,俄军的兵力在八万人左右,包括六万俄军和两万希瓦骑兵,联军的兵力原本只剩六万五千人,兵力和装备都处于劣势。

  在方才的大战中,联军至少又损失了一万多人,兵力只剩五万多人,而金军骑兵的到来,则一下改变联军在兵力上的劣势,使得战场上的联军,人马增至八万多人,超过了不到八万的俄军,并且稳住了右翼溃败的局面。

  俄军火枪骑兵因为装填慢,并不适合追杀,他们更多是发挥骑兵机动骚扰的战术,所以他们没有参与对布哈拉人的追杀。

  挥舞刀矛的哥萨克人在追杀中撞上赶来支援的金军铁骑,被击退时,俄军的火枪骑兵,正好赶过来。

  他们前锋先到,后面的骑兵在前锋两侧张开,形成一条与步军一样的阵线,开枪向追击的金军射击。

  燧发枪射程远,火枪骑兵在距离金军两百步外,轰杀一阵,帮哥萨克解了围,便吹响铜号,迅速撤离。

  他们只有八千人,看见金军骑兵厉害之后,并不敢对冲。

  尖锐的号声在平原上回荡,放完一枪的俄军,立刻调转马头,转瞬之间便向西奔去。

  吴三桂怎么会放过他们,挥刀一指,大声喝道:“追!”

  金军骑兵没有去管被击落下马的骑兵,前锋千骑风驰于前,万骑掩杀在后,去追俄军火枪兵。

  只是刚才的一次撞击,吴三桂就摸出了,敌军的斤两。

  他这支金国铁骑,一定程度上,继承了关宁军的特点,不出手时,怂包的很,喜欢保存实力,但要是出手了,那就是雷霆一击,猛得很,拿出了一路狂追李自成的架势。

  不过两军毕竟隔着两百步的距离,金军骑兵没有燧发枪兵,不拉近距离,还真打不到他们,但就这么追着,俄军火枪骑兵也没有重新装填的机会。

  而就在这时,摆脱追击的哥萨克,在远处稍微重整了一下队形,便由第六旅军官舍列麦捷夫接过指挥权,又迂回过来,斜着向金军冲击,要拦截金军对火枪骑兵的追击,为他们争取装填弹药的机会。

  刚才的撞击中,哥萨克死了不少人,主将都被阵斩,但是却没有溃败,而是很快重组阵型,再次冲锋。

  能有这样的素质,确实强过了蒙古骑兵,而他们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点,则是军队组织化的改变。

  明军和金军也在强调,军队基础单位的高度组织化,提升中下层军官的作用,使得军队败而不溃,能够反复作战。

  吴三桂马上就明白过来,俄军是想要一队骑兵缠斗牵制,一队远处打黑枪,他当即下令,“让吴国柱,迎击!”

  吴三桂身边的士卒,仰头吹响银号,他身后不远处,一名穿着山纹甲,头戴凤翅盔,披着拉风的大红披风的吴国柱,顿时一拔马疆,改变了方向。

  他身后的军官见他一动,也纷纷拔缰,让战马脱离大队,近万骑兵与主队分开,向冲来的哥萨克迎击上去。

  这时溃败的布哈拉人,逃了老远之后,回头一看,金军骑兵稳住了右翼,并且占据了上风,领军哈布达勒亲王随即吹响了集合的号角,收拢了五六千骑兵,从新杀回战场。

  这样一来,右翼的联军接近四万骑,是俄军的两倍,俄军右翼开始被动起来。

  左翼,俄军骑兵与联军相当。

  虽然哥萨克骁勇善战,但是两万希瓦骑兵,却很一般,他们打了一可平手,双方的骑兵从旷野上,打到北面的沙漠中,战线绵延数十里,骑兵打得建制混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分成数十股,每股从几百人到数千人,在极为广阔的战场上缠斗着。

  这时发现情况不对的莫罗佐夫元帅,已经登上了竖起的望车,观察整个战场。

  面对突然杀出的金军,俄军上下都大为震惊,纷纷收起了轻视之心,提起十二分精神,来打完这场战争。

  “元帅阁下,右翼兵团的佐洛塔连科将军阵亡,舍列麦捷夫将军接过指挥,但敌军兵力太强,右翼被敌人压制了。”

  俄军的传令兵,连续不断的传回新的消息,莫罗佐夫元帅与将领听了,脸上都一阵愕然。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48页  当前第58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82/64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崇祯十七年秋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